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1807

  吴争差点气哭,这人还他妈的是进士,整一个不知好歹的老头,吴争忍不住怼道:“钱相可知,五天前我与陛下春和殿奏对时,以拥立他为帝,换取钱肃典等人的大赦?你还真以为他大度到赦免钱肃典和当日洪武门前那些将士?”
  钱肃乐脸色抽搐着,“为何不说,你是为了周思敏才向陛下做的让步?”
  吴争大怒,指着钱肃乐骂道,“糟老头儿,你别得了便宜卖乖,我就算主要是为我夫人,可终究是将钱肃典救出了刑部大牢。你呢?明知自己亲弟弟已经被陈子龙盯上,却屁都不放一个,还没心没肺地随公主去淳安等我。等我做什么?还不是替他卖命,可他那时正琢磨着是该将你弟弟斩了好还是剁了好?”
  钱肃乐脸色铁青,厉喝道:“先国后家,君为臣纲,老夫错了吗?”
  吴争是气得没话了,指着钱肃乐愣是骂不出一句话来。
  好一会,钱肃乐平息了怒气,幽幽道:“你当我是真铁石心肠吗?如果不是因为肃典和那孽畜,我愿意腆着老脸随公主去淳安等你?家人过错握在人手,老夫如何能挺直了腰杆?”
  吴争被这句话打动了,确实,按钱肃乐这种宁折不弯的脾气,不该去淳安的。
  他与陈子龙是两种人,陈子龙懂得妥协,钱肃乐认死理。
  去淳安,定不是他自愿的。
  这老头终究不是块石头,他依旧有血、有肉,会生气、发火,还会念及亲人。
  执念,忠于明室,是这一代还没有投靠清廷的文人,心中执念,虽可恨,但,无可指责!
  吴争轻声道:“让他们随我去吧,留在京城,徒惹是非,去了杭州,至少我能顾着他们叔侄。”
  钱肃乐怔怔地看了吴争很久,拱手道:“那就……有劳了。”
  “小安子。”吴争冲门外喊道。
  宋安匆匆从门外进来,“少爷,有何吩咐?”
  “府中还有多少银子?”
  “这……府里只有兴国公送来的那笔银子。”
  
第556章
磨难之人多阴诡
  钱肃乐不知道吴争何意,可听到“兴国公送来的那笔银子”,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吴争看到了,不过没有兴趣去解释,误会,正合了吴争心意。
  吴争对宋安道,取二万两送去钱府。
  钱肃乐猛抬头道:“镇国公何意,想要贿赂老夫吗?”
  吴争心中一万匹草原神兽飞驰而过,没好气地怼道:“钱相太看得起自个了,我吴争虽说只是个领兵打仗的莽汉,可还真想不出钱相有什么值得我贿赂的。想贿赂你多与陛下、陈子龙设计坑我?还是贿赂你挖空脑筋,再多派几个心腹在我身边监视?”
  钱肃乐老脸发烫起来,呐呐道:“那你是何意?”
  “还能有什么意思?”吴争上前一步,钱肃乐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生怕沾染了吴争身上的戾气一般。
  吴争苦笑着站住了脚,指着钱肃乐官服摆襟上那一缕,快要洗出洞来的须疏道:“这哪是一个阁臣啊,应天府一酒肆掌柜,穿得都比您光鲜。”
  钱肃乐自然是知道自己官服上须疏的,他不以为然地道:“老夫不看重衣着,这官服尚未破,就算破了,打个补丁便是,难不成,老夫穿一身破官服,朝廷就不认我这大学士、内阁阁臣不成?况且陛下登基,都是着一身旧袍,当臣子的,自该更为节俭。这银子,你不必送了,老夫无功不受禄。”
  真他妈的死心眼,吴争腹诽道:“钱相怕是自作多情了,这银子是我送的彩礼,就以你钱府此时的家底,要置办一套象样的嫁妆,怕是得满朝堂地去借银子了吧?”
  钱肃乐老脸一红,斥道:“老夫嫁女,总还是嫁得起的,不劳镇国公费心。就算告借,那也是凭老夫这张颜面,用不着镇国公去还!”
  吴争冲着宋安施了个眼色,宋安悄悄退下。
  吴争道:“我堂堂镇国公娶妻,妻家竟为嫁妆而满京城借银子……钱相,您打谁脸呢?这事就这么定了,二万两银子,大不了你到时全陪嫁回来。”
  钱肃乐默默地一拱手,没有再坚持,其实他心中明白,吴争这是好意,可钱肃乐却不领情。
  看着钱肃乐出府的背影,马士英无声无息地凑到吴争耳边道:“陛下够狠,把钱相逼到这份上……哎,想来日后陈子龙,也未必能在陛下手下讨得了好。”
  说到这,马士英压低声音道,“磨难之人多阴诡,主公可要多加防备陛下才是。”
  吴争扭头斜了一眼马士英,“你说得没错,娃儿隐身江湖三年,生生将天真逼成了较真,这面相看起来阳光俊郎,可实际上,手段耍得那叫个顺溜,老子也算是见过山、淌过河、经历过生死之人了,差点就他坑了……不,已经被他坑了。”
  马士英听着吴争这一番牢骚,先是目瞪口呆,后来就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吴争一瞪眼道:“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
  “不,没,主公说得极是。”马士英瘪着嘴道,“钱财事小,名声事大,弃钱财而守名声,上策也。”
  吴争一甩手,没好气地道:“我问你,这世间真有那么多象钱相那样忠于明室之人?”
  马士英脸上笑容渐渐收敛起来,他怔了好一会,才答道:“是!”
  吴争一愕,有着讥讽之意,问道:“莫非你也是?”
  “马某……也是。”
  马士英的回答着实让吴争吓了一跳,倒不是怕马士英朝三暮四,日后坑了自己,而是吴争惊讶,这人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如此大声宣告自己是个忠于明室之人?
  “马相,马大人,吴争佩服。”吴争一本正经地拱手道。
  马士英老脸一红,可他依旧坚定地说,“不敢欺瞒主公,马某人虽说为官名声不好,可确实忠于明室。”
  吴争哼哼道:“这么说来,你是到本公身边卧底来着?”
  马士英有些急了,他道:“士英再世为人,若无主公,怕是连应天府城门都难进。士英前半辈忠于明室,可早已想明白,后半辈子只忠于主公。”
  “得了吧。这一口一个主公地叫着,听起来让人心中怪暖和的,可谁知道你什么时候也象钱相一般,背后捅本公一刀……行,权当我信了便是。”
  听吴争这么说,马士英有些沮丧,可这事不可能解释得清,所谓越描越黑,就指的这种事。
  马士英机灵,立马岔开话题,“主公,钱相说的,有几句话还确实是真知灼见。”
  吴争斜眼瞥了他一眼,“譬如?”
  “人心向背。”
  “哼,本公可听说,张、李民贼起兵之时,与百姓一起屠尽了西北宗室,十数万宗亲悉数遇害,这就是天下人心在明?笑话!”
  马士英摇头道:“主公误会了,钱相与我所说的人心,与那帮刁民、蟊贼何干?”
  “那你何意?”
  “世家显贵、士人学子!主公难道还不明白,若要取天下,便须得到这些人的拥护,否则,就算以武力打下这片天下,怕也是坐不住的。”
  吴争不以为然,他有着后世的认知,“为少数人,而得罪大多数人,这笔帐怎么也算不过来吧?”
  马士英眨巴着,古怪地看着吴争道:“自古以来,都是少数人统驭多数人。若按主公的意思,岂不是多数人统驭少数人?”
  吴争随口应道,“不对吗?”
  “自然是不对的。”马士英急道,“想太祖起事之初,也是始于贫寒、微末。当时义军的最大组成部分,也是贫民、百姓。可一旦事成,太祖便选择了对各地世家显贵、士人学子怀柔,待之以优渥,这才被这些人拥戴,从而坐稳了江山,开创了大明三百年基业。”
  马士英所说,吴争是知道的,他还知道,后世那个开国伟人也曾经评价朱元璋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军事奇才,同时指出,朱元璋起初代表的是农民利益,以后遂变成代表地主利益了,也正因为这个转变,才坐稳了江山,成了明朝开国天子。
  
第557章
首辅太小看他了
  吴争从钱肃乐、马士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口中,相互印证了伟人对这时代的评价,确实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个时代,民智混沌未开,想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权革命,那就是个笑话。
  可吴争是真不甘心,他希望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以避免王朝更替的又一次轮回重演,更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重遭明末乱世的屠戮。
  百万明室宗亲,短短数年间,十中仅存二、三,尤以西北为最。
  这种凄惨让吴争心有余悸。
  吴争由此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是愚公移山,也要一步步按自己的意思走下去。
  ……
  乾清殿。
  登基之后,朱慈烺就从春和殿搬离,入主乾清宫。
  此时陈子龙正与皇帝奏对。
  “陛下真要放任吴争,带走那数千大军吗?这,无异是纵虎归山。”
  朱慈烺依旧是一袭旧袍,他的面前就放着一盏清茶,甚至连几小碟点心都欠奉。
  不得不说,对于节俭二字的身体力行上,朱慈烺远胜于吴争,远胜于朝堂上所立诸公。
  “既然心不在朕,何必强求?”朱慈烺平静,“便由他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