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30

  没想到大汉军队的火器竟然如此犀利,高庞终于确定“一个打十个”绝非吹牛。
  不过是六个人,没多久硬是打败了二十几名骑兵。掉落地上的不知道是死是活,反正没逃走几个。
  众人趁着这个机会冲入村口,先是推到麦秸垛,随即点燃。接着沿了村里的道路向前冲杀。
  几乎在此同时,临淄这边接到了许多报告。满清的骑兵,更准确的说,是蒙古八旗的骑兵突然大量出现在根据地。他们并非抢掠,而是在各村杀人。
  这些骑兵一见到大汉军队,立刻就撤退,完全没有要正面接战的意思。
  然而他们冲入没有防御的村落之后,见人就杀,逢人就砍,还纵火烧屋。
  幸好此时部队到了乡村,打退了不少前来袭击的蒙古八旗的骑兵。但是村落的损失实在是相当大。
  大汉军队歼灭了十万清军,自己损失不过一两百。仅仅是这一轮进攻,起码就有上千百姓惨遭杀戮。
  霍崇放下情报部稍稍汇总的报告,只觉得手都有些抖。
  之前钱清觉得高庞是个厉害人物,霍崇说满清朝廷里有太多人比高庞厉害。这是霍崇的真心话。现在满清就在执行霍崇最担心的战术。
  霍崇以及大汉军队再厉害,离开山东的话就什么都不是。
  满清甚至不用把根据地里的百姓都杀光,哪怕只是杀掉两成,大汉军队就会因为人心动摇,失去只怕一半的战斗力。
  考虑这种可能的时候,霍崇觉得满清若是派遣步兵来扫荡,就是送死。若是派遣绿营骑兵,霍崇布下的情报网也能提前获得消息。
  可满清偏偏不这么做,他们这段时间看着老实,其实是调动了蒙古八旗中的骑兵南下。
  就霍崇所知的局面,满清有时候还会吵吵几句场面话,说“满汉一家”。而蒙古八旗从来不觉得自己和汉人是一家人。蒙古八旗的主子是满清皇帝,满清皇帝让蒙古八旗杀汉人,对蒙古八旗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心理压力。
  强行压制住情绪,霍崇逼迫自己用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考虑如何应对。然而心情却没办法安定下来。而司令部里听到消息的将令们个个都要气疯了。他们都来自于根据地,他们的家人正在面对巨大的威胁。甚至已经糟了毒手。
  人人都喊着要报仇,弄得霍崇更加没办法集中精神。
第二百零三章
屠刀(三)
  临淄县城不是当下大汉政权最大的城市,钱清率军打下来的青州城才是。然而临淄却是大汉政权当下的首都。
  面对危机,临淄城门处守卫森严。往来的人都要接受盘问,连军队也是如此。
  高庞等人到了临淄城内,就在针对军队的审查口排队。等待之时,就听部队的人都在谈论满清骑兵的事情,人人都气愤。对敌人的凶残咬牙切齿。
  “喂!这不是高庞么?”旁边传来女人的声音。
  高庞抬头一看,竟然是钱清。就见她骑在马上,带着一队人正准备出去。
  钱清跳下马,走到高庞面前,“怎么又回来了?”
  听到钱清语气中的嘲讽,高庞有点尴尬。不过这尴尬片刻就被愤怒的情绪冲散。虽然考虑过自己或许在霍崇强大的时候选择加入霍崇,但是高庞并没想到自己并没有这么功利。
  心中沸腾着杀气,高庞答道:“我要投奔霍先生。”
  钱清愣了愣,“为何?”
  “满清无道!”高庞恨恨的答道。
  钱清的手从腰间拿开,伸向高庞,“若是下了决心,就别反悔!”
  高庞与钱清握手,“光是听闻满清杀人如麻!现在才知道竟然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钱清脸上浮现出刻骨的愤恨。
  放开手,她向负责审查的人交代几句。很快,高庞和警卫团的人就先接受了登记盘问。随即被放入城内。
  再次见到霍崇,高庞上前就说道:“先生,我愿兴复汉室江山!”
  “满清率兽食人,你终于知道了?”
  “是!”高庞恨恨的答道:“先生说,满清决不会违背他们压迫人民的逻辑。我以为那只是打天下时候的事情,乱世中的无奈。没想到满清的手段竟然没丝毫变化!”
  霍崇愣了愣,忍不住求证一下,“月半,你已经想过如何打天下的事情?”
  高庞慨然答道:“是。满清与先生兵戎相见,胜负都是各自本事。可满清为了对付先生,竟然要靠杀光先生治下百姓,来困死先生。改朝换代,难免有这等惨事。可我不认此等做法!”
  听着高庞的讲述,霍崇觉得这位年轻人明显没理解到,他正在讲述的乃是某种战略。大概是因为高庞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所以不明白战略、执行规划。所以难免将其混在一起。
  只是普通人哪里能那么轻松的将目的和手段分清。高庞在霍崇这里求教了不算长的时间,已经隐隐能够将这些分开讲述。
  在高庞选择离开的时候,钱清竟然动了杀心……看来并不只是因为钱清心情心胸狭隘。
  高庞心思并不重,完全没考虑到这点。此时支配着高庞情绪的只是愤怒,以及因为愤怒引发的正义冲动。
  警卫团乃是大汉军队中相当精锐的部队,哪怕只是几个人,也将毫无准备的几十名蒙古骑兵们杀的七零八落。
  若是平日,这样的战斗力足以吸引高庞所有注意力。然而在那个遭到屠戮的村子里,高庞眼中关注的则是别的事情。
  村外的蒙古亲兵算是战斗中被打死,村内的大多数蒙古骑兵死的可没这么荣誉。好几人是在当街屠杀百姓的时候被当场击毙,高庞经过他们尸体旁边的时候恨不得再上去踹几脚尸体。
  杀害妇孺,甚至是当街杀害妇孺,这是书中描述“率兽食人”的时候才会有的事情。
  在警卫团团长带着战士打死街上的蒙古兵,又有蒙古兵从百姓家里跑来出来。提着裤子,整理衣服跑出来。这样的姿态使得大汉军队在击毙这些家伙的时候更加轻松,但是这些家伙的表现,让高庞感觉到更大的不对头。
  果然,屋里面的女子遭到了强暴。
  听着遭到侵害的女子们痛不欲生的恸哭,高庞感受到,明白到,满清的军队正如霍崇判断的那样,依照他们的逻辑,做出了禽兽暴行。
  霍崇正在率领人民与这支禽兽军队对抗。
  山东大汉政权内的人们正为满清针对民众的屠杀愤怒,并且调兵遣将努力应对。在发出这道命令的京城,大人物们则焦急的等待着屠杀的结果。
  当八百里快马将最新消息送到兵部,兵部里面是一片欢腾。确定第一波屠杀就杀死了上千百姓,尚书佟佳·法海满脸喜色,大声叫好,仿佛在战场上歼灭了霍崇十万大军。
  这样的好消息当然不能只由兵部享受,法海尚书马上前往圆明园去拜见雍正。
  自从雍正三年开始,雍正基本就在圆明园办公,只有上朝的时候才会到金銮殿。
  普遍认为,是雍正得病之后留下了病根,怕热。圆明园十分清凉,雍正很喜欢。
  也有人认为,现在太后住在宫里。雍正搬去圆明园,就能避免每日去拜见太后。
  不管真正原因是什么,法海带着杀了上千百姓的消息到了圆明园,给这园子带来许多喜意。雍正对这结果相当满意,这位在藩邸时就以冷面王形象广为人知的皇上满意了,下头的宫女太监们也轻松了太多太多。
  很快,第二次“战报”又送了进来。这次蒙古八旗的骑兵们斩获更多,又杀了超过千人的百姓。
  这次屠杀让满清朝廷内都感觉安心不少。若是像以前那样,每战必败,每败都要死掉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官军。朝廷是真的受不了啦!
  便是知道雍正这喜怒无常的秉性,兵部尚书法海的脸上依旧露出了喜色,他第二次单独见雍正,先是叩头,随即喜不自胜的说道:“主子圣明,用了顺治爷对付山东的法子,这可就见了效果。这么下去,一两年内就可以让霍崇这坐寇覆灭!”
  雍正还没有得意忘形,只是叫过在旁边侍立的年轻官员,“乃是这位山东的庶吉士想起。”
  兵部尚书法海看向这人,就见年轻人身材高大,长得还不错。连忙赞道:“原来是位进士。不知这位进士如何称呼?”
  年轻的进士没吭声。在这里,雍正才是唯一权力者。什么时候说话,说什么话,都得由雍正决定。进士不过是皇帝的臣子,按照清朝的规矩,这些人不过是皇帝的鹰犬而已。
  有人见过一只鹰,一条狗,主动发出只属于它们自己的意见么?
  “他叫刘统勋。乃是二年的进士。南书房行走。”雍正有些满意的说道。
  “哦!竟然是二年的进士,主子点提的进士已经能担当大任了!”兵部尚书连忙恭维起来。
  当然,这也不能单纯说拍马屁。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任。
  雍正以后,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予翰林院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成为庶吉士,又能在南书房行走办差。不用说,当然是雍正看中的人。兵部尚书法海当然要客气三分。
  不过再牛逼的庶吉士也不配让佟佳氏出身的兵部尚书逢迎,法海前来是回禀雍正交代的差事。这段时日,兵部搞出一个彻底解决霍崇之乱的谋划。
  既然之前的数次大战都证明没办法用野战歼灭霍崇,更证明官军野战完全不是霍崇对手。兵部提出了一个调动三十万大军歼灭霍崇的计划。
  这个计划还没被雍正否决,就先被户部给否决了。户部直接用了兵部的看法来反驳兵部,兵部认为霍崇是坐匪。坐匪就不会流动作战,只会积攒实力,逐步扩张。
  事实上霍崇连济南城都没夺下,闹得这么大,杀了这么多官军,依旧在山区包围的胶东活动。
  既然不用担心霍崇冲出山东,调动大军就完全没理由。三十万大军,别说能不能打赢,首先三千万两银子就得花出去。这就是山东十五年的税收。
  而山东这地方经历这样的肆虐之后,又是十几年都缓不过来。
  就在兵部与户部争论不休,雍正自己提出了一个建议,是调集蒙古八旗的骑兵南下,到山东霍崇控制的地区大杀百姓。
  坐匪们最怕的就是老窝被掏,骑兵们往来如风。蒙古八旗南下又不会泄密。应当能起到效果。兵部与户部都被雍正的睿智征服,匍匐在地高呼“主子英明”。
  当下兵部尚书法海拿来的乃是兵部拟定的包围圈。以大清河、黄河、运河为界,布置兵力,防止霍崇狗急跳墙从这条防御圈内冲出来。如果霍崇真的率军突破这条防线,就让蒙古八旗在霍崇底盘内大杀特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