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36

  钦使用力摆手,打断了南居益,尖着嗓子说道:“这可不成。皇爷差杂家和这两位锦衣卫兄弟前来,一是传旨押运银子,二是在福建等着。所有事情做好了,才敢回京复命。”
  停顿了一下,钦使又强调道:“若是南大人完成不了工作,或是超了期限,皇爷说了,让杂家等人直接跳海里,不用回去了。”
  南居益眨眼咧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拜托了,南大人。”钦使起身给南居益施了个礼,苦着脸说道:“您多受累,抓紧点,早办完早利索,别让俺们跳海喂王八成不?”
  “钦使言重了。”南居益赶忙回礼,就差拍胸脯了,连声保证道:“本官这就去布置,肯定提前完成,绝不会让钦使难做。”
  钦使心中稍安,可还没全放心,盯着南居益问道:“皇爷密旨中如何交代的,杂家也不知道。南大人,您不会骗俺们吧?万一傻傻地回京复命,皇爷咔嚓咔嚓……”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公公请放宽心。”南居益觉得与身份不符,也没赌咒发誓,只好编个瞎话打发走这个怕死的钦使,“本官信佛,从不打逛语,那是要下拔舌地狱的。”
  哦,钦使眨巴眨巴眼睛,犹犹豫豫地下去安歇。
  南居益送走钦使和随行的锦衣卫,不由得苦笑摇头。
  可怜的,不知道圣上如何严厉,吓得这位公公都有点魔怔了。
  
第129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当然,这也给了南居益很大的压力。
  他知道现在其它事情都可放下,圣上密旨交代的才是重中之重,拼了老命也得完成。
  圣上拔的二十万两银子说起来也不算太多,一个兵给十两的话,就要花去差不多一小半。再出动水师,筹备物资,也剩不下多少。
  但南居益却有了底气,无他,密旨中还告诉了他一件事情,厦门开埠通商。
  虽然作为大明唯一的通商口岸月港,就在福建。但关税政策有问题,每年只能收上几万两银子,你说气不气人。
  “四方异客,皆集月港”,“漳泉二郡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皆然”,仅海澄县就“什家而七…通番十倍于昔”。
  看这种种形容,明明是盛况空前。可朱由校却拿着舶税三万五千两白银的数据,欲哭无泪。
  一年哪,俺大明的海关就收了这点钱?还是历史较好水平,也太能闹了吧?
  南居益看过新市舶司的大概章程,认为相当可行,比月港现在施行的强太多了。
  而厦门市舶司的收入,将会有一半划归布政司,也就是地方财政,用于福建的海防建设。
  收的多,留的多,南居益粗略一算,觉得一年多上几万两军费还是有把握的。
  况且,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属于内河港口,大量泥沙正逐渐将港口淤塞,也是影响月港海外贸易的一大原因。
  厦门好,厦门好啊!
  南居益让人召集文武官员前来开会,但心里却并不认为红毛夷卷土重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红毛夷千里迢迢地来,还不是为了通商贸易。既然海禁已经放开,就老老实实做生意,不太可能大动刀兵。
  当然,圣上交办的一定要办好,还要超额完成任务。
  东番嘛,看圣上的意思,是个好地方。
  等福建再闹灾荒,就把流民迁到那儿去。既是赈灾恤民,又让圣上满意,两全其美呀!
  ……
  当沈有容又激动又感动地走出皇宫时,夜幕已经降临。
  而他已经是大明新任的东海水师提督军务总兵官,加少保,驻骅崇明岛。
  从登镇入京觐见,到东海水师提督,沈有容想想这几天的经历,还恍然在梦中一般。
  苦熬了几十年,出生入死,跟倭寇、鞑虏、建奴都交过手,才混上个总兵。
  而就在这短短数天,不仅官升权涨,还得圣上倚重信任,想想都不太敢相信。
  不过,这确实是真的。
  沈有容伸手拂过身上所穿的袍服,那是圣上所赐的象征极高礼遇的飞鱼服,那是臣子能得到的极高的荣誉。
  一等蟒服,二等飞鱼,三等斗牛,四等麒麟。
  戚继光戚帅,就曾得到过御赐蟒服的荣耀。沈有容论功不敢与戚帅并肩,得到飞鱼服已是激动莫名、感激涕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沈有容回头看了一眼庄严的午门,似乎看到少年皇帝殷殷期盼的目光。
  他深施一礼,手掌落下,顺势捋过颌下长须。
  随即,他把腰板挺得倍直,转身大步向前走去,似乎要让皇帝看看,他还身康体健,还能为君效命,为国效力。
  乾清宫内,少年皇帝慢慢收回望向殿外的目光,心中暗自祈祷:沈有容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莫负朕望。
  不管荷兰人是否会象历史上那样卷土重来,一支强大的,至少要称霸东亚的水师,都是完全必要的。
  没有垄断,哪来的巨额利润?不能平靖海氛,你凭什么理足气壮地收保护费?
  而要垄断,就免不了跟红毛夷交锋,更少不了跟亦商亦盗的武装集团较量。
  不把别人打服,谁能心甘情愿地交买路钱;不能出头平事儿,谁给你交保护费?
  还就不信了,郑芝龙能靠这个富可敌国,我大明就得穷得叮当响。
  当然,要称霸东海南海,还要准备几年,朱由校暂定为三年,最多也不超过五年。
  以苏鲁闽浙粤五省为主,大造海船,造大海船,猛造火炮,造猛火炮;训练水手水兵炮手,再挨个打服对手。
  而在这准备的时间里,全面放开海禁,打击走私,增加收入,就成了比较重要的来钱渠道。
  每年从国内要出口多少生丝、丝绸、瓷器、白糖等物,都不用细算,就知道月港那几万税金跟没收差不多。
  既然朝廷指定的唯一通商口岸月港已形同虚设,又何必拘泥于此,继续实施禁海之策呢?
  如果因为水师不力,或是官商勾结,而无法禁绝走私,那就整顿水师,再从货物的源头入手,逐渐控制,形成规范。
  况且,朱由校借助自己的历史知识,以及从海商那里得到的资料,已经使出了釜底抽薪之计,成功的概率很大。
  对于中国海商,朱由校最后的政策还会归于扶持,以与欧洲海商竞争,甚至是开展全球贸易。
  但现阶段,必须收服他们,使他们知道畏惧国法,而不只是“为逐利而忘生死”。甚至于,竟敢勾结红毛夷,只为了赚钱发财。
  王体乾轻手轻脚地进了大殿,见皇爷转过目光,躬身奏道:“是女官奉皇后千岁懿旨来禀奏,说是这几日身体不适,不能服侍皇爷了。”
  朱由校刚想说召御医,却又停了下来,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身体不适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皇后张嫣来亲戚了,每个月都要来那么几天的亲戚。
  据说在以前的朝代,妃嫔若是不方便,会在脸上点个红点啥的,内官便不将其列入侍寢名单。
  明朝还没有翻牌子的规矩,宫中也只有三位妃嫔,完全是可着皇帝的心思,愿意去哪睡就去哪睡。
  所以,出了这事儿,估计张嫣也羞怯无措,差了女官来通知,省得皇帝去了却扫了兴致。
  朕是那样的人嘛,去了就是干那啥,就不能啥也不干,好好睡个觉?
  “朕知道了。”朱由校还有些抱屈呢,对王体乾吩咐道:“让女官转告皇后,安心静养,注意饮食。”
  
第130章
拖欠?不,是偷税漏税
  王体乾答应着退了出去,时间不大又转回,向皇帝躬身禀奏道:“皇爷,东厂抄没的钱财都清点完毕,已运至内库保管。”
  朱由校点了点头,脸上现出几分笑意,对王体乾说道:“王伴这差事办得甚好,朕重重有赏。”
  在京城中,勋贵最有钱,太监其次,官员最末。这是朱由校在后世偶尔看过李自成拷掠索财的资料,得出的印象。
  王体乾清除内宫监掌印王朝辅和御用监掌印李朝庆,所抄的财产,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个太监都是万历时的老人儿,也不知道贪了多少年。清除掉他们,朱由校觉得很应该。
  再说,朱由校缺钱缺得眼睛都红了,给王体乾反贪之权,跟放出魏大爷是一个道理。
  连钱财带地产,又是二三十万两银子进账,能买很多很多的千磅大炮呢!
  而宫内的大太监还不是最有钱的,那些在外为官的太监,象提督苏杭织造的太监李实,南京内织染局的高和等人,已经被要钱不要脸的皇帝盯上了。
  苏杭织造局和南京内织染局,还有什么神帛堂、留京供应机房等,都是织造或供应宫廷所需丝织品的皇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