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536

  即便如此,徐弘玉再次袭扰归来,依然对水西的复杂地形颇感头痛。可封锁围困了这么久,叛贼在粮草物资上已近枯竭,特别是食盐,更是奇缺。
  徐如彬乃武进士出身,也是武学毕业的军官,与徐弘玉同至西南,并肩作战这几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听到徐弘玉的判断,徐如彬深以为然,说道:“就算地形再复杂,咱们也摸清了很多。等到粮草物资能够充足供应,保证运输,便四面发动,缓步压缩。叛贼缺粮少盐,断然不敢继续强撑,急欲一战扭转形势。此正为决战灭贼之时。”
  徐弘玉点头赞同,又有些惋惜地说道:“可惜,不能在春节前平叛灭贼,为万岁献礼。”
  “是啊!”徐如彬很有同感,慨叹道:“辽东已平,奢安叛贼却未灭,确实很遗憾。”
  停顿了一下,徐如彬又找到了理由,说道:“可这也不怪咱们,朝廷的支持力度就偏向辽东嘛!”
  “确实。”徐弘玉踢开脚下的石子,说道:“可这也没办法。万岁把金花银都用于平叛了,两场大战,朝廷支撑起来可不容易。好在辽东已平,奢安叛贼也指日可灭。”
  正在此时,前方发出了警示信号,将士们飞快地隐蔽起来,速度之快,令人惊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安静。
  突然,枪声打破了紧张的沉寂,越来越密集,还有轰隆的爆炸声响起。
  徐弘玉和徐如彬立刻分头行动,一个带人上前增援,一个率部在后押阵。
  战斗爆发得突然,但并不猛烈。徐弘玉带人增援上去后,很快就解决了这股巧遇的敌人,并迅速脱离,向己方地域转进。
  “都成软脚虾了?”徐弘玉并不如何惊奇,我强敌弱的趋势未改,缺粮少盐已经严重地削弱了叛军的战斗力。
  彝族士兵沙玛布达已经是小旗官,还分了二十亩屯田,加上他的军饷,一家人生活得挺滋润。
  嘿嘿,听着长官的揶揄,沙玛布达笑了两声,说道:“吃不上盐就没劲儿,还头晕犯懒,迷迷糊糊的。”
  徐弘玉看了沙玛布达一眼,若有所思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亲身体会,不会知道缺盐的反应。显然,沙玛布达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
  沙玛布达并不理解长官举动的意思,伸手推了俘虏一下,喝令快走,嘴上还显摆道:“上次回家探亲,还买了些盐。可俺家里腌了两大缸咸菜,婆娘说盐巴现在不金贵,就多存些。”
  徐弘玉笑着说道:“家里有个精打细算的,日子就过得好,你有福气啊!等五年服役期满,有二十亩地,回家也能好好过活了。”
  “回家?”沙玛布达很惊奇地样子,摇头道:“俺已经是军官了,不是能干到四十嘛?”
  停顿了一下,沙玛布达补充道:“朝廷不是还要招彝人当兵,俺是彝人,说话才可信呢!”
  改土归流对土司是不利的,不能再当世袭的土皇帝了。但对土司管辖的普通百姓却是有利的,他们可是形同奴隶般的存在。
  所以,皇帝特意告诉傅宗龙,多招少数民族士兵,对逃出土司管辖的少数民族也要妥善安置。
  日后改土归流时,土司若要叛乱,镇压的时候,少数民族士兵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脱离土司的少数民族能够生活得很好,会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对土司的统治也会造成冲击。
  你想啊,土司若是没人,或是下面的人不肯为其私利而战,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朝廷的政令,捏圆捏扁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了。
  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施行此政策,奢安之乱未平,国家力量还未达到强盛,逼众多土司铤而走险,显然不智。
  但条件成熟后,皇帝就会釜底抽薪,来个农奴大解放。给自由身,给土地耕种,看还有多少人给土司卖命?
  
第522章
湄公省新政
  翻身农奴把歌唱啊,把歌唱!
  皇帝想得很好,也很美,尽管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简单而容易。
  在明朝的官吏口中,少数民族还被称为杂色人种,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而且,要有足够的土地分配,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或去抢,或去……抢。
  土地的数量早已不够,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得到大发展,与失去土地的闲散劳动力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徐弘玉等人率部回到了营寨,准确地说,是水寨。
  根据水西的地形地势,明军采取以河流为屏障封锁围困的策略。
  大渡口设水寨,设烽火台、炮台;小渡口或建水寨,或用木石堵塞,把叛贼牢牢封死在崇山峻林之中。
  在粮乏盐少的情况下,叛军的分崩离析越来越明显,不断有人逃出叛贼的控制,向明军投诚归附。
  徐弘玉等人在营寨中就看到几十个逃出来的平民,都是面黄肌瘦、疲惫不堪,也不知钻了多少深山老林,才逃出生天。
  而明军对这些人的处置也形成了规范,押至后方稍事休息后,便沿途押解,走广西的水路陆路,在钦州港登船,直驶湄公省。
  两广分划,广西拥有了廉州、钦州两大出海港口。在朝廷的支持,新任广西巡抚邓士亮的督促下,由贵州、广西向湄公省移民的工作越来越有序地进行。
  海商总会以利诱之,朝廷也同样出台了政策,专门针对云、贵、川、桂四省的土司。
  能招徕千人赴湄公省垦荒定居,则给安抚司头衔,权力与内地无异;两千人,则是招讨司。以此类推,直至宣抚司。
  对于云贵川桂的土司来说,朝廷的这项政策极具诱惑力。
  据明史载:“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
  虽然衔号众多,但朝廷控制极严,特别是在袭位传承时,往往设置障碍,恨不得土司就此终结,土司之地收归直属。
  而且,土司衔号只有一个,在家族内部也争斗频繁,刀光剑影、阴谋暗算层出不穷,都为了继承权而不择手段。
  现在,朝廷在湄公省放开土司衔号,等于给了内地土司开枝散叶的大好机会。
  谁没有子侄,谁不为了能世代传承而煞费苦心?派出子侄辈带领部分族人在湄公省扎下根基,既拓展基业,又少了内部的血腥争斗。
  当然,土司们也会想到迁民于外,实力将受到损失。但权衡轻重之后,依然觉得利大于弊。
  在内地的地盘已经固定,基本上不可能再扩张。用武力去抢,朝廷可不允许。搞平衡,不使一家独大,甚至是拉小打大,向来是朝廷的原则。
  比如播州杨氏,号称“地方二千里,民悍而财富”,但在发动叛乱后,仅仅维持了两年。
  原因很简单,杨应龙起兵后,周边土司没有和他一起参与叛乱,反而响应明朝征调,派出土兵一起参战,孤立无援的杨应龙无法抵挡。
  其实,也不是其他土司更忠于朝廷,而是攻打播州杨应龙,有利可图。从这里也能看出明廷对土司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比如麓川思氏土司,势力庞大,反叛的时候,明廷便征调了不少西南地区的土司兵参与作战。
  在明军和土司联军的讨伐下,思氏被击败,麓川的土地被瓜分,出兵的木邦、孟密等土司都得到不少好处。
  无利不起早,你不给好处,谁会卖力干活儿呢?
  可讨伐播州杨氏后,明廷并没有给出兵的土司分润,反倒直接把播州拆解,并入自己直接控制的省份。
  可以说,播州平叛是成功了,但却寒了出兵助战的土司们的心。
  等到奢安之乱时,大大小小的土司或加入叛军,或暗中相助,极大地增加了朝廷平叛的困难。
  这倒也不能说是明廷的失误,和土司的关系本来就既合作,又防范猜忌。对帝国来说,只要有机会、有力量,自然想把土地纳入直接统治。
  对于土司来说,既要在表面上听朝廷的号令,又要警惕着朝廷进行的瓦解和吞并,极力保持住自己的独立王国。
  双方都觉得挺难的,湄公省重设土司,似乎给双方的猜忌提供了缓和的机会,好象有了新的解决紧张关系的办法。
  交卸完任务,徐弘玉和徐如彬,以及他们所率的部队又有了五天的休息时间。
  轮战轮休,明军倚仗人力优势,以战代练,不断地袭击骚扰,使叛军陷入疲弊,连耕种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
  叛军数次反攻,意图打破封锁围困,都在明军越来越强大的火力面前遭到挫败,平白损失了大量土兵,并使其产生了畏惧心理。
  带领人马出了前线营寨,来到十几里外的军营简单收拾,徐弘玉等将领便相约去镇上喝酒放松。
  在现在的大明,凡是有军队的地方,就促进了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朝廷不欠饷,大兵有钱,吃穿住行,都是商机。
  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军队的纪律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不管是辽东,还是西南,连各地方的卫所驻军,大多都换成了武学毕业的军官,禀承着军制改革的计划,对部队的军纪进行严厉的整顿。
  而随之配套进行的,便是宪兵部队的建立。隶属于军法部门,即便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也无权干涉。还有粮饷的发放,也是脱离最高指挥官的工作。
  军营离镇子不远,几里地说到就到。又是将近月余没来,镇子又有了变化,更显得热闹繁华。
  “新开的酒楼?”徐如彬勒住马头,瞪大眼睛打量着不远处的建筑。
  徐弘玉扬鞭一指,笑道:“兄弟们,某作东,去尝个新鲜如何?”
  “好,好啊!”几个军官齐声应喏,说笑着纵马而去。
  士兵有钱,军官的饷银更高,又没带家眷。男人嘛,在外面打仗出生入死,闲时喝酒畅饮乃是常事。
  明军的军营在附近,吸引了不少商人前来赚钱,也带动了整个镇子的经济发展。
  “嘿,竟然是金陵菜。”徐弘玉甚是惊奇,离家数年,还真想吃了。
  看到几个军官在门前,伙计殷勤地上前招呼,一口南京口音更让徐弘玉备感亲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