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330

  等图画完,孙存仁就走到黑板前,对大家介绍了清军的阵地布置。
  战场上能看到的是清军挖了半腰深的壕沟,让清军跪在里面开枪。
  听到这里,大伙都皱起眉头。挖掘战壕一点都不奇怪,隐蔽自己,方便运兵。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华夏军很早就采用了。
  清军挖掘工事,有一部分是铁家伙。大部分还是木质工具。所以利用地形搞出些工事,也不是不可能。根据熟悉这片地方的人所讲的情况,清军不可能弄出藏了大量人的交通壕。
  到现在为止,清军的交通壕都是笔直的,炮弹打进去,那就是一群人要完蛋。而且根据炮兵搭起的高台观测,不少炮弹打进了清军那很窄的交通壕里。不可能让清军有这样的手段。
  抱着这样的疑惑,众人听着丁帅民继续讲。很快,大伙就惊了。
  从外面看,清军不过是学着挖沟高防御,冲进去的华夏军人看到的又大大不同。其中一个受伤最重的排长,在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时刻,讲述了他所看到的。
  清军的竟然在壕沟靠外边,挖了藏兵洞。等华夏军冲进清军阵线,突破了防御之,把被撕开的清军阵线抛到了后面。结果被藏兵洞内的清军冲出来从背后袭击。这才出现了陷入重围的局面。
  有些人眉头紧皱,被清军的这样变化给惊到了。就在沉默中,突然有人喊道:“这不就是陛下所说的反斜面战壕么!”
  此言一出,不少人登时明白过来。于是会场里立刻惊呼声一片。
  所谓坑道,最早是从猫耳洞发展来的,猫耳洞就是在堑壕的内侧或外侧壁上再挖一个洞进去,最小的猫耳洞只能容一个人蹲在里面,这就解决了炮弹落到堑壕里爆炸,只要它不是落在你面前,它就不会对你产生杀伤。
  但是如果炮弹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直接落到你所在猫耳洞的面前,里面的人还是会受到杀伤。那怎么办?继续往里面挖,如果还可能被敌人打到,那就拐个弯,拐个弯之后,敌人的炮弹就很难直接杀伤到人了。
  这样的猫耳洞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最早的原始坑道“马蹄型坑道”。左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右拐,右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左拐,在里面两个猫耳洞就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最早的坑道工事。
  所谓反斜面坑道,指的是坑道口向着自己阵地的方向。其中的一大目的就是在敌人冲进本方阵地之后,让部队能够从敌人后方实施包围的坑道。
  华夏军年轻军官们都被这样的变化给惊到了。因为这些知识只是在军校讲过,实践层面种也就是进攻壕沟。目的是双方都在壕沟里对射的时候,能够靠近敌方。
  这还是年轻军人们面对演习中残酷的设定才不得不学习的战术,要是老兄弟们打仗,那就是排开阵列,平推上去。
  新人与老人之间的分别,其实未必是对礼部的看法,而是对于战术的看法。年轻人更愿意用新战术来证明自己,并且靠着新战术来获得更快晋升的机会。
  此时见到原本新人都未必相信能看到的战术,大伙回想起霍崇安排的种种看似不近人情的演习,不少人都冒了汗。
  见自己人有些受到影响,丁帅民大喝道:“陛下已经先说过这个,这就定然有可以破解之道。咱们先商议,定然有办法。若是没有,快马前去陛下那边,陛下也能解决。”
  听丁帅民提及霍崇,军官们倒也安心不少。霍崇毕竟是霍崇,乃是大家的主心骨。更不用战斗局面虽然超出了前线的意料,却没有超出霍崇的预料。只要霍崇给出办法,定然能办成。
  如果霍崇此时在的话,大概只会摇头叹气。因为反斜面战术本来也不该出现在这样的场面里。
  〖历史上,美军这边火力无比强大。石头山也给削几米。〗
  〖表面阵地失守后,幸存的指战员立即转入坑道,比如战斗骨干八连就撤进了“F”形坑道。而当美军兴高采烈地冲上山来时,却发现消灭坑道里的志愿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坑道顶部实施攻击呢,上面的石灰岩层厚达35米,炮弹炸弹根本无用,只能采取挖掘竖井的办法进行爆破,而打通35米的岩层谈何容易?从主坑道口进攻呢,美军就完全暴露在我军后方炮群的火力覆盖之下。〗
  〖尽管美军第7师的炮火很猛(300门大口径火炮),志愿军第15军集中的炮兵也是不弱,上甘岭战役10月14日打响,到10月19日秦军长就调来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所以美军每次试图从反斜面进攻或者破坏坑道口,必遭五圣山方向我炮群的猛烈杀伤,再加上坑道里面的指战员死守坑道口,所以美军攻击多次也不能得手。于是形成了美军占领山头、我军据守下面坑道的奇特战场格局志愿军也不可能让敌人舒舒服服呆在上面,每隔两到三天肯定在晚上冲出坑道进行反击,再把美国人赶下山去。尔后到了白天,美军再调兵反扑,于是志愿军再撤回坑道,如此往复,双方的战斗伤亡一步步激增,这两个高地就成为了“绞肉机”。〗
  不管是朝鲜战争的哪一方,都能轻松碾压清军,甚至是华夏军。这个反坑道只是霍崇觉得得说的内容,他自己都没有真正研究过。
  不过华夏军并不在意,主心骨是旗帜,让大家安心就好。至于怎么解决问题,大家自有办法。现在是安了心,才能好好研究怎应对。
  就在这边华夏军正在紧张的寻求应对的办法,清军军官们则是大为欢喜。大帐中,将军乌尔班端起一碗酒,“诸位兄弟,我等杀了两百多贼人,乃是胜了。军中不得饮酒,我只能请大家喝了这一碗。等我们打赢了,再请大伙好好喝酒!”
  说完,举起酒碗一饮而尽。这时代的酒都是淡酒,以前满清还在京城,霍崇没有造反的时候。土豆烧酒倒是短暂流行过一阵。然而随着满清朝廷西狩西安,再没钱买土豆烧酒。
  众将听完有酒喝,都欢呼起来。不过也没人敢造次,赶紧举起酒碗把酒灌下肚。不少人舒服的叹口气,这么两年时间。大伙在西北这贫困之地,可是受了不少苦呢!
  与会的基本都是满人将令,乌尔班放下酒碗就说道:“俺以为汉人的兵书都是云天雾地,不成想却是真有本事的。那帮读书的汉人拼命翻,不成想让他们翻出个藏兵洞的法子。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就再不怕贼军冲进来啦!”
  满人将令们都很赞同,尤其是这次发生激战的那位,他高声喊道:“将军,这藏兵洞可有更好用的办法么?若是能挖更多,以后就再不用怕守不住。那时候咱们就可以反过来把贼军困死!”
  这么一说,气氛更加高昂起来。乌尔班沉吟了一下,其实他自己原本也不在意这藏兵洞。正如这位立功将令没能说的更直白的,挖坑可不容易。这边有了铁家伙,才算是好些。木头铲子挖坑,就算是在黄土平原上也不容易。
  不过这办法如此管用,当然不能放弃。乌尔班让侍卫守好门口,把一张画好的图拿了出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礼部新气象(十三)
  一仗死二百,伤数百。甚至有不少战士尸体无法带回,对于华夏军是空前的。
  十五师吴师长在会议上的注意力完全不集中,任何一个话题都让他过于敏感,以至于顷刻就陷入跟进的胡思乱想,难以自拔。
  相对的,礼部支部长就好了些。痛苦的神色虽然难以隐藏,但是支部长还勉强集中注意力,试图跟上会议的节奏。
  军长丁帅民大为光火,瞅了一圈与会的军人,就想发作。却听李昊大大咳嗽一声,丁帅民愣了愣,看向礼部军支部长李昊。
  李昊在军中的职务是军后勤处的处长,不过当了支部长之后其实把工作都交给了副手。此时见自己拦住了丁帅民,李昊起身说道:“开这么久的会,休息一会儿。”
  等众人都起身,李昊把十五师吴师长与师支部的钱支部长拉到了后面的帐篷。
  三人坐下,李昊问道:“吴师长,摸摸自己的手,是不是麻了?”
  吴师长傻愣愣的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李昊就把自己在演习中得知演习司令部判定师部被端时候的感觉说给两人听。那时候李昊只觉得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傻了。这么荒谬的事情居然发生了,还是自己人讲出来的。年轻的军人们炸锅了,对着演习司令部在当场的人员大骂。
  说了这些,李昊叹道:“当时要不是有纪律,我是真的很想打人。不过现在看,才觉得演习司令部是对的。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要什么都是咱们算好的,那就不是战争,那是演戏。咱们死了二百人,大家都难受成这样,对面要是打败仗,就是死几万人。你觉得对面的人就不是人么?”
  钱支部长一听,赶紧跟着李昊一起劝。吴师长神色间突然听明白了,却没能立刻振作起来。干咽了几口,他突然脸部抽动,哭了。哭了几声,吴师长又哭诉道:“俺对不起大伙,俺知道俺对不大伙。可俺也没能想到会那样,死了那么多人,俺真的是想死……”
  李昊心中都是同情,这感受他也有。面对貌似完全不合理的演习参谋部,李昊当时决死一战的心情就是基于悲愤。既然对方要判定演习部队失败,他娘的就一定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甚至演习结束之后到今天得知清军用藏兵洞阴了华夏军之前,李昊还是有点怨气。
  可藏兵洞之事让李昊突然没了这样的心思,敌人的变化比想象的更多,如果没有在演习中积累了心理经验,此时李昊觉得自己也要被意外给弄到进行不下去。
  等吴师长停下哭声,李昊说道:“那你怎么想?”
  “俺……俺想报仇!”吴师长说出了心中最强烈的愿望。
  “报仇没错,也不能晕着头去报仇!这么多训练下来,越是想赢,越是赢不了。这时候就得把自己放到一个战术运用的位置上。有学有术,陛下教给咱们这么多次,就是让咱们不会被弄晕头。吴师长,我看你现在就有些晕头了。”
  李昊讲完,看向吴师长。心中决定,要是这家伙还是晕头转向,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俺能打仗……”吴师长答道。
  听到这话,李昊直接对钱支部长命道:“我现在宣布,暂停吴师长的职务,等他想明白了再恢复工作。钱支部长,你作为支部长,得帮助吴师长冷静下来。他冷静下来,才能尽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说完,李昊转身就走,去参加会议。
  钱支部长连忙上前一步拉住李昊,“李支部长,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我也不清楚。嗯……按照陛下所说,若是晕了头,就回到起点。带着师长、团长、营长,先把列队,报数,这些基本操演练起来。陛下说,所谓指挥,就是无数这种基本训练内容掌握之后,进行有效使用。若是光想着指挥别人,不知道大伙怎么打仗,那就是纸上谈兵。去吧。”
  说完,李昊往外就走,走出去一段路又转回来,“把心降下来。别想着特么自己是不是丢脸。现在已经两百条命啦,再晕下去,再打仗又可能是两百条命!打仗就会死人,冷静下来,多想想你们自己也不过是师里面的一个人,你们自己不是全师!”
  李昊说完,只觉得语言这工具太贫乏了。自己的真正想法要是能灌进吴师长的脑子,李昊是愿意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所谓。然而不管李昊多想这么做,都做不到。这些事,非得吴师长自己明白了才行。
  回到会议帐篷,会议又开始了。或许是没有吴师长在,众人的情绪明显高昂了不少。
  根据十五师遭到的损失,部队对清军的判断也有了些改变。首先,大家都认为不能再把清军看成一支永不改变的军队。
  这话说出来没人反对,然而与会的众人神色间都有些触动。李昊觉得大伙应该是想起了华夏军中的那些老兄弟,至少李昊是这么想的。如果是老兄弟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应对只怕会是要华夏军全军压上之类的选择吧。很大可能不会是丁帅民这样看事情不对头,立刻撤退。
  但这话谁都没提,大伙考虑起怎么应对清军这种阵地的手段。
  既然是讨论,并非出于愚蠢但是说出蠢话的事情很常见。譬如就有人提出问题,清军阵地上是不是布满了藏兵洞。
  这种担忧甚至还引发了不少人的赞同。丁帅民听完之后黑着脸问:“咱们里面有工兵吧。就咱们的工兵,挖这么多洞,要多长时间?清军到这里不到三天,咱们这边三天里能挖多少洞?”
  几位工兵出身的礼部成员认真的想了想,又低声交谈几句,“报告,如果是咱们,三天里面能挖些。可地形还是不允许这么挖。如此挖了整个战线,人也先累死了。清军没有工兵铲,这玩意的刃口都是钢的。铁家伙挖掘不行。”
  另外的工兵赶紧补充,“对,铁的不行。咱们部队要是三天挖好,清军起码得十天。再说了,咱们有工兵,清军没有,贸然上了,他们的效率跟不上。”
  工兵说完,十七师的师参谋长问道:“就是说,要趁着清军体力不支的时候,突进击溃清军么?”
  这说法不愚蠢,然而难免跳脱的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然而丁帅民听完这话,一拍桌子,“说得好!的确如此!我还真没想到呢!”
  一众华夏军河南战区的军官们面对这样跳脱的一唱一和,都有些傻了脸。
  此时的京城,胡悦面前的军人们完全没有跳脱的神色,这倒不是说比跳脱的性子,大家都不敢和胡悦比。而是在直隶的野军情送来,让大家不知道该说什么。
  直隶战区的野战部队冲进清军阵列,最初进展很顺利,队列直冲上去,眼见就要进入之前华夏军近战时打崩清军的节奏。
  然而清军不仅没有崩溃,反倒趁着近战的机会,从挖的战壕里跳出大量手持长枪的清军与华夏军展开了近战。
  便是华夏军这边苦练刺刀战,尤其是强化训练刺刀对长枪的对战,依旧在给清军巨大损伤的情况下承受着巨大的伤亡。
  直隶战区司令看局面如此,以为是撞入了清军布下的重兵埋伏,就命令其他部队压上。不成想其他位置上也是如此,几个突入点的部队都遭到了大量清军的近战。
  这些各部队都只能上前支援,双方陷入了残酷的血战之中。
  因为报告中并没有说,胡悦也不知道双方进行了多久的血战。最后报告中只是讲,华夏军伤亡超过四千。虽然重创了敌人,却没能攻破敌人的阵地。
  此时留守在京城内的华夏军司令部内众人都看完了报告,竟然无一人敢说话。胡悦看大家也就这样了,便命道:“立刻给徐州送信,请陛下派兵前来增援。”
  此言一出,当即有军官就表示反对,“不行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