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36

  “女孩子读书——”二丫娘从里屋走了出来,欲言又止,看着女儿低下头,心一软,笑着说道:“咱家要出个女秀才,也是大好事呢!”
  二丫爹笑着附和道:“好好读书,以后过年的春联、福字,就你写了。”
  二丫这才开心起来,拿根木柴在地上写了个“福”字,左右端详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
  ……
  一份份文件审阅过后放到一边,越放越高,差不多要挡住辽东巡抚吴用先的目光,他才停了下来。
  取下眼镜,揉着有些胀痛的眼睛,吴用先感到的是轻松。
  辽东重建,移民安置,开发建设,很多都是与原来,或是与内地不一样的政策。
  经过几年的施行,辽东官府已经顺遂,官吏们已经接受并掌握了新的治政管理的办法。
  更让吴用先感到欣慰的是,辽东百姓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朝廷的供给,达到了自给自足。
  这得益于土地基数的大幅增加,得益于新作物的耐寒高产。
  虽然稻米、小麦、番薯等还在运进辽东,可已经是商业行为,不是赈济补贴,而是赚钱。
  当然,现在的辽东百姓停留在吃饱的阶段,土豆、黑麦、玉米都算不上细粮,副食也只有鱼肉最为便宜可得。
  可在古代,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就可称之为盛世。那个“糠稀”盛世,不就是靠着这个被载入史册。
  吴用先知道万岁对于辽东开发,以及北扩疆域的执着,辽东自给自足,就是大功,可以加速实现万岁的宏图大志。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吴用先确定自给自足的目标已经达到,才铺纸提笔,给皇帝写密奏报喜。
  他是一个谨慎的人,更知道皇帝眼中不揉沙子,最恨臣子欺骗。所以,他要仔细检查报上来的数据,确保万无一失。
  
第659章
感慨
  当然,朝廷向辽东的投入只是减少,还不是停止。
  官府的运转,军队的粮饷,已经形成惯例的储粮备荒,在辽东只能收取少量赋税的情况下,至少还要一两年才能完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
  但吴用先相信,这份奏疏呈上去,会让皇帝龙颜大悦,也能使自己的政绩增加亮点。
  从战乱中重建,辽东恢复的速度不可谓不快。皇帝既然关注,投入也多,吴用先终于是不负所望。
  “老爷。”吴夫人亲自端来茶点,关心地劝道:“早点休息,这么劳累,身体会吃不消的。”
  吴用先把奏疏写完,封好,才抬起头,笑着说道:“君命也,何敢避难?何敢畏苦?”
  吴夫人坐在旁边,说道:“那也要多注意身体,才能为朝廷多效力呀!”
  “对,夫人说得极是。”吴用先连连颌首应承,端起参茶喝着,精神似乎又振作起来。
  吴夫人把面包片向前推了推,说道:“这是面包店新烤的,妾身觉得味道还好。老爷,您尝尝。”
  吴用先拿起一片放进嘴里嚼着,点头道:“嗯,有奶香,味道不错。”
  “京城的国兴园才最正宗,那是皇家开的。”吴夫人听到夫君称赞,来了精神,说道:“开在沈阳的还不是分店,据说是偷师学的艺。”
  吴用先笑了笑,说道:“等回到京师,你就去国兴园吃那正宗的。”
  停顿了一下,吴用先感慨道:“万岁许我五年之期,这再有两年,就要回京复命了。”
  吴夫人倒是甚为期待,沈阳建设得挺好,但在繁华程度上,到底是不比天子脚下。
  皇家除了卖酒,又卖面包了。吴用先嘴里吃着,暗自摇了摇头,突然想起,还有宫廷酱菜啥的,好象品种还挺呢!
  万岁赚钱也是个厉害的。吴用先笑了笑,倒也理解。
  很多花费都不从朝廷财政拔款,比如少英院、科学院的一些经费,打起仗来还要皇帝拿金花银垫付。这皇家的日子,不靠万岁赚来的钱,还真不好过。
  当然,吴用先不知道皇帝的各种赚钱手段,以及赚了多少钱。
  他喝着参茶,吃着面包,显得不伦不类,但脑袋里却又想着明年大规模开始铁路建设的事情。
  从朝廷邸报上看,铁路建设主要是在北方开始,重点在陕西、河南、北直隶,首先要建成运输粮食物资的赈灾通道。
  作为灾区以工代赈的主要项目之一,在辽东却有侧重地加大了投入。这能看出皇帝对于辽东建设的重视,也能看出修路资金的相对宽裕。
  只不过,在辽东的百姓基本都有土地耕种,想要招到足够数量的筑路队伍,显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吴用先沉吟着,渐渐有了模糊的思路,虽不确切,但还是能够稍微放松下来。
  ……
  对于皇帝来说,开面包店赚钱,只是随便交给宫人去办的小事。
  馒头、米饭、面包,都是往肚里吃的;蒸煮或烘焙,也只是不同的做法。至于喜欢吃什么,由人们去选择就好。
  反正,皇帝更喜欢吃米饭,更喜欢吃中华博大精深的各种美味菜肴。
  外面天寒地冻,屋内暖意如春。
  铜火锅沸腾,调料和肉香飘入鼻中,令人馋涎欲滴。
  皇后张嫣笑语殷殷,给皇帝夹着涮好的羊肉片,“皇爷改良的这种羊肉吃法,既鲜又香,臣妾最是爱吃。”
  “冬天吃火锅,最合时宜。”皇帝笑着把羊肉蘸了芝麻酱,放进嘴里一嚼,真香。
  除了面包店,火锅也被皇帝让工匠改成了后世的模样,佐料更全,吃起来更香更诱人。
  当时也有涮羊肉的吃法,却没有成型,显得很是简陋。至于什么正阳楼、东来顺,那是几百年后才有的字号。
  诞下龙子,张嫣算是真正的母仪天下,做到了皇后应该有了一切。
  当然,这是她和外人所想。皇子既是嫡,又是长,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皇太子无疑。
  皇帝自然也对自己的儿子充满期望,不管是张嫣所生,还是其他嫔妃,都是他的孩子。
  但是否一定会立嫡,皇帝早就有了决断,未必。
  古代有立嫡、立长,还有立贤。尽管立嫡被作为最正统最合法的方式,而成为主流。
  但皇帝可不会不会继承人的能力和品性,只靠着出身,就确定。偌大的帝国,亿兆的子民,怎能不负责任地交给一个蠢人或混蛋?
  肯定会从小就好好教育培养的,但皇帝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却不敢保证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女。
  皇帝的所思所想还没有丝毫的外露,对于妃嫔也是力争做到雨露均沾,对每个孩子也都宠爱喜欢。
  “万岁,臣妾昨日去了少英院,发现少了很多熟悉的孩子。”
  张嫣擦了擦嘴角,颇有些感慨地说道:“每年都是如此,孩子们总要长大,总要去工作生活。嗯,很多还升上初中,继续深造呢!”
  上了初中,就算是继续深造,这也是事实。
  毕竟,孩子们学的不是四书五经,学的是物理化学,学的是天文数学,是作为大明的科技工作者来培养的。
  而初中,就已经不在皇家南苑,张嫣的身份,自是不方便出宫前去慰问。
  其实,皇帝倒不在意她抛头露面,有些亲民之举,皇后去做也合适。但传统思想,皇家规矩,皇后张嫣是一点也不违犯。
  皇帝笑了笑,说道:“孩子们会长大,咱们也会变老,都是一样的。小鸟从嗷嗷待哺,到展翅飞翔,都是自然规律。”
  停顿了一下,皇帝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可爱女孩的身影,耳边也似乎响起了“万岁,您中午吃的啥呀”的稚嫩声音。
  岁数不大,却已经上了初中。不知道她吃上这火锅的时候,会不会还象以前那样吃得招数大开。
  或许会变得矜持淑女吧?
  皇帝抬起头,看着皇后额头沁出的细微汗珠,微红的脸庞,成熟丰满的身体,不禁有些蠢蠢欲动。
  
第660章
明年的战争
  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皇帝倒不是很在意,但对老百姓来说,如果有条件,当然要多生多养。
  条件也不算高,能吃饱饭就行,大的带小的,粗放式的养儿方法,一样能造成人口爆炸。
  尽管有大灾害,但朝廷赈济得力,又有高产耐寒的作物。大明人口大幅增长,是可以预见的。
  而皇帝年前在报纸上提到的朝廷的目标之一,耕者有其田,便基本确定了大明帝国只有沿着扩张的道路不断前进,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
  想要获得实时的准确的人口数据,在古代是比较难的。但一年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统计,以县为单位,还是能够做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