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然而霍崇这个人自己的衣食住行,还有种种对于生活细节,仔细分析,就有些骇人了。
对于肉类食物的那么多奇妙保质与加工,以及对于各种来自海外辛香料与作物的使用。还有很多对于生活细节的方法。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才会有的样子。
有人怀疑霍崇干过伺候人的差事。龚宇对此嗤之以鼻。霍崇吃过苦,对于粗糙的食物从未抱怨过。对于精细食物也从未欣喜过。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绝不是一个伺候人出来的人会有的心态。而是过着优越生活的家伙才会有的反应。
看来自己真的是跟了一个不得了的主公呢!
当然,龚宇并不知道,若是这话当面说给霍崇听,霍崇大概会用“你只是希望靠给周围环境贴金来获得自我认知,大概是因为不自信”来解释。
霍崇此时正在研究最近的礼部报告,从中明显感受到称帝之后整个华夏朝廷的心态变化。
在自信这一块,华夏朝廷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以前霍崇以都督自称,都督距离皇帝还有老多的距离,也就是在军中,大家习惯了军阶叫法,还用的稍微多点。投奔过来的文化人,要么用“主公”,要么直接用陛下。
现在霍崇真的称帝了,没人刻意调整,陛下这个称呼很快就成了标准用语。把霍崇称为“先生”的,那都是货真价实的自己人。譬如钱清。说个有点那个的话,钱清就可以呵斥别人,“你也配叫陛下为先生?”
可以不提等级,但是人类本就有力求在群体里获取更高地位的本能。对于别的群体,当然要具备更多优势。当下华夏朝廷内除了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再不视满清为朝廷。贼清的说法也变成了常见用词。虽然没啥好吹,至少算是树立起了真正的群体自信。
那么接下来的方向呢?消灭满清固然是十分的大事,霍崇却觉得自己其实并不特别着急。
当礼部领军正在逐步完成的当下,满清绝无咸鱼翻身的可能。此时就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譬如以东南为方向,而不是以西北为优先。
然而摸着下巴,霍崇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正在想,就见两个老婆一前一后进来了。于是霍崇当即打起精神来。这样的事情不是啥好兆头。
“陛下不用慌张,我不是要请陛下帮我做。”罗姑娘轻笑道。
钱清就没有这么温和,就听她调侃道:“陛下莫不成还怕我们姐妹么?”
霍崇叹道:“我只是不想让你们不高兴,却知道自己力有未逮,未必能让你们高兴。”
钱清不禁摇头苦笑:“在家就别说这些掉书包的话。力有未逮,大家听不明白,又得装着能听明白。你这话说出去不怕被人笑么。”
听这么说,霍崇也觉得对。自己也感觉现在的确有这样的问题,虽然这样的文字用法对霍崇这样的21世纪人来说不算啥,然而与这1733年的人民相去甚远。
“这次我是想请先生给妹妹安排个工作。总是闷在家里,也不符合先生提出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纲领。”
钱清这么讲,霍崇倒是有点为难了。正在想,就听罗姑娘说道:“若是能上学也行。”
“好!这个好!”霍崇当即表达了极大的认同。就是得上学才行。
把这事敲定,钱清就问起霍崇在烦恼什么。霍崇也不瞒着,将自己此时的心境讲给钱清听。钱清明显对于地球和世界没啥感觉,却还是尽力听取霍崇对于现在花一部分力气开始做对外扩张的急迫感。
果然如霍崇所料,钱清听完之后问道:“难道放着眼前的满清不打,却出去打外国人?”
“怎么说呢。就是心里面这念头放不下。”
“那是陛下想要的太多了。陛下讲过,若是做不了决定,要么是所图太多,要么是觉悟的不够。现在陛下就是所图太多。”
这话有股子醍醐灌顶的感觉,霍崇连连点头。不过点头归点头,还是觉得这话虽然给力,却还是有种不太好形容的没有完全戳到点上的感觉。
正反省自己,就听钱清继续说道:“陛下若是想扬帆海外,何不找人来教他们做。”
霍崇猛然觉得心中的疑惑连起来了,这才是关键。此时自己需要的却是培育下一代,甚至是把下下一代的国家骨干培育进行设计。
不管未来如何,霍崇一定会死,这是绝不会改变的现实。与其想着如何把事情在短时间内做到最好,还不如把未来培育做到扎实。这样的话,便是霍崇死了,也有可以托付的对象。
不等霍崇赞叹,钱清却问起另外一个问题,“先生真的不想趁着满清前去甘肃的时候从后面包抄么?”
霍崇几乎是条件反射的连连摇头,“不。不想。所谓王前驱,不。姑且不说王前驱,就事论事。我绝不会支持乱民。因为他们所秉持的并非是推翻满清,他们心中所认同的核心,有其他所在。”
“其他所在?所在何处?”钱清很是讶异。
“以前西班牙的那个舰长询问可否在中国建设教堂,允许他们传教。我就否了。原因很简单,教会这样的组织,本是个商业团伙。我是绝不会允许除了国家之外,再有人可以合法收税。这绝不行!另外,信教就是个心灵寄托。心灵寄托在神仙鬼怪上,就有了朝廷之外的中心。若是信了中国之外的教派,就是有了中国之外的中心。我之所以认为那帮乱民还不如满清,不是他们和满清之间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这都不在我考虑之内。以华夏为核心标准,满清还能说某种程度上心向华夏,乱民们就完全以外国为他们的中心。这就是诸多关系中,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钱清漂亮的眉毛微微皱起,想了片刻又舒展开,“若是这么讲,我也能向那些老兄弟们说明了。不过先生真准备把他们关几年么?他们可真的受不住了。既然他们都写了加入礼部的申请,何不放他们出去。”
霍崇也知道此时再压制老兄弟的话,他们真的会离心离德。便答应下来。
弘昼此时并不知道他最怕的遭到霍崇背后偷袭的可能其实不存在,弘昼此时正和两名妃子在床上尽情欢愉。马上就要前往甘肃御驾亲征,弘昼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安与激动情绪全部发泄出来。
不过屋里面没点灯,弘昼也比较放得开。毕竟满人妃子的长相普遍太不符合审美。弘昼甚至在脑海里想起了他老爹的年妃,年妃并非是满人,而是妥妥的汉人。那一颦一笑,那端庄柔美,是弘昼心中认为的完美女性。
以前弘昼只是单纯的对年妃有亲近感。此时回想起年妃,却有股子另外的感觉。
彻底放纵完,弘昼倒在床上喘息着。没多久就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洗澡之后就去上朝。此时朝堂上便是文官也穿了戎装,几年前曾经一水宽大蓝色袍子的朝堂上此时有了股英气。
心中有些满清,弘昼却板起脸大声说道:“朕此次亲征定然要得胜归来。便是留在西安的大臣,也得全心准备粮草供给。此次若是大胜,以后西安的日子也会好过。诸位切勿怠惰。”
群臣听完,立刻跪倒,皆山呼万岁。同时向即将远征的弘昼保证,定然不会让弘昼失望。
弘昼也不拖延,就在文武百官护送下到了西安城外。城外清军队列整齐,弘昼策马走过军前,见士气尚可,这才回到阵前,命人喊话,“皇上许给大伙一人三十亩地,大伙都听说了么?”
这下参与出征的人马精神大振,全都应道:“听说了!”
“皇上许给大伙缴获三七分,朝廷拿三,各军拿七,大伙都听说了么!”
被这么公开询问,各军更是激动,都高喊道:“听说了!”
传声的大嗓门们都几乎声嘶力竭的喊道:“皇上对大伙说的,都会做。大伙这场富贵,都是靠大伙拼出来。那些乱民看着凶,其实很弱。官军只要和他们打,他们定然挡不住。大伙不用怕,上阵杀敌就能赢!”
各军皆是欢呼,声音直冲天际。
刘统勋本来是很想跟着弘昼出征,然而弘昼却安排刘统勋与可靠的老臣留在西安,为前线筹措粮草。此时见万军沸腾,刘统勋心中也有点欢喜。
此时却见诸军在引领下齐声欢呼,“西宁!西宁!西宁!”
应该是指向正围攻西宁的乱民,誓要解了西宁之围,扫荡乱民。如此多人齐声欢呼,仿佛一层层涟漪荡开,让在边缘的刘统勋都感觉到有种被推开的感觉。心有所感,刘统勋不仅叹道:“王师之威竟至于此!”
誓师之后,清军拔营起寨,向西而去。等大军离开之后几天,刘统勋只觉得城里好像突然就冷清起来。
若是以前,刘统勋还觉得能不见满街无精打采精神萎靡的清军,心头好受。此时就觉得心里面有些空空的。
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刘统勋接到禀报,有本地人前来为朝廷献上粮草。这是个好消息,刘统勋心中欢喜,就屈尊接见了前来的人。
这三人的模样十分谦卑,看来知道他们与乱民之间的关系。其间言辞恳切,只是想献出些粮草,以让朝廷能对他们不牵连。
刘统勋心中不快,就忍不住小小的恐吓他们一下。
却见三人的笑容仿佛凝固在脸上,看来是被吓到了。然后三人突然拉下小帽,从白色的帽子里突然掏出小匕首,就扑了上来。
侍卫猝不及防,惨叫着中刀。此时屋内大乱,侍卫的惨叫与三名刺客的吼叫交织在一起。
在什么胡,什么阿巴的喊声中,一名刺客端着小匕首向刘统勋扑来。刘统勋大惊,原来这些人竟然本就来行刺的。
第三百九十章
西安之变(八)
一摞奏折朝着刺客脸上飞去。刘统勋从来没想到过奏折还能这么使用,或许是跟着弘昼出征过,刘统勋就本能的抄起能用的东西向刺客砸去。
纸张受到空气的阻挡,按照空气动力学总结出的那些规律,在碰到刺客前就四散开,并没有能伤到刺客。然而飞散的纸张遮掩了刺客的实现,使得他一时找不到袭击的对象,也就是刘统勋中堂。
就在这么一刻的迟疑中,已经反应过来的侍卫抽出单刀,从刺客背后一刀刺入。在这名刺客发出惨叫的不到一秒,其他两名刺客同样在遭受到沉重伤害中发出了痛苦的声音。
侍卫们片刻就干翻了三名刺客。然而就在此时,位于西安满城内的行宫中,刘统勋也听到了从城墙上传来的动静。那是很难形容的动静,然而放过兵的刘统勋却听明白了,那是数以万计的人类在发动进攻时的动静。没办法分辨出其中任何一个人制造出的响动,千千万万的响动却汇聚成了难以形容的声响。凡是这样的动静下,无一例外的都会爆发出惨烈的战斗。
等刘统勋在侍卫们保护下冲到满城城墙上,就见满城外已经是遍地火头,那些脑袋上带着特别帽子的乱民正在疯狂袭击着西安城内的汉人街区。
在满城城门外,乱民们已经堆起了大量木柴,点起了大火。浓烟遮蔽了满城的相当一部分视线,烈焰与炙热则阻挡了清军从满城内冲出去与乱民交战。
刘统勋心中一阵后怕,若是自己在内的留守大臣遭遇刺杀。以满清的这个反应,根本没有办法一时半会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乱民在西安城内烧杀。
怒火如同堵住城门的火堆般燃烧起来,刘统勋忍不住大声怒喝:“怎么会这样!”
没人回答。城头上的那些清军将令只是让清军赶紧布放,防止乱民冲进满城。
这布置气的刘统勋大喝道:“还不赶紧出城去杀了乱民。等他们将城内的良民杀尽,留下一座西安城又有什么用!”
既然刘统勋是中堂,将令们表示听命,随即跑下城去。可刘统勋等了好一阵,除了见到西安城内越来越乱之外,满城内的清军竟然完全没有出动。
此时就见许多汉人跌跌撞撞的沿着西安城笔直的大街向满城城门处奔来,背后是一群挥舞着兵器在后面跟着砍杀的乱民。
刘统勋正想着让清军出去接应,就听城头一阵枪炮声。子弹呼啸而去,打倒了许多逃命的汉人,顺道打倒了些乱民。
乱民们立刻躲到了街边,而汉人们遭到这样的攻击,也都愣在原地惊呼惨叫,却不敢再靠近满城。
就在此时,躲在街边慢慢靠近的乱民拎着武器突然近距离冲入汉人之中大开杀戒。汉人们不得不再次向满城这边逃亡。清军又是枪炮齐鸣,把这一堆人给杀的尸横遍地。
眼见乱民都逃走了,可汉人也在清军与乱民的夹击中全部到底。被打死的倒也罢了,那些受伤的汉人在血泊中挣扎呼喊,惨叫声让刘统勋寒毛直竖。
转过身,刘统勋奔到旁边指挥排枪的清军将令前大声喝道:“你还不出城去交战!”
这名将令见刘统勋如此愤怒,对着身边的人马喊道:“你们几个保护大人,其他兄弟跟我下城。”
片刻间,这彪人马下城去了,走的干干净净。只剩下几个低眉顺眼的清军在城头护卫着刘统勋。
刘统勋手按垛口往下看,就见西安城内起了火头的地方越来越多,却不见清军有人出动。急的刘统勋连忙下城去催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