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4/1505

  “在吐蕃设立逻些都督府,下设山南、逻些等州,册封弃宗农为逻些都督,赐封西海郡王,赐国姓李,噶尔芒相松囊赐封为刺史……”
  “琼波邦色赐封为藏蕃都督,賨国公,赐姓李……”
  秦琅有大鱼上钩,是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鲤鱼,好半天才钓上来,“嗯,一会就炖这条大鲤鱼吃。”李世民看着这条大鱼抚须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朕也要回洛阳去,你与朕同行吧。”
  “臣丁忧守孝,就不回洛阳了。”
  秦琅拒绝。
  李世民提着那条大鲤鱼,让阎立德一会给他画起来,“高昌拿下了,你的功劳。”
  秦琅不解,“高昌拿下怎是臣的功劳呢,应当是卢国公程将军的功劳啊。”
  “该是你的功劳,朕可没乱说,不信你问药师。”
  李靖一直在旁边钓鱼,君臣两个在那说了半天,他一句也没插嘴,这会笑道,“圣人说的没错,你人虽在这长安,可拿下高昌,确实是你的功劳。”
  这让秦琅都一脸茫然了。
  “太尉威名震西域,你在河曲一战歼灭吐蕃二十五万大军,阵斩二十万,传到西域高昌,本来还想联合欲谷设负隅顽抗到底的高昌王鞠文泰,活活给吓死了,其子鞠智盛便主动自缚开城出降,高昌国不战而降,岂不是你的功劳?”
第1101章
一人胜过十万兵
  高昌王鞠文泰确实是被吓死的。
  这位曾在贞观时带头来归附大唐的高昌王,后来却又因利益而背叛大唐,在大唐和突厥之间反复横跳,他自以为了解中原,去过几次大唐。
  在大唐派出侯君集出镇西州刺史、天山军使,对高昌做出警告的时候,他并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西州其实就是当初高昌来投后,朝廷以高昌之地而设的一个州。因为高昌本身也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个州其实就是一块飞地一样,事实上就在距离高昌城三十里地的一座军事堡垒,建在丝路必经之地上,一边是大漠,一边是丝路,建在一片绿洲之上。
  朝廷在这筑城屯兵,流放罪犯,移民屯垦等。
  西州城发展的很快,大唐在西域发展的也很快,西突厥泥孰可汗当年遵守承诺,得大唐击败了肆叶护授封他为大汗时,他如约把天山以南的五国的宗主权都转给了大唐。
  大唐于是在焉耆、疏勒、于阗、龟兹、高昌设立了五个军镇,筑兵移民,建立驿道、烽墩,开始全方面的进入西域,尤其是天山以南地区的实控不断加强,西突厥则撤出天山以南,朝廷另安置了东突厥一些部落过来。
  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在过去百年,西突厥一直是西域的主人,高昌等诸国也都是臣服于西突厥的,西突厥大汗授封诸国国王突厥官职,另外还派驻突厥军队、贵族们在各国驻守,征税等。
  高昌等当年积极归附大唐,主要是想借大唐之力,摆脱高昌等人的压迫控制,鞠文泰当初想的好,驱虎吞狼,赶跑突厥后,重得自由。
  可没想到,赶走了突厥狼,大唐虎也真的就留下不走了。
  眼看着大唐在西域又是驻军,又是设都督府、州县,又修驿站、烽墩,高昌王也是十分心惊,他们就那么点体量,害怕被吞并啊。
  虽说高昌这个西域小国,是西汉经营西域,在原车师国设立的一个军事壁垒,驻兵移民的后代,后来中原动荡,高昌人也就自己建立了高昌国,魏晋到十六国之时高昌仍然是隶属于中原的。
  后来西凉被北凉所灭,西凉王室后裔李宝,也就是大唐李家的祖先和娘舅西渡流沙,占据伊吾建龙兴年号,建立了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后西凉占伊吾,羁縻高昌,和新兴的北凉对抗,并臣服于柔然。
  后来北魏灭北凉,北凉也就想学西凉西迁,后西凉当然不肯啊,北凉来了那自己呆哪?于是后西凉联络北魏,接着分兵截击。
  而北凉这时也投靠柔然,并暗里联合高昌郡守阚爽对付后西凉。
  一场大战过后,后西凉王的舅父伊吾王唐契战死,唐契当时是后西凉的实际控制者,他一死,其弟唐和率军继续攻打北凉残余势力,正式投降北魏。
  而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被唐和打败后,带兵夜袭高昌,因为大战中本来约好与高昌共同打唐契,谁知阚爽却背信不出兵,导致北凉大败。
  沮渠安周袭取高昌,阚爽只得出逃柔然,而沮渠安周派使者携表章到建唐,向南朝称臣,借此对抗后凉和北魏。
  十几年后,柔然处罗可汗决定帮阚氏收回高昌,于是派大军南下攻灭北凉,杀死了沮渠安周,让阚氏重返高昌,此时阚爽已死,于是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
  阚爽时也只是自任太守,到了阚伯周时阚氏算是正式建立高昌国,阚氏从此以柔然为其保护国,彻底断绝与中原的官方关系。
  阚氏在柔然保护下传三世,三十一年。
  后高昌王阚首归被高车王可至罗所杀,阚氏高昌灭亡,高昌人拥张孟明为王。但张孟明只当了八年高昌王,便又被国人杀死,拥立了马儒为高昌王。
  马儒当上高昌王后派人到北魏朝贡,请求高昌国举国迁往内地,以摆脱柔软国的束缚控制,北魏接受请求,派将军安保接纲,又割伊吾五百里地,供高昌居住。
  可马儒的这个东迁计划,遭到了高昌本地大族鞠氏、巩氏等的反对,他们相勾结杀死马儒,而立右长史鞠嘉为王。
  马儒也就当了五年高昌王。
  高昌便从此成为鞠氏家族控制,到如今已经传了一百多年。
  鞠氏为王后,开始了骑墙摇摆的策略,在中原与柔软之间是左右缝源,谁也不得罪,一边大力发展贸易和农业手工,经济发展很快,而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许多汉人避难西域,流入高昌,再加上丝路上粟特胡等的到来,让高昌国力大增。
  后来突厥灭柔然,密点室西征,高昌又臣服突厥,当大隋一统天下,在张掖与西域互市,随后进军伊吾,灭掉了伊吾国,设立伊吾郡后,高昌便又主动向大隋进贡称臣,来主动去中原朝拜。
  杨广于是赐华容公主给来朝的高昌王,又在高昌置西戎校尉管理西域事务。
  双方关系密切,后来隋征讨高句同为,高昌王还亲自带高昌兵前往辽东协助征讨。
  高昌在隋朝时,借助新兴的中原大隋的声势,让他们得以摆脱突厥人,不再受到那么强的压迫。
  只是后来隋二世而亡,高昌再次被突厥控制。
  直到大唐兴起,高昌便想再如当年与盟一样借势,一开始入中原朝贡,主动归附等等,都是效果极佳,大唐也对高昌很不错。
  可随着大唐连续攻灭了西突厥的莫贺咄可汗、肆叶护可汗,扶持了泥孰可汗、同俄设可汗,大唐全面进入西域,筑城屯兵移民,置都督府设州县军镇,甚至在高昌还设了个西州,又驻天山军。
  大唐慢慢的控制了丝路。
  更要命的是,大唐后来还直接开辟了直通焉耆的新道,使的高昌的丝路流量大减,这简直就是在掘高昌的命根子。
  而大唐设立的西州,可也不仅是摆设,这些年是慢慢的开始不断的扩张,在一点点的侵夺高昌的权力。
  清点户籍人田,丈量田地,甚至征收税赋,虽然征的还不多,可这已经不再只是朝贡,而是收税了,甚至比突厥人时还全面细致。
  军政内政贸易各个方面,大唐都开始插手,高昌越来越受限,正在不断失去独立。
  大唐在西域一天比一天强,甚至高昌国人也慢慢的更听西州衙门的话,高昌王的权威越来越低,这高昌王如何不惊?
  他们投大唐,只是想借在唐摆脱突厥人的控制,可没想过要真正的融入大唐的。
  当涉及切身的利益的时候,高昌王这个西域汉家人,最忠诚的藩王,便反了。
  虽然大唐的实力如日中天,在西域也有不俗的实力,但对高昌王鞠文泰来说,如果高昌不再是鞠氏的王国,那么鞠氏又如何能继续下去,就算反抗失败也不过是国灭身死,而如今这样下去,也是一样结果。
  反抗是灭亡,不反抗也是灭亡,倒不如搏一把,尤其是当欲谷设想做西突厥大汗大唐不答应后,也是对大唐离心离德,两人一拍即合,结盟对抗大唐,反了。
  侯君集出镇西州,兵不过千人,城不过一座。
  他虽然强势警告了高昌王,但高昌王这时哪还怕你吓唬?
  立即对侯君集还以颜色,派兵封锁西州,下达了逐客令,让侯君集限期带领唐兵撤离,侯君集有守土之责,当然不能离。
  于是高昌王封锁西州,断水断粮,也禁止商队等过去补给,侯君集手中的天山军兵少,还真不是高昌和欲谷设的对手。
  只能坐等朝廷授军。
  当程咬金拜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在敦煌集结兵马的时候,高昌也是铁了心,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征召国中青壮从军,准备跟大唐放手一搏,又花重金招募雇佣兵,雇佣昭武九国的粟特佣兵,又雇佣西突厥部族。
  双方都是撸起了袖子要大干一场,反正这事已经没有其它办法解决了,要么大唐灭了高昌,真正变成西州,要么大唐啃不下高昌,最后被迫撤兵。
  也就是在秦琅于河曲大战吐蕃军的时候,程咬金也完成了军队集结,聚集了河西、陇右和西域的唐军两万余,又集结了焉耆疏勒龟兹于阗伊吾等地的西域兵,还有西域东西突厥的军队,组成了一支十万人的浩荡联军,一路杀向高昌。
  高昌国小,但经过鞠氏百余年的经营,实力在西域诸国中已经是很强的,此时国中也有几万户人口,拥有大小城二十余座,也动员了两万多兵马。
  他们不是游牧部族,而是城邦国家,据城而守,还是有不俗的战斗力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鞠文泰铁了心对抗大唐,动员两万多兵马拒守唐军,又联合了欲谷设,借得几万突厥军为后援,程咬金的十万大军一开始却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只能强攻。
  在试探的进攻了几天后,程咬金也不得不感叹高昌不愧是当年西汉经营西域时设立的军事壁垒,确实不好进攻。
  城高墙坚,兵员彪悍。
  只能暂缓攻城,征召工匠,开始打造攻城器械,急攻不下,只能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大唐十万联军围困高昌,还得防备欲谷设,打打停停,打了三个月都没打下来。
  眼看着都看要过年了,程咬金这边的攻城器械也终于造的差不多了,这时从中原传来惊人的消息,秦琅在河曲全歼吐蕃二十五万军,斩阵二十万,俘虏近五万……
  又有消息说,秦琅率得胜之军,正往西域而来,要把高昌和欲谷设一起灭了。
  秦琅这些年战功赫赫,灭吐谷浑、平岭南蛮、破突厥兵,如今又歼吐蕃蛮,他要是率剑南军西进,那可不得了。
  最先害怕的不是鞠文泰,而是欲谷设,这位对秦琅有股莫名的畏惧,听闻秦琅阵斩二十万吐蕃军,如今率得胜之军西来,吓的惶惶不安。
  而欲谷设下属的处密、处月二部都暗中主动向程咬金请降,老程当然是笑纳,还让二部纳投名状,这二部倒也狠,得了大唐的应允后,转头便向欲谷设发起了突袭。
  欲谷设怎么也没有料到,这天说变就变,牙帐被突袭,打了个措手不及,慌乱间也召集不了部众,只得慌忙往西逃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