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330

  既然是学习,当然不是空对空。好几篇文章先拿出来讲。
第一篇就是霍崇写的华夏礼部宣言。
  “……封建制度起源于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必须也必然基于人类更生物性的基本需求。在这方面,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格外明显。儒家的崛起,自然是为封建制度服务,却也包含着越来越多的民本主意。以及为了适应自始皇帝创立大一统国家制度以来必须的社会进步需求……”
  “……中国政治的劣化,从中央政府对土地控制权与经营能力衰落开始。到了我们现在的时代,士绅资产统治的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劳动阶级……”
  “……在当下的世界,欧罗巴小国已经纷纷完成了对他们来说的地理大发现。哪怕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国,也圈了堪比中国全部土地面积的土地。这种完全不符合实力的局面怎么会产生?理由很简单,全球化!那些顺应全球化进城的国家自然而然的从全球化中获取利益。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这句话用来形容全球化进程,简直是淋漓尽致……”
  “……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这是未来的历史方向,任何反动行为或许得逞一时,却注定会被历史大方向摧毁……”
  “……华夏礼部从不反对人民获取社会产品,华夏礼部只是反对人们利用已经获取的社会产品而去剥削别人……”
  “……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除非进入生产资料极大化,生产力极大化的共产主义时代。再没有进入共产主义时代钱,我们一定是基于对资本操控来运营社会。社会制度要么为资本服务,要么为劳动者服务。这是1和0的斗争,不存在小数点后多少多少的中间道路……”
  “……为劳动者服务的社会制度,并不是要虐待资本,也不是要摧毁资本。资本是为了让生产力更有效使用而采取的工具,摧毁和虐待工具,是很愚蠢的行为。然而,因为使用工具反而被工具控制,就不仅仅能愚蠢来形容。不明白的人做错事,可以用蠢来形容。明白人做错事,那就是坏。明白人的目的一定是他们的利益……”
  “……劳动阶级是为劳动者服务的。所以劳动者决不能把失去劳动力的人民排除在外……”
  “……劳动阶级和穷人有一部分重叠,有一部分并不重叠。其界定标准十分明确,凡是期待通过将资本据为己而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定不是劳动阶级……”
  “……改变命运的原因之一定然是有资本介入,凡是为了证明自己立场激烈而否认这点的人,现阶段定然不是一个劳动阶级……”
  “……劳动阶级最终是什么样的。劳动阶级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资本的本质,掌握了使用资本的技能。然而劳动阶级并非是异于常人的另类,他们之所以不选择将资本私有化,不是基于什么虚无缥缈的道德之说。而是基于极为明确的现实。作为华夏礼部成员,就必须遵守华夏礼部理念的制度。华夏礼部成员们都是先锋队,战斗队,宣传队。华夏礼部成员通过劳动阶级的组织,也就是华夏礼部,实现更大的人生理想,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高庞讲述这些的时候,是很有些惴惴不安的。毕竟这些内容好像有些陈义过高。以高庞对于礼部成员的认知,其中必然有那么一票人未必能够认知到其中的精微之处。
  等高庞讲给大家之后,高庞发现自己明显没有理解到礼部成员们的精微之处。
  从大家的提问来看,大伙在意的并非是宣言中没讲的东西。对高庞来说,这些没讲的具体内容才是高庞最在意的。
  大伙在意的与高庞不同,大伙在意的是这个《华夏礼部宣言》中所讲的给大家出路的途径与过程是不是真的。
  如果礼部成员们按照这个宣言以及宣言强调的礼部章程办事,是不是真的能够通过学习以及掌握资本获得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光是认知到资本这一点,就让高庞觉得礼部成员们有点变饿狼的意思。如果自己所在的浙江礼部变成了资本团体,高庞觉得自己得掉脑袋。
  询问这边的同志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同志们倒是爽快的答道:“我们学习这么久,当然知道礼部的纲领。之所以这么在意,只是因为不想继续穷下去,想挖穷根!”
  挖穷根也是霍崇的理念之一。高庞对这个口号其实没啥感觉。然而很多礼部成员,或者说大部分礼部成员,对于挖穷根这件事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坚持。
  高庞也只能跟着大家走的同时,也得把学习搞完。一弄完这个,高庞当即把浙江礼部的工作方向放到高庞想搞的事情上。
  扩大丝绸产量乃是高庞所想。当下面对的阻力并不来自于敌人,也不是自然环境。此时的阻力乃是部门利益。
  礼部内的学习风气很好,高庞又自觉的从霍崇这边学到的逻辑学比较给力。就把这些内容给大伙讲了个透彻。
  大伙很容易就明白了高庞的愿望,有人询问能否让工商局听话,不要收那么高的税。
  当即有人表示,这还不如和林业局等部门商议,把这些搞起来。
  高庞见大家的讨论不够深入,赶紧把问题拉到要害上,“当下我等要做的是先锋队,先根据当下浙江的自然环境,搞出来些合用的模式。直接推广给地方。凡是想通过桑蚕赚钱的人,得让人家有可以模仿的对象。这等事不由咱们劳动者先锋队来完成,又该让谁来做呢?”
  讲完这些,高庞觉得自己发挥了先锋队的作用,又避开了部门利益的纠葛,还解决了当下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如此使用礼部,简直是完美。
第三百六十七章
礼部新气象(三)
  于浅从没想到各个部队里面的礼部成员十分有热情,上来就询问各种事情。对于礼部会议,作为参与者的于浅还能根据报告讲述。面对部队谈论起各种现实问题,于浅只能根据部队需求召开会议。
  这会一开,于浅当即发现问题所在。作为霍崇最年幼的弟子,于浅从来觉得自己与老师和师姐师兄们相差太多。
  不过学习好坏经常是比较出来的,所谓瘸子里面挑将军,大概就是这样。华夏军各个阶层的军官们明显处于“模仿阶段”,与霍崇所说的“学习阶段”相差甚远。至于能够对所掌握的军事知识进行解构,明显超出这些军人的能力之外。
  于浅也不敢乱说话,只能根据自己所见,赶紧写了一份报告给礼部与兵部委员会。请求加大部队内的教育问题。
  既然是负责教育的于浅写来的报告,有牵扯教育问题,倒也没人觉得意外。本就该是于浅做的事情。
  当下礼部就这么几千号人,组织处的龚宇对于礼部人员资料翻看过多遍,左想右想也不觉得能找出什么合格的人。既然礼部自己没人,就只能从礼部外面找。公文就发到了礼部浙江总支部这里。江浙总督高庞看完之后,当即向浙江发文,询问公务员对屋里面有没有人愿意到部队里面进行文化教育。
  公文一出,本以为先上来的是报告。不成想以前的书院先生联合了其他几个书院一起跑来,表示愿意向部队提供教师。
  那些黑胡子,白胡子,花白胡子的家伙,不少都带着瓜皮帽,以把他们的辫子藏到瓜皮帽里。听着这么一群人竟然要为部队进行文化教育,高庞用力拍了几下大腿,才确定自己不是身在梦中。
  华夏军的战争对象之一就是满清,这帮人留着辫子,竟然敢请求去华夏军讲课。这胆子也有些大的吓人。就在高庞惊讶之时,这边的书院先生们兴冲冲说道:“若是朝廷肯用我们,便是剪了辫子也无妨。”
  高庞用力咬了咬嘴唇,“滚”字才没有脱口而出。便是如此,高庞还是让秘书送客。这都什么时代了,读书人还这般样子。说起来,在满清年间,也没见这帮人如此嚣张哈。
  书院先生们走了之后,高庞不仅开始想着这帮书院的事情。最近江浙又兴起了考公务员的风潮。那些读书人家对此极为热衷。这下,各路书院立刻自动转型,提供对标准题库的培训,以及相关的研究。
  高庞听说过这些事的时候已经觉得事情十分搞笑,看到书院的先生们还没剪辫子,更觉得自己眼界实在是太小。以高庞所见,霍崇的理念在各个书院眼中无疑是“异端邪说”。然而时代变了,这些书院不仅开始靠教授异端邪说的标准题库来维持书院。更要研究这些异端邪说,以拿出更被异端邪说认同的异端邪说来。
  这边高庞左思右想,就召集了教育厅开会。教育部听到高庞要强化教育,当即愁眉苦脸的表示,教育部这边已经用尽了力气,完全没有别的办法了。老师本就不好找,能找到的都派出去了。单纯完成内部培训就已经捉襟见肘,哪里有人手派到外面去。
  这话听的高庞很无语,教育厅说的都是实话,当前华夏朝廷扩张看着不快,却也真的不慢。尤其是很多部门在山东的时候也没有建设出什么不得了的成效,只能说这些部门存在而已。指望这些部门能够完成预期效果,真的是难为他们了。
  讨论几次都没得出要领,教育厅里面的礼部成员偷偷找到高庞,“高支部长,何不给陛下写信求助?”
  “陛下……会不会生气?咱们弄成这样,着实没用。”高庞哀叹道。他作为状元公,也是不肯轻易露出不自信,尤其当下局面乃是高庞很有自信的教育。
  “支部长,咱们能做好么?”这位教育厅里面的礼部成员也很无奈的问。
  高庞很想表示,能!可左思右想,还是表示,“……若是能熬过这一段,有了更多教师……应该可以吧。”
  “我也觉得熬过去就行。然而怎么熬过去,全然没办法。按照礼部章程,如果事情解决不了,赶紧上报。请求礼部协助解决。”教育部的礼部成员建议道。
  高庞听到这里,也想起了的确有这么一条。不过再想想,章程里面也有要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部分。这就觉得很不乐意向徐州求助。毕竟么,江浙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说江浙缺先生,的确十分令人无语。
  最后高庞还是下了决心,给徐州送求助请求。找不出立竿见影的办法固然是原因之一,教育厅的这位礼部同志一脸“我回去就写求助申请”也是动力之一。
  觉得没了面子,高庞这边意兴阑珊。等回到家,却拿出酒来,想喝一口解解乏。
  不成想还没倒上,岳父就来了。高庞赶紧起身招待,岳父也不客气,丢了一包点心与扬州的豆腐干在桌上。正好有本地黄酒,两人就喝了起来。这边高庞的夫人陈退一静静的听,气氛倒是很团结。
  陈铭泰率直的问道:“咱们江南的人想加入礼部真的这么难么?”
  “工农兵。礼部找人优先看这些。”高庞爽快的答道。
  陈铭泰若有所思的微微点头,思忖了好一阵才说道:“陛下是绝不会放松的,对吧?”
  “这是礼部公开的条款。只有干活的人才明白干活的难处。明白了干活的难处,才有可能解决发展问题。”说到这里,高庞突然想起白天那帮书院的先生,就怀疑老岳父是被书院那帮人撺掇才来的,就继续说道:“考公务员,只是招收能够给朝廷办事的人。他们想进步,就得成为干部。之后才能成为官员。先生就这么给他们说。”
  陈铭泰忍不住苦笑,“看来他们来找过你。想来你也没给他们留什么脸面吧。”
  高庞是真的怒了,“是他们不给我留脸面。顶着个金钱鼠尾,就敢来我们这里请求给华夏军讲课。这帮人就不怕被当清军探子给抓起么!”
  又是一阵沉默。陈铭泰叹道:“想加入礼部,就没有别的办法?捐钱、献地、打探情报,都不行么?”
  高庞大为惊讶,“先生,难道那些人想加入礼部?”
  陈铭泰摇摇头,“那些人其实也明白礼部是得真为陛下效忠之人才能进入的所在。现在许多人连辫子都不敢剪掉,哪里肯上战场拼杀。他们所求得乃是当官员。”
  高庞想了好一阵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江浙这些公务员们也看出了问题所在。公务员不是“官员”,甚至不是“干部”。公务员只是将官吏重新归于一体之后的吏员、文书。看明白了这些的江浙公务员们就开始尝试着寻求向更高地位攀登的途径。
  人说江浙有人才,高庞对此真的非常佩服。在这些方面,江浙已经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老师陈铭泰说,霍崇有大智慧。然而霍崇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起码江浙人民在寻求当官的道路上,眼睛果然雪亮。直接就找到了加入礼部这个正确答案。
  高庞却还不太敢相信,再问道:“真的没有么?”
  陈铭泰叹道:“陛下一句,工农兵。这加入礼部的条例公示天下,规章制度十分完善。这件事我尤其赞赏陛下。这番大公无私,任谁都说不出什么来。那些人想当工农兵,起码先拿出三五年时间来低头做事。然而这些人各个精似鬼,谁肯去受那些罪。更何况,受了罪,也未必能选上。”
  高庞也叹道:“呵呵。陛下这边让龚宇执掌组织处,谁若是弄出什么来,只怕要砍头!”
  “砍头?”陈铭泰皱起眉头。
  高庞连忙解释,“砍头不是真的掉脑袋。而是说以后前程只怕都毁了。”
  说起礼部的章程,高庞突然沉默了。一个回忆蹦了出来。礼部是用的商议,而不是命令。所以懂逻辑学导论的那帮礼部成员要把各种流程都给整理出来,以在礼部各个支部和总支部之间交流学习。不仅是要大伙面对问题的时候如何处置,如何组织大伙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要互相学习。
  如果礼部真的能做到这些,或许关于教师的事情就能解决了。
  正如高庞最好的期待那样,礼部的行动十分迅捷。这边接到消息,那边就开始整理。很快,这些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出现在礼部内部会议上。
  霍崇虽然不是礼部尚书,却是领导礼部的人。这边看到高庞的文件,已经忍不住皱眉。
  “陛下有解决的办法?”罗义仁问。
  龚宇扭头看向罗义仁,觉得罗义仁看人有问题。霍崇皱起眉头,怎么像是能解决问题的!明显是被难住了么。
  随即听霍崇说道:“这些人追求的乃是上限,此事得从底线开始。”
  几乎是异口同声,罗义仁与龚宇都问道:“这怎么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