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7/1807

  然后策马向前。
  “你不该来。”
  “我必须来。”
  “本王赦免你……不易。”
  “我无罪……有罪的是你!”张同敞义正词严的模样,让吴争不由得地想起他的曾祖父,一代名相张居正。
  有一点吴争认同,他不该死在这,不值得。
  但吴争无意于张同敞探讨“主义”,有些人,能砍下他们的脑袋,也难以改变他们的信仰,这是徒劳。
  吴争慢慢转身,“回去吧,我不想杀你。”
  “可我想杀你!”
  吴争甚至没有回头,淡淡地说道,“想要我人头的人多了去了……多尔衮办不到,若你办到了,他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向你磕三个响头。”
  吴争去意已决,张同敞握刀的手颤抖着,此时是个机会,绝好的机会!
  吴争背向自己,随扈在百步之外,冲上去,杀了他,一切都结束了。
  张同敞握刀的手抖动得更加剧烈。
  吴争一抖缰绳,战马轻嘶一声,开始加速。
  “吴争,把长公主殿下留下,我与你之间的仇恨……一笔勾销。”
  吴争猛地勒了把缰绳,战马哀怨地嘶鸣一声,抬起两前腿,原地转了个圈。
  “不准!”吴争声音不大,但很坚决。
  张同敞懊恼而愤怒地道:“欺君、废立、祸乱朝堂……加上掳掠公主,你还嫌自己头上乱臣贼子的名头不够臭吗?”
  吴争已经再次转身,背对着张同敞,“张别山,你不配,给你一年时间,到江北去建功立业,若有成,来杭州府……到时,本王不阻拦你。”
  说完,吴争双腿一夹马腹,往回冲去。
  与得宋安禀报,前出的朱媺娖马车擦肩而过时,吴争大声道:“这是个倔驴,劝劝他,将倔劲用到北面去,别尽想着不着调的事。”
  车窗内的朱媺娖目光没有看吴争一眼,只看着远处的张同敞,马车向前而去。
  吴争有些尴尬地自嘲一笑,回到了队伍中。
  宋安问道,“要不要派几人上前护卫?”
  护卫?这显然是多余的,但宋安的意思肯定不是护卫,准确地说,是监视。
  
第1461章
莫等待
  吴争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甚至觉得有些许疲惫,随手一挥,道:“别吃饱撑的,人家是未过门的两口子……去,给你家少爷找辆马车来,轻浮了,想歇歇。”
  马车用找吗?
  当然不用!
  如果连堂堂吴王殿下都没有给准备随行马车,那宋安和鲁进财这等亲卫,恐怕得买块嫰豆腐撞死算了。
  手一招,马车就在眼前。
  吴争从马上跃下,将缰绳扔给宋安,撩袍抬腿,跨上车阶,此时,突然听到背后传来隐隐地一声惊呼。
  吴争心中一颤,出事了?
  他霍地回头,一股热血猛地上涌。
  真出事了!
  该死的张同敞!他竟敢弑君?
  看不到前面的真实情况,朱媺娖的马车车厢挡着吴争的视线。
  吴争来不及问宋安发生什么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宋安手中抢过缰绳,飞身上马,往前面冲去。
  离朱媺娖的马车还有十步之遥的时候,吴争突然放慢了速度。
  因为他看清楚了,朱媺娖在两名侍女的中间安然坐着,虽然背对着自己,但吴争可以肯定,朱媺娖没事。
  她没事,自然是张同敞有事。
  吴争策马慢慢向前,一滩鲜血、倒地的身躯,还有朱媺娖脸上那两行清泪。
  “为什么?”
  “……”
  “他不该死……至少不该死在这,不该这么死去!”
  “是你杀了他!”朱媺娖转头,再抬头,然后狠狠地盯着马背上的吴争,尖声叫道。
  吴争愕然,浑然不知所谓。
  朱媺娖慢慢转头,“你不该给他不该有的希望。”
  “……”
  “我告诉他……只愿枯灯、古佛、黄卷……一生。”
  “……”
  “他说……他等不到那一天了。”
  等不到,不如,不等。
  吴争突然明白了,原来,许多人都错了,世上没有什么事,需要等,值得等……莫等待!
  “来人……好生安葬。”吴争看着倒卧的身躯,愣了半晌,突然大喝道,然后突然想到,转向朱媺娖,问道:“立碑吗……碑文……?”
  “不必了。”朱媺娖慢慢放下门帘,“只须知会张家人,让他们来收殓吧。”
  吴争愕然。
  ……
  吴淞,准确地说,应该是吴淞江所。
  这个大明的千户所,隶属于太仓卫,也曾显赫一时,其为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北可以扼长江之险,南可以援金山之急。
  如今,原址成了吴淞卫的驻所,地盘扩大了数倍。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杭州府至吴淞的铁路终点就在此处。
  终点,许多时候就是起点。
  铁路是从两头往中间修,听起来这很简单,但其实,这非常难,最大的难点是,在没有正确定位的年代,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两头铁路会不会在相交时,东西偏差出数十里去,而这数十里,可能正好是一条江河,或者一个湖泊,让你急得直挠腮。
  好在,戚道昆加上沈廷扬的组合,让一切比较顺利。
  将接见卫匡国的第二次会晤定在吴淞卫,不是吴争想“仗势欺人”,事实上卫匡国只是个传话人。
  定下这里,是因为三大水师的主将,在此聚集。
  “尊敬的吴王阁下……”卫匡国脸色紧张地看着吴争,他是看着吴争一步步从一个千户,到指挥使,然后伯、侯、公,最后封王的。
  可以说,卫匡国是吴争发迹的见证人之一。
  然而,卫匡国有些怕了,曾经的少年,如今的王爷,一种越来越强大的无形威仪,让卫匡国喘不过气来。
  “尊敬的吴王阁下,世间的财富需要的是分享,而不是独占,把每个涉及者、争夺者吸引在身边,远比树起无数敌对者,要合适得多……这是一场误会,让无数人丧生的该死的误会,看在上帝的份上,让它远去吧,再不要回来。”
  吴争笑了,笑得很真心。
  还有什么比占据优势,以一种恩赏的气势,来决定一场战争的结束,更令人高兴的事呢?
  “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你来华夏也不少年头了,应该知道汉人并不好战,本王是汉人,也不例外……好吧,本王同意你的说法,愿意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上帝啊,这一定是我一生中听到最传递的福音了!仁慈的吴王阁下,你会得到天主最慷慨的赐福……”
  “不,不……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虽然本王愿意结束战争,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先小人后君子,为了长久的和平,为了一起愉快的赚钱……本王提议,东番岛归还我朝。”
  卫匡国愣住了,他张大了嘴巴。
  吴争浑然不觉,他继续道:“当然,本王可以允许各国商人,不,甚至是荷兰海军继续在东番岛的存在……他们依旧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继续一本万利的香料贸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