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330

  在河南战役发生之前,大家或许还各自看不上,或者不喜欢。到现在,虽然不喜欢的心情未必没有,但是作为军人,大家都知道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战场上无惧生死。
  军礼之下,作为军人,除了自己奋勇作战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对战友们的信赖。
  只要战友还在,不管是什么样的险境,都有可以相信的人在身边。
  巴赛大将军用千里眼看着华夏军的阵地,只觉得事情不对头。华夏军阵地上的表现未免太安静了。安静的有种令人心中发毛的感觉。那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但是当风吹起的时候,就将是无情的风暴。
  就在他疑惑之时,华夏军的炮击开始了。
  大将军抖擞起精神,对着部下们命道:“小心些,莫被炮弹伤到。”
  众将甚至能轻松的笑出声:“哈哈,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之前都活下来,以后还会活下来,继续追随大将军。”
  李洪已经不需再上到第一线,河南战役中部队里面出现了许多表现优秀的人员,此时都在礼部的发展下递交了加入礼部的申请书。这些优秀的军人们足以承担起工作。
  就如工兵部队,已经快速在河北大地上挖掘出了通道。与之前的河南战役不同,这次的通道就充分利用了地形,尤其是凹地。这不仅更安全,还节省了许多时间。
  之前的两天里,工兵部队就已经开干了。此时更是快速的逼近清军的壕沟。
  炮兵们也暂时接受了吴师长的指挥。不紧不慢的开炮,充分吸引着清军的注意力。
  就在清军有些木然的时候,距离他们战壕十几米处突然冒出几十名华夏军军人,将手榴弹投掷过来。手榴弹在清军战壕中纷纷爆炸,顷刻间就引发了混乱。
  然而华夏军却没有趁势攻击,之后连续两轮投掷,让本就混乱的清军更是混乱。
  就在混乱直奔顶点之前,华夏军突击队冲进清军壕沟,枪打,刺刀戳,把混乱直接推向顶点。
  随着夺取第一条战壕,更多的华夏军战士蜂拥而入,有些清理战壕,有些沿着战壕向两边延伸。有些则越过战壕向清军纵深突入。
  而炮兵们也没有闲着。趁着清军混乱的局面开始向前移动。上次战役中,炮兵在清军反扑的时候发挥出惊人的作用。然而战役反思会上,大家却认为,如果炮兵更早移动,战果会更大。
  积累了经验,并且把经验用在这次战役之中。炮兵们拖着炮车奔向前线,尽力让自己能够在最近的距离上参加接下来的战斗。
第三百八十二章
礼部新气象(十八)
  “报告!突击队已经击破第二道战壕。咱们的部队已经跟进了!”
  “报告!炮兵拉到第二道战壕,开始轰击清军。”
  “报告!咱们已经夺取了清军外围!”
  “司令!咱们的炮兵直接用大炮轰飞了满清的大炮!”
  消息以极快速度传递进河北战区司令部里,听得司令部里面的一众将官们又惊又喜。河南那帮小子们的勇猛完全超出了河北战区将令们的想象,甚至让老兄弟们感觉到有些不适应。毕竟双方的战术相差太远。
  以前说个极端的话,只要站的够高,几万人的战斗完全可以尽收眼底。战场上一排排前进的横队有种令人悸动的壮丽,那是能越过山丘,踏过平原,渡过河流的强大力量。不管什么挡在横队面前,都讲遭到被彻底摧毁的命运。
  这帮小子们的战术就全然不同。不过是两个团为先导,一个师跟进的战斗。当那些爬过浅浅的进攻战壕,突然杀进清军的突击队们消失在视野之后,除了往来的通讯员之外,谁也看不到那些小子们到底冲到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行的战斗。
  然而从获得的战果上看,这帮小子们获取的胜利绝不比华夏军与满清进行野战的时候少。更可气的是,横队面对挖掘战壕的清军就显得很吃力。只用少量兵力的小子们却轻易击破了敌人的堑壕。
  一众将令们你看我,我看你。嘴边都有一句话,却问不出来,“那些小子们到底是怎么打的”。
  身为老兄弟,素来是他们教年轻人。现在却要向年轻人请教,这话是真的很难说出口。
  可战场上的小子们明显考虑的都是如何杀敌,情报一条条传来。以突击队为先导,切入清军薄弱之处,随即是后续部队跟进,将缺口彻底撕开。之后是炮兵跟进,在近距离对清军开火,彻底摧毁清军的阵列。
  整个军事行动宛如一把锋利的钢刀插进敌人胸膛,随后奋力搅动切割,把整个清军彻底打乱。
  就在突击队在清军内部奋力厮杀之时,清军曾经看着坚不可摧的阵营已经开始解体。大量清军逃出阵地,向着各处逃窜。
  这下老兄弟们可是有了施展的空间。横队进攻壕沟损伤大,然而阵列面对逃过来清军败兵可是拥有巨大的优势。
  果然,在排枪队整体的火力打击下,逃散的清军扭头又逃了回去。
  老兄弟们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甚至没有互相通气,各个师同时向前进发,不断收紧包围圈。
  从用兵的角度,包围圈越紧,单个防线距离上的士兵密度就越大。
  曾经顽强对抗华夏军的清军第一条壕沟内的部队中暂时有些还没有被搅乱,在此局面下还在继续顽强抵抗。可这些人数量并不算特别多。更多的壕沟内的清军已经被内部混乱吓得够呛,遭到打击后就选择了撤退。
  曾经松散围绕着清军的河北华夏军有点丝带的味道,随着包围圈越缩越小,丝带强度越来越大,从丝带变成了绞索,又从绞索变成了钢箍,将曾经抵挡华夏军近一个月的清军死死围困在当中。
  甚至不用亲眼看到外围的华夏军已经封死了清军,在清军阵中的巴塞将军已经确信自己已经输定了。
  面对突然杀进来的那些华夏军,巴赛将军不断派遣人马前去迎击,还调动了周围的部队试图夹击歼灭这支华夏军。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此时巴赛将军集结了最后可以统领的人马,这些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八旗军,乃是军中精锐。大将军爱新觉罗·巴赛摘下头盔,理了理脑袋后的金钱鼠尾。绝望的心情总算是好了点。
  虽然早知道将军难免马上亡,然而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巴赛心里面还是挺难受。
  眼前全都是穿着棉甲的八旗军,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大将军戴上头盔,对这些八旗军喊道:“跟着我杀贼去!”
  八旗军并没有跟着呼喊,也没有动弹。每一个八旗军眼中都是恐慌甚至是不解。
  巴赛心中惊怒交加,这些八旗军是怎么了?他们难道听不明白军令么!
  就在大将军想骂人之时,随着一声呼啸,一发炮弹从远处飞来,直接飞进了核心营垒中的空地上。立刻有几名八旗军被打的血肉模糊,倒在地上。
  看来华夏军已经开始要对最后的核心营垒发动冲击了。
  之前没有开口的八旗军中登时有人喊道:“大将军,让咱们护着你冲出去。”
  “我是让你们跟着我去杀敌!”巴赛大将军惊怒交加的喝道。
  然而外面的华夏军可没有给大将军进行动员的时间。或许是总结会上对上次作战的连贯性有着很大的遗憾,冲破了清军第三条战壕的华夏军以极高的连续性发动着进攻。
  土墙被爆破手们递进爆破,炮兵们也没闲着,经无需什么射击诸元,炮兵们直接瞄准营垒外墙猛烈开火。木头的防御工事在炮弹面前根本扛不住,便是最厚的木栅栏也在几发炮弹轰击下碎裂倒地。
  没有了遮挡,炮弹直直飞进了清军核心营垒内,开始无差别的进行着破坏。不管是帐篷,或者是人,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啥。任何挡在炮弹前面的物体都被无情的击中,被破坏。
  那些八旗军们再也无法维持听命的队列,在死亡的面前,自称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清军八旗们四散奔逃。巴赛大将军的亲兵们也不管巴赛大将军对逃散八旗的怒骂,几个人过来架起巴赛大将军就跑。在身后留下一连串咒骂组成的轨迹。
  逃散的不仅有大将军的人,之前曾经认为华夏军优待俘虏,所以力主将伤兵赶去华夏军那边的汉八旗镶白旗统领李丰也偷偷躲在一个猫耳洞里,脱下华丽鲜明的统领军服,换上了小兵的号衣。
  李丰统领的亲兵们也跟着脱掉黄马甲之类的衣服,同样换上小兵的衣服。之后还用泥土弄脏脸,遮蔽了面容。
  等他们出来的时候,华夏军外围的部队已经到了这里,清军们四散奔逃。华夏军高喊着“举手投降,缴枪不杀”的口号,对着胆敢顽抗的清军进行射杀。
  其中有部队专门搜查清军挖掘的藏人的小洞,正好见到李丰。当华夏军看到李丰的时候,李丰等人赶紧高高举起手。
  虽然从来没有练习过这样的动作,可举起双手,让凶神恶煞的华夏军看到他们手中空空荡荡,乃是如此的自然而然。毕竟,华夏军不杀俘虏,却从来不会对顽抗的敌人有任何怜悯。
  战斗打了不到八个小时,从上午八点左右开始,到了下午四点多,华夏军已经解决了包围圈内所有顽抗的清军,开始转移战俘,清理战场。
  这里面最重要的莫过于满清大将军巴赛。自从华夏军与清军作战以来,能够逃出去的清军有名的将令还真的只有巴赛一个。此时他是不是满清大将军,对华夏军反倒无所谓。在山东,巴赛的恶行可是让很多人发誓一定要他偿还。
  可找到大将军的时候,却见到大将军竟然已经饮弹自尽。他的手里握着的居然是一支华夏军兵工厂制作的左轮手枪,左轮枪的枪管插在他嘴里,子弹从口腔射入,穿透延髓,从脑后射出,已经死的不能再死。
  这样的自杀方式除了能保证不失误之外,还相当程度确保了脸没受伤。经过指认,果然确定了是穿着华丽铠甲的死者是巴塞无疑。
  自此,清军在河北的主力已经被彻底歼灭。霍崇喜欢说,宁可断其一指,不去伤其十指。清军四路大军中的河南与河北两路虽然给华夏军制造了许多麻烦,带来了不少伤亡。现在这共二十万精锐已经被尽数歼灭。
  写战报的时候,老兄弟们突然想起了霍崇曾经说过的话。就命文书将这个回忆写了进去。
  霍崇得到战报,看到这段,忍不住微微皱眉,“清儿,我是说过杀三百万清军,一年杀五万的话吧?”
  钱清此时穿着松软宽大的孕妇装,有点慵懒的坐在霍崇旁边的软塌上轻轻抚摸着有点凸起的小腹。听霍崇这么讲,钱清最初仿佛没听到一样,过了一阵,她懒洋洋的回答道:“好像有这么回事。嗯,有。那次我还骂了那谁,算数要记得把单位给抵消掉。别算300万,用300除以5。哈哈,那时候大家还觉得60年杀光满清300万骨干,都显得太激进。现在咱们可已经杀足了大概五十万吧。”
  霍崇听得有点怀念。或许如报告中所说,这就是十年前的事情,不过这些年过来,霍崇觉得时间过得十分没感觉。就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自己是从雍正二年造反的。这个倒是容易计算。因为那一年出了件大事,年羹尧被雍正给赐死了。
  听霍崇这么讲,钱清扑哧笑了,“先生是忙糊涂了,那是雍正三年的事情。不过咱们起兵倒是雍正二年。”
  “嗯。老了啊。记不清了。”霍崇感叹道。之后就掰着手指头算,这时空雍正死的早,纪念只到雍正七年。现在是弘昼的坤隆四年……
  嗯……2、3、4、5、6、7。1、2、3、4
  “嘿。这不知不觉,就十年了。”霍崇确定数字的确没错,不禁感叹起来。
  “是啊。”钱清边说,边下了软塌。用充满孕妇范儿的手撑后腰的姿势走到霍崇面前。
  此时霍崇坐着,钱清站在霍崇面前,低下头,用手掌轻轻抚摸着霍崇的脸颊,“十年了,先生竟然看着一点都没变。”
  虽然被人这么抚摸感觉很不错,不过霍崇还是被逗乐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钱清却坐到了霍崇腿上,抱住了霍崇的脖颈,“先生,打下天下之后,你也可要好好保养。我还等着再过五十年,死在你头里。你可不能让我失望了。”
  霍崇觉得钱清一直是个很理性的女人,此时却发现,所谓的理性都是被逼的。如果可以的话,女人就是喜欢这么懒洋洋的放松状态。连钱清都不例外。
  这温馨慵懒感性的时刻并没过多久,霍崇就抱着赖在身上的钱清继续看报告。里面对于年轻礼部成员指挥的作战令霍崇十分满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