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330

  这风格的确是雍正才能做出来的。既然弘时为了别人而忤逆父皇雍正,那就让弘时去给他在意的人当儿子吧。
  想到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主子,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这么对待,瓜尔佳·额楞赛感觉到一阵阵无形的寒意。自己面对的乃是霍崇这样凶恶的逆贼。是一个连年羹尧都赞其“用兵飘逸,作战扎实”的逆贼。自己能扛得住么?若是失败的话又会是什么下场呢?
  在恐惧的趋势下,额楞赛命官员将霍崇这边的最新消息禀报上来。作为康熙四十八年的满人进士,额楞赛看的心惊胆战。
  击败济南城外的两万清军之后,济南以东各地再无大规模成建制的官军。霍崇声势大振,以淄川、临淄为中心,向周围的各地派遣人马。
  好几个县的知县因为不肯投降,或者临俘自尽,或者因为不肯投降而被霍崇杀害。虽然知县们如此有气节,不肯临阵脱逃,更不肯降贼……但是额楞赛知道,文臣脱逃是死罪。以雍正这性格,脱逃的文官落到雍正手里,还不如落到霍崇手里,或者干脆自尽呢。
  知县等官吏只是第一批倒霉的。霍崇新攻占的县城,凡是有家人在朝廷做官的士绅,都遭到了霍崇“暂时征收土地”的处置。凡士绅武力反抗,更是遭到毫不客气的镇压。
  额楞赛想象着那些士绅们遭到的痛苦,很是心惊。接着就看到,霍崇竟然允许士绅们携家带口离开他占据的地盘,到其他地方去。不少士绅都选择来济南城避难。
  “找些逃到济南的士绅来,本官要问话。”额楞赛对这些人有很大兴趣。
  从一见到额楞赛开始,家人因为袭击霍崇而被杀的士绅亲属就跪地恳求额楞赛大人为他们做主。
  到会面结束之时,这些人又跪地恳求额楞赛为他们做主。请求朝廷在山东的代表额楞赛出兵消灭霍崇。
  这话听得额楞赛眉头皱起,问道:“剿匪须得开拔钱。你等不如先将这开拔钱拿出来。”
  士绅家属们愣住了。很明显没想到现任山东巡抚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在这些士绅家属满脸不解的时候,就听额楞赛大人继续说道:“本官许你等进城躲避,已经是开恩。你等既然来自匪地,为何霍匪肯让你等离开,尚且说不清楚。尔等就不要再闹事。听到了么!”
  这番对话在不太久之后由巡抚衙门内的差役和吏员讲给了冯玉宽。冯玉宽听完之后笑道:“呵呵,这些人也是可怜。自己在乡下已经不识好歹,进了城还是不识好歹。”
  差役与吏员接过冯玉宽递过来的卷烟,点着之后深吸了几口,差役才点头答道:“冯爷,也就巡抚是新来的,等巡抚多干些日子,就得当众扇他们脸。”
  吏员倒是没有这么激进,他答道:“这帮人咋说也是士绅家的人,也没说啥造反的话。应该不会打他们。俺看这次巡抚老爷听住要和霍爷打仗,就急了。”
  冯玉宽没说啥。不少人知道他与霍崇往来比较近,最初一阵子甚至逼得冯玉宽逃出济南城。根据消息,冯玉宽的家差点被抄了。然而霍崇大破官军之后,突然就没人要动冯玉宽的家。在霍崇在济南城外大破清军之后,冯玉宽甚至很自然的回到了济南城。
  别的人怎么想,冯玉宽不是很清楚,然而对于这帮巡抚衙门的人来说,霍崇完全有足够实力打进济南城。之所以没有打进来,理由正如霍崇在告示里所说,“有秩序就是比没秩序强。如果霍崇打下济南城,却因为守不住而被迫放弃。那等于是纵容济南城被抢掠,还是两次。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完全没理由去做。等霍崇有实力占领济南,就一定会夺下济南。请济南人民安心期待。霍崇的大军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既然差役和吏员都明白自己要明哲保身,冯玉宽立刻就变得非常安全。听了最近的一些消息之后,冯玉宽看着漫不经心的问道:“听闻各路衙门最近都在招人?”
  差役与吏员露出了点尴尬的神色。霍崇杀官造反,攻破了县城之后会进行一番大清洗,彻底解决官府的势力。官员死了那是因为他们既然当了官,必须得死。
  差役们地位低贱,在满清不允许考功名的人当中。府衙杂役子孙,就是衙役、捕快、仵作等在衙门当差却无功名之人的子孙没有考功名的权力。所以当差这个行当甚至被认为是下九流。
  便是如此,想吃这碗饭的人依旧不少。此次很多人不敢再干,以至于造成大量空缺的原因就是霍崇现在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而霍崇杀起官吏的时候手不软。
  既然济南城迟早会被霍崇攻破,一部分胆小的差役吏员索性选择了保住自己的小命。
  然而面前的两位却有更深刻的看法,他们叹道:“冯爷,俺们是胆子小。当时没去当守军。那些走的人都是赚满了。听说每一个都赚了几百两。他们要是不走,呵呵,等着看吧。”
  冯玉宽微微一笑。这次满清朝廷的讨伐军遭到了惨烈的失败,但是不等于满清上下全都吃了大亏。譬如济南守军就普遍发了一笔财。
  自从烟草传入中国,抽烟就越来越盛行,到了这时代,家家都以烟敬客。眼前手指里头夹的烟卷因为用到了纸张,并非一种便宜的商品。
  然而最近济南城内守军就成了烟卷的大客户,人人都能日常摸出一根烟卷来抽。顺带着,霍崇生产的竹制、木质、铜质、铜质镀金镀银的烟盒都卖的很好。
  大家又说了一阵,冯玉宽就询问需要怎么的推荐才能推荐人进去巡抚衙门等官府机构。差役与吏员交换了一下视线,仿佛啥也没多想一样,将里头的门道讲给冯玉宽听。
  冯玉宽听完,送了两人两盒烟卷。又给了两人一袋铜钱,并且保证,只要事情办成,还会有谢礼。
  送走了这些人,冯玉宽心里面觉得挺有意义。霍崇这人看着其实并不凶恶,但是做起事情来真有得理不饶人的地步。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占领济南城么?
  很明显,济南各个官府要做的事情减少了非常多。所以对衙役和吏员的工作需求大减,便是减少了许多差役与吏员,并没有对济南城内各路官府的存在造成什么影响。
  没多久,冯玉宽就得到了消息,之前商议安插人的事情是不行了。
  随着冬天一天天逼近,山东巡抚额楞赛终于要被山东急剧恶化的财政状况逼疯了。霍崇占领的地盘仿佛一把长刀,将山东割成南北两片。北边这块虽然拥有济南府,面积却不大。
  以前要由整个山东来供养的官员,此时就由这么一小片的地方提供的钱粮来供养。南边虽然并没有落入霍崇之手,却以各种理由不交税银。结果就是济南这边发不出银子了。
  没办法,额楞赛立刻给雍正上奏折,请求雍正皇帝能采取一些强硬手段。
  雍正看完这奏折,立刻批示道:“济南城里还有许多兵,你留着这些兵有什么用?不就是该派去让那些官员知道你是山东巡抚么?”
  额楞赛看到了朱批,整个人都懵了。济南城内若是没有什么兵留下,霍崇打进来怎么办?
  不过局面这么下去,以济南城内空荡荡的库房。不等霍崇打进来,已经开始欠饷的济南城内大概也不会剩下什么官员、吏员和兵丁。那时候额楞赛这么一个光杆巡抚要么被霍崇抓走杀头,要么被雍正抓走砍头。
  即便明白自己得靠军队去各府把税银压送回来,额楞赛还是担心自己搞错了雍正的心思,便召开了会议,让能说上话的官员们都表达一下意见。即便最后还是得额楞赛背锅,不,正因为最后总是要额楞赛背锅,所以额楞赛才要将尽可能多的人都卷进来。
  此时已经是阴历十一月初,官员们已经一个月没有发饷。而且官员都明白按照现在的局面下去,大伙不用指望饷银。所以额楞赛一说起派军队下去收取税银,竟然没人反对。
  最大的反对只是“怎么才能不出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东税银大劫案(二)
  十一月已经天寒地冻,大汉政权治下的六个县里面却有着与天气相反的热情。新成立不太久的税务局已经跟上了起码一百多年后的美国水平。也就是部门武装化,税收人员起码配备上了火器。
  所以税务局今年的成果那不是一般的好,那是相当的好。凡是地主们都按照摊丁入亩的原则,完成了土地税的缴纳。
  拒绝缴税就是抗拒大汉政权,税务局在给地主的税票上印着一句意味隽永的话,“只有纳税与死亡不可避免”。
  完税率这么高的情况下,大汉政权的财政局面也变得很好。从通满汉奸那边暂时征收或者永久征收出来的上百万亩土地进行了新一年合作。与去年那种勉强凑齐耕种人数相比,今年申请人数量起码是去年的五倍。这让民政部门承受了极大压力。
  这时候,霍崇在根据地里头开办了新一期的学习班。既然都造反了,霍崇就不再藏着掖着。大汉政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这个政权到底是如何运行,让什么人受益。霍崇对此作了细致的解释,进行了理论构架。
  钱清以前听霍崇说过“资本运营”和“剩余价值”的理论。不过那时候霍崇是搞的“风险投资理论”,也就是资本营运中的“信用+资金”的驱动模式。
  这次看完了更完备的理论之后,钱清觉得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明显有了巨大扩展。尤其是在深度上,地主士绅阶级的统治已经毫无秘密可言。
  与钱清相比,其他人可激动得多。尤其是雷虎这家伙,因为思想进步神速,甚至成为了高级班的学员兼讲师。
  看着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雷虎深入浅出的对一群出身不高,甚至是出身穷困的干部讲述满清制度下官员与士绅的阶层关系,以及依靠这种关系建立起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全面控制。
  钱清觉得雷虎这家伙还是有点幼稚。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让他如此兴奋,好像真的明白了天大的道理一样。
  真正困难的不是这个道理,而是接下来的战斗。根据这个理论,当下的士绅地主阶级根本不可能主动投奔霍崇,或者说大汉政权。
  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这也是霍崇重点强调的问题。
  霍崇这边正在搞的可是利用没收的土地搞新的生产,从本质上就与士绅经营土地的模式不同。更不用说霍崇正在写的一些未完成的东西。在那里面,霍崇不仅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模式,更提出了“盈利风险”与“提高生产力的风险”评估方法。
  如果士绅们还有脑子的话,一旦这份东西出来,他们就应该明白,霍崇的理念是一个空前的土地国有化理念。在那样的大汉朝廷下,再没有地主的容身之地。
  战争,还是更惨烈的战争一定会爆发。真不知道雷虎为啥会这么高兴。
  钱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去了她负责的兵部,见到人事处的就问:“到现在有多少人新报名从军,多少人申请离开?”
  “大姐,现在咱们维持不住四千人了。”处长樊三源立刻把一个简单的表格给钱清看。
  钱清一看,眉头就皱起。最近前来申请当兵的人数好歹有几百号。然而各地政府从部队里面抽调的人数则大增,硬是有千余号人被划到了其他部门。
  这还不算完,有更多报告在要人。从工、农、商、学、医。霍崇说过,想建成一个能运行,有一定效率的政权,需要大量人才。所以大汉军队,种福平台要成为一所学校,一个宣传队,让更多人进来,让更多人能走上承担责任的岗位。
  现在钱清突然就想起这话,也明白了霍崇做这样的发言,绝非是一时悲春伤秋的文人情怀爆发的感悟。
  与以前相同。霍崇是一种冷酷无情的态度去直视未来,预先看到了问题,并且尝试解决即将来到的问题。
  人事处长樊三源着急的说道:“大姐,这样下去,咱们能拉出去打仗的人只怕会不够两千。那样还怎么打仗?”
  “三源,不急。原本我觉得先生下令在济南大破清军,是为了拿下济南城。先生竟然放过了济南,我当时很不满意。现在我倒是觉得先生那么做是对的。”
  “为何?”樊三源不明白了。
  “咱们能在济南城外大破清军,清军就不敢用小队找事。这样咱们就有时间来招兵买马。到明年四月份,咱们也许就能征召到一万人了。”
  樊三源思索起来,而兵部其他人见到钱清和樊三源说工作,也纷纷围拢过来。
  “大姐,你为啥说咱们到明年四月就能征召到一万人?”
  “先生不是说满清能打仗的铁杆有三百万人么。八旗和绿营加起来都有快八十万人。他们可以立刻把人派来和咱们打仗。”
  ……
  有提出问题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情报部门负责审问俘虏,这次济南战役之后,所有俘虏里面的军官都被部队抓回来了。
  “俺们审问了俘虏,清军除了骑兵之外,步兵调动起码也得两个月。稍微浪费点时间,就得三个月。他们跑不了那么快。”
  “现在十一月,清军三个月就能到,那也不过是二月!”
  “天寒地冻的,行军更慢。”
  争论也在自己人这边发生了。
  然而大伙不过是打了两次大仗,还都是在山东。这下争论立刻就变得没啥结果。
  不过要是众人知道北京的消息,大概就不会这么悲观。
  雍正动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