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0

  想到这里,雍正突然发现年羹尧便是在乞命折子里竟然也没有以“奴才”自称。
  这发现气的处于某种贤者状态下的雍正都扑哧一声气乐了。
  既然年羹尧如此冥顽不灵,雍正还是想让年羹尧死的明白些。想来想去,雍正想起自己与年羹尧多次打过机锋。又提笔写到:尔自尽后,稍有含怨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矣,万劫亦不能消汝罪孽也,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放下笔,雍正觉得浑身气力仿佛被抽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无力中有种解脱的轻松感觉。是的,解脱了,终于解脱了。雍正终于从年羹尧这个令他倾注过无比期待又承受过同样失望的人身上解脱了。年羹尧可以去死了。
  此时天色已黑,长信道长听完了霍崇对年羹尧死亡的期待,以及这种期待的理由。
  道长呵呵一笑,抬手指向天空,“霍先生,年羹尧一介凡夫,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星位。不过霍先生天纵之才,既然说了要有将星陨落,上天所应只为霍先生。”
  “道……长……”霍崇不得不拖长声音表达自己的无奈,“咱别弄这虚套好不好。”
  话音未落,却见长信道长手指方向的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流星。明亮的星尾拖的老长,却又无声的稍纵即逝。再看天空,又是繁星点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就听长信道长笑道:“霍先生,上天已有回应,星坠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懵圈的山东士绅(一)
  霍崇再次回到淄川县县城,县城的城门大开。早已经攻克县城的部队排开队列迎接霍崇。围观的人们远远站着,眼瞅着霍崇在众人簇拥下进入了县城,脸上神色各异。
  士绅们都派了人偷偷围观,眼见霍崇进了县衙,这才赶紧回去禀报各家的家主。
  每一家士绅都惴惴不安,没人想得到霍崇竟然造反了,更没人想得到霍崇竟然轻松击败官军,以主人的姿态回到县城。以前的霍崇、霍爷、霍先生,无疑成了霍大王。这位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的霍大王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士绅们全然没有头绪。
  不仅在淄川县,隔壁的临淄县也是如此。霍崇的二徒弟杨望富以新任县令的身份回到了故乡,前去伯父杨友芳家拜见的时候竟然吃了闭门羹。山东八极门的首领之一,杨友芳居然将其拒之门外。
  不过杨友芳的坚持也没能维持太久,第二天晚上,他就偷偷的前来见了已经成为逆贼的侄子。见了面,杨友芳就唉声叹气,责备起霍崇做事太过鲁莽。
  “大伯,这怪不得霍先生。你可怪错了霍先生。”杨望富已经做出了选择,责怪起伯父来。
  听了侄子杨望富的解释,作为霍崇第一次见到雍亲王的目击者兼亲身经历者,杨友芳听完了霍崇拿出来的解释,忍不住叹道:“这是命,这都是命啊。”
  雷虎作为临淄县新政权的主簿,虽然也听过这些经历,此事依旧听得津津有味。看杨友芳已经接受了现实,就请教起杨友芳对那件事的回忆和看法。杨友芳回想了一阵,叹道:“那雍亲王做事不地道……”
  说完了对过往的回忆,杨望富请求杨友芳向八极门的同门送出消息,讲述霍崇与八极门的关系,请求八极门的同门在之后的战争中能看在同门的关系上,不要站到满清那边。
  杨友芳听得一个劲摇头,长叹道:“唉……俺尽力吧。”
  说完,杨友芳实在是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望富,你们真以为能打赢朝廷?”
  “能!一定能打赢!”杨望富果断答道:“只要天下百姓都能起来反清,满清那点人还不够杀呢!”
  看得出,杨友芳根本不信。最后还是不留下任何承诺,起身离开了。
  杨友芳来之前,杨望富与雷虎等干部正在处理公务,此时就继续将其他人招呼进来。
  霍崇给出了众人近期目标,首先就是恢复种福平台已经建起的生产体系。派这些人来之前霍崇就强调过,种福平台是大伙经营数年的心血,也是可以马上拿起来就营运的部门。平台控制的体系是给义军提供钱粮物资的根本。
  恢复了根本营运,接下来就是尽快将满清之前的那套税收体系也给尽量营运起来。有了钱粮,才能让义军不断扩张。并且将当地民众与义军结合起来。
  大家又商议片刻,确定霍崇已经明确的几个要点。那帮在满清当官的家族,给这家人每个留下十亩地,多出来一概“暂时征收”。暂时征收的期限到那些官员主动宣布脱离满清,回到山东加入“大汉”政权为止。
  这些土地自然就成了种福平台下管理的土地。相应的,大汉政权要向无地农民宣布,有这么多地可以出租,这些人可以来耕种。按照以前种福平台的模式,四六分账。租种土地的拿六,种福平台拿四。
  另外一条则是大汉政权下的土地实施“摊丁入亩”政策,同样不再收取丁税,而是直接对土地收税。无地农民在大汉政权控制区内没有丁税与徭役。
  把这些商议完,雷虎叹道:“这是让大地起刀兵。”
  杨望富有些不屑,“满清尚且做得,我等为何做不得!先生既然要这么做,那就定然能做!”
第一百四十三章
懵圈的山东士绅(二)
  雍正三年,临淄县有个说法,“半个临淄是艾家”。艾家在这临淄真的是兴旺发达超过三十年。
  康熙三十年,艾家兄弟中的艾有昌、艾有宽都考上了进士。同门双进士,这不仅传为美谈,更是极大催生了艾家的地位。艾家的土地就如水银泻地般扩展开来。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艾家的艾有让又考上了进士。让隆隆前进的艾家大车再填一股新力。
  三兄弟虽然没出什么名臣,却让艾家在这临淄县城里拥有极大发言权。譬如,谁想卖地,出于尊重也得问问艾家的意思。
  在雍正四年年初,艾家的家丁偷偷溜出后门,趁人不注意,跑到街边揭下一张告示,又赶紧跑回艾家大宅。
  艾家三兄弟都没回老家居住,主持家业的只是个艾家举人。拿过告示,艾举人带上从种福平台下的眼镜铺里配的眼镜,拿起告示赶紧阅读。
  霍崇并不想搞什么谎言。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发现,说实话往往比说瞎话更能迷惑别人。尤其是在这个满清时代,霍崇真的不曾去欺骗过什么人。是那些人总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霍崇。雍正就是个典型,便是有修养有理想的人,做出的评价也不过是“你能把实话说的和瞎话一样”。
  所以艾举人看的手都抖了起来。在告示中,霍崇告知临淄县百姓,自己怎么认识的雍正,救了雍正的手下。雍正当时就认为霍崇是个江洋大盗,因为他个人不高兴,所以要弄死霍崇。
  之后雍正几次尝试弄死霍崇,因为时机不对,遇到了老十四和康熙的参与,所以功败垂成。
  之后雍正药死了他老爹康熙,篡改遗诏当上了皇帝。随即把他同父同母的弟弟老十四派去给康熙守灵,变相软禁起来。
  雍正这么一个人,搞着上层斗争的时候还不放过只见过两面的霍崇。派了钦差来抓霍崇,理由是霍崇妖言惑众。霍崇这么多年来从不是什么拜神的人,何来妖言。
  可见,国之将亡必出妖孽。满清官员贪污腐败在前,雍正这睚眦必报滥杀无辜的家伙在后。都是满清灭亡的征兆。
  胡虏无百年国运。汉人被压迫百年,当于此时奋起。山东素来忠义,抗击满清入侵之时出现过无数英雄豪杰。慷慨壮烈,为后人仰慕。所以山东遭受满清屠戮之重,虽然论单次屠杀数量,比不上扬州十日。但整体数量远远过之。
  此时霍崇揭竿而起,担任大汉都督,重开华夏之天。望汉人兄弟姐妹一起助霍崇一臂之力,那些愿意推翻满清暴虐统治的华夏兄弟们团结在一起推翻满清。
  ……
  这是艾举人生平第一次看到造反檄文,心中恐慌是必然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气愤。这霍崇事反贼,艾家是朝廷官员,正牌进士,双方本就是敌对。
  但更让艾举人恼火的则是后面的部分。霍崇公开将新的土地政策公布于众,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霍崇对于在满清朝廷当官的人家土地进行了基于“敌对立场”的态度。
  凡是家里有人在满清朝廷当官的,在其成员没有弃暗投明回到大汉政权之前,其家里每个人可以保留十亩地。霍崇也特别批示,男女都算在其中,孩子也算在其中。但是奴仆、干儿子不算。
  超过这些的土地都将被大汉政权暂时征收,直到官员回来正式投靠大汉政权,才会返还。
  艾举人反复看过这篇白话文告示。因为采取了现代语文的文法,读起来简单明快,又不带歧义。艾举人是彻底绝望了。
  其实艾举人本人是考虑过起兵反了霍崇这反贼,但是霍崇在临淄县那边大破官军。艾举人这辈人都没见过上千的尸体,他没能看到战场,只是见到掩埋尸体。只是看到那堆积如山,被剥去甲胄衣裤,光着上身和大腿的尸体堆。艾举人就差点被吓的晕倒。
  反抗是做不到了,能做到的就剩下大门紧闭,等待着王师反攻的时候为王师当内应。
  现在看,艾家只怕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很明显,霍崇这反贼的告示所列的土地政策就是针对艾家这样的大户。
  艾家出了三名进士,连成大片的土地就有上万亩。没有和这大块主地连起来的大块连片土地加起来也得有几万亩。而艾家的人口不过百余口。就算是一人分到十亩地,那剩下的几万亩地可都要被霍崇“临时征用”。
  现在根本不用考虑艾家的进士们会投奔霍崇,也就是说,霍崇只要在一天,艾家就只能靠这千亩土地过活。
  虽然一人十亩地,也不至于饿死。但是艾家却有几百家丁奴仆,这些人都是要靠艾家发钱发粮。千余亩地养活六七百人就是笑话了,维持的办法只有靠家里积蓄。可再多家产也禁不住这样的消耗。
  最后,艾举人已经决定,得想办法搞死霍崇。
  正在想,家丁急匆匆跑了进来,“老爷,霍崇的人在外面叫门。”
  艾举人叹口气,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但是霍崇此时气焰嚣张,不开门就只会让对方打进门来。那时候可就惨了。
  请霍崇的人进来,艾举人勉强稳定心神看着进来的家伙。
  来人二十来岁,一身对襟上衣。却不是绊扣,而是霍崇造的那种纽扣。整齐的衣襟,竖起的衣领,看上去干净整洁。
  那人戴着一顶古怪的帽子,像是个锅盔扣在头上,额头前则是一个大大的前凸,像是根向前凸出的半截舌头。很醒目,又很违和。
  年轻人的衣服并不臃肿,也不是那种穷人薄衣服那么单薄。应该是艾举人买过的兔毛内衬。他腰间系了一根起码三指宽的皮带,皮革质地极佳。脚下是霍崇手下特有的皮靴。行走间虎虎生风,在艾举人面前站定之时又极稳。
  “这位兄弟,不知有何事指教?”艾举人尽量不让声音有什么起伏。
  年轻人直接递上一份东西。艾举人接过一看,原来是霍崇那边写来的信。不,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是公文。公文里告诉艾举人,正月二十之前,根据县里鱼鳞册的记录,完成土地移交工作。
  这真的是蹬鼻子上脸!艾举人只想叫手下一拥而上,将这名逆贼与同行的逆贼一并杀了。
  可想到那好多好多堆官军尸体,艾举人忍住了。敷衍一番,打发走了年轻逆贼。艾举人下令,想办法偷偷召集艾家的家丁,一举起事,夺回县城。
  山东读书风气很盛,从来不缺乏进士。便是淄博也不止艾家才有进士。这地方这几十年已经出了九名进士。另外一家吕进士家的人就没有艾家这么有涵养。当然,这也可能是吕进士中进士时间较短,雍正二年才中。所以家业不大,没有那么多人和土地要挂念。
  留在家里的吕举人一看霍崇的手下竟然拿了从县城抄来的鱼鳞册上的土地内容,知道是瞒不过。先是敷衍,随即派遣家丁与一些族人,抄了小路埋伏起来,对霍崇的部下发动了袭击。
  当这帮人拎着刀枪棍棒杀出来的时候,看着只佩戴了随身宝剑的霍崇部下从皮带上的皮套里抽出了黑乎乎的短家伙。片刻后,这些家伙就开始发出尖锐的爆响。
  卖给西班牙船长织田秀吉的手铳青铜制作,单发,铜制弹壳。但这并不妨碍霍崇大量制造给自家人使用的左轮之时使用铁质零件与纸壳子弹。
  当吕举人被从家里拽出来的时候,没去看过小清河畔尸体堆的吕举人才知道霍崇的手下敢如此张狂的到处行走绝非是因为他们狂妄自大。
  淄川县的总部,往来的探马将最新消息送进总部。便是在这样紧张到神经都要颤抖起来的时期,霍崇也只是让之前高级班毕业的人员负责各地事物,实在是缺人手的才会抽调一部分中级班的前去帮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