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807

  ……
  克里·索恩显然没有预料到,面前黄种人的战斗意志会如此坚韧。
  上百艘大小战船被击沉,不下三百艘战船被击伤,可余下的战船,依旧前赴后继地向己方拼死靠近,以搏取炮击己方的机会。
  最令克里·索恩担心的是,敌人的火攻船,如同蝗虫般地涌至,不断地被己方炮火摧毁,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飞蛾扑火。
  不少舷炮因过度的射击而出现故障,甚至炸膛,造成水手的死伤。
  水师这种悍不畏死的进攻方式,确实让克里·索恩胆……寒了。
  很显然,在克里·索恩看来,伟大的荷兰联省共和国国力尚未达到势力遍布东亚的地步。
  也就是说,荷兰海军还不足以与黄皮猴子打一场决战,特别是这种消耗战。
  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本土,无法给予舰队足够的支持和补充。
  沉一艘就少一艘,死一人,便少一人。
  
第1438章
有一种撤退,叫脱离?
  克里·索恩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此战真要打到最后,造成两败俱伤之局,恐怕东番就会易手。
  不管“土著”郑家,还是虎视眈眈的英吉利人,都会趁虚而入。
  敌人能就近补充火器、兵力,甚至补充战船,可自己怎么办?怎么守住东番?
  如果这场战只是险胜或者惨胜,那么伟大的荷兰联省共和国海军,就不得不从东亚退出,白白便宜了那早已马六甲海域虎视眈眈的英吉利人。
  克里·索恩犹豫了,这显然不符合荷兰,当然,还有自己的利益,但,激烈的战斗不以他的内心意志为转移,依旧在炮火中持续。
  战争一旦开启,就轻易停不下来。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开启战争,但怎么结束,得我说了算。
  克里·索恩需要一个理由,急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体面休兵的理由,既可以保持自己在东亚的存在,也能够不使得荷兰海军失去应有的体面,至于英吉利人,哦,该死的英吉利人,如果不是那个自大、狂妄的纳布尔损失了联合舰队的前锋,此战不可能至眼前如此被动的地步……对,都是纳布尔那混蛋的错。
  ……
  好在,上帝倾听了克里·索恩内心的祈祷,它给了克里·索恩一个理由。
  虽然不那么体面,但,终究是理由。
  一个差强人意的理由。
  在水师与番人舰队血战之时,郑森率舰队出现在了定海水域。
  郑森出兵的命令是坚决的,听不出一丝犹豫的味道来,动作也快,仅仅一个晚上,前锋就从七星岛赶到了定海水域。
  可这,显然不是一次成功、完美的增援。
  千余艘的战舰,以左中右三个方向并头齐进,这不象是增援,倒象是赶鸭子。
  风帆如云,桅杆如林,阵势太大,怕得闪了腰、惊了鬼了。
  番人舰队有着胜于水师的海战经验,这么大支舰队北上,岂能不察觉。
  好嘛,这下克里·索恩有了撤兵的借口和理由,也是,被敌人南北夹击,显然是“不得不”退。
  体面地撤退,接受吴争赔偿的提议,那么,无论对数万里之遥的国内、对各国商人都有了交待,虽然这有些象脱了裤子放屁的交待,但好歹是个交待、可以维持体面的交待。
  关键是,这仗,联合舰队还真是占了上风,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一比二。
  克里·索恩认为,这完全可以渲染成一场激励海军的大捷嘛,完全可以说,黄皮猴子在伟大的荷兰海军坚船利炮的教训下,心悦诚服地服软了。
  对,就这么办!克里·索恩以一种胜利者的自信,随即下达了舰队与敌脱离接触的命令。
  瞧瞧,这不叫撤退,叫脱离,如同……转进?
  ……
  然而克里·索恩错了。
  错得很离谱。
  他的错主要还是东西文化的差异,正如纳布尔郁闷于吴争不敢与他来一场堂堂正正地、如骑士般的决斗。
  吴争也在苦熬,凭心而论,吴争是真不想打这一仗。
  目睹着自己五年多时间用巨额银子和无数心血打造出的水师,就这么耗损在这场几乎看不到胜利曙光的海战中,这种内心的痛苦,是无法自我安抚的。
  可吴争没办法,如果任由敌人在杭州湾耀武扬威,接下来的谈判,会毫无疑问变得一边倒,吴争不想让史书记载上他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一页。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吴争其实不在乎史书怎么记,可他实在无法想象,一旦自己退缩了,眼前大好的形势就会迅速改写。
  首先,与清廷已经谈妥的条款,很可能要再“改改”了。
  其次,杭州、吴淞等港口的商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各国商人、本土商人对大将军府的信心会崩溃,关税的下降和流失,对大将军府财政的打击,将是毁灭性。
  寅吃卯粮,如今的财政司,就是这么在干,虽然不能与后世信用消费相比,可也是轻度“杠杆”的范畴。
  官府信用的下降,引发的连锁反应,恐怕连神仙都救不了,只有胜利、不断地胜利,才能维持这种“无理”的信用,这一点,吴争心知肚明。
  这仗,打不过也得打,哪怕是打到全军覆没!
  吴争有两个依仗,一是自己主场,补充方便,二是水师就算覆没,也不会对北伐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毕竟与鞑子的战争都在陆上。
  但番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难以补充,就算最后他们胜了,也是惨胜,将无力对大将军府造成更大的威胁,从而保证民众对大将军府的信心,不会因此海战而动摇,至少可以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在开战后,水师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之后,吴争反而慢慢镇定下来了。
  这就象一个已经明知将失去所有的赌徒,站在牌桌前,心里已经麻木,反而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底气。
  在战败前重创敌人,这成了吴争的唯一目的。
  所以,水师在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激战之后,对敌发起了凶悍的反击。
  这也就是克里·索恩非常不解的“送死”,但绝对不仅仅是“送死”,对敌造成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否则克里·索恩就不会郁闷、就不会胆寒了,就不会想到……休兵了。
  郑家舰队的出现,其实只是一种催化剂,迫使了克里·索恩更快、更坚定地下达全员“脱离令”。
  可惜的是,克里·索恩完全不了解吴争,更不了解这支水师。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鞑子用弯刀
  杀死了我们,
  然后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就是奴隶!”
  这句话,是军校开校的那一天,吴争用全身力气,嘶吼给千余军校师生听的。
  如同暮鼓晨钟,当头棒喝。
  而如今,每个军校的学员,皆耳熟能详。
  三大水师的将领,大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的出身,大多都是北伐军。
  北伐军将士从不缺少拼死的勇气,虽然此战,似乎令勇气显得力有不逮。
  己方舷炮够不着敌人,只能冒着如雨的炮弹,用血肉之躯去缩短距离。
  可这种憋屈,反而激起了士兵与敌同归于尽的血气。
  
第1439章
郑森来援
  这种精神和意志,不是从陆军到海军,换个兵种就会被改变的。
  北伐军的军法已经渐渐完善,它对军人的保障和约束也日趋成熟。
  死于战场,可以令家人得到荣誉和抚恤,反之,亲人连坐。
  从古至今,一支训练有素,且律法完善的军队,发生崩溃的概率几乎为零。
  更何况,吴争做为主帅,亲临战场的情况下,纵然战局不利,但水师将士的士气,却是高昂的。
  这不仅仅军法的原因,更是将士心中的那股热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