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359


最后三人商谈了许久,老朱这才放李节离开,不过朱标却被他留了下来,因为他想让朱标亲自掌管阶梯田税的施行事宜,所以他们父子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商议。
李节把能提的意见都已经提过了,所以这时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也很轻松的告辞离开,等到他出了暖阁时,却发现外面的詹徽等人依然在焦急的守在门外,看样子老朱不给他们答复的话,他们今天就打算睡在这里了。
詹徽等人看到李节出来,也全都激动的围上前问道:“驸马怎么样,陛下那边怎么说?”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李节也露出一个淡定的笑容道:“各位放心吧,陛下已经暂时搁置了迁移富户入京的事!”
“真的?”有人不敢相信的大叫道,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之前老朱的态度实在太坚决了,他们这么多人去劝说都没用,可是李节和朱标刚一出马,就让老朱改变了想法,这也实在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驸马,你确定陛下说是暂时搁置这件事了?”这时詹徽也震惊的上前再次追问道。
“当然,陛下说的很清楚,迁移富户入京这件事影响太大,我和太子劝过陛下后,陛下也想明白了,所以才暂时搁置,至于会不会重启,那我就不知道了。”李节说到最后也双手一摊道。
迁移富户入京只是暂时搁置,而且接下来老朱会很快就推行阶梯田税,到时如果反对的人太多,说不定他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威胁众臣,毕竟相比放弃老家的田产来到京城,阶梯田税只能算是软刀子割肉,远不像迁移富户入京那么直接。
“以陛下的脾气,只要同意了搁置,那就意味着几乎不可能再重启,看来陛下真是想通了!”詹徽等人也都是喜出望外的叫道。
看着眼前这帮狂喜的大臣,李节也是心中暗笑,不知道等到日后阶梯田税的事定下来后,这些大臣们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节除了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给儿子准备百岁宴,只是偶尔也会被老朱召进宫议事,主要就是老朱向他询问一些阶梯田税的事,在朱标的亲自主持下,关于田税的律法很快就完善起来,现在已经开始制定了实施的计划。
等到了李节的儿子百岁那天,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因为除了李节宴请的宾客外,老朱和朱标也亲自参加了这场宴会,说起来大明的驸马也不少,可能有这种待遇的,也只有李节一人。
另外詹徽等朝中的大臣也都送上贺礼,对此李节也心知肚明,这些人是在为那天自己阻止迁移富户入京的事而对自己心存感激。
然而就在百岁宴的第二天,老朱就宣布了实施阶梯田税的事,不过老朱这次可没有蛮干,而是以大义的名义下旨,说自己之前对江南施加的田税太重,所以在思虑再三后,决定减轻江南的田税,由原来的五税一,改为按照个人拥有的田亩数量来征税。
也就是说,老朱并没有一开始就将阶梯田税推广到全国,而是在江南地区试行,而之前江南的田税可是五税一,虽然江南富庶,但在这种沉重的田税之下,农户的生活也十分困苦,有不少人干脆逃到了外地。
现在老朱实行阶梯田税,规定江南地区凡是持有三十亩以下土地的人,日后都将和其它地区一样,都是十五税一,而三十到一百亩则是十二税一,持有土地越多,田税就越高,最后持有的土地超过五百亩的时候,那这个人就只能赔本经营了。
江南地区实施阶梯田税的消息一出,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家中只有三十亩以下,甚至是一百亩以下的人,自然是十分高兴,因为他们身上的田税比以前减轻了许多,这些人还不在少数,毕竟真正的大地主并不多,绝大部分只能算是中等富农或小地主,阶梯田税对他们的影响极小,甚至还有利。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此强烈反对,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持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们,他们手中持有的土地都不是按亩来算,而是要按顷来算,甚至有些大地主,持有的土地连着几个县城,有些甚至在外地也置办了大批的田产。
如果按照阶梯田税来算,这些大地主们不但无法从田地中得到收益,反而每年都要赔上不少的田税,哪怕他们家大业大,甚至还有其它产业做为支撑,可也禁不住被田地这么吸血。
有些聪明的人,立刻开始准备卖地,然而现在消息已经传开了,地价也应声而降,就算是卖出去的地,成交价比之前几乎是腰斩,而越是降价,就越是有更多的人卖地,结果导致地价再次下跌,以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百六十九章
詹徽的担忧
公主府内,朱玉宁与朱雪晴姐妹二人正在逗着丸子这个小家伙,现在这个小家伙长的白白胖胖,一双大眼睛见人就笑,谁见了都喜欢。
只是李节有时候会感觉这个小家伙的到来,抢走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以前朱玉宁眼中只有自己,现在却更多的关注这个小家伙,连朱雪晴也受影响,每次来都会逗小家伙玩上半天。
“雪晴,开封那边的分行怎么样了?”李节这时终于忍不住问道,银行早就在筹备开设分行的事宜,之前只是在太津开设了分行,不过太津那边太近了,主要还是试验性质的分行,这次则是在开封开设了分行,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下一步就要在南京开设分行了。
“开封分行那边没什么问题,就是路上的运输出了点问题。”朱雪晴这时终于抬起头回答道。
“路上出了什么问题?”李节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听到这个回答也立刻关心的问道。
“还不是咱们银行太有钱了,所以惹人眼红,也不知道被谁放出风声,结果总部与分行之间来往的车队被一些土匪盯上了,路上几次想要下手,幸好咱们派去护送的人多,才没有被他们找到机会!”朱雪晴这时也有些无奈的道。
银行总部与分行之间有专门的车队运输,除了金银财物外,主要是一些账册之类的东西,而且账册还占了大部分,毕竟对于银行来说,信息的流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车队中有时可能全都是运送的账册。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引来不少人的觊觎,毕竟老朱虽然打下了天下,但大明国内也并不是完全太平下来,各地的山间林区,也经常有盗匪聚集,甚至连北京城中,都时不时闹出飞贼大盗的事情,更别说其它地方了。
“这帮人的胆子还真是不小,竟然连银行的车队都敢打主意,这两天我向陛下请示一下,派出军队将沿途清理一遍,免得再受骚扰!”李节闻言也立刻皱眉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银行之间的运输安全无法保证,将直接关系到日后开设分行的成败。
“这个我已经向皇爷爷上奏本了,估计很快就会有答复,不过我觉得光是派军队清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另外现在的运输速度也太慢了,有客人先是在京城这边存了钱,然后到开封那边去取,可是因为账册没有运到,所以需要等上好几天的时间。”朱雪晴这时也再次提出一个问题道。
“这个暂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只能从运输上下点功夫了,比如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运输网,使得各个银行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加快信息的流通等。”李节想了想也有些无奈的道。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现在的运输速度,毕竟现在主要还是靠着马匹与人力来运输,如果能把火车或汽车发明出来,那将是交通史上的一次革命,运输速度大增之下,银行之间的信息流通也就会更快了。
可惜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李节感觉都不是自己现在能搞定的,其中火车可能还容易一些,毕竟蒸汽机的原理比较简单,使用的材料也都可以找到,自己现在倒是可以让人着手准备,不过估计没个几年时间,恐怕很难搞出来。
“也只能这样了。”朱雪晴闻言也同样无奈的道。
“好了,雪晴难得来一趟,你们就不要讨论这些事了,快来看丸子又开始跳舞了!”这时朱玉宁满眼星星的向李节他们叫道,现在她眼里也只剩下儿子了,刚才也一直在逗着儿子在玩,根本没听李节他们在聊什么。
李节和朱雪晴闻言也走了过去,只见摇篮里的小丸子又是伸手又是蹬腿,看起来的确像是在跳舞一般,偏偏小家伙一边跳还一边咧着嘴笑个没完,似乎是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让人看着感觉心都快化了。
不过就在这时,只见胡盈玉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李节身边,然后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这让李节也是一皱眉,随后也没有打扰朱玉宁和朱雪晴两姐妹,自己一人出了房间,然后迈步来到前殿。
当李节迈步进到前殿时,一眼就见到殿中有客人在喝茶等候,当看到李节时,这人也立刻站起来笑道:“老朽贸然来访,还望驸马不要怪罪啊!”
这个客人正是吏部尚书詹徽,两人也算是老朋友了,李节见到对方也同样笑道:“詹尚书太客气了,不知您今日前来可有什么事情?”
其实就算詹徽不说,李节在见到他时也猜到了几分,这不年不节的,今天又不是旬日,詹徽竟然跑来自己家里,恐怕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前几天刚刚宣布的阶梯田税。
果然,李节的话一出口,詹徽也立刻露出几分犹豫的神色,随后这才开口道:“不瞒驸马,
老朽这次前来,是想向驸马打听一下阶梯田税的事!”
“阶梯田税?这不是陛下刚在江南一带实施的新税法吗,詹尚书您怎么向我打听这个?”李节故做不解的问道。
老朱之前宣布阶梯田税时,并没有说是李节提出来的,毕竟这件事影响太大,如果让人知道是李节提出来的,恐怕会让不少人指着李节的脊梁骨骂,这也算是老朱对李节的保护。
“阶梯田税现在的确只在江南一带实施,可是现在朝堂上对这件事的争议很大,其中许多人都在讨论,陛下日后会不会把阶梯田税扩展到全国?”詹徽这时苦着脸再次说道。
詹徽这些大臣也都不笨,对于阶梯田税的影响,他们也都是心知肚明,而且现在只是江南受影响,万一日后扩展到全国,恐怕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同样难以幸免。
“这个嘛……”李节闻言也是心中暗笑,如果他是詹徽这些人,恐怕也会有同样的担忧,只不过他们不敢去问老朱,朱标那边应该也没有泄露任何风声,所以这帮人就把主意打自己身上,想看看能不能从自己这里问出点什么?
第三百七十章
态度
“詹尚书,您这可能是问错人了,我对阶梯田税之事知道的并不多,所以恐怕也无法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李节直接装糊涂道,老朱之前可是下过封口令的,虽然现在宣布了,但该保密的还是要保密。
看到李节说不知道,詹徽心中也是十分无语,他敢肯定,这么大的事情,李节事先肯定知道,甚至说不定还参与过计划的制定,所以李节说不知道他根本不信。
“驸马,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老朽这次前来也是诚心请教,还望驸马看在往日的情面上,给老朽指点一二啊!”只见詹徽这时站起来向李节行了一礼道。
看到对方竟然打起了感情牌,李节也十分无语,说实话,他和詹徽虽然算是熟人,但平时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交往,顶多就是比点头之交深一点,其它的真谈不上什么感情,不过现在对方以老卖老,硬说两人有交情,李节也没不能当场撕破脸。
“咳,詹尚书您言重了,快快请坐!”李节这时也站起来将对方扶着重新坐下,然后这才再次道,“詹尚书,您一直问阶梯田税的事,不过我也十分好奇,您对阶梯田税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看到李节不再回避问题,詹徽也是心中一喜,不过李节问出的这句话却十分犀利,按理说詹徽身为大臣,他自然要支持老朱的决定,更何况阶梯田税本来就是一件一举多得的良政,可是从詹徽自身的利益来看,阶梯田税对他的影响却是极大。
詹徽是婺源人,而且他家可是官宦世家,他父亲名叫詹同,一生的经历也十分传奇,詹同曾经做过元朝的学正,后来又曾经在陈友谅手下效力,最后才投靠老朱,因为学问好,结果受到老朱的重用,最后也做到了吏部尚书的职位,詹徽其实是接了他父亲的位子,一门出了两个尚书,在朝中也是一桩佳话。
詹家本来就是婺源的大族,再加上詹家父子两任尚书,家族也大受裨益,据说婺源那边的田地,近半都与詹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日后阶梯田税推广开来,恐怕詹家也只能卖地求生,否则光是每年的田税都能让他们赔死。
“这个……”只见詹徽也是面露难色,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节倒是不急,只见他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品着茶,等着看詹徽的选择,不过詹徽能露出犹豫的神色,这说明他还是能分清公与私的,这点倒是出乎李节的意料,他本以为像詹徽这种精于算计的人,应该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身的利益,现在看来自己倒是小瞧对方了。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詹徽终于抬起头,面色诚恳的说道:“我知道驸马的意思,不过说来惭愧,老朽家中族人众多,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养,所以家中也置办了不少的田地,这次的阶梯田税若是推广开来,我们家中肯定也会损失惨重。”
说到这里时,只见詹徽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身为大明的官员,老朽也知道阶梯田税若是实话,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举数得,甚至可以解决困扰历朝历代的土地兼并问题,所以老朽现在也颇为矛盾啊!”
詹徽说到最后也长叹一声,这让李节也更加惊讶,没想到詹徽竟然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讲了出来,这让他对这个老头也再次高看了几分,能在自己面前承认有私心,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举动。
“詹尚书,既然您都这么清楚阶梯田税的重要性,而且您又在陛下身边侍奉多年,自然比我更清楚陛下的脾气,以您对陛下的了解,接下来的事情还用我说吗?”李节沉默了片刻再次开口道。
李节的话也让詹徽全身一震,之前他只顾着纠结这件事的得失,现在也终于被李节点醒,的确,以老朱的脾气,阶梯田税肯定会向全国推广,只是时间早晚的事而已,更何况这次还是由太子殿下亲自掌管这件事,由此可知陛下对这件事的重视。
“老朽明白了,只是老朽还是想再请教一下,以驸马之见,我们这些人接下来该怎么办?”詹徽再次站起身向李节行了一礼道。
“我舅舅您认识吧?”李节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再次笑着问道。
“义惠侯我当然认识!”詹徽愣了一下这才点头道,只是他不明白为何李节会在这时提到刘英?
“当初陛下双亲蒙难,幸亏我外公送给陛下一块墓地,那时我外公就是凤阳当的一个小地主,后来我舅舅得陛下恩赐成为侯爷,刘家也算是因此而光宗耀祖,我舅舅是个十分念旧的人,他觉得自家是以土地发家,做人不能忘本,于是后来也大肆购买土地,凤阳城外有上万亩田地,都是他们刘家的。”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前段时间我劝舅舅,让他把刘家的土地该卖的都卖了,卖不掉的,就低价处理给刘家的族人,也算是落个好名声,至于卖地得到的钱财,则可以在京城置办一些产业,特别是住宅、商铺,哪怕是南城的荒地也可以下手,因为只要大明朝还在,京城的地价就不可能下跌!”
詹徽也是个聪明人,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李节的用意,毕竟人家连自己的亲舅舅都这么叮嘱了,自己完全可以照着办,毕竟李节总不能坑自己的舅舅吧?
“老朽明白了,谢驸马指点!”詹徽当即也再次行礼,随后就要告辞离开,毕竟正事已经谈完了,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自然没必要再呆下去了。
“詹尚书客气了,我送您!”李节也站起来笑道,然后亲自送对方出门,以前他是挺看不起詹徽这个人的,总感觉他的私心太重,不过经过这次的事,他发现对方还是能分清公私的,至少在大是大非上没有犯糊涂,光是这点就值得他尊敬。
第三百七十一章
求真书院分院
大明迁都北京,不公大明的政治机构迁了过来,许多民间的机构也随之迁了过来,比如最有名的就是求真书院,这座已经在南京城打响名气的书院,在老朱到达北京后半年,也开始陆续的向北京城转移。
确切的说,求真书院并不算是搬迁,而是要在北京城开设一座分院,以后求真书院就会有北京与南京两座书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