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0

  看完了清单,白思文低声问道:“霍阁下,您需要雇佣兵么?”
  “我不……不……我需要。你们的炮术教官,给我来几打。”霍崇语气很是轻松,但心里面却非常激动。
  白思文脸上露出了非常得意的神色,这拉丁鬼子掩藏不住他的得意了。“阁下,我们西班牙帝国的炮兵可是最好的!什么荷兰人,法国人,都和我们没办法比!”
  霍崇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戳穿这家伙的骗局。
  看着霍崇的神色,白思文以为霍崇被骗到了,便继续吹嘘起来。
  最后霍崇实在是忍不住,就慢慢悠悠的开口讲述起一件欧洲的往事。一百多年前的往事。
  为了争夺海洋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灭亡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基础说:
  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强专治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机四伏。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
  二是指挥失当说:
  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国王用人不当造成的。舰队总司令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三是天灾说:
  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
  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
  ……
  霍崇讲述的时候,旁边不少霍崇的部下围拢过来听着。当然,少量懂汉语的西班牙人也凑过来听。
  白思文的脸色在这个并不算太长的陈述中反复变化了十几次。最后白思文突然收起所有不怎么正经的神色,问道:“阁下是要羞辱我么?”
  霍崇摇头,“不,我只是想说。我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如果阁下也如此认为的话,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合作的立场上合作。阁下能理解我的为难之处么?”
  “阁下的难处?我以为阁下遇到的最大难处就是缺乏优秀的海军。”
  “对,所以我愿意和任何有好意的人合作。如果我成为中国的皇帝,我会开放所有港口进行贸易。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用最合理的方式与我进行合作。包括派遣最好的炮术教官,包括提供军事装备,以及一个很合理的价格。”
  “您并不富裕。阁下。”白思文还算斯文的给了霍崇一个钉子。
  “正因为我不富裕,所以我希望所有的钱都能有一个更好的收获。当然,对于合作者,我从来不会吝啬。”
  白思文品味着霍崇的意思,最后给出了他的建议,“如果阁下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48名炮术人员。都是很有经验的炮手与炮术教官。”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五)
  结束了与西班牙的贸易,运送上千吨的货物浩浩荡荡的在路上走。看到霍崇队伍的民众们神色有些复杂,倒是不少孩子跟在车队旁边看。对他们来说,从未见过的长龙是如此新奇,那些车上的物件更是有趣。
  对于押运队伍来说,七名西班牙人才是更加有趣的存在。且不说外貌,光是那些人的西班牙胡子看着就令人讶异。
  霍崇不懂西班牙语,能说的那几个词汇也都是从和毒枭有关的美剧里面看到的。好在带队的懂点汉语,大家就交流起来。这帮炮手们都是船上的炮手,听那个水平根本不是正规军里面的炮手。只是有过放炮经验的家伙。让霍崇很是失望。
  大队人马回到牟平县县城,就有消息传来,向西边和南边控制要点的部队已经出发。霍崇心中有些纠结,如果可以的话,真的是想让部队参与搞土改。
  可不占领一些要点,搞起最起码的外围警戒和防御体系,又没办法有效迎接接下来的战斗。真的是令人遗憾。
  此时西进部队正在按照计划一路进发。虽然淄川县名义上乃是大汉政权的所在,然而另一方面,挨着济南的淄川县也是前线。只是与济南之间有山区,路不好走而已。
  从淄川县向西就是莱芜。莱芜是沂蒙山的一部分,本地却是一个盆地。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初中课本上的“长勺之战”,也就是留下“肉食者鄙”那句经典讽刺的古文中描述的战斗。就在这里爆发的。
  至于还没爆发的解放战争中“莱芜战役”,也是整个山东前期极为重要的一仗。
  此时一支四百人左右的部队正向莱芜挺近。这点人数和现在60-80万之间的清军相比微不足道,可大汉政权这边当下的野战部队顶天四千,十分之一的部队,对于大汉政权来说绝不是可以当做无所谓的。
  领兵的是霍崇的六师弟刘时旺。翻山越岭了好几天,莱芜县城已经出现在视野之中。随着部队接近,县城也注意到了大汉部队的存在。城外一阵慌乱,县城的城门缓缓关闭,城头上也已经出现了守军。
  到了城下,大汉部队安顿进攻阵地,布置炮兵,组装云梯。在这个空隙之中还派人去喊城。刘时旺摸了摸兜里的小本本,却没有拿出来。
  在霍崇这边打仗真的有意思。和评书中将令单挑完全无关,如何行军,如何安营,如何布置阵地,都有一整套的办法。指挥员们都需要背会属于自己的那套做法。
  现在刘时旺已经不需要再拿出小本本一个个对,这些东西已经开始很自然的就布置下去。只是手里不摸摸小本本,刘时旺觉得仿佛不安心。
  就听城下的人拎着喇叭筒大声喊道:“城上的听着。俺们大汉部队不爱杀人,你们若是投降,自然会留下你们性命。包括城内的县令,你也不用怕。若是想给满清鞑子尽忠,你要上吊,俺们给绳!你要喝药,俺们给瓶!你要是不想死,又不敢回去,俺们会把你关进大牢,给你饭吃。不为难你这县令……”
  刘时旺听的差点都笑出声来,这些话里面描述的事情都是发生过的。一桩桩,一件件,要么经历过,要么在战后总结会议上由其他参与的部队兄弟们讲述过。
  只是用这么轻松的言辞描述实情,实在有种莫名喜感。
  城下进攻的大汉部队感觉喊话特别有意思,城头上守军的感受就完全不同。看着大汉军队穿着缴获来的甲胄,安放火炮,准备云梯,摆明了要打。又听着城下喊话的把几种应对方式的不同结果喊到城上,让大家连个意外的想念都没了。这份恐慌难以形容。
  最后,众人目光落到了几人身上。这几人都是小兵装束,没什么起眼的地方。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们被迫开口了,“霍爷……说话算话。他若是说了,咱们把百姓拉上城头守城,他要杀人。就是真会杀人。”
  说完,其中一个含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其他人只是被俘一次,这位兄弟被俘了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朝廷下旨的围剿中,他先参加了由前山东巡抚李树德指挥的那一波,释放回来之后又参加了济南城的那次,真的是格外有经验。
  听这位如此讲,其他守城的也是怕了。莱芜县城此时剩下的人马总数不超过四十,加上衙役以及知县,总人数也不到五十。
  在太平时代,这点人也足以吓唬住县城。然而当下不是太平时代,城下那些人可是有好几百。
  县令此时也在城头。他其实得知了济南之战官军大败之后,就明白了霍崇打到莱芜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此时听城下喊话的人喊出来的内容,条理清楚,内容完备,选择也颇为优厚,倒也是惊了。
  怎么连一伙贼人都能有这样的实力?县令心中完全无法理解。知县是进士出身,县令一般是举人或者捐官。这位知县乃是捐官。眼瞅着贼人逐渐布置好城下的阵列,县令再不敢留在城上,对面前这帮人喊道:“你等守住城!我在县衙等你们打退贼人。”
  说完,一溜烟下城去了。
  等县令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帮城头的兄弟们对视几眼,有人就去看县令到底有没有走远。
  看得人瞅了一阵,回来对大伙低声说道:“县令真的走了。”
  目光在人群中交流,最终还是落在了有丰富经验的被俘释放人员身上。
  承受着巨大压力,这位有经验的家伙最终根据经验选择了自己的最终看法,“霍爷说话,能听。”
  到了这个地步,那可就没啥好说了。已经有人跑到垛口和城下的大汉部队悄悄沟通。
  没多久,在大汉部队放了几炮,打了几枪之后,开始竖起云梯。
  投降、占领城头,开门,一气呵成。半日间,莱芜城就已经易手。成为了大汉部队的管理下的城市。
第一百八十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六)
  雍正五年正月十四,霍崇突然就接到来自莱芜的消息,好几支地主武装对占据莱芜的部队发动进攻。由于部队正在地方上搞宣传,兵力并不集中,所以有几人受伤。
  刘时旺正在追击逃窜的地主武装,出发前请求霍崇再给莱芜派遣点人马,防备再出事。
  甚至没多问,霍崇大概就猜出来发生了什么。这事情怪不得六师弟刘时旺,甚至也不能说是莱芜地区的地主士绅们太反动。如果那帮地主们真的那么反动,大概就不会在当下选择愚蠢的战斗。
  霍崇派了点部队前去莱芜,自己继续做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工作。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霍崇就坐镇位于根据地中心的淄博,等着更多造反的消息。
  结果二月初三,通过交通线带来了三人,从济南来的。为首的一人见到霍崇就给打千,“小人江松,给霍爷请安。”
  “你们官府的人怎么会想起来找俺?”霍崇觉得莫名其妙。
  最近这段时间,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大汉政权上下都明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官府早就是明确的不能再明确的敌人,双方作战的时间也比较确定,反倒不担心临时爆发大规模战斗。
  为了能在战斗中确保足够的人力资源,霍崇等人可是下了很大力气和很大决心。
  好在霍崇手下都不是什么士绅出身,这帮家伙们很轻松就接受了现实。农民虽然不好发动,至少不会无端的起来闹事。与之相对的,地主士绅们可是嘴里有牙的蛇,有些士绅嘴里长的还是更具备杀伤力的毒牙。
  霍崇的培训中,大多数讲述的是地主士绅是如何剥削百姓的。大汉政权现在不能无差别屠戮地主士绅,所以就得先对着地主士绅们剥削残害普通民众的点打下去。力求将地主士绅与民众剥离开来。
  在这种时候,官府跳出来想干啥?难道还要为士绅请命不成?
  “霍爷,俺这次来是想请问霍爷件事。在济宁那边出没的人马,可是霍爷的人?”
  “那些人干了什么?”
  “他们劫了官府的银子。”
  听到这话,霍崇忍不住哈哈的就笑起来。这个江松真有意思,官府的银子被劫,竟然跑来询问是不是霍崇干的。
  没想到江松并没有因为被笑而恼火,他说道:“霍爷的仁义,和霍爷打过仗的兄弟都知道。这次银子若是被霍爷掠走,俺没啥好说的。只是那些人虽然打着霍爷的旗号,却未必是霍爷的人。不过是二十万两银子,说出去的话岂不是伤了霍爷的名头。”
  霍崇有点明白为何江松竟然敢跑来自己这边询问,二十万两。霍崇在济南城下一举歼灭两万清军,缴获的银子也不过是二十万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