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330

  高庞也知道现在的局面并非看着一帆风顺,霍崇已经尝试着用礼部对山东老兄弟集团进行替代。若是在其他朝代,这无疑是一场清洗。对老军功集团的清洗。这种清洗所导致的局面必然是某种混乱,甚至是一场血腥的灾难。
  如果钱清能够嫁给霍崇,就意味着军功集团的所有反抗都没了主心骨。而且这个婚姻还能让军功集团感受到某种安心。
  思前想后,高庞叹道:“此事只有一人方便提。除他之外,任何人都不行。”
  “是谁?”陈铭泰连忙问。自己的傻徒弟总算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陈铭泰就不能让这个机会错过。
  高庞叹息道:“长信道长。”
  几天后,陈铭泰就出现在长信道长门口。道童引了陈铭泰进去,长信道长没说话,只是放下了手中的图纸。
  陈铭泰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道长,我想为别人起一卦。”
  须发皆白的长信道长淡然答道:“这天下哪里有为别人起卦的。凡是起卦,必是为了自己。”
  陈铭泰呵呵一笑,“道长,我对于求官早就没了心意。却不成想见到华夏朝廷如此局面,还是动了心。所谓关心则乱,想请道长给起一卦。”
  “呵呵。自从我推算出紫微宫易主之后,就不为朝廷起卦了。”
  “既然如此,请为钱姑娘的婚姻起一卦。”
  “那孩子七杀命格,亲人不顺。”
  陈铭泰看着长信道长,虽然道长须发皆白,看上去已经是垂垂老矣。然而道长的眼睛依旧明亮,甚至有种看透了一切的感觉。方才的话让陈铭泰更是感觉大有深意。索性就更直白的说道:“听闻七杀遇紫薇,化作权。难道紫微星都保不住亲人么?”
  “既然七杀遇紫薇化为权,那就是权柄之事。与亲人何干。陈先生却以为是什么?”
  “我所畏惧的乃是钱姑娘亲人可否平安,若是与陛下有了子嗣,安泰就好。紫微星的子嗣,本就大权在握。”
  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陈铭泰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但是陈铭泰知道自己没有疯,所有事情其实非常清楚,包括陈铭泰在内的江南文人,并非乐见霍崇的制度。但是,江南文人们希望看到华夏朝廷的安泰。
  所以霍崇政权的安泰,与霍崇那套理念的完蛋,无疑是很好的事情。
  正因为这样,霍崇试图搞出全新的礼部替代掉旧武将集团,一旦成功,就意味着霍崇的理念将维持很久。文人们当然希望文人集团替代旧武将集团。这种时候,钱清与霍崇的婚姻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场婚姻意味着旧集团的某种稳固,也意味着明确支持这场婚姻的文人们有机会逐步替代旧集团。
  哪怕是旧武将集团继续当权也无所谓,文人们正在试图与旧武将集团联姻。但是新礼部决不能成功替代旧武将集团。起码得是被文人控制的新礼部替代旧武将。
  毕竟,旧武将集团的那些老兄弟们是没胆量去干涉钱清的婚姻大事。这就是威信所决定的,武将集团之中没人敢对钱清的婚姻指手画脚。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文人都不能在这场决定华夏朝廷安泰的联姻中毫无表现。
  自己的女婿高庞虽然有种种的愚蠢,眼光却没问题。此时能够说出这话的,也只有地位极为超然的长信道长。
  看着长信道长明亮的眼眸,陈铭泰等着道长回答这个问题。然而越是看,陈铭泰越是讶异。如此明亮的眸子,应该给人一种畏惧。可长信道长的目光虽然明亮,却十分空灵。那是一种看透了未来的感觉,并不是受限于当下的敏锐。
  正惊讶之中,就听长信道长笑道:“呵呵,陈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老道想给陈先生起一卦。”
  说完,长信道长指了指桌上的铜钱。陈铭泰也不废话,拿起铜钱,随手向前抛起。铜钱们在空中旋转着,落在地上。弹跳几下,就稳稳停在地上。
  陈铭泰一看,竟然是个损卦。损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一卦。山泽损(损卦)损益制衡。
  此卦由泽下山上组成卦辞的“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是说作为言谈减损之道的《损》卦,它含有诚实信用,含有大吉大利,它亦无有灾祸,也可以贞正;它更宜于前往办事。
  这下陈铭泰不知道该怎么解卦,看向了长信道长。道长已经从地上的铜钱上收回明亮的目光,淡然答道:“若是想止损,并不难。只需用二簋粗淡的食物祭祀一下神灵,以示自己的诚心就足够了。陈先生,既然已经有了畏惧,便以心意示人就好。何必要机关算尽。”
  陈铭泰忍不住觉得长信道长未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华夏朝廷中有不少人都是长信道长推荐,而且作为胶东半岛上的宗教明人,长信道长信徒中不少人都投奔了霍崇。某种意义上,这个从不干预政事的长信道长其实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江浙文人虽然素来是官员的主流,现在也没办法与长信道长项背。
  长信道长上达天听,随便说句话就能有巨大影响。江浙文人们还在想方设法多头下注,尚且不知道能否达成目的。
  是的,损卦说的明白,二簋可用享。可江浙文人们要付出的可绝非是简单的“二簋”,霍崇的治下,这些人剩下的只有家里的财物而已。
  正想说点啥,就听长信道长叹道:“先生所求之事,我会向霍修士提起。不过并不是为了先生那些人。钱清这孩子一生已经够波折,我也不想她没了归宿。先生请回吧。”
  听到逐客令,陈铭泰也不敢停留,告辞而出。出来之后,回望这小破道观,陈铭泰心中不禁生出些畏惧。
  长信道长的话已经讲的明白,他好像是明白了陈铭泰他们所求。但是长信道长好像也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是别人这故弄玄虚,陈铭泰定然觉得那人心怀叵测。然而长信道长这么做,陈铭泰只觉得自己好像被耍了。
  长信道长是个得道之士,他看世界的角度与俗人完全不同。如果说霍崇是有天意加持,高庞就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靠个人理念乘势而起。长信道长却是从另一种尘世之外的角度用时代变化来验证他的那套玄学手段。
  不管是哪一个人,都不是正常的人。但是他们却都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命么?
  就在陈铭泰考虑长信道长之时,长信道长却没有考虑陈铭泰。他本想走着去霍崇那边,却觉得身体没什么力气。就叫道童叫了轿子。
  坐在里面,长信道长心中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已经不是刚见到霍崇时候,腿着都能走十几里地。乘坐毛驴就奔波上百里的年龄。
  想到钱清,长信道长心中就有些心疼。七杀命格并不多见,如钱清这般完美符合七杀命格所有的人更不多见。这也意味着钱清的命运多舛。
  到了军校,军校门口的警卫见到竟然是传说中的长信道长前来,赶紧进去禀报。没多久,钱清亲自迎了出来,搀扶着道长进了军营。
  本来长信道长还有些迟疑,觉得或许天意还没到这一步。然而见到钱清竟然也在,便下了决心。见到霍崇,长信道长直接说道:“霍修士,你娶了钱清如何?”
  霍崇正在让秘书给道长倒水,听到这话,差点被口水呛到。倒水的秘书傻愣愣的看向长信道长,连水倒满之后哗哗的溢出都没注意到。
  长信道长叹道:“这水哗哗的流,难道是水到渠成么?”
  钱清的脸红的如同苹果,转身就想走,却没迈开步伐。
  霍崇整个人都惊了。与长信道长认识了也得有二十年了吧。完全没想自己在长信道长眼中竟然是个对少女下手的怪蜀黍。
  秘书也注意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把水倒出去些,就站到房间角落,仔细看着屋内的三人。然而秘书却失望了,长信道长指了指秘书,“这位小朋友,我们说些自己人的话,你先出去走走。”
  秘书看向霍崇,期待霍崇能让他留下。然而霍崇挥挥手,“总不会有人担心长信道长。你先出去走走。”
  这下秘书只能万分失望的离开。一路上万分郁闷,如果能够亲眼看到后面的事情,让秘书掏钱,秘书也是绝对愿意!
  等屋内只剩下三位认识了这么久的人,长信道长叹道:“霍修士,贫道一直觉得,你心中所图极大,光是顾忌自身尚且力所不及,更不用说看看周边的事情。钱清这孩子对你的所求,难道只是为你效力么?”
  霍崇愣住了。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种知心大姐姐……哦,知心大叔的感觉。
  转头看向钱清,霍崇愣住了。这不是霍崇第一次看钱清,然而霍崇却发现自己好像是第一次看到钱清真正表现出她的真正情绪。
  只是这么一眼,霍崇就看傻了。有些事情完全超出霍崇想象之外。
第三百六十章
礼部尚书(十八)
  “清姐,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老六万茜看到钱清,讶异的问道。
  “大姐,你遇到什么事了?这么高兴?”俩俩看到钱清的时候,有些欢喜的问。
  等见到了蔷薇,钱清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头却想看看蔷薇会怎么说。然而蔷薇一声不吭,直到分开,都没说话。弄得钱清有些失望。
  坐到办公室办公没多久,蔷薇偷偷摸了进来,低声问钱清:“大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好男人?”
  钱清被这话气的想骂人!老娘身边的好男人这么多,还需要遇到什么新的好男人?
  可蔷薇这话并无恶意,钱清当然知道这点。最后也没说什么。
  在女人之间,什么都不说,往往蕴含着比说了更丰富的含义。蔷薇看出这件事比想象的要麻烦点,最后就什么都没说。
  钱清也不想说什么。对于长信道长的相助,钱清完全没想到。现在想来,在华夏朝廷中的确没有谁比道长更合适。不过最重要的是,霍崇的神色中并没有拒绝的意思。
  至于霍崇的为难,钱清既有怨怼,也能理解。甚至有些心疼霍崇。
  华夏朝廷这么大一个摊子,足以让霍崇用尽心思。然而婚姻大事!尤其是牵扯到钱清成亲的大事,霍崇要是不当回事。钱清只会难过吧。非得影响到霍崇的心思,把他从华夏朝廷的大事中拉出来才行啊!
  在华夏朝廷与钱清之间,钱清认为哪怕只是几天时间,也得把自己放到朝廷之前!
  不过心里面各种想法,一看到霍崇还在为朝廷的事情忙碌,钱清就把这股子较劲的心情放到了一边。
  或许是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或许推翻满清也是钱清的必须,又或许只是愿意为霍崇分忧。总之,钱清得到霍崇的命令之后,满脑子都是霍崇命令本身,“先生,为何要突袭京城?难道京城还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么?”
  “京城的档案,弘昼离开的时候会带走一小部分,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在京城。盛京那帮人肯定对这些没兴趣。我们要趁着没有大乱的时候,去抢回来。这次作战的时间可不会短,把这么多东西搜出来,没有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可不容易。”
  听霍崇这么讲,包括钱清在内的不少人都很是不解。
  看着这帮家伙,霍崇随手从后面的书柜里抽出几本书,一人给扔了一本。大伙身手都不错。轻松的接住了书本。
  霍崇知道钱清一直坚持跑操训练,而其他几名将令,他们的将军肚可是最近才消失。身手也是最近才恢复。
  然而大家都已经努力了,霍崇并没有翻老账,“你们掂量一下这个书,觉得有多重。你们再猜猜,咱们大概要从京城运回多少本这样的书。”
  华夏朝廷的书都是印刷厂印制,用的纸很便宜,铅字油墨印刷之下,字迹小而清晰。一本书拎着轻飘飘的,大伙觉得有二两左右,在这个普遍是16两依旧横行的年代,也就是50-100克。
  “如果是这样,你们起码得运回来几百万本这样的书,搞不好,一千万册也有可能。其中很多还是孤本,还有档案什么的。几十万斤,百万斤也不是没可能。这些东西尤其要打包什么的。不容易。”霍崇对此非常在意。据说这时代,关于袁崇焕的资料还没有被毁掉。这无疑是霍崇比较在乎的一件公案。
  听到这个数字,与会的一帮人都有些懵了。百万是多少,这帮家伙们是有概念的。参加过十万人规模的战役,见识过十万人以上的敌人。百万已经不是无法理解。
  钱清忍不住问道:“要是如此,派去五万人能行么?”
  五万人的数字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的确是五万人才能搞定这么复杂的问题。一千万除以五万,等于200。一个人拾掇200本书,已经很不容易了。
  众人立刻开始讨论起关于运输和整理的问题,霍崇心中欢喜。好歹这帮家伙们是真的管用,能用了。至少在霍崇下令之前,他们就能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
  既然大伙能干,霍崇也不插话,只是让大伙去干就好。结果钱清却趁着大伙没走的时候问了个问题,“先生有没有想弄到的字画之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