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30

  等这场种福大会结束,一个看着穿着还算不错的人直接离开了种福会场,径直到了张启贤张举人在县城的宅子。见到张举人,此人连忙躬身行礼,“老爷,俺回来了。”
  “那边是如何样子?”张启贤问道。
  “那霍崇并没有做法事。”
  “哦?”张启贤很是讶异,“他不做法事,又怎么让那些人信他?”
  “霍崇就对大伙说,死后的事情,大家都会有福。不过霍崇想着是让大伙活着的时候日子就能好过。只要入了他的这个种福会,霍崇会代缴税银。不让大伙吃亏。若是没赚钱的地方,霍崇还会给大伙安排差事……”
  张启贤听得饶有兴趣,最后忍不住笑道:“说来说去,霍崇这就是要让大伙给他做苦工么。”
  不仅张启贤派人前去打探,县里不少头面人物都派了人,也得到了差不多的消息。连吕知县都派了人,还是派了自己的人以及公门的暗探。
  把两边得到的消息对照一下,吕知县心中轻松了许多。既然霍崇不是闹什么教门,吕知县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至于霍崇要怎么拉人加入什么种福会,通过代缴税金的手段赚声望,吕知县更是不在意。
  公门派出的人说了,不少地方士绅派了他们的人。若是这些人觉得霍崇是个威胁,吕知县可以找到足够有份量的人来状告霍崇。至于现在么,吕知县已经从京城回来,吏部里面的同年已经私下告知吕进士,他很快就会被提拔为州官。并且按照朝廷规章离开山东。
  在这种时候完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把县里的税收大户霍崇干掉,对吕知县又有什么好处呢。
  霍崇此事并不知道谁在算计他,不过这也不是霍崇在意的事情。与种福会的人见了面,给大家宣传了“要有福,活着的时候就得有”的种福宝理念之后,霍崇又把带来的兔肉给县城这边的员工们分了。
  满清时代农业就是农业,与欧洲农牧业并存的模式大大不同。霍崇认为想赚钱,只靠种地肯定不行。而畜牧业会遭受病菌问题,真的是一死一片。霍崇的养兔场就遇到过问题,一个分场地因为莫名的细菌,死了三分之二的兔子。这让霍崇每一个不再吃奶的兔子都单独准备了一个笼子单独饲养。又加强了杀菌环节。
  从整体来看,饲养业是赚钱的门路。虽然不稳定,至少还能赚钱。所以县里也是这么一个处理模式。这边虽然也养兔子,却以养驴为主。
  视察了养驴场,就见里面竟然多了好几头大牲口。却是隔壁临淄县放贷的兄弟把别人抵押的牲口先寄样在这里。其实和变相卖给霍崇也没多大区别。牲口李除了一头驴之外,还有两匹马和一头牛。
  这边正准备赶回去完善张店那边的规章文件,却有人找到门上。一看这几位横眉冷目的样子,就是来找麻烦的。霍崇觉得早就该有这样的破事,此时见到,立刻亲自出来见识一下。
  为首的见到霍崇,立刻嚷嚷起来,“霍爷,俺们的马被人偷了,押给了当铺。听说马在你这边,俺们来要回马!”
  这种言论听得霍崇都不想回答。口空白话就想来搞事,这些人想的也太美了。想到这里,霍崇笑道:“哈哈,既然是偷了你的马,那就请官府来说。只要官府公文到了,俺留着那些马有什么用?”
第七十一章
打秋风(一)
  前来索要马匹的人一番瞎BB,却连霍崇养驴场的门都没能进去。别说叫来官府的人,他们连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都没有。
  霍崇看这帮骗子们就这么点能耐,有些失望的让人把他们给拦在养驴场外,自己继续处理养驴场的事物。
  兔子肉已经给大伙发了,剩下的就是根据今年向日葵的种植情况重新制定了葵花籽油的使用量。去年一共种植了二十几亩向日葵,不知道是种子还没经过精选,又或者是种植的不太得法。总之,一亩地也就弄出不到两百斤的葵花籽,平均下来,一亩向日葵榨出来的油只有六十斤。
  虽然现在一斤菜籽油市面上卖50文钱,六十斤葵花籽油勉强能算是三两银子。比种地是赚的多了些,却还远没到霍崇期待的程度。如果可以的话,霍崇期待一亩向日葵能出100斤油。
  霍崇怕出事,不敢卖这种地方上从来没见过的葵花籽油。就只能自行消化这些油料。提供给食堂的伙食自然要多用葵花籽油。
  经过一番安排,食堂的食谱就调整为早上不吃窝头,而是吃油条、菜角等油炸类食品。午饭也得有几样炒菜。
  这自然不能光说不练。当天晚上,食堂里就摊出了表面焦黄的金丝饼。因为用油充足,山东大葱切末后的香味让所有到食堂吃饭的员工、农户、雇工都不停的咽着口水。
  负责指挥排队的员工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和来打饭的家伙们一样眼巴巴的瞅着做法的大师傅。大师傅们一边学着霍崇教给他们的手法摊着煎饼,一边不安的看着霍崇。
  霍崇也累的够呛,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一名大师傅,对大伙笑道:“就这么用油,没这么多油,金丝饼不好吃。”
  伙夫负责人张铁山不安的问道:“霍爷,这么用油,俺们的油不够用咋办?”
  “这几天先给大伙做着,过几天再说别的。”霍崇答道。
  这边刚吃完晚饭,那些吃食堂的各种级别的员工与雇工们满足的离开。负责守门的人跑来向霍崇禀报,“霍爷,那几个闹事的往衙门那边去了。”
  “让他们去!”霍崇笑道。这帮人若是想打官司,那可就再好不过。所谓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他们愿意花钱打官司,霍崇也没什么损失。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油锅就已经支了起来。昨天晚上已经发好的面拿出来,先蘸了油擀好,再用蘸了油的刀切成条,两条面扭再一起,掐掉两头,放进油锅。随着噼噼啪啪的声响,发面逐渐膨胀起来,从油锅下面浮出油面。
  油条炸透,放凉到能吃的温度,配合了咸菜与粥,吃着格外的爽快。
  员工与雇工们好像还不太习惯这种高油食物,霍崇却吃得贼拉开心。一时间甚至有了回到21世纪早点铺的感觉。
  吃完早饭,终于感觉胃里有了那种富含油水的充足感觉。自打回到这个鸟时代,霍崇总觉得自己饭量好像越来越大,可偏偏吃的肚子鼓起,依旧有种吃不饱的感觉。昨晚和今早高油高盐的食物带来的满足感与饱腹感可太舒服了。
  上午开会的时候,就见同样吃了这种早饭的各路工头们一个个看着精神焕发。霍崇满意的安排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尤其是强调了各种工作单的标准化。
  听霍崇说了张店那边杀兔子差点变成灭绝兔场的意外,这边的工头大多都开始谴责办事之人的不可靠。
  霍崇摆摆手,“只要有可能出错,出错只是早晚。俺要大伙做好工作单,还有签字审核。不是说这么做就不会出错。而是出了错之后,就能知道错在哪里。知道错在哪里,就把错给补起来。”
  “霍爷,俺们会小心。”立刻有工头表示道。
  霍崇果断答道:“你们会小心,就很小心的把工作单的事办的小心。”
  这下众人不吭声了,过了一阵,有工头低声说道:“霍爷,俺们认的字不多。”
  霍崇一点不让这帮家伙有推脱的机会,“认的字不多,咱们就办夜校。把字学起来。还有,工作单上写的词,都要学会。大伙就用那些词写工作单,一看就明白了!”
  可霍崇都说到这个地步,还有人吭吭哧哧的想反驳。霍崇笑道:“大伙都能做到工头,难道认几个字就难住大伙不成!俺觉得大伙一定能行!”
  这边勉强压制住了工头们,守门的门卫却跑来禀报,“霍爷,李捕头来了。”
  “快请。”霍崇答道。看着门卫的背影,霍崇有点疑惑了,难道满清的官府还真的为些刁民,就跑来刁难么?
  李捕头见到霍崇的时候很客气,“霍爷,昨日有几个泼皮跑到衙门状告你窝藏赃物。”
  霍崇只是请李捕头坐下,并没有回答。李捕头继续说道:“霍爷,吕知县派俺来,就是问问霍爷想怎么了结此事。”
  这个说法实在是有意思,霍崇反问道:“不知吕知县觉得此事该如何了结?”
  李捕头叹道:“吕知县说,此事关乎霍爷声望。最好能公事公办。”
  “公事公办?”霍崇被这话弄得很是吃惊。
  官府里面的公事公办可是很有讲究的。公事公办可以是以民告官,流放三千里。也可以是官府对行为恶劣的官员革职查办。
  至于大清律里面对事情到底是怎么解释的,那就看衙门准备挑选哪几条当做断案的依据。若霍崇觉得不合适,县衙门判的案子,就到州府里继续告状。直到翻案,或者被办成铁案。
  这中间的弯弯绕可就多了。但是有一条却不会错。满清的官员基本都是吃完原告吃被告,那是一定要把原告被告都榨干为止。
  想到这里,霍崇对李捕头说道:“李捕头,请带我去见吕知县。那些刁民诬陷俺,俺可不能让他们得逞!”
第七十二章
打秋风(二)
  吕知县听霍崇说完来意,神色间已经有了县太爷的百里侯神态。
  好在霍崇无论如何都是个候补从六品,便是见到一品大员,也是拱手作揖而已。此时又不是上公堂,自然与吕知县一起坐着。但是见到吕知县那种一切都在掌握之下的神色,霍崇有点警惕起来。
  带着主持局面的神色,吕知县开口了,“霍兄,那些人告你窝藏赃物。那马匹却是怎么来的?”
  “有人当了马匹给当铺,当铺先寄养在我的场子里。”
  “那岂不是……”
  不等吕知县把帽子扣在霍崇头上,霍崇立刻打断了吕知县的话,“吕兄,这是不是赃物,尚且不可知。你已经定了案不成?”
  吕知县收起了笑容,冷笑道:“哈哈。霍兄,你这是要管本官断案么?”
  虽然吕知县声音不大,但这态度已经让霍崇突然明白过来,知县就是百里侯。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头,他说话就是算数。
  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这里的现管又是县官,霍崇立刻笑道:“吕兄,方才小弟被那些人气昏了头,若有冒犯,还望吕兄别往心里去。我只是气那些泼皮。”
  “霍兄,这等事么,查清楚之后自有公断。你这么跑来说这些,有失体面啊!”吕知县用一种话外有话的语气说道。
  霍崇愣了愣,自己应该没有得罪过吕知县,也没有公开的矛盾。吕知县这话是什么意思?
  想了一阵,霍崇索性把话挑明,“吕兄,我到底哪里做的让吕兄做的不高兴,还请兄吕指教。”
  吕知县沉吟片刻,收起那种压迫的神色,叹道:“霍兄也是贵人多忘事,年前你在济南是不是见到了牟平县县令?”
  “是。”
  “你是不是说,想去牟平县置地,开养牲口的场子?”
  “是。”
  “年都过完了,牟平县县令却没见到你去,也没收到你的信。就写了信到我这里。信里说的很是客气,问我是不是不想让你去牟平县置办产业。那边都写了信过来,想来是生我的气。霍兄跑我这里喊冤,我又要去哪里喊冤呢?”
  说完,吕知县用一种责备的眼神盯着霍崇看。看的霍崇很是不自在。
  牟平县当然要去,但不是现在。霍崇此时哪里有精力管那么远的地方。
  可吕知县这话让霍崇也觉得有点不解,这可是满清时代,又不是20世纪末招商引资的时代,牟平县县令怎么会如此着急呢?
  想到这里,霍崇就把自己与牟平县和蒙阴县县令见面的事情讲给吕知县听。听霍崇说起临淄县知县,吕知县脸上露出了些嘲讽的笑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