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9/1807

  那还谈点别的啥?
  清吟强忍着眼中的泪水滴下,她的语速很慢,“大人,万事不可一蹶而就……人,得知足!”
  沈致远霍地转身,瞪着清吟道:“我不知足……又当如何?”
  清吟反而平静了,她看着沈致远的眼睛,“事实上大人心里清楚,清廷从未信任过大人,而嗣亲王渐渐长大……不再依赖大人。大人手中的三万新军看似强大,可一旦脱离睿亲王、清廷,没有名目、没有补给……无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你究竟想说什么?!”沈致远第三次重复着这个问题,声嘶力竭。
  清吟抬手轻轻撸起自己被河风吹散的发丝,用最温柔的声音说道,“回吧,那才是大人的家……”
  回家?
  沈致远的脸在抽搐,他的心在悸动。
  真是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吗?
  沈致远阴沉着脸,看看滚滚河水,久久不开口。
  清吟慢慢靠近,将螓首轻轻依靠在沈致远的右臂臂侧,“只要大人不嫌弃清吟,清吟愿终生侍奉、陪伴大人……清吟不求名份。”
  沈致远如梦初醒般地身子一震,侧头看着近在咫尺的清吟那白玉般晶莹剔透的脸,好一会,干涩地道:“东莪……快生产了。”
  清吟身子微微一抖,她仰起头,“大人难道还不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新军调动,睿亲王瞒谁也不会瞒她,可她……却一直瞒着大人,致使新军在海州与北伐军大战一场……大人,这导致了海州城中上万百姓被济席哈、蓝拜屠杀……”
  “不,她或许只是想……避免我与多尔博的直接冲突。”沈致远急忙替东莪辩解道,“毕竟多尔博是主,而我……是臣。”
  清吟眼中有些失望,她慢慢离开沈致远,站直了身子,“那此次回滋阳,大人与王爷大吵一架时,她又在做什么……难道她不该从中说和吗,可她却躲在府里,一声不吭,任由大人与王爷吵翻,最后离开滋阳,避至曲阜……”
  “她……或许是身子不舒服吧。”沈致远的声音明显中气不足,“况且,当日我负气离开益都,将她一人扔在益都……或许她生我气吧。”
  “身子不舒服?”清吟轻叹道,“可据我所知,大人离开滋阳后,她便与王爷一起巡视了城中八旗军。”
  “你……你究竟想要怎样?”沈致远跺脚问出了今日第四次。
  
第1706章
种瓜真能得瓜吗
  清吟用力握着沈致远的手,劝道:“听闻吴王殿下亲至海州,安郡王大败,已经退至赣榆,一场大战将启……但凡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啊大人!”
  沈致远皱眉道:“之前在海州城东,我放走蒋全义时,就已经让他传话给吴争,他要北伐,尽可走青州……只要他不来攻,我便按兵不动就是。”
  “可大人怎么保证……新军不动?”清吟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
  沈致远脸色一沉,“没有我的军令,谁敢擅动?”
  “睿亲王呢?”清吟带着一丝嘲讽,“海州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沈致远有些恼羞成怒地喝道:“那是……我大意了,此次回来,我已对新军大加整肃……不会再发生之前阳奉阴违……”
  沈致远的声音越来越低,其实谁都明白,包括沈致远自己,这话,不可信!
  真要能做到令出法随、令行禁止,那兖州还有多尔博和一众幕僚何事?
  再是兵权在握的将军,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挟兵自重?
  这天下真不是少了谁,就不能过了的。
  新军终究是清军,虽然沈致远是他们从组建时就上任的主帅,可真要到了抉择的时候,谁能保证,他们只听沈致远的?那边可是睿亲王啊……吃谁的、喝谁的,那就得替谁卖命,连江湖盗匪都晓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何况是士兵?
  清吟轻抚着沈致远的手背,软语道:“其实带一部分忠于大人的新军回去……在江南民众眼中,大人一样是英雄……就算有些人有异议,大不了,咱们回始宁镇,男耕女织、儿孙绕膝,照样能逍遥一生。”
  沈致远有些心动,倒不是完全为了清吟口中逍遥一生的愿景,而是他,想他爹了……也想那个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混蛋了。
  在此时沈致远的眼中,吴争就是一个混蛋,不思进取的,混蛋。
  从杭州至应天府,再到北伐军三次渡江,他有无数个自立的机会,可,都被他错过了。
  自己甚至都当面告诉他,只要他自立,自己就投归,可到了今日此时,那混蛋还一直做着他的大明忠臣梦。
  沈致远心里满满的,恨其不争啊!
  想到此,他刚刚有了的一丝心动,又再次荡然无存。
  “我不能将东莪留下。”沈致远淡淡说道。
  清吟眼中闪过一阵失望,但她还是再劝道:“可以将她一并带走。”
  “东莪不会离开滋阳的。”沈致远轻叹道,“那已经是她的家了。”
  “那就……掳走!”清吟一咬牙道。
  沈致远惊愕地看了清吟一眼,愣了半晌,摇摇头道:“率军倒戈,多尔博必定下令阻击,我若带上这么一个待产的女人,会害了她和她腹中的……况且,她终究是清廷的郡主,到了南面,如何安置……她?”
  清吟急道:“大人难道没有听闻叔王济尔哈朗的孙女迈密,也去了南边了吗?也没听说南边拿她怎样了……”
  沈致远默默地看着清吟,突然抬手,轻轻抹去她眼睑下的泪痕,柔声道:“也罢,我听你的就是……可率三万大军倒戈,可不是小事,须得从长计议,况且,吴争那边也未必做好了准备接手这样一支军队……这样,你以前是长林卫,虽说脱离有些时日了,可那边也没将你定为叛徒,你应该还能在周边各府联络上他们……”
  清吟闻听,喜形于色,连连点头道:“我能找到他们……大人放心。”
  沈致远微笑道:“联络上他们之后,就随他们去见吴争……安排我率大军归投之事。”
  清吟一愣,问道:“让他们传话给吴王殿下就是……为何要我同去?”
  沈致远正色道:“如此大事,岂可假手于人?况且,你脱离长林卫,回去之后也须有个名目,能趁此际立上一功,到了江南,你就可以堂堂正正回家了,至少,不会被家族拒之门外。”
  被沈致远这么一说,清吟也觉得有道理,于是点头道:“那好,就按大人说的……迟则十日,少则五天,我定面陈吴王……为大人安排妥当此事。”
  沈致远轻轻将清吟揽入怀中,清吟小鸟依人,一脸沉醉。
  可她却看不到,沈致远此时脸上严肃的神情。
  ……
  凤阳城内,阿济格已经有些火上头了。
  一个月内,向朝廷请求援兵、物资补给,到今日,一兵一卒、一粒米粮都没到。
  就连多尔博说好的两路援兵,往凤阳方向的那路,也止步于徐州,不肯往南多进一步。
  什么原因?
  就算阿济格再不懂事,那也心里拎得清了。
  借刀杀人哪!
  但有一点,阿济格与清廷的判断是一致的,那就是,阿济格同样认为,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而非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如果阿济格知道情况的严重性,那么,他很可能会作出两种选择,一是率部向北收缩,将战场引向徐州,迫使多尔博参战。二是向西北方向转进,与吴三桂那支大军会师,好歹是同一阵营,总比被北伐军围歼要好不是?
  可事实上,阿济格就是这么坐失了他的脱困良机。
  随着广信卫扫清凤阳城南边、池二憨部死命地顶着盱眙方向,阿济格的腾挪空间是越来越小。
  而在这个时候,阿济格因他的短视,做出了一个非常凶悍的决定——倾尽全力击破盱眙。
  在他看来,泗州不容有失,一旦泗州失守,凤阳城东大门就向北伐军敞开了。
  只有固守泗州,依靠洪泽湖的天然屏障,才能拒敌于扬州界外。
  阿济格派出了此时凤阳城内战力最强悍的军队,他的镶蓝旗和镶白旗汉军,共计八千人直扑泗州。
  而此时盱眙方向,除了泗州清军三千之众,盱眙城外正在强攻盱眙的,就有六、七千人。
  加上这支八千人的大军,小小盱眙城,就将面对高达二万清军的猛攻。
  而此时在盱眙坚守的池二憨,经过连续血战之后,手中兵力尚不足五千人。
  盱眙局势确实相当危急了!
  
第1707章
多尔博的迟疑
  综观此时战局,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这场大战的局势,已经渐渐开始明朗。
  北伐军动用了吴淞、泰州、广信三卫,和池二憨、史坤所率第一军六千人,共计约二万多人参战,其中,钱翘恭的风雷骑是在泰州卫遭受重创后,才加入了海州战场。
  至此时,泰州卫算是打残了,吴淞卫折损也不小,盱眙方向池二憨部,已经精疲力竭。
  可到了此时,已经过江的第一军,却依旧没有赶赴这三个战场。
  吴争究竟想干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