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1505

  这块地方,山地占了四成半,滩地占了四成,低山丘陵占了一成,湟水谷地占了半成。虽说适合农耕的湟水谷地才占半成,可湟水谷地十分肥沃,不论是降雨还是气候,还是土地肥力,都极适合耕种,滩地、丘陵,也十分适合放牧,沿湟水河谷连通鄯州、兰州也很方便。
  这样的地方,怎么看都比给秦琼的松州,给秦琅的武安州强的多,起码离长安就很近。
  河南长孙家本就出身北魏拓跋鲜卑,这样宜耕宜牧的西北边地,可谓是极适合他们家族的,这也是皇帝妹夫,给大舅哥的特别优待了。
  光是这南北二百二十里,东西一百六十里的面积,就足够惊人了,一块如此大的实封还是世封地,就算是在原吐谷浑乙弗部的地盘上新设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长孙无忌确实有些心动。
  之前世封制新提出来时,他是坚决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主要是认为这样的边疆封地太偏僻落后,说是世封,实际上就是被变相的踢出了京师,踢出了政治中心。可是看着秦琅秦琼爷俩的世封地,虽说也偏,这两年不断往里面扔钱,可他也一直关注着,知道秦家这封地搞的有声有色起来,尤其是秦琅的武安州封地,当初是一路打过去的,但现在居然有几万户人口了,那岂不是等于实封数万户?
  想想他们才实封千三百户,相差多大?
  况且秦琅在那边又是挖金矿,又是炼铜铁,还挖起了石炭,晒起了盐,搞起了海贸,据说那是日进斗金,想想就让人不免羡慕。
  而且秦琅父子得了封地,不也还继续在朝中当官,妻妾儿女们,不也还留在京中,并没有说一受封,就立即得举族迁往封地,无故不得出封这种严格规定。
  想想,也开始松动起来。
  现在确切的看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这么大,离长安也较近,那里的气候等,也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你若觉得这海晏城不好,朕还可以任你挑选,从祁连山到积石山,从大非川到河曲,你随便挑一处。”
  皇帝如此大方,让长孙无忌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不过盯着地图左瞧右瞧,似乎这海晏倒是极好的,其它好地方也有,可也未必就比海晏还强,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这湟水源头谷地,适合农耕,这样的地方,在西境外,可是不多。
  绝大多数地方,虽是良好的牧场,可却并不适合耕种庄稼的,而长孙无忌也是很清楚,唯有适合农耕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那样才能容的下更多的人,只是放牧的话,其实发展潜力有限。
  能够得一块世封之赐,并不容易,除了那些原本的边地汉酋俚帅蛮首们,真正的朝廷臣子,能得世封,必须得是有大功之臣。
  首先一点,起码得是实封国公,光是这一条,就能把现在朝中九成九的有封爵的贵族给打下去了。
  有封爵的不少,可有实封的却少,有实封还必须是国公的更少。
  而皇帝的那个小本子上,真正纳入世封考虑的,其实还更苛刻,现在只限于有功臣封号的实封国公,而且还以贞观朝功臣优先,以秦王府旧部优先。
  长孙无忌倒是都符合这些条件的,他是李世民的潜邸心腹,也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夺位功臣,当初论功第一,跟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是并列的。
  当初没给长孙第一个实封,是他开始一直反对,二来他是外戚,所以最后皇帝给了全力支持世封的秦琅首封,后面又给了军功拜相的秦琼世封。
  至于冯盎、杨国忠等这些人的实封,其实都不算是真正的世封,他们本就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枭雄豪强。
  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接受了这块海晏州世封地,君臣二人倒也心情都大好起来。
  举杯共饮。
  “辅机,你觉得这次朕召三郎回来,应当安排他什么职位?”李世民问。
  长孙无忌沉吟着。
  李世民自顾自的道,“李靖在长安数上奏折,说年迈腿疾严重,数请辞职。朕欲给李靖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让他不用再被俗务缠身,可安心休养,遇朝廷重大军政事务,再派人过府请问。”
  “李靖空出的尚书右仆射之职,就授给秦琅如何?”
  长孙无忌愣了下。
  这个尚书右仆射,他之前担任过,后来被迫辞职,心里一直有些不甘,如今过了几年,其实一直惦记着这个职务呢,他早看出李靖跟秦琼是一类人,打仗的时候极为刚猛,可在朝堂上却极小心谨慎,并不是真正当宰相的人。
  皇帝用他们做宰相,也顶多就是挂了个名号,早晚还是要辞职的。
  李靖辞职,尚书右仆射舍他其谁?
  想不到现在皇帝却提到秦琅。
  秦琅是盟友,可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道,“秦琅三拜宰相,如今本已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朝之后,必然参与中枢,执掌政务,可尚书右仆射,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唐政事堂制度下,宰相数量挺多的,加各种名号,都能进政事堂,都是宰相,都能参政议政执政,可说到底,真宰相以前本来只有三高官官,尚书令空缺不置后,以左右仆射为尚书高官官,实际真宰相就从三个变成了四个。
  尤其是左右仆射的职权还是四宰相里最重的两个。
  “秦琅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他打仗厉害,经济也了得,但就是欠缺些稳重,不如让秦琅以同平章事,兼任兵部尚书之职,或是兼任转运使或是户部尚书。”
  “侯君集现在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皇帝道。
  “陛下不是已经授侯君集外出为西海道宣抚使了吗?侯君集虽有靖乱大功,可终究还是缺少过硬的军功,陛下不如正好让他在西疆好好历练几年,中枢这边就暂时不必再挂衔任职了。”
  长孙无忌这是不动声色的就给侯君集上眼药水了,直接要罢他相。
  李世民想起昨夜长孙皇后的劝谏,说不要被人挑拔离间,说的也是侯君集了。再想想侯君集自从被他加参政衔拜相以来,确实也在政事堂立不起威望来,也没什么建树政绩。本来皇帝安插他到政事堂,纯是见侯君集如忠狗一样的听话,所以便安插了他进去。
  结果他在政事堂毫无话语权,总是被其它宰相们排挤,只能起到个耳目的作用,李世民早就有些失望,现在听长孙兄妹俩都这态度。
  想了想也便点头,“也是,就让侯君集到陇右西海好好历练几年吧。”
  “先让秦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回中枢政事堂执政,兼任兵部尚书。”
  “辅机你也加点担子,这次一起回长安,河南尹的职事先卸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再兼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秦琅没拜尚书右仆射,为何他也只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靖肯定不会再继续担任尚书右仆射了,皇帝留着这个位置要给谁?
第625章
论功行赏
  贞观四年,初冬。
  长安。
  天子率文武百官,领南北衙禁军侍卫又返回到了长安城。
  重返太极宫中,皇帝迫不急待的就召集了翰林院待诏马周白麻草制。
  按照与宰相重臣们在洛阳就已经商量好的计划,皇帝诏封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进封许国公,加司空,加封特进。
  以长孙无忌擅鉴别人才,又熟悉门阀之事,加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吏部尚书,主管选用官吏之事,并参预朝政,平章政事。
  体恤李靖年老腿疾,特许辞去尚书右仆射之职事,晋位开府仪同三司,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如腿疾稍好,可二三日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卫国公秦琅,虽朕之嫡长女婿,然于国家屡立功勋,如今再次立下大功,平定吐谷浑,朕特旨征召还朝,进开府仪同三司,拜骠骑大将军,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兼摄兵部尚书之职,职掌武官铨选考核,以及军籍军械装备等军事行政之节制,余东宫詹事、太子左卫率、崇贤馆学士等职如故!”
  ……
  赵国公长孙无忌赐封海晏州世封刺史,子孙世袭。
  代国公李靖赐封祁连州世封刺史,许子孙世袭。
  许国国高士廉赐热水州世封刺史,房玄龄赐龙夷州世封刺史,鄂国公尉迟恭为贵德世封刺史,侯君集为同仁州世封刺史,程咬金为同德州世封刺史。
  特旨赐封杜如晦长子杜构承袭莱国公爵位,并赐封贵南州世封刺史。
  樊国公段志玄赐封夏河州世封刺史,薛国公长孙顺德赐封积石州世封刺史,邹国公张公谨赐封循化州世封刺史,曹国公李绩世袭西沧州刺史。
  皇帝一口气分封了十二位世封刺史,除了李靖李绩二将,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当初玄武门之变时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
  当初的谋臣杜如晦因为已经病逝,还特意赐封他的儿子袭莱国公爵位,并也授予世封刺史之职。
  李靖李绩二将,因为贞观这几年立功不小,尤其是在灭突厥这块,所以这次也得以列入名单,各授世封。
  程咬金原本玄武门之变时功臣名单里位置靠后,实封数也少,可因为上次灭东突厥,这次灭吐谷浑都参与了,倒也让他挤进来了。
  加上之前秦琅秦琼爷俩的世封,总共十六位功臣得到了世封。
  而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这三位宗室名王,都还没得到世封,皇帝诸子也一样以年幼为由未世封都督,可知皇帝虽然一心要推行世封制,但也还是比较谨慎的,授封的全都是功勋高,还都是心腹。
  这次授封的十二位世封刺史,封地全在原来的吐谷浑之地,这次被皇帝直接划下边境一大块地区下来,南北千余里,东西三百里,这块地方划下来,分给了十二位功勋之臣做为世封之地,也成为朝廷与吐谷浑之间的缓冲地。
  “赐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
  北起祁连山,南至积石山,东以黄河为界,其吐谷浑之地设立西海、河源、且末、鄯善四都督府,以慕容顺都督西海,慕容承都督河源,乙弗阿豹都督且末,封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鄯善郡王,都鄯善。
  以诺曷钵年幼为由,以其叔父威信王慕容应代都督鄯善府,接诺曷钵入长安宫中与皇子们一起养育。
  皇帝对吐谷浑的处置,基本上是全其国境,但也趁机割下来一大块相邻边境地,转手赐封给了自己的十二位心腹功勋重臣为世封地,实质上等于夺了十二州之地。
  剩下的吐谷浑之地,李世民采取的是保留其国家,扶立慕容顺这样亲唐的傀儡可汗,另一方面,又搞起了羁縻政策,吐谷浑被划分成四个都督府,每府下辖九个羁縻州,共三十六羁縻州。
  这方面基本上是按当初处置东突厥的政策的,通过朝廷册封授职这种手段,干预吐谷浑的国政,控制他们,四都督府,实际上就是扶持承认吐谷浑最大的四个势力,变相的在分裂吐谷浑。
  每都督府下划设九个州,也是由大唐来给都督府内九个相对势力较大的势力,授封刺史等官职,让这些吐谷浑的诸部首领们,也可以直接跟大唐朝廷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吐谷浑的掌握。
  原本秦琅是划了三个都督府,而现在朝廷则增加了一个鄯善,其实基本上也就是当初隋朝灭掉吐谷浑后设立的西海四郡的划分,只是这次唐朝直接把东面边境的一大块肉给割走了。
  朝廷对于秦琅之前已经从吐谷浑降兵中,挑了五万青壮带回这事,也并没有改变,这五万青壮就按秦琅的决定安置到陇右诸地或屯垦或放牧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