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1807

  三月十日,驻囤九江府的夏完淳部,以六千人挥师南下,以犁庭扫穴之势,“荡平”忠贞营溃兵,从忠贞营手中收复南康、南昌、抚州、临江、饶州、广信五府之地,十日后,在广信府一举“擒获”忠贞营首脑贞义夫人高桂英、李功、高一功等人。
  自此,义兴朝二年西征正式结束,大军凯旋。
  清廷如愿得到黄州、德安、襄阳、承天四府及江北荆州半府,共计四府半之地。
  义兴朝得到武昌、岳州、南康、南昌、抚州、临江六府及江南荆州半府,共计六府半之地。
  吴争得到的是十三万人口,但“霸占”了饶州、广信二府不交,吴争上书朝廷,饶州、广信二府已是江西之地,朝廷已经额外得到江西南昌、抚州、临江三府,怎么着,也得分杯羹不是?
  而义兴朝朝廷此刻已经陷入与清廷的口水仗中,无力与吴争再打另一场口水仗,于是默认了大将军府对饶州、广信二府的统治。
  直到吴争班师回到杭州时,也就是博洛被擒半个月后,清廷才得知忠贞营攻下饶州、广信二府,征南大将被擒,后被明军击败收复。
  可此时木已成舟,清廷无法做出激烈反应,只能派使团南下应天府,交涉返还隶属江西的南昌、抚州、临江、饶州、广信五府和征南大将军博洛回朝。
  义兴朝首辅黄道周一问三不知,以拖延的手法,愣是拖了清廷使团滞留应天府十日。
  这不奇怪,义兴朝从上至下,谁肯将到手的果实再让出去?
  直到清廷使者以战争相威胁,黄道周才一句话将所有责任推到了义兴朝大将军吴争的身上,这是北伐军打下的,饶州、广信二府和博洛也在吴争手上,你们想要回,自己找吴争去要。
  于是,清廷使团只好从应天府出发,前往杭州。
  ……
  顺天府。
  多尔衮闻讯肝胆欲裂。
  他倒不是为了丢失了江西五府之地,那五府虽说是清军所占,但由于在长江以南,朝廷根本无法得到正常的赋税,民乱时发,朝廷对五府驻军的补给更是相当困难,对清廷而言只能说是羁縻州。
  多尔衮心疼的是博洛和他麾下的军队,特别是那支三千人的骑兵,那可是八旗骑兵啊。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多尔衮宁可失去三千骑兵,也想要博洛安全回京。
  正值用人之际,博洛是多尔衮的死党之一,失去了多铎,多尔衮已经失去了一条胳膊,他再不想失去博洛了。
  不仅是多尔衮心在痛,整个朝廷都在心痛。
  不过心痛的对象不同,洪承畴、范文程之流心痛的是湖广的财富,一夜之间成了吴争的囊中之物,早知道忠贞营如此不堪一击,何不让已经进入湖北边界的清军,拼死一击?
  
第906章
事关生死,不可大意
  清廷皇太后、小皇帝心痛的是,清军虽说得到了黄州、德安、襄阳、承天及荆州半府,四府半之地,可却意外失去了南昌、抚州、临江、饶州、广信五府之地。
  来回一算,还他妈的赔了半府。
  关键是,堂堂朝廷多罗贝勒、征南大将军博洛,先被忠贞营那帮土包子擒获,后又成了吴争的阶下囚。
  这里子、面子全丢光了,问题是,还没办法发泄出来。
  毕竟,义兴朝这次西征,是义兴朝和清廷暗中达成交易的。
  由义兴朝出兵,扫清占据半个湖广的忠贞营,清廷坐享其成,战后以长江为界,北边归清廷,南边归义兴朝。
  所以,忠贞营被明军击溃南撤,明军尾随收复失地,这无论从哪方面而言,都是合情合理的,要怪只能怪博洛所率清军不经打,生生被一支溃兵打得满地找牙。
  这心里,能不痛吗?
  想报复,不但师出无名,而且时局不允许。
  阿济格在开年后,平定蒙古族叛乱的进度不乐观,三万大军被拖在那,无法召回,还上书要朝廷增派援军。
  去年年末已经爆发的胶东民乱,愈演愈烈,匪首于七手下已经聚集起数万之众,在登州及周边“割富济贫”。
  在得知朝廷无力派兵剿匪时,登州知府张尚贤被迫采取招抚政策,上书朝廷招安,清廷批复,授于七为栖霞县把总。
  可任谁都明白,一个区区县把总,怎么可能让数万乱民平息?
  于是,朝廷上下一致同意,向义兴朝派出使团。
  可私下,布木布泰吩咐,必须将五府之地收回,多尔衮吩咐必须将博洛接回,二人都对使团私下关照,朝廷是可以对义兴朝进行一些适当的“补偿”的。
  ……
  当天傍晚。
  多尔衮召沈致远前来府中。
  此时的沈致远和钱翘恭,已经分别与爱新觉罗·东莪和爱新觉罗·东莪迈密完婚。
  而官职也有变动。
  新军改编为左右亲军营,是除禁旅八旗郎卫和兵卫之外,一支独立于八旗之外的汉人禁军,
  下辖火枪营和骑枪营,分别为左卫和右卫。
  岳乐被正式任命为都铳,沈致远为副都铳兼火枪营参领,钱翘恭为副都铳兼骑枪营参领。
  二人身后代表着清廷最大的两股势力,可谓是一时风光无量。
  “小婿见过岳丈大人。”
  面对着沈致远的油腔滑调,多尔衮是既爱又恨。
  这小子就象根泥鳅,滑不溜手。
  如果在平日,多尔衮还会与沈致远打趣几句,可现在,多尔衮没有心思。
  “致远啊,兵练得如何了?”
  “不是小婿夸口,我手下火枪营,随时拉出去就能打,而且一打必胜!”
  多尔衮无语,六千火枪兵,花了朝廷近三百万两银子,为他们装备上火器,那是用无数人命换来的。
  “那就好。”多尔衮道,“如今江西之变,想必你也听闻了,朝廷有意向义兴朝用兵,你以为如何?”
  沈致远脸色一僵,随即微笑道:“但凭岳丈大人吩咐!”
  半年之期早过,沈致远已经不能回绝与明军对阵沙场。
  沈致远的神色,早已落在多尔衮的眼中。
  多尔衮冷冷问道:“怎么?还不想与明军交战?”
  沈致远微笑道:“只是心里有些不适应,岳丈大人放心,小婿绝不借故推诿。”
  多尔衮“唔”了一声,打量了沈致远几眼,然后道:“不过在南下之前,朝廷想向扫清后院,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增援英亲王平乱,二是去登州剿匪。”
  沈致远张口欲言,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小婿听岳丈大人的,岳丈大人说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多尔衮斜了沈致远一眼道:“你倒是真听话!”
  沈致远嘿嘿笑道:“小婿只听岳丈大人的。”
  多尔衮撸了撸短须,满意地点点头道:“洪承畴等人希望钱翘恭的骑枪营去增援英亲王,说是骑兵便利。可本王想让你去,你意下如何?”
  “成!”沈致远一口应道。
  多尔衮呵呵一声,“你小子就答这一个字?你可知道,本王为了替你争下这差事,差点和洪承畴等人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沈致远呵呵笑道:“我知道岳丈大人照顾小婿。”
  多尔衮笑骂道:“那也得你自己争气,你要知道,平蒙古部落反乱,其功远在剿匪之上?如果你真能办成,那连英亲王三万大军都没办成的事……其功勋够你入朝堂了。”
  沈致远起身,拱手肃容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好!”多尔衮击掌赞道,“我辈马背上建功立业,方不负这男儿身躯。你若凯旋,本王出城门亲迎!”
  “末将定不负王爷期望!”
  在沈致远告退时,多尔衮淡淡道:“莪儿自小没了亲娘,你要好生待她,若是有不妥之处,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是。”
  ……
  无独有偶,此时,在郑亲王府内。
  济尔哈朗也在与孙女婿钱翘恭促膝交谈。
  “老夫是真的尽力了,为了让你得到增援英亲王、去漠北平叛的机会,老夫与洪、范二人当堂据理力争,可惜……你也应该知道,多尔衮是大将军,举国兵马,皆在他的手里,时势不尽如人意啊!”
  钱翘恭平静地道:“打哪里都是个打,打胜才是关键,以孙婿看来,让新军能打赢第一仗,磨炼他们,才是最要紧的,其它的,都可无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