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1283

  所以闵总就询问孙祖杰,你们华投现在日子过得很好了,有没有开拓新一块业务的想法,孙祖杰想了想说道:“华投目前在机电领域的积累已经相当深厚了,我计划搞一家重工企业。”
  孙祖杰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中国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即将开始,对于工程机械和成套设备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而随着苏俄完蛋的日子越来越近,利用东德和苏俄的技术,以及华投在电子领域的进步,华投可以很容易的搞出一家高水平的重工企业,不让一重二重三一徐工等专美于前,甚至于连名字和负责人孙祖杰都找好了。
  长征机械厂的李焕民这几年表现的越来越好,足以担当重任,华夏重工交给他就好了。
第四百零二章
联合航空上市
  “华夏重工?”
  闵总皱着眉头想了想,他对于孙祖杰向重工类企业靠并不奇怪,因为华投确实已经有实力搞一家大型机械企业,这一块延伸太容易了。
  只是孙祖杰准备怎么干?他听到之后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把一家重工企业交给他,可是前两年的事实告诉中枢,现在很多重工企业就算过得再难,也不愿意被纳入华投旗下。
  按照魔都人的说法就是这群小赤佬太狠了,从上到下,华投不洗一遍绝不放心。华投的改制对于普通人也许触动不大,但是对于企业的中高层影响太大了,所以从企业到管理部门,对华投的排斥都很大。
  这就是现状,所以闵总想了想还是不要再给他单位了,让华投自己去扩展吧,他们旗下的机械类企业有不少。
  听完了闵总的回应,孙祖杰长出了一口气,他才不乐意又吃下一个大麻烦,还是这样好省心。
  看着孙祖杰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廖总笑着问道:“你与苏俄搞得那个重车企业,要尽快落地,特别是这个时期。”
  华投与苏俄重车合资项目的谈判因为八七年底孙祖杰下台,被莫名其妙的拖延了好几个月,等孙祖杰重新回来,又忙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对这一块也没有抓紧。
  所以这个项目尽管双方最高领导层都看好,谈判还是持续了两年多,这也非常正常,要谈判的东西太多了。
  到了此时,这个大项目终于可以落地了,中枢也非常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提气,所以给孙祖杰提出了要求。
  孙祖杰点点头:“谈判进行得差不多了,只是有一样,那几个准备拿来合作的重车企业我不太满意,他们必须要接受改制;要是都不乐意,我宁愿单干。这也是苏方的意见,他们也想看看我们是怎么改革的。”
  孙祖杰对这一点咬得很紧,他实在不明白,他这么干明明对国家有益,可就是推动不下去。
  几家备选的企业就算了,他们的不乐意可以理解;那些条块的领导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都知道华投的做法有用,可就是不乐意干。
  孙祖杰不傻,要是企业不改动,他就没办法控制,那华投就没办法利用这个重车企业去淘宝,那样意义并不大。
  廖总也知道这个麻烦,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华投搞得好,必须利用好他们的管理优势,对于传统老国企进行改制,这与华投计划发展的重工企业不一样,那一块华投本身就有基础,而重车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不能另起一摊子,太过费时费力。
  “我们商量一下,会尽快确定好交给华投的重车企业。”
  与长汽中汽属于中枢管理不同,中国的重汽企业比较分散,没有首屈一指的企业,都由地方管理,这样同时涉及到条块的协调只能由中枢出面,这也是两位首长询问的原因,他们也看出了孙祖杰的尴尬。
  孙祖杰最后一块汇报就是联合航空,他是来要政策的。
“你想让联合航空发行股票和债券?”
  “是的,联航愿意做这个起头的,有些事总要有人先做起来。”
  闵总笑着说道:“孙猴子,你又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从八四年开始,孙祖杰就有意识的将华投旗下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当然他是从反腐和缓和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因为华投不缺钱,他当然不需要考虑融资的问题,更多的是想捆绑更多的人,让华投的发展更加畅通。
  在这几年间,事实上全国也有不少企业在发行股份和债券,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为了发展进行融资。
  此时的中国上下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些股票意味着什么,了解这些股票未来的巨大价值,但是孙祖杰是一个例外。
  根据孙祖杰的提醒,他的大舅哥,他的亲戚朋友,华投的高层专家都买了不少此时悄悄发行的股票,比如去年发行的深发展。
  这么多年下来,所有人都明白孙祖杰的眼光,尽管他们可能不明白孙祖杰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悄悄买来的深发展股票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按照孙祖杰的指示去操作。
  这是八十年代唯一一个合法合规的成为一家银行的大股东甚至都是控股股东的机会,未来他们要做到同样的事情,恐怕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以亿,甚至是十亿百亿为单位的。
  相比于那些挖墙脚的人惹来的非议,孙祖杰圈子里面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赚到了非常多的收入,又有非常好的名声,这才是真正聪明人的做法。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发行股票债券的企业无一都是初创企业或者小型企业,向联合航空这么大的体格,发行股票和债券,谁也不敢想,大家都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但是联合航空事实上是有一个异类,因为联航看着架子大,可是认真算起来,净资产并不多。
  从八七年运营开始,联合航空走的就是一条激进发展的道路,目标就是尽快成为中国航空业的巨头。
  联合航空不断通过关系从日本租赁飞机,然后开辟新的航线,再用赚来的钱归还利息。
  有多余的钱就用来买飞机,然后飞机买回来之后再以这架飞机做担保,购买第二架飞机。
  但是光靠这种方式还不行,其他融资手段也必须用上,股票债券当然得用上。现在这种局面,看起来联航就算发行股票也卖不了多少,但事实完全不一样。
  等到一年后两个证券所成立之后,联航的股票立刻就珍贵起来,到时候再发行新股就容易的多。
  这样一家单位,事实上负债率很高,如果不是看到了中国未来的高速增长,孙祖杰绝不敢这么干。
  而在中枢两位首长眼中,用这样方式圈来的钱都会用来买飞机,看起来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确实也应该试点一下大中企业上市,既然孙祖杰想试一试,那就让他干吧,反正现在发行股票的单位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华投这么一家。
  孙祖杰十分满意的离开了中枢,果然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一个普通的叙职汇报竟然两位大老板亲自听取。
  而他的要求,两位也是愿意听取,尽量照准,这样的日子太美好了,当然他也清楚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面子。
  实在是这一年太不堪了,华投的牺牲也太大了,不管是安抚也好,还是感谢也罢,姿态总是要表一表的。
  即使在这一年,华投还是在迅速发展,虽然在国际上的收缩不可避免,但是在国内华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华投系已经迅速抢占了中国产业链的中高端,在电子电器业,在航空业,在汽车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某些行业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理应获得足够的尊重。
第四百零三章
产权
  孙祖杰回到华投总部没有多久,他的好心情就消失殆尽了。他屁股刚刚坐定,闻讯而来的联合钢铁的老陈会同总后的领导一起拜访了他。
  “孙总,联钢真得扛不住了,现在账上没钱,库存没煤,铁矿石更是没多少了,钢厂生产不能停下来呀,要不然损失就大了。”
  孙祖杰十分恼火地说道:“老陈,你也是华投培养出来的,我就不相信我去年的指令你没有看到,为什么一点警惕都没有。”
  老陈低着头没有说话,总后的领导曹将军倒是很干脆:“孙总,这件事怪不得老陈,是我们军产部的责任。”
  孙祖杰十分心烦,又是一笔糊涂账:“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们准备怎么办?”
  “我们想从华投借点钱解决周转问题。”
  孙祖杰十分头疼,不是他不愿意借钱,而是他借给联钢,其他家要不要借,三借两借华投就空了。
  为了打压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国不得不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收紧银根,匆忙恢复计划性调控,这样一来很多商品就从过热陡然间变成滞销。
  更麻烦的是,政策的紧缩变动,企业之间原本正常的货物和资金往来瞬间紊乱,资金的循环拖欠变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怪圈,于是无数三角债产生了。
  孙祖杰是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企业负责人,所以他一复任,就变得极度保守,华投不接受任何欠款,也不对外拖欠,结果华投扛过来了,但是无数国有企业反应迟钝就没有跟上来。
  这一年来,华投下属企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买主,尽管华投对原材料价格压得比较低,但是华投账上有钱,甚至于愿意提供预付款,这样一来,其他企业与华投的经济往来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华投又是最让人痛恨的单位之一,华投不见钱,宁愿压缩产能,也绝不生产,钱没有收足,绝不发货。而且华投银行也变得非常小心,对于各种贷款的审核十分严格。
  为此,孙祖杰坚决抵制有关部门的压力,到了今年,他这种远见就见到好处了,华投下属企业的资金链非常安全,所以孙祖杰才能放心的全力处置华投的国际事务。
  现在国际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国内这摊子事也找上门来。孙祖杰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我不能借钱给你们,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下一个汽车用钢的大订单,但是这些资金会放在华投银行,专款专用。”
  孙祖杰明白三角债问题的根源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积欠,所以越是重工业企业麻烦越大,因为都是长期投资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只能拖欠,大厂扛不住了,就拖银行和配套工厂下水。所以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都出现在北方,要想正本清源,首先是刹住固定资产投资的缺口。
  但是这一块涉及到地方政府,只能由中枢来处理,华投绝对没有那个实力掺和这种事,当然他也不乐意掺和,一不小心就被拉下水。
  所以他不愿意借钱给联合钢铁,但是人情在那里,没办法只得下一个大订单,让他们撑下去了。就这样他还不放心,钱必须放在华投银行账上,方便监管,防止被用到别的地方。
  老陈和曹将军看了看,孙祖杰这种做法属于治标不治本,只不过把问题拖延了。但是孙祖杰这样做已经很给面子了,所以两人只好无奈的告辞离开。
  孙祖杰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没想到家里也来了朋友:“张叔,您这是唱得哪一出呀?”
  看着白发苍苍,满脸愁苦,惨兮兮的张扒皮,孙祖杰十分吃惊,所以他连忙请他坐了下来,然后杨希又端来了茶水。
  “小孙,去年我们做了很多项目,结果到了去年年底,一分钱都拿不到,说是今年给。可是现在这些钱还没有收到,建筑公司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只能东挪西借。”
  “县里区里没给你出面?”
  “出面了也不管用呀。我们这一整年就没怎么敢开工,怕钱收不回来,只能到处去催款,可是办法想尽了,就是要不到钱,老家我是待不住了,只能跑你这里避避难。
  现在我欠了一屁股债,实在没办法,小孙,你帮帮我,往淮西打几个电话,不管怎么说,也得把拖欠职工的工资发下去呀。”
  接过了张叔拿过来的这些欠款单位和金额,孙祖杰摇摇头:“怎么欠得这么多?”
  “有的项目我根本不想接,可是县里领导告诉我,建筑公司发展得太慢了,要尽快做大。当时为了争取项目拿合同,条件就放宽了,现在这样,想都想不到,真是悔之不及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12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