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41部分在线阅读
李定国顺势引见另一位,“吴王,这位是巩国公白文选。”
吴争拱手笑道:“此次我军攻破凤阳府,全赖巩国公率部北上啊!”
“吴王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双方随即开席饮宴,气氛热烈。
酒过三巡,吴争端杯对李定国道:“此次邀约晋王会晤,是想与晋王商议大西军将战线稳于信阳、罗山、光州一线,暂时停止北进之事……如今我朝与清廷已经达成暂时休战协定,我军已经开始班师南返,大西军在光州一线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缺了我军在东面牵制,这对清军向南反击形成相当有利的优势……”
吴争这话,是实话实说,在他看来,与李定国交心要比兜圈子要好。
可这话让席间气氛为之一凝。
李定国虽然脸色如常,但已经沉默下来。
刘文秀打着哈哈道:“吴王多虑了,我军进入河南界的兵力已达三万之众,且晋王所率后续大军更是源源不断而来,最多半个月,便可与我部会合……如今闽粤全境皆在我军控制之下,何惧鞑虏之有?吴王若敢襄助一把,收复汝宁,甚至河南全境,指日可待!”
吴争慢慢放下手中酒盏,朝刘文秀道:“蜀王所言确实有理,可毕竟西去的阿济格部主力未损,他此时已过颖川,一旦与汝宁府清军会合,汝宁府清军兵力瞬间会达到近十万之数……而我军最近的广信卫、廖促平左营合计兵力才二万多人,离汝宁府至少有四、五天的行军路程,且两部皆须休整……远水不能解近渴啊。”
此时白文选将手中酒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沉着脸道:“吴王这话……恕我不敢恭维。当日吴王派人给我王书信一封,我王便倾全军之力,辗转二千里地,挥师北伐,可有对吴王说一句我部大战之后皆须休整此类的话?”
吴争为之一噎。
而此时,李定国开口了,他对白文选道:“不可对吴王无礼!”
白文选负气朝吴争一拱手道:“请吴王恕我冒犯之罪。”
吴争忙摇手道:“都是一家人,何来恕一说?”
李定国转过头来,看向吴争,“吴王与清廷言和之举,其实我并不赞同,上阵打仗嘛,讲究得就是一鼓作气……如今北伐军兵锋已至青州境内,为何不迅速占领山东,将战火烧至敌人眼皮子底下?”
吴争苦笑着解释道:“不瞒晋王,我也想一鼓作气完成北伐啊……奈何力不从心啊,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军连续五年多,年年征战,仅有的一些积蓄,在这场历时三月的仗打下来,就已经消耗殆尽……况且,越往北我军的补给线越长,可清军不一样,他们是在向内收缩,补给线越来越短,此消彼涨,这仗打不得啊!”
李定国大眼一瞪,一副长辈教训晚辈的模样,“都说江南之地繁华,吴王出手阔绰,北伐军士卒每月的饷银能赶上我军小一年的饷银了……怎么,一没银子军队就打不了仗了?这样的士卒,这样的军队,要不得!”
吴争又一噎,这是哪跟哪的事啊?
第1751章
无功而返
可这件事,吴争一时半会与李定国还真扳扯不清楚,李定国文化程度几乎可以说无,和他说经济大道理,哪能轻易说透,确实有点麻烦了。
看着吴争沉默,李定国没好气地道:“我辈之人,以反清复明为目标,死都不惧,还纠结什么银子?这样,我匀你……咳,十万石粮,只要让士卒能吃饱,就能上阵打仗!”
李定国说到后半句时,显然也是中气不足了。
也是,十万大军辗转二千里地,家里也没余粮啊,可就是这样,还能说出,匀十万石粮来,确实让吴争心里有些感动。
可感动归感动,这还真不是粮的事。
李定国军中虽然火枪、火炮不少,有些来自江南军工坊,有些是直接从番商那购买的,可李定国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刀剑、弓弩、骑兵、象兵的冷兵器时代。
也就是说,李定国不怕火枪、火炮没弹药,没了弹丸,操起刀剑一样干,也能找些石匠,凿几个石弹,照样往炮管里塞,没了火药,找匠人自己做。
可吴争不一样,北伐军已经列装火枪、火炮,军服全是布料,士兵穿这样的军服,要是没了弹药,能上阵与那些至少一身皮甲的敌人肉搏吗?
在吴争看来,每一场仗少死一些人,那就等于多了一些老兵,老兵金贵啊,特别是这样连年战争的时候。
随着北伐军和大西军东西两面,向北推进,清军是越来越密集,至少数十万大军聚集在京畿周边,这不是简单地一块硬骨头,简直就是一堵厚实的人墙了。
毎进一步,那都是需要拿将士性命去消耗的。
但李定国的想法不一样,从追随他义父闯王开始,他就看惯了生死,他认为打仗嘛,就得死人,只要能胜,拿命填也是常理,天下人口这么多,伤亡多了,再征召就是了,哪处没有为一口吃食上阵卖命的人?
二人截然不同的想法,造成了这次集会的不欢而散,这是吴争没有预料到的。
……
但吴争还想继续说服李定国。
酒宴提早结束后,吴争主动去了李定国临时落榻之地。
见吴争来访,李定国也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
“吴王啊,不是我听不得劝,实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一见面,李定国就解释起来,“如今闽粤已平,你在东边一路高歌猛进,我军仅收复湖广半壁,此时让将士们停止进攻……说实话,不用说陛下不答应、将士们不答应,就是我,也不答应!”
吴争脸色凝重地点点头,他知道,李定国说得是实情。
其一,建兴朝已将势力触角伸进青州,距离顺天府不远了,而大西军还刚刚出湖广,永历怎能不急?他一急,必定是十几道金牌逼着李定国不断向北。
其二,大西军与北伐军不一样,北伐军有着健全地饷银机制,就算是不打仗,每月一样领饷,可大西军不一样,虽然不打仗也管吃住,但没饷银,要得赏赐,就得打胜仗或者有缴获,那么,这时仗可顺手了,想让这些骄兵悍将停止进攻,确实很难,恐怕就算李定国强压下去,也会有一些将领阴奉阳违。
其三,包括李定国在内,象刘文秀、白文选这些高级将领,他们也需要建功立业,如果攻下汝宁府,甚至河南全境,这样的旷世之功,谁不眼馋?
吴争能理解,可理解和赞同不是一回事。
“晋王所言没错,可晋王应该清楚,如今被清廷封为义王的孙可望,就是汝宁府清军主将。”
不提这还好,一提,李定国顿时就炸了,“我正愁没处寻他呢!他若是做个逍遥之人还好,可他投降清廷,负了义父临终所托,我……我便要不义灭亲、取他项上人头告慰义父在天之灵!”
吴争有些后悔自己提起孙可望了,赶紧道:“据报,陕甘方向吴三桂等部清军,已有向东进军迹象……晋王此时北攻,很有可能被敌人三面合围……晋王,听我一句劝,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李定国慢慢平静下来,眯眼沉思许久。
吴争没有催促,静静地等着。
李定国霍地睁眼,看着吴争道:“就算如你所说,陕甘方向清军东进,至少也须十天半月才能赶到汝宁府,那么,我军在五天之内,只须面对孙可望的一万多正白旗汉军和可能到来的阿济格五万多人……对吧?”
吴争皱眉,但依旧点头道:“应该……是。”
李定国眉头一舒,“那就没问题,进入汝宁的我军前军就达三万人,五万后军正在向北行军,最多三天,便可对汝宁形成合围……大不了,攻下汝宁,活捉孙可望,我再下令停止北进、固守汝宁就是了。”
吴争听出来了,李定国真正的目的,是孙可望,而他并不想杀孙可望,而是……活捉!
吴争是真担心了,“此事不妥……晋王要考虑到,刘文秀、白文选及其它大西军将领原本是孙可望部属,连晋王都不忍心杀孙可望,何况是那些将领?”
李定国一听,不乐意了,他大眼一瞪,“谁说我不忍杀他……背主弃义、认贼作父,天下人皆可诛之!”
吴争知道,已经劝不进去了,只能起身,拱手道:“既然晋王主意已定,那我就不劝了……这样,我立即派人传令给李过、廖仲平,调广信卫及京军左营西进,就算最后赶不上战事,也能牵制一下阿济格,使其不敢全军增援孙可望。”
李定国点点头,拍拍吴争的手道:“其实我明白你的心意……”
吴争心头一暖,正想说些什么。
李定国已经转换话头,“嗣兴、海岳都还好吧?”
吴争答道:“都好,世子在第一军升至副团了……海岳一直在忙于巡检署的事,对了,她现在认字不少了,是卫国公的大姐三妹在教她……”
李定国微笑起来,抬手拍拍吴争的肩膀道:“那就好……不过你小子别给我打马虎眼,海岳这门亲事,你得上心着!”
吴争只能点头应好。
第1752章
尽在不言中
深秋的夜,已经微微显冷。
夏完淳从侍卫手中接过一件披风,给吴争披上。
在转至面前为吴争系线下带时,夏完淳忍不住开口道:“其实……晋王或许也是身不由己,他所受的压力,不必比咱们少。”
吴争轻拍夏完淳的手背,以示感谢,“我知道。”
“其实,建阳卫与廖将军左营前锋,皆可西进,虽说兵力不多,但多少能护住大西军侧翼,可……晋王他们不同意啊。”夏完淳郁闷极了,“他们就是怕我军与他们分河南、湖广之地。”
吴争沉默着,没有说话,谁也不是傻子,这道理浅而易见。
夏完淳叹了口气,“哎……要说两朝皆为明室……何必呢?”
“权、利二字罢了。”
“是啊。”夏完淳郁闷地看着月光下泛着鳞光的江水,“要是两朝齐心协力,或许真能一鼓作气,兵临顺天府城下。”
吴争呵呵一声,“有可能吧……但希望不大。”
“也是。”夏完淳点点头道,“除了北伐军大举西进,在汝宁府不管是大西军还是建阳卫,恐怕都难敌阿济格与孙可望合力一击……我部兵力不足,而入汝宁府的大西军实力相差太远了,如今汝阳方向清军已经有备,如果阿济格迅速向西与其会合,大西军怕是……要吃亏啊。”
叹气会传染,这一会儿,二人已经都叹了好几口气。
吴争悠悠道:“明知不易,偏偏无法阻止……立场决定了我的话他们不会轻信,或者,永历皇帝不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