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0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0/1807

  这话虽然狂妄了些,但沛县的地形对北伐军而言确实不利。
  苏克萨哈、索尼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沛县,退往兖州,去等待清廷的旨意。
  不过他们没有去兖州府治滋阳,因为那已经是多尔博的地盘,他们去的是东昌府,因为那离京城最近,也是兖州府唯一能抗衡多尔博的地方,那儿有一支军队——原明平山卫。
  ……
  难道陈锦真能如愿,以他六千人就能将北伐军硬挡在泡河以南?
  很显然,陈锦是在做梦!做他妈的春秋大白梦!
  在鲁之域至泡河南岸时,吴争已经率徐州北伐军北上了。
  也就是说,鲁之域后撤扎营的第二天凌晨,吴争率三千人已经赶到,二军会合。
  在听了鲁之域的禀报之后,吴争笑了。
  不是笑鲁之域打了败仗,而是笑陈锦这“活宝”居然还在沛县,陈锦在,那呼尼牙罗和应该也在,呼尼牙罗和此前就是受陈锦辖制,在吕梁山阻挡吴争的那个满族将领。
  吴争一直“挂念”着呼尼牙罗和,当然不是吴争喜欢他,而是吴争想他的脑袋,太想了。
  邳州死在满骑铁蹄下的二千无辜百姓亡灵,需要呼尼牙罗和的命来祭奠。
  此时的吴争,有了底气。
  因为随着宋安的会合,和第一批补给到达徐州,此时的吴争有了火炮,虽然大部分是宋安所带的虎蹲炮,但六磅火炮也到了八门。
  这些火炮如果分散进攻或许不够,可此时却正合适,因为既然我军只能从飞云桥突破,敌人也同样,必会聚集在一个地方抵抗,这就省事了。
  吴争与鲁之域、宋安商议了具体事宜之后,下令午后申时三刻,对北岸发起总攻。
  为何选在申时?
  原因有三,一是麻痹敌人,经过一天的“枕戈待旦”,敌人望穿秋水不进北伐军进攻,心中必已经有了懈怠,眼看着马上天要黑,会以为今日北伐军不会攻了。
  二则,六千大军,想从一座桥上冲过去,那密集度相当于自杀,所以必须是选择渡河点,而且至少要二、三个。
  最后是需要时间去收拢渡船,而敌人要以河抗敌,自然会将河边渡船全部收拢,不留给北伐军,所以,拼凑、制造渡器具,最花时间,好在北伐军将士善水,有块木板就能渡河,横渡长江都不怕,还能惧这泡河不成?
  ……
  申时三刻。
  北伐军突然出现在南岸,北岸清军确实有过一阵混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也是,昨天的战术,完美地击退了北伐军,这让清军非常自信今日历史还会重演。
  他们已经不再躲藏,有八百弓弩手涌向桥头,步兵涌向桥头两侧,盾兵在前、枪兵殿后,而一支铁甲重骑出现在弓弩手的后面。
  这战术很常见,但有实用。
  遭遇密集弓弩时,必须以盾兵相抗,而真要是持看挡箭,那么正如了清军的心意,铁骑会象推土机一般地涤荡整座桥面,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吴争在望远镜里看见这支铁甲骑兵时,兴奋地重重拍了一下宋安的肩膀,痛得宋安啮牙裂嘴的,“果然没跑!”
  吴争将望远镜递给宋安,随即下令,“按既定计划……攻!”
  飞云桥南,密集的北伐军阵形突然左右分开,八门六磅火炮被迅速推了出来。
  二、三里的距离,正是六磅炮的有效射程,瞬间炮声连续响起。
  ……
  “炮袭!”无数杂乱的声音在对岸喧嚣起来。
  经过改良的开花弹有了更大的威力和更多的碎片,在密集的敌人阵形中迸发。
  这更象是一场屠杀,没办法,双方的兵力都集中在桥的两头。
  而敌人之前与北伐军有过交手,以为北伐军没有火炮,而火枪的射程无法触及对岸,这也是鲁之域在昨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主要原因,一旦冲上桥,就很难迂回和闪躲。
  当然,靠八门火炮的齐射,是击退不了对岸数千人的。
  至少那支全身铁甲的骑兵,面对火炮炮弹的倾泄,除了战马有些局促地踩踏外,没有别的异动。
  但步兵和弓弩手的伤亡就有些大了。
  呼尼牙罗和不得不下令步兵后撤二里地,这个距离,一旦有事,可能在一眨眼的功夫反扑。
  可呼尼牙罗和显然没有预料到,北伐军要的,就是他们后撤。
  在清军向后撤退的那一刻,无数的士兵抬着渡河工具,出现在了南岸河边,争渡!抢渡!
  呼尼牙罗和惊怒之下,立即下令步兵和弓弩手向两侧迂回,阻截北伐军渡河。
  应该说,这个距离是完全阻截得了的。
  可问题是,北伐军真要渡河吗?
  南岸的炮击,真是为了逼退敌军、掩护主力渡河吗?
  不,肯定不是!
  当清军步兵、弓弩手赶到北岸河边,严阵以待之时,敌人的噩梦也就降临了。
  如雨点般的炮弹,倾泄在他们的头上,躲藏?那是做梦!
  虎蹲炮的射程太短,最远只能打一里地。
  两岸间隔最近都有二里,所以吴争不得不想出这办法来,在河面上开炮,击杀对岸敌人的有生力量。
  呼尼牙罗和确实是个勇将,可他太过自信于他的勇猛,没有一点指挥火器作战的经验,也非常不喜欢、不擅长使用火器克敌,这种狭隘,造成了他今日不可逆转的惨败结局。
  
第1384章
飞云桥之战(二)
  呼尼牙罗和令步兵和弓弩手向两侧河边迂回,阻截北伐军渡河,这道命令,直接将这些士兵送入了地狱。
  敌人士兵聚拢得太密集了!
  不得不密集,因为要阻截北伐军登陆嘛,手中唯一可以仰仗的弓箭就必须密集,所以人也得密集。
  他们为了尽可能地密集,甚至是人叠人地站立,就是面对河面,侧身挽弓,这样可以在同一距离内,站立更多的人,从而使得箭矢更加密集,密集到完美的程度。
  确实完美!这是鲁之域战后的赞叹。
  虎蹲炮射程近、威力小,但它几乎没有后座力,而且它轻便,任何一个士兵都可肩扛手提。
  这也是敌人无法预防到的,北伐军会在河面的舢板、竹排、木板发射炮弹。
  正因为无法预料,战果才会完美。
  三百门炮啊,一分钟能打四、五发,可想而知,北岸的清军是如何苦挨到死亡的降临。
  他们逃不掉,三百门炮笼罩的区域,以两条腿逃,根本逃不出去。
  聪明的趴在地上,运气好的活下来了。
  可战斗才刚刚开始,吴争的目标不是这些清兵,北伐军的渡河也不是主攻方向,桥头的炮火准备也不是为了掩护渡河,吴争的真正用意,恰好相反——以渡河掩护正面突破!
  八门火炮齐射,只能封锁对岸桥头数丈方圆,而开花弹弹片对铁骑的杀伤力不大,这种情况下,想要歼灭铁骑,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敌人铁骑不是木头、蠢猪,见势不妙还能逃,双腿追得上吗?
  所以吴争用了这个连环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佯攻突然就变成了真攻!
  在敌人惊愕于河边炮火覆盖的同时,桥南北伐军突然向桥面发起了冲锋。
  呼尼牙罗和在震撼之余,反而心中一喜,对岸将领犯错了!
  火枪兵冲锋,这不是找死吗?
  铁骑一启动,能分分钟教会你怎么做人!
  呼尼牙罗和惊喜起来,反败为胜的机会来了。
  “儿郎们……冲!”呼尼牙罗和喊完,拍下铁壳面罩,策马率先冲向桥面,其身后铁骑紧随。
  铁骑沉重,“嗒嗒”地踩踏声在石桥桥面上引发起更大的震动声。
  远离战场的吴争在望远镜里看到时,感慨道:“这桥也太坚固了些,要是共振垮塌,能省我不少地雷。”
  宋安虽然不明白什么共振,但很清楚桥不能塌,所以在边上听了苦笑不止,“少爷,桥塌了咱们怎么过河?人过得去,炮怎么办?攻沛县少不了这八门炮。”
  吴争放下望远镜,愠怒道:“惯得你了?我说说也不行啊?就会抬杠!”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