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30

  想了想,霍崇觉得自己有机会染指这笔钱,就问道:“不知江兄弟想从里头弄点啥。就我所想,应该不光是为了钱吧?”
  “俺的兄弟被牵连其中,不能就这么算了。”
  霍崇决定插手此事,就让此时正好有点空闲的雷虎负责接待江松。
  等霍崇与技术人员搞定了新式吊装设备的轨道思路,或者说,霍崇总算是让那帮技术人员们同意花费大力气制作铁轨。出来就得知雷虎问完了。
  “那个江松怎么说的?”等霍崇问出这个问题,雷虎兴致勃勃的讲述起询问的结果。
  济南缺钱,所以要南边还没有落入霍崇之手的地方赶紧将官银运去济南城。
  此时济南南边基本都被霍崇控制,运银子只能走运河。以前霍崇见过官府是如何运输官银,由官兵出动负责押运,非常妥帖。
  这次还是官兵,却因为山东官军被霍崇大杀特杀,人数暴跌。所以一批二十万两的官银硬是被路上给人劫走了。劫官银的还带着霍崇的旗号……
  “雷虎,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先生觉得呢?”
  霍崇呵呵一笑,“要么写下来?”
  雷虎当即拿了纸笔,两人都写下,亮出来一看。霍崇写的是“有内鬼”,雷虎写的是“有内应”。看来两人的观点基本一致。雷虎欣喜的继续讲述着江松的事情,江松的哥哥就在其中,被抓了顶罪。
  江松知道此时的山东真正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大概就是霍崇,前来的目的甚至未必是请霍崇把钱追回来,而是不能咽下这口气。在江松看来,局面如此糟糕,山东南部各州各县的官员们帮不上忙倒也罢了,这背后插刀子算是哪样?
  讲完这些,雷虎激动的说道:“先生,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咱们还是……”
  霍崇打断了雷虎的美梦,“如果是真的有二十万两!”
  好歹也是做P2P出身,霍崇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有本能的警惕。要是TG说个数字,还能比较谨慎的相信,除此之外,霍崇真没见过能信的。雷虎有些讶异,“先生觉得……”
  霍崇指出其中的问题,“我觉得到底有没有二十万两税银都是个问题。雷虎,二十万两就是一万多斤的东西。你打过仗,二十万两银子就那么容易运走么?”
  这下雷虎想明白了,一时大怒,“那帮鸟人竟然如此下作!”
  霍崇也觉得的确如此。而且此时正好有个实战拉练的计划,就对雷虎说道:“你带些人,与刘时旺刘营长的部队一起前去济宁。即便那边没有二十万两,三四万两总得有吧。”
  雷虎连连点头,“那些下作的官!都去死!”
  “雷虎,我这次在意的其实是十斤炮的野战使用。这个东西用好了,咱们野战里面就不怕清军。我也不是吹牛,四十八门十斤炮用好了,现在的十万清军也不是对手。”
  “明白,俺会好好的操演!”
  “关键是机动越野能力。在平地上搬运这东西,谁都会。但是能把火炮翻山越岭,才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
  把两个营的部队派了出去,霍崇最初还觉得有些期待。后来觉得为了几万两银子就这么做,自己也忒贪心。为了自我安慰,霍崇只能安慰自己,这帮人穿行在大山之中,技术上的收获可比银子多多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七)
  雷虎最初也认为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更何况霍崇也这么讲。然而真的踏上进军征途之后没多久雷虎就明白了霍崇的另外一句话,学习和进步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让一门两千多斤的火炮从山间穿过,需要付出的辛苦是惊人的。先不说火炮本身,光是牵引火炮所需要的牲口的种类与数量就把雷虎愁的几乎把脑门的头发都拔下来。
  以前雷虎真的认为牛力气很大,然而利用牛作为拖曳动力的想法很快就被雷虎彻底放弃了。且不说牛能否拉得动沉重的炮车……关键是牛真的拉不动。驾驭牛车穿越山区本身就已经不可行了。
  驴也不是太行,至少比牛好。一头毛驴起码能在辅助下拖动一门三斤炮。然而驴子那倔脾气,还有突然就嗯啊嗯啊的叫唤,弄得人心烦意乱。
  最靠谱的只剩下马匹和骡子。然而骡子虽然温顺,但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马匹虽然聪明,脾气比驴子还大。
  和这些活物相比,反倒是沉重的炮车更可靠。除了需要上油润滑车轴前那讨厌的咯吱声,那些沉重到看上去就令人绝望的铁家伙牵引的时候就会继续前进。
  然而这些铁家伙一旦出了问题,修理起来就麻烦得很。出发前,雷虎觉得带那么多配件简直是浪费。等配件开始消耗之时,雷虎和维修人员一起用支架处理的时候,只觉得能更换的东西是真的太好了。
  最初的三天,雷虎觉得每一天都是如此艰难。三天之后,雷虎就感受到每半天都很难过。再走几天,雷虎已经对于“天”没了概念。每一段路都让雷虎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平路需要考虑加快速度,把翻越山地而延长的时间赶回来。在崎岖难行的部分,要考虑的则是如何安全通过。受损的不仅有火炮与炮车,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人员和牵引的牲口都会受损。
  仅仅是行军就会引发这么多损失,在亲自领军之前,雷虎是真的没想到。
  当部队终于抵达了济宁之时,雷虎询问起旁边的参谋,“咱们走了几天?”
  参谋一时没明白雷虎在问什么,想了一阵理解了问题。参谋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开头的行军记录第一部分用“正”字记录着行军的日期。从临淄抵达了济宁,部队走了二十天。
  这就走了二十天么?雷虎觉得好像经历的远比二十天要久很多,好像走了一辈子的感觉。再想想,又觉得好像没那么久。反正每天都是忙碌,回忆起一路上的经历,最初遇到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记忆。各种记忆的叠加下,就这么突然完成了行军。
  济宁是州城,下面直辖好几个县。雷虎等人一路前来,济宁知州已经提前三天就知道了。
  如果是以前,知州当然会调动附近兵力直接进攻雷虎所在的这支部队。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山东兵力在前两次讨伐战中被抽调一空,也消耗一空。重建绿营的行动一直在进行,然而绿营乃是世袭的,朝廷得先确定某人已经死了,才能从那人家里抽调人手。
  虽然也可以不管一切的直接抽丁,可绿营之前出现过在济南城暴动的事情,朝廷对山东绿营非常不满,这件事也就没这么做。济宁知州只能干等着七百多霍崇的人马抵达城外。
  济宁守备坚持让霍崇的人马攻城。然而济宁知州看法却不一样,“若不敢出城,岂不是让这些贼人小觑了朝廷。”
  守备听到这么勇敢的看法,脸都要绿了,赶紧劝阻,“大人,官军在济南城外尚且败给霍崇,我等何不等待援军?”
  “援军?哪里来的援军?”知州反问。
  守备一听也觉得有道理。登州镇总兵都被杀了,登州镇大营被骚然一空,连营地都被拆了,现在的援军只能期待朝廷发兵。想到这里,守备更是不解,“大人,若是如此,我等更该守城才对。”
  “上次出兵之前,大炮都被带走,全部交代在济南城外。这么大的济宁城,咱们这点人马怎么守?”知州提醒守备。
  “这……”
  “出战,还有一战之力。若是贼人攻入济宁,那时候我等施展不开。想战做不到。”知州做了决定,“若是出战不利,守城也不迟。再说……”知州指着城外的雷虎部队,“贼人远道而来,精疲力竭。我等此时出城杀敌,以逸待劳,胜算很大。”
  守备是个武进士,听守备说的文绉绉的,却也不是没有道理。最后把心一横,下令部下出战。
  没多久,两边排好阵列。站在城头,知州与守备看到了霍崇军队中的火炮。与满清那种巨大的炮车相比,霍崇的火炮看着架在纤细的奇怪铁架上,看上去就更加纤细了。
  知州叹道:“万幸,霍崇那贼没能运来红衣大炮。唉……可惜了。上次在济南城外,咱们的红衣大炮都失去了。不然,光是在城头架起红衣大炮就能让这些贼人有来无回。”
  守备很认同知州的看法。火炮火力越猛,就会越厚重。所以满清的炮车都是四轮车辆,好几匹马拉,或者得使用十几个拉车的拖拽。使用的时候,要把火炮抬下来。不然一炮下去,炮车就散架了。
  城下的火炮直接架在车轮的车轴上,那么细的杆子才能承受多大点力量。所以霍崇的火炮定然没什么威力。
  不等守备赞同,就见霍崇那边的火炮开火了。烟雾比官军红衣大炮喷出的烟雾要少很多,火舌也短很多。
  心中安定的守备就见到自己这边清军拍着整齐的队列,其中一列突然就飞散了。
  一时间完全没看明白发生了什么,守备揉了揉眼睛。再看整齐的队列,中间出现了一道空缺,仿佛是被什么直接切掉一样。
  对面的炮声轰鸣,依旧没有红衣大炮那种惊天动地的气势。在炮声中,守备又看到了一列官军飞散开来,随即又是一列。官军化作了很多非人形态,前排的是被什么穿透,中间的是身体断裂,靠后的官军甚至是直接炸裂开。
  仿佛表演哑剧般,又像是表演魔术,反正在很短时间里,一列官军就这么从阵列中消失了。
  不等守备把事情搞明白,官军阵列突然就崩溃了。不管是军官还是官兵不约而同的四散逃开。
  也就在同时,城下霍崇的人马直接追杀过来,只是一个冲锋就把城下没死的官兵杀了一半。此时为了安全,官军出战之后关上了城门。这帮出城官兵们没处可逃,绕着城墙就逃命。霍崇的人马竟然停下脚步装起了弹药,之后再次追近逃散的官兵,从背后开枪射击。
  在那古怪的射击方式下,官兵们一个个倒下。最终竟然只有不到一成人才勉强逃出条命。
  战斗进行的极为迅猛,看的瞠目结舌的知州一直到战斗基本结束之时才明白过来。他的眼睛瞪得溜圆,突然对守备喝道:“你……看你带的好兵!”
  守备此时也处于震惊状态,被骂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就听知州大声喊道:“你要守住城墙,一定要守住!”接着知州几乎是跌跌撞撞的转身就走,他的亲随连忙上前扶住知州,几乎是把知州架起来抬下城去的。
  很快,城头只剩下守备一人。眼见城下的霍崇人马快速收拢,竟然根本没有去被杀的官军身上搜索财务。守备就觉得背上冒凉气。对方摆明了是要继续攻城。
  本能的,守备喝道:“开炮!开炮!”
  从出生开始,守备就没真的打过炮战。从来都是官军单方面使用火炮,从来没有说官军被迫用火炮还击的事情。至于炮战,这等事也就是听说过而已。
  如果守备还听说过炮战,知州就连听说过都没听说过真正的炮战。此时这位大人已经两腿哆嗦,站立不稳。被抬回到衙门后,炮战又开始了。外面接连不断的炮声让这位大人的腿哆嗦的更加厉害。
  该怎么办?知州六神无主。
  逃走是可以的,然而大清律法中各地官员守土有责,逃走的话就是死罪。更何况现在摊上的又是雍正这样的皇帝,以雍正的残忍嗜杀,知州若是逃走,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知州万念俱灰。突然命道:“去,给我去后面拿酒来。”
  知州的随从也不知道大人怎么来了酒兴,只能奉命而去。等酒来了,知州自斟自饮,慢慢感觉自己又能正常行动了。
  没多久,炮声停下来。知州端着酒碗,眼中都是期待。
  再过一会儿,亲随已经连滚带爬的冲入府内,惨叫着:“大人,贼人打进城了!”
  知州也没开门,只是喊道:“那你们赶紧逃命去吧!”
  随后也不管亲随怎么惊恐的叫门,知州把酒一饮而尽,趁着酒劲爬上已经拴好的上吊绳,把脑袋探进去,将绳套收好,随即蹬翻了脚下的凳子。
  满清济宁知州,城破时悬梁自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