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7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6/1505

  忠诚总应得到回报的。
  阿黄一把年纪了,如今老了发二春,能在武安州安家落户,这是好事。他的封地很大,也正需要许多阿黄这样忠心可靠能干的家臣。
  采邑封地是秦琅分封给他的,他的庄园矿山作坊等也是秦家帮着建立起来的,甚至还有不少在里面占了股。
  再者,阿黄的采邑封地的税收上缴,秦琅本身也是能享受三分之一的,所以他自然愿意看到阿黄他们给封地带来的变化增长。
  出了外城门,驶入城外关厢,这里是市井百姓们的聚居之所,越发的热闹。
  “还是喜欢这里,不像那高高的城墙之内,到处都是那些铠甲锃亮的禁军和不良人。”阿黄道。
  “那就下去找个地喝两杯再走,弄点下酒菜。”
  两人都是挺随性的人,也不会嫌弃这关厢大多数店都是些小店,直接路边停了马车。
  “小二,切两斤牛肉,再来两份水盆羊肉,再来两个小菜。”
  店小二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上是打补丁的短衣,肩膀上挂着条毛巾,平时招待的也都是些进出城的车夫力工什么的,这简陋的小店什么时候招待过紫绯高官啊?
  看着二人拎着坛上等的好酒过来,连平日里常说的那句本店谢绝自带酒水的话也不敢说了。
  小声应诺一声,然后赶紧跑到后面去告诉掌柜的。
  “掌柜的,财神爷到咱家来了。”
  掌柜的正在给一个客人打酒,拿着竹筒从酒坛里舀起一筒子酒,然后倒入另一个碗里的竹筛子里,他们这酒是自酿的水酒,酒劲不大,而且杂质还多。酒液微呈绿色,里面还有许多酒糟渣子以及一些酒蚊子。
  这种酒自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但他们在这路边上开店的,尤其是面向的主要还是出入城的那些车夫、力工们为主,那酒还是得备上的,可那些苦哈哈也没几个钱,那些好酒自然喝不起,于是就喝这种绿蚁水酒。
  一个钱一枚,还是不错的。
  这酒本小利薄,可积少成多,却也是这店里最赚钱的了,他们店还是好不容易才申请到的自酿酒执照批文,否则苦是拿不到执照,就不能私酿,只能买别人家的酒,那样利润可就都让别人赚去了。
  “咱们这小店,哪还能来什么财神爷?”掌柜的不以为意。
  “是真财神爷,卫国公秦相爷光临了,说要二斤牛肉还点了两个水盆羊肉,再加两个小菜。”
  掌柜的手一抖,酒洒了许多,他也顾不得这些,“莫跟我开这玩意,二猪。”
  “没错的,我认的秦相爷的马车,更认的秦相爷,就坐在外面呢。”
  掌柜的赶紧扔下酒勺,窜到了外面。
  果然,他家店子门口的那杆酒字杏黄旗下,摆在外面的那张旧木桌边坐着两人,一位年轻的紫袍玉带的公子,可不就是秦相公,长安人人敬重的秦天王、还是财神爷、门神呢。
  掌柜的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今天秦国公怎么会到他这小店来。
  “掌柜的,有没有牛肉羊肉?”秦琅笑问。
  “有,有的。”掌柜的有些结巴。
  秦琅掏出两枚银开元摆在桌上,“冷切卤牛肉来二斤,再来两个水盆羊肉,小菜再来两个,钱够吗?”
  掌柜的连忙道,“够了,够了,要不了这么些。”
  “剩下的便算赏你的。”
  “你这的牛肉来源正吧,不是耕牛吧?”
  掌柜的赶紧解释,“绝对正经途径来的,给小的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卖耕牛肉啊,那个一经查获,可是要重罚的。”
  大唐开国之初,就对牛马骡驴这些主要的运输、耕作用的大牲口都有详细的规定,比如严禁私自宰杀,尤其是耕牛。
  当时隋乱刚过,百废待兴,耕牛奇缺,因此对牛的保护力度极大,导致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吃到牛肉。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边市的兴起,大量的牲畜南下,使的牛肉和羊肉一样,已经上了越来越多人的餐桌。
  朝廷对耕牛的管控依然十分严格,各地官府都有专门的牛帐,每一头耕牛都是要登记入册,甚至有专门的编号,还要定期检查,私自宰杀是处以重罚,就算是养护不力导致病死,或累死等,也都要问责处罚。
  牛就算是摔死病死累死等,也必须得报官府,派专人处理宰杀。牛皮牛筋牛角都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要用于制甲制弓等军事需要,牛肉因此也一般是由官府屠宰后,再流入特定的市场,比如给官员、贵族或是军队等使用,百姓们能得到点补贴,但没有自主处置权。
  而近年来,大量的边塞胡人的牛羊南下,增大了中原耕牛数量外,也有许多专门用做食用的牛进来。
  这些牛有另外一本专门的牛账,途径也都记录清楚,何处入关,纳税多少,哪家牛行转手,哪家屠行宰杀等等,全都有一张单子,每过一处,都要有盖章。
  没有完整的手序,一经查处,将处以极重的重罚。
  像这种小店虽小,可他们进购牛肉的时候,从专门的屠行进货,被要求查验单据手续,否则一旦肉有问题,不但屠行的要被处罚,他们这些买肉的也一样要被罚。
  秦琅也只是例行的问上一句而已,反正就算店家卖的是私宰的耕牛肉,追责也不会追到不知情的店里用餐客人身上的。
  如今一头大公牛能卖到五贯左右,一头大母牛能卖到四贯上下,而一头一岁多的黄牛也差不多能卖到两千钱。
  但是那些肉牛反而比耕牛值钱,因为牛肉很受欢迎,价格较高,在现在一文能买三个鸡蛋,一只鸡五六十文,斗米不过二十钱左右的市场上,一只三四十斤肉的大羊,不过千钱左右,一斤只要二十几文钱,但是牛肉却一斤要五十钱以上。
  一头壮牛,能出肉起码二百斤左右,这意味着杀牛卖肉就能得钱十贯,还没算牛皮牛筋牛下水这些也能卖钱的东西。
  说到底还是牛肉的稀少,牛肉与羊肉一样都是红肉,深受关中人的喜爱,尤其是受贵族们的喜爱,但因为以往许多牛都做为耕牛受到保护,故此牛肉稀少,如今开始有部份肉食牛放开售卖,自然更受追捧。
  需求决定价格,更受欢迎的牛肉自然也就比羊肉贵的多,大致上如今一头猪也才一千钱,而一只羊就要一千钱,但一头肉牛能卖万钱。
  肉牛和耕牛的这个价格差,也导致了许多人打起偷盗、私宰耕牛的主意,毕竟一头大公牛最多卖到五千钱,可如果宰了卖肉,能卖到一万多钱,这里面的利润巨大,自然有人铤而走险。
  不过朝廷现在对此打击也是相当严厉的,肉食牛基本上都是从周边的北胡南蛮手里交易过来的牛,渠道途径层层把控。
  掌柜的接了银钱赶紧谢过,转身回去还差点摔了一跤。进了后面,他脸上露出兴奋的红光,“果然是财神爷来了。”
  一斤牛肉他采买来才五十钱,正常一斤能卤出半斤以上,或是得七八成。而如这家小店子,他们的牛肉一斤起码也能卤出十二两,有时甚至能卤出十六七两来,还越卤越多了,关键还是在于加料和泡制。
第722章
殖民地
  掌柜的这家店的招牌一是他家那便宜的水酒,一文一杯,另一个就是他家的卤菜了。
  各种卤味香料虽然挺贵,但能卤的东西也多,还可以反复利用。
  生牛肉一斤五十钱买进来的,卤好后一斤卖八十钱,掌柜的还很有赚头,尤其是他有时买的南方来的水牛肉和西边来的牦牛肉,还要不了五十钱一斤进价。
  卤牛肉虽卖的不多,可那大锅里其它的卤菜,尤其是一些豆腐啊猪牛羊下水却是很赚钱的。
  掌柜的亲自从卤锅里捞出两大块犍子肉,向伙计展示了自己当年做伙计时苦练十几年的精湛刀功,牛犍子肉切的既薄而又均匀,还一点都没散。
  切好,码放盘中整齐,再弄点香菜。
  “掌柜的,这可不止二斤了。”
  “我当然知道不止二斤,不用称量我也知道,这两块起码五斤了,秦相爷肯来咱家店吃,那是给咱们面子,这是咱们发财机会来了,以后咱们就能跟人宣传秦相爷也赞赏过,到时还怕愁生意不好?”
  “再说了,秦相爷刚才可是给了两个银开元,瞧见没?这可不是一般的银开元,是宫里圣人特意铸造的用来赏赐的银开元,看到这没,有个月牙指甲印,还有这里,有个小小的赏字,这可不是一般的银钱,十分稀少呢,外面有人专门收这种银开元通宝,一枚银开元本来直钱两千,而外面三千收。秦相爷赏了两枚,这可是能换六千钱呢,都能买一头耕牛了,我还能小气这点牛肉?”
  掌柜的兴奋的对伙计道,“赶紧去后面井里把我那块早上刚买的那块羊肉取出来,我要做两道水盆羊肉!”
  掌柜的年轻的时候也跟这小二一样,从学徒做起,擦桌子扫地挑水洗碗烧火,干了三年,才让他摸菜刀,又配了三年菜,才让他开始上灶台,然后又三年,才勉强算是有了点工钱。
  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才勉强攒下了点钱,本来已经到在家休养的年纪了,看到环境好,便也心动起来,一咬牙找嘉德银行借了笔钱,在这关厢路边租了块地皮,请人盖起这三间铺子,开门营业做起生意来,自己当起了东家。
  生意说不上多火,可也不算坏,天子脚下,税要交,租要交,倒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摊派等,虽然行会会费少不得,平时该给的孝敬打点也得出,可总的来说,辛苦忙碌,总还也能有不少节余。
  老掌柜的忙碌了半天,终于给秦相爷把菜都做齐了,一大盘冷切卤牛肉,选的上好的壮黄牛肉,不老不小,肉质最好。羊肉也选的是上佳的大肥羊肉,另外还上了盘卤水拼盘,又弄了两盘当季时蔬。
  其实秦琅啥好吃的没吃过。
  阿黄以前也没少跟着秦琅吃香的喝辣的,在武安州这几年,也算是个土豪,山珍海味更是家常便饭。
  两人也不是寻味而来,只是喜欢这市井的热闹,坐在这马路边上,就着这味道还算可以的菜下酒,边喝边聊天。
  路边,跟随着秦琅边疆数立军功的独孤燕云,一件锃亮明光铠甲,腰间还有一枚银鱼符,这是一位从五品下阶的军官,还有一个开国子的爵位在身。
  可此时,他却腰挎横刀,手里握一对铜锤架在肩膀上,肃立在路边,如同是一位忠诚的亲兵一样。
  老黄吃着水盆羊肉,感叹着道,“羊肉啊,还是咱们长安的最地道,尤其是这水盆羊肉,我在武安州也常让厨子做,中原带去的厨子,可偏偏就是感觉差点味。”
  “不过这牛肉啊,我觉得没有岭南那边的弄的好吃,那山僚们养的黄牛肉,拿来小炒,尤其是加上扶留藤叶一起,多放大蒜,那叫一绝,麻辣鲜香。”
  秦琅笑笑,“我还以为你在那边呆了几年,会说岭南的山僚更好吃呢。”
  “嗬,我老黄好歹也是堂堂武安州长史,开国伯爵啊,吃人这样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那是蛮子们干的事情,那些蛮子啊,动不动就出草,最喜欢割人头,很不好的风俗。”
  秦琅知道这几年武安州表现看似很平稳,可南下移民跟原来的汉客家人和土著的俚僚之间冲突很大。
  甚至就是移民也经常爆发冲突,归根到底其实也就是争山争田争水,许多移民为了便于管理等,都是以同乡等聚集为村屯,比如同是从河南过去的人,大多安置在一地,同是从关中过去的又大多聚居一地,从淮南过去的又聚居一地,从河东过去的又划一片,河北过去的又划一片。
  这样确实有利于新移民的管理,也便于他们一起生活,毕竟有许多风俗习惯等相同。
  但这也带来一个不好的地方,这就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同乡势力,十分排外。一旦争斗起来,容易抱团对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