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505

  六镇远在边塞,本就无力自给,要依靠北魏朝廷给供,当北魏从六镇相近的平城,迁往了中原的洛阳后,六镇就被彻底的遗弃了。
  北魏六镇政治性的丧失,军事性的降低,以及经济上的破产,组织结构上的混乱,各种矛盾在魏末时交织在一起,最终爆发了六镇大起义。
  大唐是由关陇集团建立起来的,关陇集团却是当年入关的武川镇军将联合关陇豪强们的联盟。
  北魏末年,六镇大起义,北魏几经镇压,虽然平定叛乱,可尔朱荣也因此凭借军功权倾朝野,许多六镇军将也都转而归附他麾下。
  后来尔朱荣被出身于怀朔镇的高欢讨灭,高欢控制北魏朝廷,皇帝不满高欢控制,寻机出逃关中,投奔早前入关平乱的武川镇军头宇文泰,高欢另立皇帝,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
  李世民的曾祖父李渊,当年就是武川镇军人,李虎祖上几代都是镇守武川的军官。李虎后来随拓跋岳入洛阳平定元颢,再随他入关中讨灭万俟鬼奴,留镇陇右。后来武川镇带头大哥贺拔岳被手下侯莫陈悦杀死,诸将谋拥宇文泰继续当大哥,李虎不同意,星夜奔荆州,劝说贺拔岳的兄长贺拔胜来接收关中的人马,可惜贺拔胜不听。
  后来宇文泰被武川军头们拥立为新大哥,李虎只好无奈返回,结果半路被高欢手下俘虏,送到洛阳。此时北魏孝武帝元修也早不满高欢的专政夺权,有意想要获得关中地区武川镇军将们的支持,于是任命他为卫将军,并派他到宇文泰那里去辅佐镇守关中。
  后来李虎与宇文泰平定了侯莫陈悦,元修也找机会出逃关中,另建朝廷。
  再后来,宇文泰带着武川军头们横扫关陇,打服各方不服势力,对抗关东高欢,等元修被毒杀后,武川军头们拥立了元宝炬做皇帝,建立西魏朝。
  李虎也因功受封为左仆射、太尉,并与宇文泰等俱加最高武衔‘柱国’。
  秦琅的那道兵制改革方案,让李世民一下子就想起了关陇集团,想起了武川镇军头们建立的西魏、北周、隋唐,想起了怀朔镇军头们建立的东魏北齐。
  北魏当年建六镇,一开始确实解决了北方边防问题,可后来却成了北魏灭亡的元凶。
  李家就是北魏六镇军将出身,当年的六镇军将,不但灭了北魏,后来还建立起了东、西魏,北周、北齐、隋和唐。
  灭北魏,建六朝,兴废皆掌于军镇之手。
  这让李世民不得不警惕。
  从隋文帝开始,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控制住脱笼猛虎的办法,意图把关陇集团重新关入笼中。文治武功都了得,尤其是权谋手段厉害的杨坚,与高颎、李德林、苏威这些名相一起,一步步的改革,才最终推出了一个成熟稳定又安全的新府兵制。
  兵将分离,兵入民籍,既保留了府兵的战斗力,又减少了朝廷供军费用,最重要的还在于终于收走了武将们的兵权,再不用担心武人们动不动就拥兵自重,造反作乱了。
  秦琅要搞常备边军,重点是迁移屯驻和雇佣发饷。
  边军从此不再是各地府兵轮流抽调过去值守,边军常态化,固定化,这让李世民开始担忧,这样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六镇?
  边镇军将会不会形成新的武人集团?
  历史告诉李世民,这是必然的。
  就算秦琅说,朝廷控制装备粮饷,但问题是,边军久镇边疆,甚至家眷也都在边,这必然会形成武人集团。
  仅靠粮饷装备来控制这些边军,是很危险的。
  “军队是把双刃剑,朝廷需要这把剑来维持边疆安宁,也镇慑中原,但是若不小心,也会被这把剑割伤。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剑加上剑鞘,佩剑而不要轻易的亮剑。剑出,见血,归鞘,绝不能一直出鞘亮剑。”皇帝缓缓说道。
  现行的府兵制,基本上就是隋朝的府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将分离,是轮流番上、戍边,将归朝,兵归府。
  将军们平时不统兵,朝廷也不用承担太大的军费开支。
  对于雇佣兵制,李世民也在试用,北衙六军,加上秘密成立的神机营,都是采用的雇佣常备兵,但这些兵就在天子脚下,皇帝和朝廷对这些兵的控制更严密。
  可如果放到边疆上,天高路远,就难以控制了。
  现行的府兵制,有些跟不上李世民开疆拓土的步伐,可他依然很谨慎的对待军队,绝不轻易的去更改军制,这是历经了隋朝几十年打磨的军制,曾经带给隋朝繁荣强盛。
  当年杨广曾改革府兵制,建立了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也强大的募兵骁果军,但最后骁果军不但没保卫杨广,反而弑君了。
  秦琅很佩服李世民。
  想的很长远,哪怕现在年轻却已经武功赫赫,却依然还这么谨慎小心,没有如杨广那样飘。
  回头审视自己的方案,确实也有许多问题,本质上来说,他从历史中把唐朝真实出现过的问题提前讲了出来,并把后世用过的法子提前拿来用了,却忽略了这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唐玄宗改动了大唐初的府兵之制,于边疆设立节度使,建立军镇,表面上看适应了明皇开疆拓土的节奏,加强了边疆战事的效率,可实际上也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也正是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起的边镇叛乱,藩镇之祸,从此伴随着唐朝直到灭亡,都没能好转。
  “朕也知道如今的府兵制,有许多问题,现在不解决,二三十年后也盖不住会爆发,但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轻易的就更改,并不是个好办法。怀良,你人聪明,又在军中带过兵打过仗,还懂经济,你好好替朕思量一个两全其美的新军制出来,可否?”
  秦琅苦笑两声,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两全之法。
  初唐府兵制崩溃后,募兵制起,也因之兴起藩镇,安史之乱后,李唐也只能以藩制藩,却始终找不到真正解决之道。
  而后来经历晚唐五代的宋朝建立后,深患藩镇之乱,于是搞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制度,把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针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如果京城有变,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这就是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
  但是宋朝这种军制虽解决了藩镇之乱,但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强干弱枝后,边防力量不足,压不住边疆诸蕃。晚唐五代时的一个藩镇,都能打的边蛮们不敢吭声,可一统中原后的宋朝,却没打赢过几次像样的对外战争,胜是小胜,败却是大败。
  这样的军制,秦琅觉得没什么好学习的。
  至于明朝,嗯,曾经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确实是气吞如虎,但是卫所制后来的糜烂,却也不是一般的烂,武官和军户世袭制,搞的后来卫所军官们都成了地主,卫所军户都成了奴隶佃户,最后能打的只剩下了将领们的家丁亲兵。
  白山黑水间的野蛮女真人,最后杀入关中,一举夺了江山。
  女真人的八旗兵、绿营兵制,也没什么可说道的,前期强盛了几年,后期也是烂透根了。
  想来想去,府兵制还确实挺强的,但问题是,府兵制的根子烂了,现在表面还不错,但维持不了多少年了呀。
  “臣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或许可以实行更戍法,把边军、禁军采用轮调法,定期轮调换防,对边军也采用平时由中低级军官们统带,高级将领无战事时还朝驻京,遇战事则皇帝选派赴边统兵,战罢即还朝之法?”
  秦琅试探着道。
  李世民沉吟着,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还不是他想要的那种。
  “最近西北边疆又有些不稳固了,西域的肆叶护阿史那咥力现在屡屡拦截我大唐丝路商货,还数次向高昌、焉耆、龟兹威胁,现高昌国王鞠文泰、龟兹王白苏伐叠、焉耆国王龙突骑支,于阗王尉迟伏阇信皆遣使向我大唐西伊州求援,以拒咥力。”
  “朕打算出兵西域,你是兵部尚书,得替朕好好筹划。”
  “明天早朝,朕要看到你!”
  李世民说完,也不理会秦琅便转身走了。
第707章
秦家八锏
  存忠刚刚从崇贤馆放学回家,今天是旬休,难得的休息时间。回到家放下书包,他便挽起袖子开始为自己的坐骑修理起马蹄子来。
  这是一匹高大的大宛马,有着汗血宝马的高贵血统,来自西域的康居国。这匹马浑身血红,高大而又威武,它跑起来跟飞一样,拥有无与绝伦的爆发力,而且每次跑完后,身后的汗都是血红色的。
  侬存忠非常喜欢这匹马,视若珍宝,这是他用自己的优秀学业成绩,在义父卫国公那里换得的赏赐。
  汗血宝马很温驯的站在那里,任存忠熟练的提起它的一只蹄子,拿出他那套珍藏的修马蹄装备来。
  这些装备十分精美,采用的是镔铁打造,闪闪发亮,还用了一个黄牛皮的包装的整整齐齐。这样的包不仅侬存忠当宝贝一样,其它的义兄弟们也都一人有一个。
  存孝存义,还有罗通裴行俭他们都有一套。
  他们每人都有一匹自己的坐骑,秦琅给他们的马都是宝马良驹,只是有一个要求,宝马赐给了他们,要求他们亲自照料这些马,日常喂饮洗涮,甚至是换马蹄铁。
  换马蹄铁是个技术活儿。
  不过存忠如今也已经是熟能生巧,先把磨损的马蹄铁上的钉子拔下来,然后再撬下蹄铁,然后开始对马蹄进行修整。
  这时就要用到各式各样的修煎工具,先修平,再剪边,再二修,再二剪,然后还要再换上更精细的工具,细细修煎一遍,最后拿出锉刀把蹄子内外都打磨平整。
  最后再将新的马蹄铁用铁钉固定,再打磨平整一遍,最后,再打开一罐马蹄油,用猪鬃毛刷蘸上油细细的给马蹄子全刷一遍。
  修好一只马蹄就得两刻钟。
  马蹄子里的味道极为冲头,可存忠却很享受这个过程,他的宝马也站在那里很温驯,虽有蚊蝇叮咬,也只是肌肉抖动,并没有乱踢蹄子影响到主人。
  另一边,裴行俭则因为回来的早,今日又不需要为爱马更换马蹄铁,所以很快就给爱马洗涮完毕,马鬃毛修整过了,马尾巴也扎起来了,马毛也涮过,收拾好工具,给爱马槽里倒上马料,顺便还往里面加了捧黑豆,又敲了两个鸡蛋进去。
  拍拍手,裴行俭走到廊下,倚拦而坐,一边嘴里含着丁香糖,一边兴致勃勃的读着《长安周刊》上的新闻。
  侬存忠还在一边专注的修着他爱马的马蹄子,而自己的马已经吃饱草料悠闲的眯着眼站那睡觉了。
  存孝和存义哥俩则在给自己的锏打磨抛光。
  秦琅不仅给每个义子们赐了匹宝马,而且也给他们赐了一套装备,马槊障刀骑弓步弓,另外还有一把近战钝器。
  秦琅给他们选的都是锏。
  这如今成了秦家标志性的装备,秦琼有一对四棱瓦面金装锏,秦琅也给自己打造了一把锏,是他自己亲自设计,找名师打造的。
  说是锏,其实倒更像是鞭,毕竟鞭锏近似,有棱称锏,无棱称鞭。锏因有棱,所以有钝刃,一般是上细下粗,总体上来说锏虽有尖,但一般很少用刺,而是用点。
  秦琼的锏便是一把四棱锏,属于鎏金铜锏,四条棱,每面向内凹,故此形成瓦面凸棱,这种锏大巧不工,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样式,但极为沉重,瓦面使的四棱凸起,对付拥有厚甲防御的敌将,有极强的杀伤力。
  秦琅自己设计的锏则是六棱锏,用驼骨做柄,金瓜锏首,王字龙吞口,锏身则是六棱六面造型,不是简单的瓦面,而是形成宝塔形的瓦面,不仅六棱凸起,尤其是还有节,六棱六节,每节上等于还有六个突起的棱角。
  这也是一对双手锏,可比秦琼的还沉重些,表面狰狞无比,远比秦琼那对传统修长的四棱瓦面金装锏更充满杀气。
  这对锏上,还刻有四个字,裁决之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