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30

  明白了面前的武夫也不能小觑,陈世倌说道:“既然有霍崇的贼人小队前来,本府作为巡抚,有权调度总兵。本府就下令,尔等不得出营,严加防御。等朝廷下旨尔等出兵之时,尔等再出兵。”
  守备虽然还想据理力争,却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堂堂巡抚。
  正如陈世倌所说,巡抚地位在总兵之上,总兵的确理论上得听巡抚命令。不过现实中并非这么简单,巡抚其实怕麻烦,不肯插手总兵的事情。这个陈世倌是恼火讨伐霍崇的大军骚扰了百姓。
  守备还想争辩,却见陈世倌直接写起了公文,没多久公文到手,却是陈世倌利用霍崇也许派遣小队前来为理由。要求各镇总兵严厉约束部下不要出门。作为巡抚的陈世倌也会不断派遣人到各军这边联络,保证各军情报通讯畅通。
  钱清很快就发现了这样奇妙的变动。一些清军守住了清军营寨门口,还在清军与济南城之间不断往来。也不知道他们这是想做啥。
  这段时间靠了乙醚这种物件,特遣小分队已经抓获了两百多清军。甚至有些清军是钱清为了试验,直接摸进了满清军营里头抓出来的。只要被乙醚一捂嘴,没多久那些清军就如死猪般动都不动。随意把他们在地上拖动都不会反抗。
  还没有完全抵达的北直隶清军并没有济南这边驻扎,此时前来进攻大汉政权的其他清军情况被钱清弄了个清清楚楚。
  从单筒望远镜里面看着往来的那些人,钱清很想抓几个活口问问是怎么回事。不过那些人毕竟是往来于清军驻地与济南城之间,钱清决定不要打草惊蛇。若是因为动了这么几个人导致清军躲入济南城,就太得不偿失。
  “大姐,接下来怎么办?”俩俩问。
  钱清应道:“到了这个地步,咱们就请先生过来吧。”
  “要打大仗了?”俩俩兴奋起来。
  钱清也很激动,不过心中却有点难以形容的不适。很快做完了自己的工作,很快就有了空闲时间。走在临时营地外警戒,钱清看到了那些新填埋的土。
  杀人已经不能让钱清再有丝毫畏惧,钱清的不适是针对自己杀人时候的感觉。每一次杀人,钱清都觉得自己想通过杀人榨取到某种欢乐。
  即便自己还是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钱清并不认同自己的这种反应。杀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感觉却是不对劲。钱清发现那种欢乐不对劲是上次与霍崇谈完,她突然发现一件事,虽然自己看到霍崇就高兴,但这种欢乐是非常平和。
  杀人带来的刺激,却如沉浸在什么之中。有点像霍崇描述心理学所说,“越吃越饿,越喝越渴”。这真的有点将钱清吓到了。
  想把这心情讲给霍崇,又觉得这么嗜杀的自己是不对的。这下钱清突然生出一种羞耻感。让霍崇看到这样的自己,真的是羞愧难当!那岂不是将自己腐坏的阴暗面让霍崇看到了么。
  或许没什么比这样做更难以接受,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嗜杀的批评都远远不及。
  这种纠结并没有维持太久,霍崇的军队就到了。实际上霍崇早在三天前就率军抵达了附近。本以为自己会惊动清军,却没想到清军堵在大道两侧的行动,惊扰了百姓。让霍崇能够轻松抵达目的地。
  再次见到霍崇,钱清立刻觉得心中暖暖的。霍崇作为老师其实又麻烦又严厉,甚至有点老父亲的感觉。什么都想塞给钱清,让钱清学会霍崇知道的一切。的确是个很麻烦的中年人。
  如果霍崇能什么都不说,只等钱清求上门的时候再倾囊相授的话,钱清觉得自己的老师大概就是个完美的人了。
  不过每次见到霍崇,钱清都觉得在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暖意。仿佛是太阳,纯正明亮,在霍崇身边,钱清就不用担心自己身上那些阴暗的东西。在这方面,霍崇做到的程度简直令钱清膜拜。不管是什么人,霍崇都很少用“好与坏”去评价。对于人本身,霍崇的宽容度真有种胸怀天下的意思呢?
  然后钱清就听霍崇问道:“特种小队能把守住入口的那个清军营地无声息的解决么?”
  这任务又是要杀人,钱清却无羞耻,也没有沉溺其中,只是感到能为霍崇效力带来的满足感,“先生,我能!”
  “你别去,你要留下来指挥部队。我是问,你觉得特种小队能做到么。”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迎面而行的双方(五)
  霍崇不太能理解清军的颟顸,这不是说好了清军还没有完全腐朽的时代么?说好了这是清军还有战斗力的时代么?
  两万人面对几千人,不该是嗷一嗓子就扑上来了么。准备完善的靠近,然后黏住对方开始打消耗战。这已经是霍崇在做战役推演时候做出的大汉政权一方最糟糕的局面。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清军到现在都没有进行行动,直接给了大汉政权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选择题。
  要不要鼓起勇气,一路包围歼灭清军。如果最终成功,无疑是一把就扔出个豹子。是的,是扔出豹子。
  所谓豹子,指的是骰子游戏中,所有骰子的点数必须一样,同时,这个点数必须是红点。
  就如霍崇面前诸多的战役选择之一,是一举将两万清军在野地里里包围歼灭。这除了要求大汉军队行动迅速准确,还得对方配合呢。
  如果这个计划失败,大汉军队就得有各种备案。正如霍崇在搞项目的时候,得有进度与备案一样。
  钱清不在参谋部的这段时间,被赶鸭子上架的年轻参谋们真是横眉冷对草稿纸,俯首怒咬铅笔头。
  钱清回来了,参谋部进度提升了许多。尤其是钱清在济南这边进行了一段实地工作,对当下情况有第一手了解。
  计划快速完成了,连着一天都没睡觉的钱清等参谋部的人员被霍崇撵去睡觉。结果到了中午时分,特种分队就有些心虚的回来禀报。摸掉了在通向济南府大路上的清军军营。
  然而大家一时太心软,让几个没就地处决的清军俘虏跑掉了。
  看这些家伙们这模样,霍崇也很是讶异。平日里也没见他们这么心狠手辣。仔细一问才知道,呦呵,自己的宝贝徒弟钱清这次带队,光亲手杀的俘虏就上百十号。审问完就杀,毫不留情。
  杀到让这帮特种兵们都心软了。这才出现了去搞偷袭,还留下俘虏的问题。
  不过这帮人也明白不能这么仁慈。至少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是不可能被敌人理解的。既然都已经杀了不少敌人,剩余的敌人只会认为他们此时还能活下来,只是要以后杀他们。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霍崇也只能赶鸭子上架。让参谋部的那帮人先睡着,全程参加了制定计划的霍崇把各队队长叫来。将作战计划安排向各队队长做了解释。
  之前特遣队里面作为向导的全部归队,带领各部队按照计划向预定地点出发。
  正如霍崇所料,那三名逃出来的清军此时正拼命向济南城方向赶去。这一路上跑得极为辛苦,眼见前面有个村子,三名清军也没多想,直接进了村子。正好看到有人推着些吃的,好像要出去卖。
  三名清军上去就拦住这人,也不多说,直接拿了东西就往嘴里塞。逃命了半天,是真的饿了啊。
  本以为吃完之后就没事了,却见这人猛然抽出一根棒子对着其中一名官兵轮过来。官兵满嘴都是食物,被这么一打,立刻还击。没想到一口噎住,随即被棒子敲在肩头,捂着喉咙倒向地面。
  另外两人大惊,一人去看同伴怎么了,另外一人骂着“你要死么!”对着被官兵抢了的汉子猛烈打去。
  就听周围已经有人喊起来,“官军又来打人抢东西啦!”
  随着呼喊,村子里的人并没有害怕的躲起来,反倒拎着棍棒、锄头、耙子等农具冲了出来。毕竟人多势众,清军很快就被这么多人打的跪倒在地求饶。
  百姓倒也没杀他们,只是把他们捆了起来。那个被噎住的官兵嘴里的东西此时也好不容易喷出一半,咽下去一半。没被噎死。
  三个人被绳捆索绑,任由村民把他们拖到村子边一个看农田的窝棚里。此时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三人再也不想着该如何报信,全部注意力都落到自己怎么才能活下来。
  霍崇并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既然做了敌人已经听说一些消息的设定,军队行动就不再追求隐蔽。大队人马沿着大路快速行动。距离清军大营二十里路,才有一队进入岔道,趁着天黑向清军背后抹去。
  钱清此时还睡得迷迷糊糊,就由霍崇的六师弟李铁牛负责带兵。带上霍崇的运动手表,部队在向导与铁牛带领下,也不点火把,抹黑向着清军三大营地与济南城之间的要地进发。
  如果清军此时还没有爆发那么多破事,他们是能够发现大队人马正在向他们扑来。即便探马没有注意到,至少出去祸害周围村镇的清军也能注意到。
  可现在恰恰因为山东巡抚陈世倌受不了清军的恶性,派了人堵在清军大门口,以“霍贼已经派了人前来骚扰”为理由,不许清军随意出营。
  清军各总兵们虽然气的够呛,然而巡抚地位就是在总兵之上,所以总兵们索性就让各营待在营地里,派人出来监视着门口的那帮监视者。
  双方骂骂咧咧,却还不敢大打出手。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自己人身上。
  山东巡抚与清军讨伐军的总兵们都认为自己要用这个正义和正确的借口去压制对方。却唯独没想到,这个双方都心知肚明只是个借口的说法竟然正确以及准确描述出真实局面的现状。
  天亮了。
  清军吃早饭的时候就发现不太远的地方升起了不少炊烟,这让清军感觉不对头。总兵们纷纷派出人马,前去查看是怎么回事。
  守门的山东本地官军听到这个理由,当即表示要派人一起去。这可惹恼了总兵们,大家都是体面的高级武官,哪能受这个气。总兵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体面的应对,“老子不去了!”
  便是到了此时,清军也没想到霍崇的军队真的打过来了。
  再过了一个多时辰,当大量军队排着整齐队列出现在清军大营视野内,清军两位总兵听说之后也没真当回事。只有来自江苏的总兵才觉得得看看到底是哪一路人马过来。
  派出去的人没能回来,大汉军队一顿排枪就解决这帮晕晕乎乎靠过来的清军。
  这场后世称为第一次济南会战的战斗就在大汉军队完成了前期准备的局面下全面展开。
  此时的清军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代的清军相比,还真的不算烂。
  确定果然有敌人发动袭击,江苏、河南的总兵迅速整顿好队伍出营。连山东二十七营剩下的所有部队组成的山东清军反应也足够迅速。
  三个大营没有集结在一起,而是向着不同方向摆开阵势。
  霍崇在第歼灭登州镇总兵那次战斗中留守在淄博,只是看了战报,主持了战后总结会议。
  此次算是霍崇第一次指挥万人级别规模的战斗。眼瞅着对面清军整齐的阵列,刀枪步兵、弓箭手、火枪手整齐排列。
  骑兵队在侧翼准备。那些盔甲鲜明的军官们在军中醒目位置。光是看,还真感觉对方挺有威压的感觉。
  这边霍崇的军队里面的组织就简单的多。四千火枪队,四千长矛兵。尤其是这四千长矛兵还是那帮新来的,霍崇也不指望他们冲锋陷阵,他们能够在战斗中稳稳当当站好,作为四千火枪队与八百火炮手的活动拒马工事就好。
  至于八百火炮手,则是16人一个炮组,构成的50个炮组。
  每一个炮组都负责一门三斤炮。此时霍崇还没搞出来蒸汽机,没办法用高炉冶炼铸铁。铸铁与清代冶铁炉冶炼出来铁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流动性。
  铁水流动性不足,直接导致了浇铸出来的火炮的密度不均匀。
  哪怕是同样的厚度,火炮自身密度不均匀就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应力。火药燃烧之时,炮膛内部承受到巨大压力,内部应力的作用下,很可能直接导致火炮自己炸膛。
  这也是霍崇听过的讲座里,那些战史专家的评价。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军之间的火器本身没有出现巨大代差。但是英国工业实力让英国解决了铸铁问题,造出来的火炮在同样口径下,重量轻得多。使得英军可以行动速度比清军快得多。
  另外就是英军火炮轻便,炮管厚度自然薄了很多。炮管薄,意味着散热快。清军火炮打几炮就得停歇十几分钟散热。英军则可以几分钟内就充分进行新一轮的射击。
  同样数量的火炮,英军的使用效率又比清军高得多。
  加上英军火炮的炮兵射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清军更是高明的太多太多。不说别的,当时英军炮兵指挥可都掌握了从死敌拿破仑那边学来的“拿破仑射击参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