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两部)(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此时,正向雅加达攻击前进的马来亚军队的动向便显得非常敏感,马来亚政府的态度更是举足轻重,是支持左翼还是支持右翼?其实这在马来亚政府却显得很简单,谁能承诺给予马来亚更多的好处,谁更卖国,便支持谁。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传统的“财帛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价值观,不符合丛林法则,如果教条的遵守这个价值观,只能在国际关系中被耍来耍去。
第056章
印尼政变
“这是苏哈托派来的人员与我们达成的秘密协定。”沈阳将双方会谈纪要递给吴铭,“基本达成了我们的目的,这是苏加诺的特使所承诺的条件,制止反华骚乱,同意苏门答腊人自己的选择,但要求我们退出加里曼丹岛的印尼领土。”
“相比较,还是苏哈托比较大方。”吴铭仔细翻看着文件,冷笑道:“不仅承诺制止反华暴乱,赔偿华人损失,还同意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问题由那里的人民自主选择,而我们只要不插手,不偏向,苏哈托认为他们有能力控制印尼的局势,并且将与马来亚友好和平相处。”
“那我们就与苏哈托合作吧,把印尼的华人、华侨接到加里曼丹岛,驱逐那里的印尼居民。”赵笑眉说道:“等到苏哈托集团掌握了政权,要是他不听话,光凭这份秘密协定就可以让他滚下台。”
“我看可以。”吴铭点头赞同道:“命令登陆爪哇岛的部队暂时停止行动,静观其变,告诉苏哈托,这份协定必须要他和纳苏蒂安的亲笔签字认可,而且印尼华人的迁移要马上开始。否则我们就动用武力,在这个时候,英、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朝鲜,我们的态度就将决定印尼的政权落在谁的手中,不多索取好处实在是说不过去。”
1950年9月15日,印尼右翼与左翼虽然剑拔弩张,但为了不进一步激怒马来亚军队,都采取了相应行动,制止反华暴乱,镇压暴乱分子。华人、华侨开始向沿海城市集中,等待马来亚船只的到来。虽然马来亚已经与苏哈托集团达成了协议,但这种秘密协定是不能见光的,马来亚撤出华人、华侨,除了签订协议的双方,别人只知道这些华人、华侨是前往南加里曼丹岛暂避灾难的,进一步的事情便不得而知了。
9月20日,与马来亚达成秘密协议的苏哈托底气十足,宣布取缔印尼共、人民青年团、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和印尼妇女运动协会等组织和其他一些左翼团体。随后指挥军队大开杀戒,在两个月内,印尼左翼团体受到严重摧残,其主要领导人艾地等全部被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几十万人惨遭杀戮,约三十多万人被逮捕监禁。与此同时,军人集团一方面逼压苏加诺总统逐步让权,一方面不断通过媒体诬蔑中国支持“九卅运动”、干涉印尼内政。陆军的《战斗报》含沙射影地说:“难道九卅运动仅出自翁东的想法,而没有作为幕后主使者的国内或国外的政治活动家的参与谋划吗?难道‘九卅运动’的反革命冒险仅靠他们各自的物质力量,而没有国内或国外广大阶层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吗?”
当时,中国认为“九卅事件”是印尼国内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过去“纳沙贡”的表面合作掩盖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此次事件后,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迅速分化,双方的阵线日趋明朗。左派已由合法的、和平的斗争被迫转为地下的、武装的斗争,这有利于印尼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但中国出于政治考虑,对事件的公开态度则是尽量客观,电台、报刊暂不报道印尼政局变化。当时中国定的方针是:坚决支持印尼人民的革命斗争,集中打击和孤立右派,缩小中间派的欺骗作用并促其分化,对右派的攻击给予坚决回击。
然而,印尼的局势却急转直下,苏哈托及军方集团以武力残酷镇压了左翼集团,1950年10月15日,苏加诺在军人挟持下组成新内阁,并授权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苏加诺完全陷于无权地位。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各种来往陆续中断。
1950年10月30日,印尼国会通过决议,表示印尼政府可“根据情况发展,就印尼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采取坚决措施,必要时断绝外交关系”。
11月5日,印尼外交部分别照会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外交部,宣布印尼政府决定关闭印尼驻华使馆,要求中国保证其使馆人员安全撤离中国。同时,要求中国自1950年11月10日起,关闭驻印尼大使馆、驻雅加达总领事馆以及驻棉兰、马辰和望加锡领事馆,上述机构的全体中国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离开印尼领土。
11月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的中断,责任完全在印尼方面,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印尼现政府承担。
11月10日,在印尼华人、华侨转移顺利的情况下,马来亚军队开始徐徐后退,解除了对雅加达的威胁,但还驻于乌戎库隆,起着威慑作用。第二次马、印战争结束,马来亚军队全部占领了加里曼丹岛,并且将印尼华人迁至该岛,为下一步民众大选决定加里曼丹岛的归属打下了基础。
这场印尼政乱相比于朝鲜战场的突然变化,明显没被国际上所重视,虽然英美等国对印尼的右翼势力掌权表示出了欢迎,但是中国的参战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朝鲜半岛上。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美国原先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将军要求乘势追击,将共产主义逐出整个朝鲜半岛。9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国和苏联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次日美军部队就进逼三八线,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
第057章
大油田
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9月30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北京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军大举进攻前,曾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面。麦克阿瑟保证不会侵略中国,并且自信地表示中国“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中国软弱的时代,若中国部队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受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杀。”他同时还认为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的子弟兵回家过这个美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以至于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最后决定。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了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如果朝鲜亡国,中国势必要让金日成在中国的东北设立流亡政府,但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将为美军侵犯中国东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口。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止解放台湾的渡海战役,让中国直接感受到美国的威胁。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49年3月3日,杜鲁门批准了NSC34/2号文件,此文件基本精国民党政权马上就要完蛋,美国的措施就是停止援助蒋政权,并与之拉开距离。不久又推出NSC41号文件,这两份文件是在1949年年终前,一直是指导美国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从文件的内容上看,是有一定的现实成份和非敌视倾向的。比如它允许在“必不可少的安全体制下”,新中国可以与日本和西方世界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还具体规定除直接军品外,对苏联、东欧地区禁止出口的“非军用物资”可以向中国出口;某些对美国安全“有重大关系”,而中国经济又非需要不可的战略物资,如某些重要工业、交通和通讯装备,只要中国保证不向苏联及卫星国转售,也可向中国出口。至于私商对华贸易及通常情况下的中国大宗非战略商品贸易,文件规定,应“只受最低程度的管制”。
美国出台这对文件的意思就是觉得当时中国有铁托主义的倾向,想要在中苏之间打入楔子,促成中苏分裂,同时在战略上可造成中国对西方的依赖,还有一点,可以使日本恢复经济得到必不可少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来源及保证中国继续供给美国原料。
当时新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又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而NSC41文件对中国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1950年上半年,中国与美、英、日、香港、马来亚5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即占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美国对华贸易额与1949年同期相当,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头几个月,为适应战争需要,美国下令“暂时中断”了对中国的石油产品输出,并要求英法等国也同样如此。但对华贸易基本政策并未因朝鲜战争爆发而完全放弃,美国与新中国的贸易仍在进行。其他西方国家的对华贸易不但继续进行,而且在某些领域还有所扩大。
马来亚在建国后,与中国的贸易便采取了一种非官方的措施,政府并未有强硬规定,只是因为马来亚的工业刚刚起步,出口的多是一些原料和简单的民用品。
“你是说他们采买的钻探设备有套购的嫌疑?实际上应该是运往中国的?”吴铭疑惑地问道。
“据我们情报显示是这样的,虽然目的地上显示是第三国。”沈阳如实答道。
吴铭沉思良久,揉着太阳穴说道:“放行吧,就当我们都不知道此事,受骗上当好了,你回去把相关书面材料全部销毁。”
“是。”沈阳回答道,刚要转身,又被吴铭叫住了。
吴铭抬起手又放下,犹豫了半天,才说道:“算了,你们情报部门掺和进去不合适,我找陈老先生商量吧!”
“你说这里有石油?”陈嘉庚愕然的瞅着吴铭在中国地图上画的小圈,难以置信地问道。
“具体位置记不太清了,应该就是在这一片。”吴铭挠着脑袋苦苦思索着,“东北黑龙江省是没错的,这里应该有一个大油田。”
“你是怎么知道的?情报确切吗?来源呢?”陈嘉庚疑惑地问道。
“情报很确切,但来源恕我不能奉告。”吴铭抱歉地说道:“陈老先生,希望您不要见怪,这件事情还希望您能出面,转告给中共政府,但是不要暴露一丝有关政府和我的信息。”
“我对你一向是相信的。”陈嘉庚郑重说道:“你不说,一定有你的原因,这件事要是真能成功,将是造福中华民族的大喜事。司徒老还在北京,我可以派人以看望他的名义将此事由他转告中共政府。”
“信我的没错。”吴铭嘿嘿一笑,“我说过,中国肯定出兵朝鲜,美国人打过三八线,这事儿就快证实了,再过几年,发现大油田也会被证实的。”
第058章
旧金山和约
1950年至1960年被称为马来亚的“黄金十年”,经过了建国初期的混乱和为拓展生存发展的宽松环境而过行的战争后,马来亚开足马力,开始闷头发展。
汽车、建筑、钢铁被马来亚政府定为优先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首先汽车已经从一种实验性的发明转变为关联产业最广、工业技术波及效果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它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没有钢铁就没有工业可言,发展工业化需要钢铁,打战更需要钢铁,钢铁是很重要的工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炼钢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却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钢铁属于劳力密集型的大型基础产业,相当适合当前马来亚初期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对于要把马来亚建成一个旅游胜地的目标来说,建筑业更是在扶持之列。
为了提高劳工素质,马来亚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一方面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为了减少政府的开支,同时也为了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国家还鼓励大中小企业开办职业学校,并对这些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如将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等等。有些小企业如接受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
为使职业教育内容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马来亚联邦还专门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所,其主要成员由联邦、州、工会和雇主四方代表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各类专家的意见、跟踪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拟定培训条例和教学大纲草案,最后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及其他各专业部门共同对草案进行审核并通过。
与相关职业对应的便是在三年内实现就业执照化,无论驾驶车辆、担任律师,还是从事其他所有职业工种都全凭执照工作。执照意味着一种资格,这种资格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学历,经过考虑才能认证,各专业协会担负各种资格的审查,这样一旦获得执照也就取得了专业上岗的资格。同时,执照又意味着一种责任,每个持有执照的人都必须对这种执照所规定的职责负责,实施自我制约,否则就会在市场竞争中信。誉扫地而不能被人所聘。执照还意味着一种饭碗,如果在履行职责中出现重大失误,就会被认证机构吊销执照。所职业化工种执照化,不失为一种提高职业责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好方法。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马来亚建国较晚,虽然吸收了大批大陆和外国的知识人才,但在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不是一个等级。所以在建国之初便颁布实施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重罚。
马来亚半岛的地区差异也决定了各州所实行的崛起战略的不同,以新加坡为例,除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外,还包括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致力建成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并且建立多个大型机场,希望能使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
而国家的崛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马来亚日报》率先提出要使儒教理论和儒学精神现代化,要创造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儒教伦理。其中国会议长陈嘉庚更是亲笔撰文,号召要深入研究儒教理论和儒学精神,剔除糟粕,提取精华。因为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华民族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国界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标记,而且仁义孝悌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应该提倡,不能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沾污。仁礼忠恕和孝悌及义中取利、诚信为本、已群兼顾、共生协调等德目体系会成全我们良好的品格,凭着良好的品格再运用就可以应付进取现实的东西。他提倡发掘夫子基本说言精神,更提倡于双方于实际内外合一以更可适应实际的规则、更完美的思想来对待自己的人生、事业、国家。并充满信心地说道:谁最开放、最愿意接受异优质文化影响,进而更新更完善于自我,谁就会立于时代高峰。
1950年12月5日,马来亚与印尼达成正式协议,南加里曼丹作为印尼华人的居住地,以后的归属问题将暂时搁置,印尼承认苏门答腊岛的既成事实,马来亚从爪哇岛撤军,而且苏门答腊岛上的油气资源将优先优惠的提供给印尼。
1950年12月10日,马来亚联邦被联合国正式接纳为会员国。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马来亚联邦平定了马来人叛乱集团,有了一个宽松、和平的发展环境,政府充满信心地制定了远景规划,用吴铭的话来说就是要撒腿飞奔,用十年的时间将马来亚迅速建设成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随着美国向远东委员会成员国提交所谓“对日媾和七原则”,并公开发表该“原则”,马来亚政府再一次面临了选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美国不顾苏联等国的反对,推行其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控制日本的措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政府企图通过缔结对日和约,使长期占领日本合法化,积极准备对日媾和。
1947年3月,由国务院远东司东北亚处处长博顿主持的机构提到了对日和约的初稿(史称“博顿草案”)。初稿共分6个部分,即:一、有关领土条款,二、盟国当局的权限;三、日本的非武装与非军事化;四、一般改革计划;五、关于赔偿和让与,六、关于清算有关战争的技术问题等。基本上是按照《波茨坦公告》精神,主张严厉惩罚日本,其中规定日本在25年之内不得拥有军队,故在美国政府内部遭到各种责难。
7月11日,美国政府向远东委员会提出关于召开对日媾和预备会议的建议。其内容是:一、希望在远东委员会之外先举行11国代表会议,磋商和拟定和约草案;二、希望先不召开外长会议;三、建议会议在签订对日和约时采取2/3的多数票表决制;四、希望会议于8月19日举行,会址设在美国旧金山市。随后,美国又向远东委员会成员国中的其他10个成员国,即中、苏、英、法、菲、加、印、澳、荷、新发出了于8月19日在旧金山市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的通知。美国擅自作出的安排,严重违反了国际协定中关于在处理日本问题时,必须获得中、苏、美、英4国代表一致同意的原则。
美国在1950年进一步加快了对日媾和的步伐。4月27日,美国政府任命杜勒斯为国务院顾问,并负责对日媾和问题。杜勒斯为早日实现对日媾和积极奔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军侵朝的重要基地。美国政府为把日本早日纳入其战略体系,更加急于对日媾和。
“对日媾和七原则”遭到苏联、中国等国反对后,美国政府为了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采取所谓个别外交活动。从1951年1月起,杜勒斯作为美国政府对日媾和问题的总统特使,先后访问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亚等国,通过个别磋商和保证、许诺等手段获得他们的同意。
“我们国家刚刚建立,各种产业刚刚初具规模,资金、技术的缺口很大,此时反对美国,恐怕于我国的发展不利。”建设部部长高显增说道。
“发展归发展,不能因为要发展便抛弃自己的立场,变成美国的附庸。”国会议长陈嘉庚说道:“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吸收外援,这是我们的国策,不能凡事都唯唯诺诺。”
“陈老说得对,但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困难。”国防部长刘成说道:“印尼虽然与我们达成了协议,但是我们一旦失去了美国的支持,战争的威胁还是有的。”
“对于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我和总统是有亲身体会的。”外交部长郑苹如说道:“对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也是有所了解,‘对日媾和七原则’一没有限制日本武装力量和禁止日本法西斯组织活动的规定;二在赔偿问题上,条约只原则性地规定日本须支付战争赔偿费,而不提具体赔偿数字,并强调日本资源不足以应付赔偿;三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力、也是在抗击日本侵略中付出牺牲最大的中国,却因为美国的阻挠而被粗暴地拒之门外。所以我对此和约的合法性表示怀疑,并对签订合约所造成的后果表示忧虑。”
“说实话,在座各位大多都与日本人战斗过,在马来亚的土地上华人义勇军也抛洒过无数的热血。”赵笑眉沉重地说道:“日本是战败国,如今签订这份和约确实在心理上是一种折磨,但是支持还是反对,抑或是沉默,要反对,又该如何拒绝,如何保持强硬的底线,都是需要研究讨论的。”
“伤疤,从来就没有愈合,但是我们对于那种铭心刻骨的痛楚感,反而会慢慢的以一种我们不自觉的方式麻木着。”吴铭缓缓说道:“做人要有原则,国家也应该有个底线,在对日本的问题上,我认为应该保持强硬。这个和约一旦签署,后果将相当严重,这个美国冷战思维孕育出来的怪胎,将在很长时间里折磨亚洲政治,并对亚洲的稳定构成威胁。”
“日本人不会因为别人对他的宽容而反省、感激,他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他们一旦再次崛起,必定会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对外降低到最小范围,对内否认战争责任或将其模糊处理。”吴铭继续说道:“虽然国家建设刚刚步入正轨,但是不能因此便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标准,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忍让,有些事情必须要严正表明我们的立场。我们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我们有石油,我们有军队,我们还有无数正义的人民,这些都是我们强硬的基础。而且,现在朝战正如火如荼,如果我们宣布对日本实行单方面的制裁,对进出日本的所有船只征收巨额的过水费,或者扬言要与某些国家组成一个反日同盟,你们说美国害不害怕。”
“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下穿梭联络,在东南亚,缅甸、印尼、印度、泰国、越南等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赵笑眉笑着说道:“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隐然有东南亚霸主的面貌,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在蒸蒸日上,实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我们的军工企业已经能够仿制轻型武器,而且实行义务兵役法后,军队将在半年内扩充至二十万,对付周边国家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刘成皱着眉头说道:“唯一可虑的便是飞机、军舰的维修和补充,如果美国干涉,当然这种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只是威胁恫吓,美国也是很害怕在朝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向左转造成的巨大影响。”
“我们的原则是反对《旧金山和约》,使之能向我们希望的那样重新制定,如果美国一意孤行,我们也拒绝签字,并将从此开始对日本的敌对。”吴铭说道:“苹如,招集人员,立刻对《旧金山和约》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等杜勒斯来到马来亚,我与他好好分析一下日本人的性格,指出美国武装日本,扶持日本的严重错误,并要严正表明我们的立场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第059章
强硬立场
“一个不对罪恶忏悔和反省的民族,是难以获得世界的信任和亲近的。”“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尊严感的国家。”“战争赔偿是受害人民应该得到正当权力,任何人包括总统也无权决定。”“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为亚洲乃至马来亚的稳定而奋斗。”……
在政府的授意下,马来亚各家报纸都刊登了关于美国对日媾和七原则的事情,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大部分舆论都倾向于反对和约,惩罚日本的战争罪行。更有敬业的记者采访了义勇军的抗日老兵和受害者的家属或本人,对日本在马来亚及在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揭露和谴责。并暴料声称日军在占领亚洲各国期间,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惨剧,而且劫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古玩,并且秘密运到了日本,日本所说无力赔付战争赔偿乃是天大的谎言。
1951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顾问、美国政府对日媾和问题的总统特使杜勒斯来到了马来亚,面对着马来亚报界的汹涌舆论,这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与他原来的设想有着巨大的反差,他敏感的意识到,此行不会那么顺利。马来亚这位曾与日军战斗过,又将英国人打跑的总统恐怕不像预期中那样顺从。
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还处于战争状态,泰国的军力孱弱,印尼被马来亚打得满地找牙,柬埔寨、老挝等小国人微言轻,马来亚已经是东南亚的第一强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马来亚具有丰富的资源,并且近乎独霸了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的空前提高,使得此次穿梭外交,马来亚也成为了华盛顿的选择。来之初,杜勒斯认为马来亚政府正在依赖美国开展经济建设,对美国倡导的对日媾和七原则多半是不会反对的,再说,他还带来了美国政府的承诺和保证。
随后,吴铭接见了杜勒斯特使,国务卿赵笑眉和外长郑苹如都参加了此次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