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莽古尔泰知道冷僧机乃是姐姐的心腹家奴,既然派他来送信,也就是信得过的。而且,看冷僧机进府拜见的时机,也知道这家伙颇有些狡滑和心机。
在信中,莽古济想再次确认父汗是否真的指定了多尔衮为继承人,并认为正是后金风雨飘摇之时,不宜内讧。
况且,莽古济认为自己的丈夫琐诺木懦弱胆小,多半不敢参与大事,也没告诉他这些。
莽古尔泰为何要寻求姐姐的帮助,并不是看重琐诺木的敖汉部那点人马,而是姐姐的二女婿是岳讬,与大贝勒代善是姻亲。
按照皇太极给他做的分析判断,大贝勒代善肯定不甘心大位被只有十几岁的多尔衮所得到,再加上岳讬所领的一旗,两红旗至少会采取中立。
正蓝旗虽然被努尔哈赤从莽古尔泰手中拿掉,但正蓝旗的很多将领还是倾向于莽古尔泰的。
皇太极认为正白旗也一样会凭自己的威望从阿济格手中,再次夺回。这样的话,他们在实力上便能胜过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小哥仨儿。
按照皇太极的计划,父汗一旦殡天,应该是三大贝勒平坐,轮流执政。没错,四大金刚没了阿敏,就只剩下三个傻叉了。
反正皇太极分析得头头是道儿,莽古尔泰也认为相当可行。
至于接下来与明国的战争,皇太极认为可以议和,或者是向北撤退。反正又不是现在就内讧,都是父汗百年之后以防万一的安排嘛!
精诚团结?当然是啦!大金的形势这般恶劣,把汗位传给多尔衮那个小屁孩,岂不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咱大金好,才需要咱们三大贝勒挺身而出。
莽古尔泰对足智多谋的八弟向来是很佩服的,听他说的很有道理嘛!
腿残之后,莽古尔泰的心态有了极大的改变。原来只是对父汗抬高四小贝勒,剥夺自己旗主之位不满,甚至对皇太极的身上有一半叶赫血而怨恨。
但在巧舌如簧的皇太极的劝说下,这个莽汉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而不自知。
看过书信,莽古尔泰不是很满意,微皱眉头思索半晌,沉声道:“开原有多少人马,城池可坚固否?”
冷僧机赶忙回道:“五贝勒想必也知道汗王抽调各处兵马之事,现开原只有数千兵丁,还有不少是临时征召补充的。”
停顿了一下,冷僧机又补充道:“科尔沁部已覆亡,北方屏障已失,三格格和额驸还很担心明军或蒙古诸部发动进攻呢!”
莽古尔泰挠了挠头,也知道事实如此。
别说开原了,就是现在的沈阳,号称有五六千人防守,可其中又剩多少精锐,掺杂着多少补充进来的老头兵和少年兵?
胜负在此一举,老奴也是豁出去了。
当然,他也有所计算,认为明军得到消息,调动人马袭攻牵制,要攻城拔寨打到沈阳,需要的时间不少,应该够他击败明军再回援了。
不过,他的计算是建立在战胜辽南明军的基础上的。如果失败了,那没啥好说的,辽沈都保不住,赶紧跑吧!
莽古尔泰的大脑袋里都是水,也想不出什么计策。便先安排冷僧机住下,他派人去叫马鸣佩前来商议。
范文程、罗绣锦、马鸣佩,都是以诸生降后金,并忠心为后金效力的,应该是汉奸一、二、三号。
而马鸣佩便是皇太极安排在莽古尔泰身边的,他也知道五哥头脑简单,没有什么谋略。
……
得到建奴大举发动的情报,熊廷弼立刻向各军进行通报。从辽西、辽南、辽东,各部明军都立刻行动起来,按照总的战略安排,展开了行动。
这一点是努尔哈赤有所忽略的,他没想到明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就是不动,明军也会开始反攻。
既然不知道,努尔哈赤自然还按既定的计划向前开进。
“明军还在建营立寨,已经将海城彻底包围。”行至辽阳,努尔哈赤接到了前线的军报,不由得沉吟起来。
最好的进攻时机应该是明军攻城未破、人困马乏之时,但明军的稳健,令努尔哈赤有了些迟疑和犹豫。
第456章
八方云动
努尔哈赤不知道熊廷弼的算计,既是做好万全准备,等着他率军到来,在海城进行决战。
另外,就是为各部明军争取时间。这边拖得越久,建虏大军离沈阳越远,各部明军趁虚袭攻的战果就越大,时间越充裕。
事实上,如果老奴知道海城已是明军囊中之物,旦夕可破的话,他会驻兵辽阳,或是加速赶往海城。
不仅仅是时代变了,在面对穿越者的时候,信息量的绝对劣势,使他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就象七八岁的小孩,在跟成年人在比智商一样。
没错,努尔哈赤不过是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朱由校却有几百年的信息和历史知识加持。
这样看来,说七八岁的小孩与成年人的差别,不仅不算过分,还抬举了努尔哈赤。
差不多领先一个时代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术打法,还有粮饷充足、士气高昂的军队,努尔哈赤再费尽脑筋也是败局已定。
不过,没人知道这些,努尔哈赤也没有完全绝望,还要率领最后的人马困兽犹斗。
当然,如果穿越者不是大明的主宰、至高无上的皇帝,要平辽灭奴又谈何容易?
“父汗。”随军出征的代善在旁建议道:“要不要先驻军辽阳,待前线形势有变再急速增援?”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凭我军的速度,从辽阳到海城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努尔哈赤微微颌首,却没有马上接受建议。待看到士气并不高昂的部队,看到笼罩在军队头顶的灰暗气氛时,他又改变了主意。
“人心不稳,只怕海城也是一样。”努尔哈赤暗自叹了口气,说道:“若久盼援军不至,我担心生出意外的变故。”
代善想了想,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说道:“父汗所言极是,海城中汉兵不在少数,若生变乱,确是不易控制。”
“继续出发。”努尔哈赤向前一挥手,命令道:“敲起战鼓,吹起号角,我大金铁骑不应该是这副样子。”
号角呜咽响起,战鼓隆隆,烘托出一片肃杀激昂,后金官兵的精神也为之一振,望着当先而行的猎猎汗王大旗,不由得在马上昂起头挺起了胸。
……
辽沈建奴大举发动,兵指辽南,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而在辽东,东江镇已经按照计划展开了行动。
由于开始并不是声势很大,阿济格和杜度只盯住了鸦鹘关前的明军主力,并不知道明军已经从各个方向向建州发动进攻,也没有立刻向辽沈发出求援。
等到建州各地纷纷闻警,毛承禄所率的一个协也从鸭绿江上游再度杀入建州时,阿济格和杜度才感觉到不同寻常,嗅到了些许危险的气息。
“这一路明军是沿鸭绿江北上,再潜入进来的。”杜度微皱着眉头,在一张粗糙的地图上指点着,“上次我率军抵挡,虽有接触,但未有大战。”
意识到阿济格投来的目光,杜度又补充道:“不过,据情报,这路明军似乎比上次增加了人马。我觉得敢卷土重来,不可小视。”
阿济格看了杜度一眼,说道:“除了这一路明军较多外,袭击其他寨屯的明军人数却是不多。依我看,还是在诱使我军分兵,鸦鹘关前的明军才是大敌。”
杜度点了点头,又苦笑了一下,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不管不顾,任由明军在建州横行啊!”
“还是由你率军清除扰袭之敌?”阿济格用商量的口吻说道:“再让孤立寨屯的族人向赫图阿拉集中?”
杜度想了想,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汗王已下了动员令,建州却是例外,咱们现在动员也不算擅作主张。明军此番发动,所图非小,光凭两旗人马,恐怕难以抵挡。”
其实,动员建州的女真人参战,虽然不是全部,但已经施行了。
阿济格率军发动,在苇子谷遭到挫败,损失不小。退回鸦鹘关后,他就感到兵力不足,便派人征召附近寨屯,甚至是赫图阿拉的女真人前来鸦鹘关阻敌。
尽管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但阿济格却没有向父汗求援。努尔哈赤那么信重,把正白旗交给他,一个胜仗没打,便张嘴求救,他真是拉不下脸来。
现在更不行了,阿济格和杜度都接到了通报,知道汗王已率大军南下攻击,这个时候哪能添乱?
但两人硬撑着,却也知道现在处于劣势。明军的坚强防御令二人感到头大,四面漏风的建州防线也很难守住。
可鸦鹘关是必须要守住的,此险一失,明军主力杀入建州,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便首当其冲。
阿济格见杜度同意自己的全部动员,稍微松了口气,但心头的沉重依旧,又对杜度提醒道:“驱赶清除敌人时要千万小心,敌人狡滑,不得不慎。”
杜度用力点了下头,转身去调动人马,即刻出动迎敌。
阿济格送出门外,转头看着已经掉光树叶的大树,感受着风带来的寒意,无声地叹了口气。
如果冬季来得再快一点,明军的攻势必然缓和。鸦鹘关还可泼水结冰,更加坚固。
不管怎样,都要撑到父汗那边的战事结束。五万大军啊,再加上两红旗,这已经是大金的倾国之力了。
如果不能取胜——阿济格用力摇头,甩开了这个不祥的念头。
……
萨尔浒。
这个在辽东的小地方,因为明金的一场大战,因为明军的惨败、后金的崛起而名列史册。
这里是辽沈进入建州的必经之路,与沈阳只隔着个抚顺。而且,萨尔浒离赫图阿拉和鸦鹘关也不远。
皇太极一身便装,在几个亲信心腹的护卫下,立于萨尔浒山上,眺望着周围。
想当年,他也随父汗参与了这场决定性的大战,大败四路明军,本身的损失却很小。
罗绣锦侍立于旁,并不轻易插话,脸色沉峻,显出了一肚子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