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59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迁富户入京
虽然老朱是金口玉言,但“四喜”这个名字实在让人接受不了,李节与朱玉宁首先表示反对,朱标与朱允熥也同样不赞同,特别是朱标,自己这个亲外孙总不能真叫一个丸子名吧?
老朱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并没有坚持,最后还是朱标提议,既然这个孩子是定都北京后出生的孩子,算是喜上加喜,当然不能叫李双喜,而是叫李重贺,虽然意思一样,但听起来却完全两种感觉。
对于朱标的这个提议,李节夫妇等人也全都点头赞同,唯独老朱还是有些不屑,毕竟重贺也只是双喜,自己那个名字可是四喜,差着一倍呢。
名字刚定下来,小家伙忽然扯着嗓子大哭起来,有经验的产婆立刻提醒孩子是饿了,于是早就请来的乳娘也把孩子抱到一边喂奶。
这时朱玉宁也累了,毕竟生孩子消耗了她大量的体力,于是李节让她先休息一下,自己带着众人来到前面的客厅,老朱不能出宫太久,于是坐了一会就和朱标回去了,李节则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发放喜帖,以及日后办百日宴的事。
这些事情比较琐碎,幸好朱雪晴也在这里,而且她也表示可以帮忙,再加上府中又有胡盈玉在,有她们两人帮着料理,很快就拿出一份可行的计划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节全家几乎都是在围绕着朱玉宁和孩子转,其中朱玉宁恢复的倒是很快,仅仅几天后就可以下床走动了,虽然按照老规矩,产妇都需要在床上躺一个月,但李节知道这种做法虽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完全不运动,所以每天还是亲自扶着朱玉宁活动一下。
至于李重贺这个小家伙,则是能吃能睡,饿了就嚎两嗓子,吃饱了要么接着睡,要么是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婴儿视力很弱,只有凑到他眼前他才能感知道。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家伙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又白又胖,再配上一双大眼睛,看起来格外的可爱,李祝夫妇抱起来就不肯撒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家伙还有一个小名,那就是丸子,毕竟老朱的面子多少还是要给一些,刚好这小家伙现在又胖乎乎的像个肉丸子,于是就有了这个小名。
李节有儿子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京城,一时间也引起不少的人注意,同时李节也给京城中的亲朋好友送出了请帖,更加坐实了这件事,这也让一些人为之感慨,因为这个孩子不但是老朱的曾外孙,同样也是李善长的曾孙,谁能想到满门抄斩的李善长,后辈之中却出了李节这个妖孽,简直太不正常了。
这天早上,李节也陪着朱玉宁做一些运动,现在朱玉宁的身体已经大好了,她也急于想要恢复产前的身材,所以李节就给她制定了一个运动和饮食搭配的计划。
不过就在李节刚做好准备运动,却只见胡盈玉匆匆赶来道:“驸马,太子派人召您进宫!”
“太子?”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因为自从老朱来北京后,一般有什么事情,都是老朱派人来召他,今天却是朱标派人来,这可有些奇怪。
“夫君快去吧,父亲既然特意派人来,肯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朱玉宁这时也走过来说道。
“好吧,那你自己也要小心些,虽然你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但主要还是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千万不要累到自己!”李节这时也点了点头,随即又叮嘱道。
“夫君放心吧,我又不是丸子那种小孩子,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朱玉宁闻言也是笑道,说完亲自送李节出了内宅。
胡盈玉也早让人准备好了马车,并且车上还准备了早饭,李节边吃边赶往皇宫,等到了下车时,刚好可以把早饭吃完。
当李节来到文华殿见到朱标时,却见对方正一脸焦躁的走来走去,似乎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这让李节也十分好奇的上前问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你可算来了,父皇真是越来越固执了,我现在是劝不动他了,所以只能找你来了!”朱标见到李节也立刻有些恼火的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陛下又打算做什么?”李节闻言一愣,随后也急忙追问道,看朱标的样子,应该不是一件小事。
“唉,说起来我就生气,父皇准备下旨,将天下的富户迁到北京,以充实北京的人口!”朱标说到最后也重重的一跺脚,看样子他对这件事十分的反对。
“原来是这件事!”李节闻言却并没有露出丝毫惊讶的表情。
“看你的表情,难道你赞同父皇的这种做法?”朱标看到李节平静的表现也十分震惊的反问道。
“殿下误会了,我并不赞成陛下的做法,只不过我记得陛下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为何殿下以前不拦着呢?”李节却是笑呵呵的再次反问道。
“谁说我没有拦着,只不过……只不过没拦住罢了!”朱标说到最后也有些不好意思。
迁移富民进京这种事,老朱可以说是经常做,比如当初把金陵设为国都时,老朱就把江浙一带的富户迁到金陵,充实金陵城的人口。
后来老朱打算迁都凤阳时,同样也将不少富户迁到了凤阳居住,当然这帮富户才真正的倒霉,因为等他们迁过去了,老朱却没能迁都,结果凤阳就成了一个坑爹的地方,许多富户在这里置办的产业都亏的底朝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凤阳还爆发了当地人与外地人的冲突,为此老朱还亲自下旨调解,总算是把事情压了下去。
这次老朱迁都北京,再次故计重施,要将天下的富户迁到北京,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李节也丝毫不惊讶。
“我想问一句,殿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李节笑着向朱标问道。
第三百六十四章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不是明摆着吗,迁移这么多富户,要引起多大的震荡,又有多少人要背井离乡?我当然要反对!”朱标十分坚决的再次道。
不得不说朱标反对的理由还是十分充分的,毕竟老朱每次迁移的人口都不是小数目,一般都是上万户,多达十万之众,而且这些富户在地方上也都是盘根错节,动一发而达全身,所以每次迁移都是大动干戈,甚至因此引发地方上的动荡。
“那太子您知道陛下为何要迁移这些富户入京吗?”只见李节这时再次笑着反问一句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就是为了补充京城的人口,让京城以最快的速度繁华起来吗?”朱标再次回答道,只不过说到最后时,他脸上的表情也有些不太自然。
其实朱标的话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老朱迁移富户入京这件事,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老朱仇视富人,毕竟他从小就是个穷人,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他对富人带着一种天然的仇视。
哪怕是老朱做了皇帝,他骨子里依然对富人十分仇视,其实不光是富人,连官员也被老朱十分仇视,所以他才会制定那么苛刻的律法,甚至用剥皮实草这种酷刑来恐吓官员,至于那些有钱无权的富人,更是多次被老朱折腾,光是几次将富户迁移入京,就让不少富人破产。
李节通过朱标脸上的不自然,也看出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只见他也是微微一笑道:“我知道殿下在想些什么,虽然外界的传言也不无道理,但如果他们以为陛下仅仅只是因为仇视富人,就下令让他们迁移入京的话,那可就太小瞧陛下了!”
“哦?此话怎讲?”朱标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问道,其实他对老朱仇视富人的说法一直很介意,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帝王就要有帝王的胸襟,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大明的子民,身为皇帝也自当一视同仁,不能因财富的多寡而刻意去针对打压。
“殿下请想,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怎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去做这种可能引发动荡的事?”李节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开口引导道。
“对啊,父皇虽然霸道,但做事都有自己的理由,特别是这种国家大事,更是十分慎重,按理说不应该做出这种事才对啊?”朱标这时也皱起眉头自语道。
“正是如此,所以陛下的此举其实颇有深意,殿下您只是被外界的流言带偏了,所以才没有想到!”李节再次一笑道。
“你快说,父皇到底有何深意?”朱标这时也等不及催促道。
“其实陛下的用意也并不复杂,陛下使其之后,总结历代兴衰得失,再结合自己亲身的体会,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历朝历代的灭亡,几乎都与后期的土地兼并有关!”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那些富户其实就是地方上的地主,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而真正需要土地的贫民却无立锥之地,只能靠着租种地主的土地糊口,而只要稍有灾荒,这些贫民就可能变成饥民,到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会酿成一场灭国之祸!”
朱标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说,父皇将天下富户迁移入京,就是为了避免土地被这些富户垄断?”
“不错,那些富户的根基就是土地,可是当他们离开土地来到京城,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也就断了,虽然可以派人代管,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想必其中大部分人都会慢慢的把手中的土地卖掉,而富户都被迁到京城了,所以他们只能将土地代价卖给那些贫民,如此一来,真正需要土地的人也就有了土地,从而稳定了地方。”李节笑着回答道。
“有道理,富户们不但有钱,而且在地方上往往都是家庭庞大,甚至与当地的官员勾结,可以说不少人都是当地的土皇帝,这些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无人敢惹,但一旦将他们迁入京城,那就什么也不是了!”朱标也不笨,这时也立刻想到了老朱更多的用意。
“殿下英明,陛下出身乡里,自然知道这些土皇帝的危害,所以才多次将地方上的富户迁移入京,一来可以填充京城,二来可以消除地方上的隐患,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李节说着也向朱标行了一礼道,朱标只是被带偏了,否则他肯定能明白老朱的用意。
“等一下,刚才你不是说,并不赞同迁移富户入京的事吗?可是现在听你这么一解释,我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甚至我都想赞同这件事了?”朱标这时忽然反应过来,当即再次惊讶的向李节问道。
“殿下,这的确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可就算是做好事,也要考虑到得失,比如像迁移富户入京这件事,虽然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也同样有弊端,比如像殿下说的,它会引发地方的动荡,甚至严重一些,可能还会闹出人命来,所以我对它并不怎么赞成!”李节开口解释道。
“那你有没有把握说服父皇放弃这个想法?”朱标再次沉思了片刻后,这才抬头问道。
“我可以试一试!”李节想了想回答道。
老朱的用意虽然是好的,但这个方法却实在太过简单粗暴了,而且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加糟糕的是,想要实施这种事,也只有老朱这种强力的帝王才能做到,换其它人根本做不成,比如朱标,别说朱标不想做,就算他日后登基想做这种事,也根本没能力做成。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见父皇!”朱标当即也做出决定道,他召李节前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李节商量一下,该怎么劝说老朱放弃迁移富户入京的想法,现在李节既然说可以试一试,以朱标对他的了解,想必李节肯定也有一定的把握。
第三百六十五章
土地兼并
朱标带着李节来到老朱的暖阁外,却发现这里竟然站了不少的大臣,比如那位詹徽詹尚书,此人深得老朱的信任,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宰相,但他已经隐然成为百官之首。
“拜见太子、驸马!”詹徽等人见到朱标两人也急忙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父皇连你们也不见吗?”朱标看到这些人也立刻猜到了是怎么回事,詹徽这些人肯定和他一样,都是反对迁天下富户入京这件事。
“是啊,我们本来是想劝陛下三思,毕竟现在天下初定,如果贸然迁移那么多富户入京,这些人在地方上又颇有影响,平时也能帮着官府稳定地方,现在贸然迁走,说不定会引发地方上的混乱啊!”这时另一个大臣也一脸痛心疾首的道。
对方的话音刚落,就见另一个大臣就接着说道:“我们刚才劝了陛下几句,却没想到陛下就大发雷霆,将我等全都赶了出来,现在我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大家稍安勿躁,现在殿下来了,定然能帮我们劝一劝陛下的!”最后詹徽出面制止了都想要向朱标诉苦的众位大臣,然后又向朱标行了一礼道,“殿下,我们实在是劝不动陛下,现在也只有您和驸马出面,说不定才能让陛下回心转意啊!”
“请殿下为我等做主!”其它大臣这时了跟在詹徽身后一起向朱标行礼道。
面对群臣的请求,朱标也是好言安慰,不过后面的李节却是在心中冷笑,朱标想要阻拦老朱,可能是完全出于国家考虑,可是这些大臣就未必了,因为据他所知,这些大臣大都是出身于地方上的豪族,他们的家族肯定是第一次迁移的对象,所以这些人话中有多少私心,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当然上面这些话也只是在李节心里想一想,他肯定不会说出来,反而还和朱标一样,都是出言安慰了一下这些大臣,然后两人这才结伴走进了暖阁之中。
当李节和朱标两人进到暖阁时,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老朱,而老朱听到他们的脚步声,连头都没抬就开口道:“怎么,你们也想劝朕收回成命吗?”
“这个……”朱标闻言也一下子露出迟疑的神色,本来他是想直接劝说的,可是刚才和李节聊过之后,李节似乎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他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就扭头看向李节。
李节也立刻会意,只见他上前一步向老朱行礼道:“陛下,臣并不是来劝说陛下,而是想和陛下讨论一下历朝历代施政的得失!”
“哦?”老朱闻言也终于停了手中的笔,然后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李节问道,“你想讨论什么得失?”
“土地兼并!”李节言简意赅的直接道出来意。
老朱听到这四个字也目光一凝,当即坐直身子道:“你详细说一下!”
“朝代兴衰的问题,历史上也有无数人研究过,而且许多人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历代之亡,几乎都与土地兼并有关,这似乎是每个朝代都无法避免的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人想要着手解决,可现在看来,却没有人成功过!”李节面色郑重的开口道。
李节最后的那句话一出口,老朱也是脸色一沉,他虽然自负,但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的第一聪明人,哪怕是在帝王之中,汉武唐宗等人的功绩也丝毫不比他差,这些人肯定也考虑过土地兼并的问题,然而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全都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自己的大明真的能摆脱这个规律吗?
“真的没有人成功过吗?”老朱最后还是不甘心的问道,虽然他知道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