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0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1505

  “你们想好了,以后真的要从军?”
  “阿兄,我们是将门子弟,阿爷是大唐战神,阿兄你也是战神,我们自然当继承家族之风,五郎是立志要从文的,这个我们管不了,可是我们俩个是打小就拿阿爷和阿兄做榜样的,将来也是要战场建功立业,当个大将军的。”
  老四和老六都是很认真的答道。
  虽然初上战场的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一面,但却没有打消二人的志向。
  秦琅既感叹兄弟俩的这番志向勇武,又有些小意外。
  勋戚贵族子弟,打小也是锦衣玉食了,可还能有这份雄心壮志,尤其是这种直面战争毫无畏惧的勇气,确实难能可贵的,这是真正的雏鹰,而非那种草鸡二代可比的了。
  只是心底里,其实秦琅也宁愿他们不这么勇武。
  “其实你们并不一定要从军的,你看你们俩个,一个现在是济南郡公,一个是历城县公,还都推恩得了世封县令,什么都不用做,其实这一生也算是大富大贵了,对吧?”
  秦理红着脸道,“那我们也不能躺在父兄的功绩簿上过一辈啊,我们的爵位和世封,那都是父兄功绩余荫,我们安能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否则将来,我们又如何将这些传续给我们的子孙呢?”
  “我们虽是庶子,可也想如阿兄你一样出息。”
  “可是从军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战场上凶危莫测,也不是总有那么好运气的。”
  老六笑笑。
  “三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都懂,可我们不怕。我知道我没阿爷和三兄这样的本事,可我也不想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爵位和世封都是父兄你们的余荫,我只想凭自己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子孙留些余荫。”
  “混吃等死的日子其实不也挺好?”秦琅笑骂。
  “那三兄当初为何不直接娶了五姓郑氏女,何必非要冒险去从龙靖乱呢?”
  “算了,人各有志,既然你们想好了,那我也不干涉你们,只是自己选择的路,就得自己一路走下去,将来如果遇到难处,想想今日的决定,咬牙也要坚持下去,切不可半途而废。”
  “一定。”兄弟俩一起道。
  秦琅当天晚上留下来跟兄弟俩个一起睡,其实兄弟俩个平时相处的时间不多,秦琅当初离开亲仁坊齐国公府时,这兄弟俩还只是小娃娃,这些年他也是东奔西走个没停,转眼间那两个小娃娃如今都已经成了大人,上了战场,开始杀敌挣功,不想坠家族之名。
  “你们睡过女子没?”
  秦琅躺在黑暗里笑问。
  哥俩顿时来劲,说早睡过了,然后兄弟俩互相爆料,这个说老四在长安平康坊里有相好,那个说老六早就收了自已院里的丫头……
  终究只是少年,说到这些都很兴奋。
  然后又聊到两人的未婚妻,老四的未婚妻是高祖长驸马冯少师的女儿,老六的未婚妻是应国公武士彟的大女儿,先前来松州的半路上在剑州已经见过了。
  两人对于未婚妻的家世和模样等都还是很满意的。
  本来也是快到大婚成亲年纪了,如今却因父亲去逝得再等三年了。
  “五郎对长孙家的小娘好像一直不太满意。”老四说。
  “是崔娘子一直不太满意长孙家的小娘子。”老六道。
  老五当年与长孙无忌的女儿订下了婚,这门婚事是长孙无忌主动提起,然后秦琼一口答应下来的,当时崔氏还十分不愿意,她更想在五姓七家为儿子寻个五姓女为妻。
  但秦琼难得硬气一回,坚决作主,再加上秦琅当时也是同意这门婚事的,所以也就订下了。
  “你们见过长孙家小娘?”
  “陪五郎一起偷偷去见过,其实长的还不错的,据说还会琴棋书画,能写诗作词,还会舞刀击剑骑马射箭呢,就是长的吧有些高大,五郎觉得不好。”
  长孙家那可是鲜卑人,虽说也是跟汉代联姻融合多代了,但鲜卑人的血统还是较多的,长孙无忌的女儿就长的很高大丰满,加上从小也学骑射这些,所以很丰腴,其实很健美的。
  只是老五打小学文厌武,人就比较文弱,虽然也比较高,却很瘦,他的审美也就喜欢那种文弱可怜的女子,对于长孙家那位小娘就有些不喜欢。
  秦琅其实也一直不太喜欢老五,觉得大唐战神家族里出了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总有些怪怪的,可崔氏坚持要让老五习文,他也没法干涉,习文就习文吧,可也不能习的这么文弱。
  长孙家的姑娘也是不错的,虽说家教礼数等可能不如五姓女,但人家也是顶级勋戚名门啊。
  秦琅也见过那位长孙娘子,原因是皇帝当初准备长乐公主出嫁一事时,长孙家和高家都是要按古礼陪嫁女子为媵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各选了一女一侄女给长乐陪嫁,准备嫁给秦琅的。
  这事当然最后也是跟秦家商议过的,秦琅也见过长孙和高家小娘的画像,甚至也还特意找机会见了真人,要陪嫁给他的那位长孙娘子,也就是老五未婚妻的同父异母妹妹,他一起都见过,其实都很不错。
  反正在秦琅的审美里,觉得长孙家的姑娘很好,高挑健美。
  兄弟三个同榻而眠,聊了快一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号角声将他们吵醒,吐蕃人再次发起了攻击,这次吐蕃人不举出动投石索砲和攻城槌,还弄出了许多简易的长梯,终究还是搞起了蚁附攻城之法。
  朝阳下,战鼓如雷,两军攻守厮杀,毫无花样的真刀真枪拼命厮杀。
  从日出杀到日落。
  吐蕃人在暮色下无奈收兵,又一次失败,再次留下无数尸体,虽然把长梯也用上了,可狭窄的地形依然是最致命的障碍,手里空握着十万大军,吐蕃军每次却依然只有那么一二千人能接战。
  接下来几天,吐蕃人依然不死心的日日攻打关城,只是每一次都被击退,每隔一二天,秦琅也让人在关城上增加几面旗帜,告诉吐蕃人援军到来。
  秦琅很小心翼翼的控制着‘援兵’的规模,使的雷关在吐蕃人的攻势下,一直呈现那种摇摇欲坠似乎一直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可每每关键之时,都能获得一支生力援军,又撑了下来。
  这让吐蕃人是欲罢不能,只能一次次的进攻,期盼着这一次唐军再无援兵,山穷水尽关城失陷。
  吐蕃白天攻城,晚上焚尸,随军的家属则在各山谷间放牧牛羊,战事就这样僵持着。
  打到后来,连松赞干布都明白肯定是当了唐人的当,这雷关肯定有猫腻的,可骑虎难下,也只能继续僵持着,心中暗暗寄希望于分兵出去的那几支人马,希望这里吸引牵制住了松州唐军主力后,其它方面能够突破。
  只是,好消息迟迟没有到来。
  松赞干布这边却是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第1067章
愁云惨淡万里凝
  明明还是中午,可天却一片晦暗。
  狂风夹着细雨,甚至还有霰粒,本来已是端午过后的夏季,可这天说变就变,忽然一夜间好像又回到了冬天,风呼呼的刮,一片萧瑟。
  松赞干布又一次来到关前,负手站立,遥遥观望。
  被这小小的雷关已经挡住去路一个多月了,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到后来分兵寻路,再到如今的进退不得,松赞干布的心就跟这天一样。
  赞普慑人的气势,让身上戴着虎狼饰物的侍卫们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吭一声。
  噶尔东赞远远下马,徒步过来。
  “赞普。”
  “又是哪路军情?”
  噶尔东赞低头惭愧禀报,“又是坏消息,琼邦波色在甘松岭数攻甘松寨不下,损兵折将惨重。”
  松赞干布心里早有准备,可听后依然不免头晕,他晃晃脑袋,“伤亡多少?”
  “伤亡三千余众。”
  听说只伤了三千多,松赞干布才松了口气,可东赞马上又补充一句,琼邦波色的伤的三千多全是桂兵精锐。
  松赞干布眼一黑,差点没摔倒。
  噶尔东赞上前赶紧扶住赞普。
  “雷关过不去,甘松寨也不通,现在只能等宁远镇那边的消息了。但是我估计,也不容易。”
  琼邦波色,也称琼保邦色苏孜,此人如今是吐蕃朝中仅次于娘尚囊的二相,更是吐蕃国中三大势力后藏的代表。在松赞干布父亲朗日论赞的时代,当时为后藏地区藏蕃相国的琼保邦色,便杀了后藏国王,然后将整个后藏地区和其二万余户献给了朗日论赞,对于吐蕃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礼物。
  也正因此功,朗日论赞时代,琼保邦色苏孜也一跃成为吐蕃朝中顶级新贵,郎日论赞大喜之下,把这两万户全都赏赐给琼保邦色苏孜,并让他继续管理后藏,以此稳定后藏地区,让自己可以专注对付苏毗森波。
  要知道,当时吐蕃国内才不过数万户而已,琼保邦色一人独领两万户的赏赐,可知道多么震惊。
  但对当时一心想要征服苏毗的吐蕃来说,也没法两面作战,尤其是后藏人口不比吐蕃少多少,实力也不弱于他们,所以干脆让琼保邦色来主持后藏,也算是以夷制夷,好先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苏毗。
  后来朗日论赞的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他在苏毗内应娘氏的接应下,最后成功的灭掉了苏毗。
  苏毗当时的实力比吐蕃更强,起家山南雅垄的吐蕃犹如蛇吞象,攻下苏毗后,朗日论赞采用的也是一面武力镇压,一面重用一些归附的苏毗旧贵族治理苏毗的办法,比如娘氏。
  娘氏家族曾是高原小邦时代的一个地方领地,在苏毗联盟的十二城邦中,是传统的十二大家族之一,实力很强,只是后来苏毗内乱,女王昏庸,娘氏于是只好向吐蕃求援,最后娘氏引吐蕃灭掉苏毗,娘氏自然也是功高。
  灭掉苏毗后,朗日论赞还是用了些政治手段,表面上保留了苏毗王室,用其子弟任地方首领,令其代管属地,再将吐蕃王室的女儿下嫁联姻,对苏毗的旧贵族更是大方赏赐。
  如充当带路党的娘·曾古就被赏赐念几松城堡布瓦及一千五百奴户。
  经此之后,吐蕃不但人口翻了几翻,而且新增了后藏大量的农耕田地,以及苏毗广阔的牧场草原,吐蕃也开始组建后来在高原称雄的吐蕃骑兵。
  同时,征服苏毗还让他们拥有了大量的产盐地,靠着盐,吐蕃也掌握了苏毗人的茶马盐布贸易,财富开始向吐蕃流动。
  不过吐蕃急剧的扩张,尤其是朗日论赞对后藏新贵琼保邦色以及苏毗新贵娘氏等的赏识,也让吐蕃旧有的山南贵族们心怀不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