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0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505

  “那个可怜的女人啊,如果,妾是说如果假如承乾一直都不能接纳苏氏,等哪一天,就劝劝苏氏吧,当然,如果承乾真的能懂事成熟,能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能够容下苏氏,这是最好的。”
  “侯、裴二女心机太深……”
  话没说完,长孙无后眼睛闭上。
  “御医!”
  李世民惊吼,皇后身边御医不离,赶紧过来。
  “皇后是精神耗损过度,所以昏睡过去了……”
  李世民擦了擦眼泪,恢复了那副威严的帝王面孔,“照顾好皇后。”
  转身出了宫殿。
  回到一侧偏殿,他立即召来内侍,“去给镇抚司李君羡传旨,让他立即带人去海晏堡,朕不管他是请还是绑,勿必给我立即把太子带回洛阳,朕给他半个月时间。”
  “若是承乾还不肯回来,就如实告诉他皇后的病情,再不回来,就见不到他母亲最后一面了,他若想做个不孝子不回来,那以后永远也不要再回来了!”
  内侍听着这旨意,瑟瑟发抖,赶紧躬着腰退出去传旨。
  皇后病重以来,李世民直接就搬到了皇后的宫殿,平时就在一侧偏殿办公,晚上也睡在这里,几乎是眠不解衣。
  妻子最后的一段日子,他想尽可能的多陪着,如今皇后一天中倒有多半时间是昏睡或糊涂着的,真正清醒的时间很短。
  每当皇后清醒了,他都会立即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去陪皇后,甚至为此取消了多次朝会,甚至有一次御前会议的时候,也半途取消去陪皇后。
  当年他征战在外,长孙独自在家。
  玄武门那天,他只有八百勇士,为了能够成功,王府都没法多留人看守,可长孙不但没有拖累他,反而鼓励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还亲自为能干们披甲,当隐太子的人马杀到秦王府时,长孙甚至亲自披甲执弓上墙防守。
  他坐上龙椅这十年来,皇后为他料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他能够安心处理朝政,皇后贤淑,夫妻伉俪情深。
  不敢相信,她还这么年轻,就要撒手人寰离他而去。
  晋阳公主明达还那么小,李治也还刚懂事,丽质正准备要出嫁。
  皇后这些天反复提起几件放不下的事情,一是希望秦琅早点进京赶紧跟长乐完婚,以免她去世后长乐得守丧三年耽误婚期,其二就是希望在走之前,自己所生的三子二女都能够在她身边送她最后一程,尤其是承乾,她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
  一想到承乾负伤腿瘸后就躲在海晏堡谁也不见,数召而不回,李世民就心里火起。
  “来人!”
  “奴婢在,宅家有何吩咐?”内侍赶紧进来伺候。
  “秦琅呢,怎么还没有到京?为长乐公主筹备的婚礼可已经妥当?”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喝问。
  “回圣人,宫中已经连续发出了十三道金牌去召卫国公了,长乐公主的婚礼已经筹备妥当,只待卫国公一回洛阳便可立即举行婚礼……”
  “再派人去召,十三道金牌不够,那就十四道十五道十八道,三天之后,朕要看到秦琅抵达洛阳!”
第1025章
十万火急
  秦琅快马加鞭,一路星夜兼程,路上连接到皇帝催促他回东都的十八道金牌。道道催人,后面那几位金牌使者都差点跑没了命,看到秦琅就跟看到亲爹一样,跪伏面前,差点泣不成声,恳求卫国公立即进京。
  他是在南中昆州滇池畔的新昆明城工地上接到皇帝的第一道召回圣旨的,当时已是年后。秦琅在新年时召见南中诸蛮酋和大姓豪强,先零拆了东爨,又当众斩杀了南诏王,紧接着又把西爨拆分。
  云南的势力大洗牌,而黔中也自然不可能置之于外,黔中之地共置五都督府,围绕着东宁都督府,增置四府,编设了五支镇戍军,乌蒙大山的三条山脉被划了一条入黔中。
  甚至思谢赵诸黔中大姓豪强,也被秦琅加以调整,或对调或迁离,在秦琅的威风之下,诸蛮酋汉豪都不敢吭声,这就是卫公之威。
  把南中地区两道大致的给整合一遍后,秦琅一面让诸蛮出兵趁势去扫荡洱海的蒙舍诏,以绝后患,一面又征召诸部出丁修建昆明城。
  昆明城修好后,南宁都督府将从味县石城迁到昆明城,原南宁州改称为朗州,而原本侯君集这个世封昆州都督,则因为陇右之战的原因,被收掉世封之地。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秦琅没来的及兴灾乐祸,因为使者带来的消息太多,太有冲击力。
  皇帝召他立即回京,派来的是镇抚司的人,来的是老朋友刘九,这位曾当过太子爷的侯爷快马加鞭赶来,路上马都跑死了八匹。
  皇后病重快不行了,太子在陇右确实打了大胜仗,但战场上身负重伤腿瘸了,侯君集完蛋了……
  一个又一个的大消息,把秦琅惊的不轻,以他如今那份心境,也几乎失声惊叫。
  承乾战场上负伤瘸了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秦琅甚至有种恍惚出神的感觉,历史上的李承乾确实也腿瘸了,具体原因史书上也不太清楚,有说是打猎马受惊落马摔的,有说生病坏的,反正就是年轻轻的时候腿瘸了。
  而瘸腿后的承乾,好像也就彻底的变坏了,越来越不得李世民待见,最终走上了一条谋反之路,然后被贬为庶人,最后很年轻的就病死贬落之地。
  秦琅用了很长时间才消化了这些,刘九是老朋友,他带来的消息自然是非常可靠的,尤其他还是镇抚司来的。
  长叹一声。
  他不知道这该说是历史的惯性呢,还是说承乾作死的报应?
  之前承乾作的有些厉害,秦琅认为这是一种青春期的叛逆表现,觉得让他作一作,等碰碰壁也就知道痛了,不经历点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呢,总得摔摔打打才能学会走路嘛。
  没经历幼稚又怎么成熟?
  但他离开长安前,也还是想尽办法,给承乾做了不少安排,向皇帝建议设立长安行台,另立一个备份小朝廷,让承乾负责关中地区军政,给他更多的锻炼机会。
  他也没想到,他一走,承乾不仅在长安乱搞,搞什么崇佛求道恢复寺观迎佛骨等等事情,甚至最后被皇帝训斥收权后,干脆就直接跑陇右去了。
  更料不到的是,承乾孤身到了陇右,还越搞越大,居然真的能把侯君集的军权给夺了,并上演了这么刺激的风雪突袭吐谷浑的戏码,关键是这么冒险甚至鲁莽的行为,居然打的还不错。
  虽然蕃骑和侯君集的人马因风雪、遭遇敌人等原因没能及时赶到会和,承乾仍独自出击,太冒险,可结果还是赢了。
  只是也想不到承乾最后会在战场上负伤,伤的那么重,瘸了一条腿。
  相比这个劲爆的消息,长孙皇后不行了的消息,反倒没那么惊人了。
  主要是长孙皇后的气疾是老毛病了,这几年越来越严重,其实秦琅早有了心理准备。
  现在皇后要不行了,他虽然心情沉重,可毕竟早有准备的。
  承乾这事,真的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他在南中,陇右那边的战况只隐约知道一点点,毕竟军情严密,朝廷一天没正式通报,他也不得而知。
  之前也只是知道那边打了胜仗,有说是太子指挥的,秦琅没信,觉得承乾挂个兵马大元帅头衔,也不过是虚衔,况且柴绍等算着时间还没到战场呢,这仗就结束了,应当还是侯君集打的。
  秦琅没怎么怀疑侯君集的能力,毕竟如今的吐谷浑早就是头半不活的病狼,关陇兵马又向来精锐能战,所以谁指挥都一样,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都能赢。
  可谁能想到,真是承乾打的这仗,更想不到承乾瘸了。
  惊叹一番后,秦琅也立马收拾东西开始回京。
  也没时间再原路先返回岭南广州了,直接从昆明城工地上出发,把这边的事情交给段志玄、张士贵、程名振还有贾务本几人后,秦琅便带着一支轻骑卫队随刘九北上。
  昆州经朗州北上经曲靖抵达戎州(宜宾),走过最难走的那千余里后,终于可以换乘水路,也就是在那里,秦琅遇到了第二拔来催的金牌使者,这次来的还是镇抚司的魏昶。
  老魏也是跑的风尘仆仆,说皇后真的快不行了,皇帝催他立即进京去与长乐公主完婚。
  “圣人希望公主现在成婚能为皇后冲冲喜,也想着万一不行,也能免的再耽误三年,这也是皇后的意思,圣人希望你能明白,加快速度返京。”
  皇帝连借女儿婚事为皇后冲喜的念头都有了,也是病急乱投医,不管不顾了。
  为了加快速度回京,秦琅不得不改变路程计划,不走长江水路下江夏了,而是直接北上成都,再经汉中返回关中再东奔洛阳。
  顾不得辛苦,轻车简从,行李随从等也顾不上了,骑着马就一路狂奔,沿途经过驿站,换马不换人,一天也就休息两三个时辰。
  好在从戎州开始,这条路线其实已经是条非常通畅的交通要道,沿途更有完备的驿站路线,二十里一驿,皆备有驿马,秦琅他们沿途征用驿马,也不入城,累了就在驿站吃饭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上路。
  他们在成都又遇到第三拔使者。
  在出蜀的剑阁遇到第四拔使者,利州又遇到一拔。
  秦琅到了汉中梁州南郑城时,已经遇到第七拔使者了,一拔接一拔,一道又一道金牌,催个不停。
  他们这一路上虽然可以沿途驿站不断更换坐骑,可也跑死好几匹马,甚至在过栈道的时候,秦琅的坐骑还摔下了崖,把秦琅也惊的不轻。
  直到过了大散关,到了陈仓后,这才算是道路宽阔通畅好走了,秦琅还没进长安,就已经听到了好几波互相矛盾的小道消息,有说皇后已经崩了,有说病好了的,一会这个一会那个。
  路过长安,秦琅在城外遇到了来迎接的几位长安行台的老相公,萧瑀陈叔达宇文士及等一众老相公,特意过来迎接。
  跟他们一番交流,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消息,皇后病情确实已经非常严重,前几天甚至昏过去一天,醒来后整个人变的十分精神,但御医说这已是回光返照,没几天了。
  “太子呢?”
  秦琅问。
  结果几位老相公都一脸的不高兴,萧瑀更是非常不客气的批评太子,“往陇右的天使去了几十拔了,几乎每天都有一两拔,可到现在也还没有见到那位太子殿下!”
  秦琅听了也不由的头痛,这种时候了你还躲着不回来,这可是不孝之举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