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807

  好在,少的比例不高,十中二、三成,但凡愿意赞同拥立新君的人,基本都在这了。
  三声金鸣,九道鞭响之后。
  吴王殿下拉着比福临大不了多少的福王朱莲壁,从八十一阶镶龙石阶款款而上,进了奉天殿。
  不管是真服,还是假蛰,在这一刻,两侧朝臣们,须,低头。
  昂首而进,不,昂首而进的是吴争,这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能令他低头,或许,从来都没有过。
  他身边的朱莲壁却显得有些萎缩。
  小小年纪的他,可能朝思暮想都在期盼着有一日将屁股挪上这个位置,但,身边的人太过伟岸,让他喘不过气来。
  朱莲壁突然感到有些怕,怕有一日,这个身影会如同今日把他送上去一样,将他从那个位置上拽下来,这种事,他干过。
  朱媺娖已经在慢慢起身,没有罪己诏,甚至没有退位诏。
  这些重要吗?
  不,不重要了!
  朱媺娖眼神复杂地看着那方几乎很少动用的玉玺,它不是行文、颁诏玉玺,它是象征,更象是天意。这本是远处正慢慢走来的那个男人奉上的,如今交还给他,或许……也是天意吧?!
  朱媺娖深吸了一口气,用她仅存的右手,拎起这“沉重”的玉玺,然后亲手递到吴争面前,她看了吴争好一会,然后转向福王朱莲壁,看着露出惶恐的朱莲壁,朱媺娖几次张口想说些什么,但终究付诸于一声喟叹,然后转身,在内侍的簇拥下,从侧门离开。
  吴争神色平静地将玉玺双手捧向福王朱莲壁,大声道:“臣吴王、大将军吴争,恭请陛下升阶!”
  “臣等恭请陛下升阶!”
  山呼,山呼,再山呼。
  从这一天起,义兴朝不一样了。
  它的不一样,不砍柴部,而在内里。
  吴争很大度,甚至没有处置之前联名阻挠左、右营渡江增援北伐军的大臣们。
  只要臣服,过往不绺。
  所有在位的官员,依旧保持原位,无一人被谪贬。
  但,义兴朝真的不同了。
  吴争毫不客气地做了两件半事,一是还政于以黄道周为首的内阁,二是成立军机处,义兴朝各卫军权皆在以卫国公夏完淳及廖仲平等将领为首的军机处控制之下。
  至于剩下的半件事,才是“大事”。
  吴争“慷慨”地提高了义兴朝京地所有官员的年俸,幅度还挺大,高了五成。
  这“极大”地降低了京地官员的反对声浪,缓和了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连同本已咬牙切齿、认为尊严受到侵犯的宗室诸王公们也默认了。
  至于大额度的提俸,会不会造成原本就非常拘紧的国库难以承受,这已经不在吴争的考虑之中。
  按吴争的话说,那是户部的事、首辅黄道周的事、内阁的事,与本王何干?
  
第1460章
还有人不服
  确实无人反对吴争这连番的改革,至少在明面上,一切都非常顺利。
  顺利得,就象是虚幻。
  仿佛,帝位更迭、权力的再分配,是十年前就已经定好的事一般,丝毫不显得突兀。
  唯一突兀的是,新君的身材稍稍矮小了些,宫中储备的各式各色龙袍、常服需要赶制,着实忙坏了尚衣监那些个内侍和宫女们。
  除此之外,一切如常,有句话形容很合适,歌照唱舞照跳。
  连朱莲壁也不反对,他甚至还有些感激,吴争终究没有撤除锦衣卫,给他留了些体面。
  义兴朝,真的不一样了。
  内阁的实权和军机处的设立,架空了皇权,这让皇帝永远不错,成了“神”。
  准确地说,是神位。
  神位,总比牌位好!这道理,放到哪都适用。
  荣升辅弼的夏完淳问过吴争,“这种做法实属掩耳盗铃之举,有意思吗?”
  吴争答道:“半斤和八两有区别吗?”
  夏完淳被怼回去了,是,许多事,做可以,说,得慎重!
  宋安在私下里问过吴争一句话,“少爷太厉害了,咱在杭州府都做不到的事,您在应天府干成了……”
  于是被吴争一脚踹了个趔趄。
  但黄道周显然是激动的,他出正阳门送别吴争时,郑重向吴争保证,“若三年之内,国库再无三百万两盈余,臣提头来见!”
  这话让在车架中一直闭目养神的朱媺娖霍地睁开眼,她面若冰霜,可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重新闭上了眼睛。
  这不是臣子们的错,是自己的错,是朱家的错……朱媺娖轻启朱唇,呐呐地说道。
  而车外,吴争搀着黄道周的右手臂道:“有信心是好事,可千万别苦了左、右营的将士,特别是左营,他们此战对国朝有大功啊。”
  这话让边上一声不吭的廖仲平大为感激,他拱手“谦虚”道:“我部也仅仅佐于北伐军,论功当以北伐军为首功……”
  吴争笑了,大笑而去。
  ……
  凡事活久见。
  以一己之力,废立二皇,拽下一皇(朱以海),这恐怕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
  难点在于,这三次废立,还真没怎么大打出手,除了那个“自尽”的,其余两人都活着,活得好好的,一个在陈钱山的“海盗”窝,一个就在自己身后的马车上。
  想到这些,吴争有资格骄傲,确实有资格骄傲。
  吴争在笑,得意的笑。
  有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总有刁民想害孤!
  淳化镇,嘿,又是镇,这些年尽和这淳化镇过不去了。
  一人,一马,一把刀。
  如果配上萧瑟秋风,妥妥地江湖决斗场面啊。
  没办法,除恶到底未尽。
  不是不想。
  实在是投鼠忌器。
  朱媺娖其实没有向吴争提多少条件,自愿退位的条件,但其中有一个条件,吴争无法拒绝,那就是特赦张同敞。
  也难怪,张同敞对朱媺娖而言,那绝对是个“忠臣”,没有之一。
  朱媺娖许诺过张同敞,保他周全,有道是天子金口玉律、出口成宪,虽说此时已经退位,可许诺时还是皇帝。
  理由很充分,充分到吴争不知该怎么拒绝。
  但真正让吴争放过张同敞的,其实并非于此。
  朱媺娖对张同敞许过婚诺,不管真心与否,反正不关吴争的事。
  那么,既然自己无意于成为“驸马”,总不能断了人家后路吧?
  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种事,太伤阴德,吴争不屑为之。
  没有把人家从至尊位置上扯下来,还砍了人家“未婚夫”的道理,所以,吴争答应了,纵然不乐意,也只能答应。
  美其名曰,为了天下!
  当然,天晓得天下究竟值几钱,反正,吴争心里是不在意的,除了那“与生俱来”对鞑子的恨意。
  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哪。
  看着那一人、一马、一把刀,吴争苦笑不止。
  人贵在自知之明,让人头痛的,就是不自知,张同敞不自知。
  “去知会长公主吧。”吴争拦住要上前的宋安,无奈地吩咐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