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两部)(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即使违反了日内瓦协议,全越选举未能按期举行,越共在南方的目标落空,也没有在南方出现广泛的游击战争,甚至促使北越大规模“南侵”的情景。总之,温和与克制是当时越共南方政策的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南洋联邦和美国联手显示了维护南越的决心。在南方发动武装斗争可能导致两国的军事干涉,从而危及北方。另一方面,苏联的态度对越共也极其不利。情报机构搜集的信息显示,在一九五六年年春,苏共中央党刊曾以比较隐晦的方式把南越当作合法的独立国家。
这当然是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以及“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的一种体现。如果利用苏联的这种态度,应该能够迫使越共放弃武力统一的念头。虽然他们可能会对“老大哥”的做法感到惊讶和愤怒,当然也是无可奈何的。
而且直到现在,胡志明和劳动党中央还是确认北方的巩固和强大是党的头号任务,是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的首要条件,而这就“需要和平”。黎笋发表的长篇文章《南方革命的道路》,已经明确强调南方革命暂时只能依靠和平手段进行。尽管这可能是胡志明的授意,而不是他的本意,但他还没有登上最高的权力顶峰,必须屈从于越共中央占大多数的北方人的意见。
而红色中国显然要考虑到苏联的态度,只要北越没有危险,中国的南大门不受威胁,也不会想以直接参战的方式帮助越共实现统一,因为那样牺牲太大,而且会冒同南洋联邦和美国直接开战的危险。
美国政府对这项南北越分治独立的计划是赞同和支持的,但对苏联能否同意表示忧虑。在他们的眼中,赫鲁晓夫是那位在联合国拿鞋子敲打会议桌的粗俗的,没有教养的乡巴佬。还有在波兰大使馆欢迎哥穆尔卡的招待会上,赫鲁晓夫曾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当面恶狠狠地发出恫吓“我要埋葬你们”,这被西方世界普遍视为赫鲁晓夫好战和敌对态度的信号。
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正在对南洋联邦进行友好访问,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并不乐观,“总统先生,同那个好战、粗鲁、傲慢、自以为是的家伙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他是个讹诈高手,甚至比斯大林也不逊色。”
“可我们总要去试一试呀”黄历淡淡地笑着,在桌上赫鲁晓夫的照片上用手点了点,说道:“瞧他的那个大肚皮,好象刚从西瓜店行窃出来。其实,赫鲁晓夫还是表现出了很多与斯大林时代的俄国人所不同的地方。”
有趣的话语让尼克松也笑了起来,随后又有些不解地问道:“不同的地方?总统先生能否举个例子。”
黄历沉吟了一下,说道:“在斯大林时代,苏联官员都尽量避免出席西方国家大使馆的聚会,即使露面了也是脸上带着严肃而生硬的表情。但现在,苏联领导人特别是赫鲁晓夫本人却经常参加外交聚会,与宾客自由交谈,和记者开玩笑。或许同他们打交道没有那么难,贵国政府是否可以试探性地邀请赫鲁晓夫访问贵国,进行一次首脑会谈。”
“NO,NO”尼克松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是难以想象的,起码在目前,愤怒的美国人向国会寄发的抗议信和电报将把国会大厦淹没。”
“没有那么严重吧?”黄历眨了眨眼睛,说道:“那就由我国先打个头阵,明年的世博会是个不错的借口。在这之前,也请贵国政府与苏联外交人员接触一下,试探苏联对于印支的真实态度。根据我们的分析,越共对南越的和平态度不会持续太久,黎笋是个鹰派,一旦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南越的入侵和渗透将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我们的情报部门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尼克松点头道:“在刚刚结束的越共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黎笋向越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提议,要有限度的加强在南方的军事活动。虽然未获通过,但对这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黄历思索着点了点头,黎笋虽然是第一书记,但对越共与政府工作的权力控制仍很有限。黎笋的周围仍然是那些具有极大影响力,很有风度的老革命家,群众对他们十分敬佩,如胡志明与武元甲,他们对处理南方的事务持有较为慎重的态度。但这一切都将随着越共内部权力均衡而改变,越共不可能永远对南方武装漠不关心。
第205章
说服南越入联
针对南越解放阵线的军事行动早已经制定完毕,随着南越政权的逐渐稳固,社会矛盾的大幅减弱,军警系统的整肃训练,户籍人口档案的统计和完善,情报人员对解放阵线的潜伏打入,军事打击的时机越来越趋于成熟。
爱德华·兰斯代尔上校当时三十八岁,已是一个享有盛名的传奇式人物。他曾协助雷蒙·马格赛赛总统平息了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民抗军分子的暴乱,以反游击专家而著称。作为南洋联邦和美国组织的联合情报机构的美方首席代表,他对要展开的代号“凌晨”的军事行动充满了信心,并且颇有些急不可待。
当尼克松听完兰斯代尔的汇报后,也向黄历提出了类似的疑问,那就是军事行动为何迟迟不见付诸实施。
“我们还需要做最后的一个工作。”黄历沉思了半晌,缓缓说道:“既然越共命令南方解放阵线目前的革命任务只能依靠和平手段进行,那不妨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样一来能显示南越政府的开放和民主;二来能够分化瓦解南方解放阵线,并使其思想产生分歧;第三嘛,如果他们跳到前台,对我们的军事行动也大有帮助。另外,目前南越的军事力量能否胜任这次军事行动,我还有着一些顾虑,所以想再多准备一些时间。”
尼克松想了想,认为黄历说得有道理,东方的智慧啊,既得了好名声,又能引蛇出洞,实在是很高明的一招。
“总统先生,贵国的情报机构对我们好象有所保留。”兰斯代尔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我是不是神经过于敏感了。”
黄历垂下眼睑,停顿了一下,开口说道:“这是最高机密,我们不得不谨慎万分。这不涉及到信任与否的问题,而是必须为我们渗透进去的高级特工的生命负责。上校既然问起来,我自然会坦诚相告,希望你能严守机密。”
“当然,我以生命和荣誉起誓。”兰斯代尔说道。
黄历微微一笑,说道:“我们的一个高级特工已经渗透进解放阵线南方局,虽然职位很小很小,但他将起到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尼克松很振奋,首脑机关一旦被摧毁,对解放阵线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总统先生,请原谅兰斯代尔上校的冒昧,这确实是一个高度机密。”尼克松说道:“当然,兰斯代尔上校是绝对忠诚,绝对不会泄密的。我希望能让他参与一些核心机密,嗯,只是他一个人。”
“我对兰斯代尔上校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也对副总统先生的建议很是赞同。”黄历点头答应下来。
不动则已,动若雷霆。这一向是黄历的风格,也往往是最有迷惑性的。解放阵线现在虽然不象历史上那样受到吴庭艳军队的扫荡、围剿,但一张紧密的大网已经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而解放阵线却并未感到如山的压力,以为南越政府软弱,或者是忽视他们的存在,正抓紧这难得的时机发展组织,也就是如此,才给南洋联邦和美国联合情报机构创造了更多渗透打入的机会。一个个耳目,一颗颗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解放阵线,等到爆发的时候,解放阵线在内外夹攻之下,损失惨重的结局已经注定。
……
越南的事情基本确定下来,但南北越分治独立,不仅要看北越及苏联、中国的意思,还要说服南越政府同意。
潘光诞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李承晚、金日成一样,期盼是统一,是绝不甘心看着祖国被割裂的。但他也对北越的极权统治深恶痛绝,拒绝按照日内瓦协议举行关于全越选举的筹备性协商。他公开宣称在越南北方根本不具备自由选举的条件,除非北方政府废弃恐怖主义和极权主义,否则决不与之进行筹备性协商。而他提出的要求北越放开党禁,开放报纸媒体,允许南越的党派前往发展,又是北越所完全无法接受的。
这样的政治僵局是暂时的,早晚会被打破。为了实现南北越分治独立的目标,黄历借着尼克松来访,特地邀请了潘光诞等几名南越高官,包括保大皇帝在内,来坤甸进行访问,以便共同说服他们接受这个建议,积极地筹备独立,并向联合国申请入联。
劝服工作无疑是艰难的,潘光诞等人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既担心独立建国后,国家统一再无希望;又担心南北越开战,同胞相残,南北越都遭受到惨重的损失,而且对北越的战斗力,他们也心存畏惧。
黄历和尼克松使尽浑身解数,说得口干舌燥,讲事实摆道理,又是许愿承诺,又是危言耸听,终于在第二天的会谈中使潘光诞等人答应了南北越分治独立建国的主张。
“各自独立建国并不是放弃统一,反倒是有助于越南人民自己来实现和平统一。”黄历对此是这样总结的,“目标达到将使越南的紧张局势得到缓和,并且助于南北越南的接近,使南北越更有机会进行接触与会谈。”
尼克松也对南越政府表示了赞赏和亲近,“美国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南越政府,为南越的经济发展,为南越人民的幸福生活早日到来而努力。将军事的对抗转变成经济、科技、制度等方面的竞争,对于各方来说,都是符合利益并且是现实可行的。”
“我们虽然同意暂时先独立建国,以便赢得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幸福,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统一的努力。”潘光诞低沉地说道:“感谢美利坚合众国,感谢南洋联邦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援助。现在用这种方式来避免越南人的自相残杀,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是唯一的办法,我们对此表示理解。”
黄历和尼克松相视一笑,上前与潘光诞等人握手拥抱,随后黄历设宴款待了南越政府官员,并且亲自陪同他们前往正在紧张建设的世博园,参观了已经建成大半的南越馆,这令潘光诞等人十分惊喜。特别是保大帝,当看到一座缩微的顺化阮朝皇宫建筑时,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对于这个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帝王,黄历还是颇有好感的,特别邀请他为南越馆题匾。尊重是不花钱的,但却能得到花多少钱也得不到的效果。
越南原本没有文字,只有口语。本世纪初才由一些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采用法语体系创造了越南文字。但越南一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古迹中随处可见汉字。保大的毛笔字就很令黄历感到汗颜,可见潘光诞与黄历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并不只是政治上的需要。
在越南南北地区都居住有大量华侨,北方华侨的语言以白话——广东话为主,但语调有所差别。而南部西贡一带,则是明清时代汉族移民后裔,讲国语。真正的越南民族京族其实只是居住在中北部地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却十分好战。黎笋就是中部人,有强烈的越南意识,不能容忍汉文化的存在,因为他认为这将对其国家民族的生存造成危害,早就欲除之而后快。越南的统一,以及抱上了苏联的大粗退,使其得以实施所谓的“民族净化”政策。
在黄历的评价中,黎笋是个忍者神龟,不可小觑。目前,在他刚担任总书记时,他常自我抑制自己的主见来迎合其它比他资格老声誉高的领导人,但黎笋有绝对权力的欲望。通过忍耐,他通过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手段,建立了他在河内的可以共同决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标的领导机器。
在历史上的越南战争中,黎笋巧妙地周旋于中苏两个矛盾日益加深的大国之间,一方面对中国阳奉阴违,大量索取更多援助,充实力量;另一方面则同苏联眉来眼去,争取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支持。等到统一完成,羽翼丰满,他才暴露出一边倒的意图。
说实话,黄历对于北越人那种殉道似的牺牲精神也有些畏惧,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想将越南战争尽量消弥于无形,或者减弱战争的惨烈程度。
对南北越分治,黄历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如果南越政府企图单独加入联合国,北越肯定不能置之不理。为了防止在联合国出现不利于北越的事态,北越很可能会采取主动措施,也申请加入联合国,并主张南北一揽子解决。
北越最担心的情况应该是南越加入联合国的申请顺利通过,而北越的申请受阻。所以,北越会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只要美国作出某种设置障碍的姿态,那苏联自然会用阻挠南越入联来回应。这样一来,南北越双方入联便成了美苏两国的交易,北越会以为加入联合国是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
嗯,嗯,黄历想到了这些,却没有告诉尼克松,因为他还有自己的打算,要在其中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第206章
世博会上的辩论
随着一九五七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南洋联邦进入了正式建国后的第十个年头。十余年的稳定发展,十余年的开拓进取,十余年的辛勤工作,十余年的运筹帷幄,南洋联邦已经成为亚洲当之无愧的第一富国,第一强国。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南洋联邦固有的很多有利的资源因素、政治因素,但作为总统的黄历,却也是功不可没,这是无疑的,也是被南洋联邦的大部分民众以及外界观察家们所认同的。
十年国庆,将是一个隆重的庆典,这是肯定的。而在山口洋举办战后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则是南洋联邦向世界展示其国际地位和建设成就的又一件大事。为了体现“科学、和平、进步”这个主题思想,山口洋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型,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之久,但对参观者来说仍然历历在目。而且,山口洋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黯然失色。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经过几年的建设,欧洲国家重建了被战争摧毁了的经济,寒冷的政治气候也稍微变暖。在希望和平进步的氛围中,南洋联邦率先以恢复举办世博会为由头,打破了世界的沉寂和凝重。作为管理世博会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局可以说是备感欣喜,因为距离上一次世界博览会已经过去太久了。
世博会是一个具有上百年传统的大品牌,它是全球最高层次的科技博览会,也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随后得以普及推广,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博会也是一个全球舞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汇聚在一起,展示各自精彩纷呈的文化、科技和产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之最终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
山口洋世博会的参展数量达到一百二十六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其中有一百零二个国家,二十四个国际组织,这意味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将出现在山口洋世博会中,国际参展方的数量创下世博会的历史新纪录。
更令南洋联邦民众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是,有十八位外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了山口洋世博会开幕式。另外,还有包括议长、国家副元首、政府副首脑、部长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外国重要贵宾团组也出现在开幕式,这也是历次世博会所没有出现过的情景。
山口洋世博会共建造了二百多座不同的建筑。为了能方便游客观赏宏大的地域空间,主办方设计了高架缆车和快速机动车,还有在专用车道上来回奔跑的运客小火车。为了方便步行者,又特意设计了一条长五百米,宽二十五米,高十五米的天桥,人们从天桥上可以看到大多数展馆和园区的景色。
与以往世博会的最大不同是,各参展国的展示都强调了现代特色的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展馆设计、展示布置和展品选择上,都突出科学技术与思想理念的演绎,这与过去的世博会有了很大的区别,同时也为以后的世博会提供了典范。
由于是战后第一次世博会,各国对参展都非常重视,竭尽全力在这个创意舞台争奇斗艳。各国设计建造的展馆建筑千姿百态,令人目眩。对于游客来说,五花八门的展示,则令人兴奋不已。
一次成功的盛会,带来的岂止是经济效益。南洋联邦所展示的科技成就,使其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俨然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在外交领域的突破也是本次世博会给予南洋联邦的一次良机,向苏联发出的邀请,竟然真的把赫鲁晓夫招来了。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六日,赫鲁晓夫的专机缓缓降落在坤甸机场。他身穿军服,上面挂满了勋章,头顶光秃秃的,身高五英尺五英寸多点,但体重将近两百磅,脸圆嘟嘟的,配上明亮的蓝眼睛、颊上的疣子和带缝隙的牙齿,还有那个大肚皮。当他走下舷梯,与黄历握手致意时,人群中一位外国女士惊叹道:“多有趣的小个子啊!”
后来的事情更有趣。当黄历宣读一篇欢迎稿时,赫鲁晓夫毫不在乎地做着鬼脸;他挥动帽子,冲一名小女孩挤眼睛;他夸张地扭着头,目送一只蝴蝶飞过。一名记者写道,通过故意为之的老歌舞演员式的杂耍,赫鲁晓夫完全抢了大总统黄历的风头。
黄历不是演员,抢不抢风头,他对此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这次邀请能否达到目的,这个“土豆政客”为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我要埋葬你们,这句话我的确说过。”赫鲁晓夫对黄历提出的疑问做了这样的解释,“如果我想要把每个人都埋葬掉,那我一辈子也干不完。有人故意歪曲了我的讲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什么时候把什么人从肉体上埋葬,而是说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改变。从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要被埋葬,共产主义将代替资本主义。”
黄历对此抱以淡淡的微笑,缓缓说道:“对您的乐观估计,我持保留态度。不过,我们可以到九十九岁的时候再来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现在,我们着什么急呢?”
赫鲁晓夫愣了一下,意识到这是一种变相的祝其长寿的措辞,也笑了起来,说道:“就政治差别而言,我们永远不会一致。但我同意你说的,时间会证明我的正确。”
黄历和赫鲁晓夫停步于南洋联邦的世博会展厅,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家用汽车等等呈现在面前,当讲解员介绍各商品,并自豪地说将在多少多少年之后,这些商品在南洋联邦将达到怎样的普及率时,赫鲁晓夫昂起头来表示蔑视。
“你以为俄国人会被这个展览惊得目瞪口呆。可事实是所有新建的俄国住宅内也都将有这种设备,在这里包括美国,要得到这些东西要有钱才行,而在我们那里,你只要生为苏联的公民就行了。”赫鲁晓夫用一种不甘示弱的口吻说道。
黄历眨了眨眼睛,说道:“我并不认为这个展览会使俄国人民惊讶,但是它会使他们感兴趣,就象你们的展览会使我们感兴趣一样。多样化,选择权,这些就是生活的情趣。”
“如果我同意你说的,我就会受到米高扬的引诱。他喜欢辣味汤,而我不喜欢。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意见分歧。”赫鲁晓夫的口气变得缓和了一些。
“不如谈谈我们的汽车各有什么优点,这岂不比谈论武器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竞赛吗?”黄历微笑着拉开一辆参展汽车的车门,又使劲拍了拍车顶。
“对,我们所要的就是那种竞赛。”赫鲁晓夫敲了敲车窗,说道:“但是西方的将军说他们强大得很,能把我们摧毁掉。我们也就得能拿出点东西给他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俄国人的精神。我们是强大的,我们能打败他们。在这方面,我们也能让他们看点东西。”
“美国一直全面地抵制我们,甚至达到发出特别禁令,禁止向苏联购买蟹肉的地步。”赫鲁晓夫比较激昂地挥动着短胖的手臂,大发着议论,跟随在两人身后的记者们开始靠近,胆子越来越大,话筒几乎要捅到两人的嘴上,“他们说我们的货物是利用奴隶动动生产的。这听起来好象是疯人痴语,但确实有过这样的法令。他们还拒绝购买我们的鱼子酱和伏特加酒,尽管美国的行家们认为我们的这些商品都是世界上最好的。”
“主席先生能够提出和平竞争、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的思路,勇气和智慧为人钦佩,这将为解除两方的误解和猜疑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使我们看到了缓解对抗和紧张气氛的曙光。”黄历脸上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紧不慢地说道:“但显然,这还需要双方都表示出诚意,并经过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我国政府及我个人,很愿意充当东西方和解,沟通,会晤的桥梁和媒介。”
赫鲁晓夫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黄历,圆胖的脸上眼睛在一眨一眨,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总统先生拥有的睿智和能力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和很有意思的对手,我们或者可以放下武器,或者寻找一些适当的理由来继续斗争。”
黄历笑着晃了晃拳头,说道:“我倒希望换一种斗争的方式,比如说国家首脑进行一对一的格斗,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哦,在贵国选出强壮的摔跤手,在美国选出健壮的拳击手当国家首脑之前,我相信我国将在世界上占据最有利的地位。”
周围的记者们发出了笑声,赫鲁晓夫也笑了,“对这种斗争方式我绝对不能同意,我想艾森豪威尔也不会同意,我们这个年龄,或许斗智更加合理。”
第207章
非正式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