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807

  李自成又问:“知道你家为何丢了天下吗?”
  朱慈烺答道:“我怎么知道,你该去问朝中文武百官才对。”
  李自成见朱慈烺有些胆魄,微笑起来:“就算你父皇没死,我也会尊养他的。”
  朱慈烺反而不解了,问道:“你不杀我?”
  李自成答道:“你无罪。”
  朱慈烺道:“既然是这样,就请你尽快礼葬了我的父皇和母后。”
  李自成答应了,将朱慈烺送至刘宗敏营监护,后封朱慈烺为宋王。
  在李自成败退,从东门离开时,臣民皆见朱慈烺跟随在李自成身后离去。
  吴三桂准备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可朱慈烺此时却在乱军中失踪。
  世人都以为朱慈烺已经蒙难。
  弘光帝朱由崧登基后,追谥朱慈烺为献愍太子,鲁王朱以海监国后,追谥他为悼皇帝。
  这事本也就告一段落了。
  可年初正月,北京城中就出现了个太子朱慈烺。
  宫中内监、锦衣卫大都认为是真太子,可文武旧臣大部分都认为是西贝货。
  由此事就闹大了,文武百官和内监、锦衣卫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清廷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参与此事者皆收监,后尽杀。
  不久,这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太子无疾而终。
  
第171章
风云变幻
  无独有偶,北方太子案刚落下帷幕。
  南方也出现了一个太子朱慈烺。
  内监李继周认出是真太子,先后报于马士英、弘光帝。
  朱由崧派张、王两个从北京来的内监辨认。
  不想,这两厮一见朱慈烺就跪下来,抱着朱慈烺的脚痛哭,还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奉上。
  朱由崧闻报,顿时大怒道,真假还没有定论,你们倒开始献媚了,就算是真,让不让位还得我说了算,这二阉也太放肆了。
  于是下旨处死张、王二人,并以毒酒赐死李继周。
  之后,朱由崧再召勋臣朱国弼、阁臣马士英、词臣刘正宗等,还有府部九卿科道诸臣在武英殿辨验太子真伪。
  可辩论之后,群臣一致认为这不是太子,而是前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
  朱由崧遂下旨收监,之后,以王之明冒认皇室之罪名将其处死。
  也因此事,江北四镇的刘良佐和宁南伯左良玉都上书抗争,左良玉甚至还以“清君侧,迎太子”为名对南京发动内战。
  左良玉声称,连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
  弘光朝的内讧,也是导致坐拥百万大军的弘光朝,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瓦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北太子一案迷雾重重,北方清廷或许是以真作假,来断了明朝旧臣的念想。
  而南方朝廷或许以假作真,因为南明朝廷对拥立朱由崧本身就有分岐,反对者正好利用此事,对朱由崧的权威发起挑战。
  可这些,对于一个落魄逃难在外的长平公主朱媺娖,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太子不管真假,下场尚且如此,何况她一个公主?
  所以,这时郑叔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揭开了公主的伤心处,才跪下请罪。
  好在朱媺娖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她挥挥手道:“无妨,这便是我的命。本宫哪都不去,待清军到来,便白缎一束,追随先皇去吧。”
  郑叔闻言恻然,可不敢再劝,轻轻移至边上,垂手而立。
  可朱媺娖此时却突然开口道:“郑叔随我出府走走吧。”
  郑叔一惊,劝道:“府外复杂,况且如今惊闻贼军来犯,更是混乱,望公主三思。”
  朱媺娖却坚持道:“本宫就想去安抚一下绍兴府的百姓。”
  郑叔见朱媺娖意已决,只能去招呼那些留下的王府侍卫伴驾。
  朱媺娖只是一时兴致使然,王府的生活就象被圈禁的小鸟。
  说实话,对朱媺娖而言还不如南下逃难的日子,虽然担忧,但……自在。
  就更不能与吴庄的那些日子相比了,虽说在吴庄有些拘紧,但……快活。
  可当朱媺娖跨出王府大门的那一刻,她惊呆了。
  门外,至少有十多名官员静静地站在那。
  还有一、二百眼神坚定的士兵。
  朱媺娖颤声问道:“诸位……这是……?”
  一名官员上前行礼道:“公主殿下不必惊慌,臣等奉张尚书、钱大人之命在此,只为守护殿下。”
  朱媺娖的眼睛一红,“你们……你们为何不随鲁王而去?”
  “公主殿下都能以身殉国,臣等岂能弃公主殿下不顾?臣等愿意与殿下共存亡!”
  “我等愿与殿下共存亡。”数百人的齐声呼喝,让朱媺娖两行清泪划落。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
  从富阳到绍兴,区区一百多里路。
  哪怕是步兵行军,一天时间也就足够了。
  可方国安走不动了。
  不是路变难走了,而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军心散了。
  这也难怪,从军之人,就算目不识丁,不知道家国天下,可总会有了荣誉感、羞耻感吧?
  这些天听说杭州、嘉兴光复,将士一样与有荣焉。
  都纷纷议论着打过江去,光复失地。
  可一转眼,方国安投了清。
  自己反过头来,要与昨日的君上作战,那可是谋反啊!
  这个骤然的反差,让无数将士难以接受。
  于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如同瘟疫一般,瞬间在军中扩散。
  从开始几人,慢慢地就是几十人、几百人,乃至整建制地离开行军队伍。
  方国安没有带整支大军,也做不到。
  沿江部署的三万多江防军,不是说调就调的。
  加上绍兴府的兵力不过一千多人,方国安自认没必要调动整支部队去。
  他率领的是他的亲卫军和中军一部,共计八千多人。
  这个数字,对于绍兴府已经是不可承受之重,在方国安看来,那就是三只手指掉田螺,手到擒来的事。
  可当听到逃兵潮汹涌之事,方国安心惊了。
  他悍然下令,凡逃兵者,一律斩杀。
  杀了十几人之后,逃兵潮被遏制了,大军继续前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