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505

  高士廉黑起脸,“人人皆知?那某怎么不知,你说这些话可得有证据,否则休怪我弹劾你一本。太子为国之储君,一国之本,岂容你随意污蔑抹黑,杨师道,你身为朝廷宰相,却如今肆无忌惮的攻击太子,你是何居心?”
  “某身为朝廷宰相,自然要为圣人为朝廷尽心,太子失德,某自当站出来。岂能如高公一样,身为长安行台尚书令、太子詹事,却任由太子如此胡闹,连太子这么大一个活人都看不住,都劝不好,岂不失职?”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声音越吵越大,引的众人全都望过来。
  杨师道见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目的达成,很是满意。
  高士廉却气的胡子乱抖。
  “你故意危言耸听……”
  长孙无忌目光扫过厅中一众人,看着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有兴灾乐祸的,有事不关已的,有跃跃欲试的……
  看来太子这两年的表现,确实不得人心。
  大唐朝堂上最核心的这些重臣里,也已经有了这么多不支持的人。
  房玄龄手捧着茶杯,毫无干涉之意,在那里悠闲的喝茶,魏征则一副随时要下场开撕的样子,河间郡王李孝恭则似乎在这争吵中在打瞌睡……
  “太子行为太过荒唐了,吐谷浑反叛,拥兵数十万众,朝廷集结陇右河西等诸道十数万军,何等军国大事,太子却擅夺兵权,又行事如此荒唐,岂能纵容?”
  萧瑀萧大炮开口了。
  “侯君集罪不可卸,太子去陇右,定是他暗中鼓动,而太子到陇右,若是他不肯,太子如何能掌河陇兵权?侯君集,该杀!”
  杨师道趁热打铁,“不能再凭由太子这么胡闹下去了,河陇十数万大唐将士,岂能儿戏?平吐谷浑之战,更是军国大事,不容乱来,当立即请圣人下旨,夺去侯君集军权,令其回京侯审,太子殿下也得立即派人去接回来。河陇战局,当择一位重臣前去接管。原本剑南秦太保很合适,可听闻太保身体病重难以领兵,我建议由兰州都督薛万彻前去陇右接管战局!”
  薛万彻是丹阳长公主的驸马,据说与杨家走的挺近,似乎也成了吴王党,杨师道推举他去接管陇右兵马,理所当然。
  尚书右丞宇文节则站出来举荐柴绍,理由是柴绍曾久镇河陇,多次击败过吐谷浑人,有经验,吐谷浑人也怕柴绍。
  长孙无忌瞥了眼宇文节,又看了眼宇文士及,宇文节与宇文士及是同族,宇文节的祖父宇文裔在隋朝时做过礼部尚书封平昌县公,也宇文述关系亲密。宇文节如今在尚书书任右丞数年,也很得皇帝的称赞。
  此人举荐柴绍,明显也是魏王党的人,柴绍就是魏王党的,这么说来,宇文士及也倒向魏王党了,他看向宇文士及,发现这个老家伙在那里作闭目打盹样,对本家侄子的话并没有理会。
  长孙无忌暗暗咬牙。
  想不到短短几年,如今朝中就有这么多人反对太子了。
  “圣人驾到!”
  众人齐皆闭嘴,一起起身迎接皇帝到来。
第1004章
血火淬炼
  李承乾哈哈狂笑,纵马奔驰。
  以前听过无数皇帝南征北战的故事,也常听坊间如何传唱卫国公秦琅是如何战神降世,所向无敌,在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故事里,他们是如何的横刀立马,纵横披靡。
  如今,也终于轮到他了。
  五千轻骑一日夜奔袭二百里,以五千对战十万,激战半天。身上几十斤重的铠甲压的肩膀酸痛,还有那丈八马槊握在手里都已经让手臂酸麻,但心头却依然火热。
  越打越兴奋。
  他身上插了已经不下十支羽箭,甚至有几处甲都被砍破砸凹,但承乾浑然不觉。
  此时已是午后。
  太阳在半空中灰蒙蒙一团,感觉不出丝毫的热力和往日的威严。
  北风呼啸,雪风飘飘。
  吐谷浑人在四处逃窜,承乾策马在追。
  梁建方、高侃、高甄生一员又一员大将领兵赶到,将吐谷浑人最后一点翻盘的希望也彻底的碾碎。
  慕容承终究不是慕容伏允,没有那几十年的老练经验,他虽然桀骜不驯,却欠缺真正血与火的历练,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却总是错过。而这里的吐谷浑军,也不再是当年伏允麾下那支能够动不动向中原咧嘴跐牙的强军了。
  被秦琼秦琅柴绍程咬金薛万彻等一次又一次的砍杀过后,早不复从前。当年那支凶恶阴狠的吐谷浑,许多人不是战死在唐军的横刀下,便是兵败被俘后被砍掉了大脚拇指送去做奴了,甚至有的连双手大拇指都被砍掉了,他们没法快速奔走,也没法再牢牢握住刀枪,许多人甚至永远的离开了青海,被送去大唐的四边,或在矿坑底下,或在甘蔗园里,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劳作,连马都不机会再跨上了。
  还有许多吐谷浑牧民虽没遭受断趾斩指之痛,却也被迁移到别外安置,或为大唐在岭南戍边,或在辽西牧马,又或在中原喂牛,或是到西域去屯田。
  曾经也有百万的吐谷浑,在经历隋唐的几次大征伐且兵败后,人口损失严重,虽然隋末时也迅速恢复了不少人口,且还曾趁中原大乱,从河西陇右等地了吸纳甚至是抢掠了许多汉人,但在贞观以来,屡次大败,使的他们的人口锐减。
  先是原本附于吐谷浑的党项羌等诸羌,数十万众先后脱离吐蕃,就连曾是吐蕃核心之地的白兰的诸羌,也都倒向大唐,更别提在西面西倾山等山区的羌氐,这大量的羌氐部众脱离吐蕃,让他们损失了起码三分之一的人口。
  紧接着是几次唐军讨伐,战死的青壮就有不下十万,而战败后被俘为奴,事后被迁移走的部众,再加上后来直接被大唐割去的东面几百里地上的诸部,更是让吐谷浑直接损失了一半左右的人口。
  吐谷浑虽说立国数百年,可终究也只是个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而且青海一带的地理气候条件也比不过北方草原的突厥等,这使的吐谷浑在遭受了这么大的人口减员后,其实已经伤筋动骨了。
  可偏偏慕容承却看不到这些,或者根本不在意这些。
  战争打的就是人口,就算是游牧部族,能够全民皆兵,老弱妇孺一起上阵,可作战的主力还得是青壮。
  吐谷浑的青壮损失太严重,慕容承聚集此处号称有十万众,实际上青壮战士不足两万,加上少年和老人,也不过三四万人。
  可此时的吐谷浑,对唐军有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他们败在唐军手下太多次了。
  不过战前叫叫嚣的多响,可一旦真正的兵锋相交两军对阵,尤其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突袭,连对面多少唐军都搞不清的时候,吐谷浑更一团糟了。
  从始至终,慕容承糟糕的指挥水平,给吐谷浑人最沉重的一击,让他们就连那基本的战斗力都没能发挥出来。
  这些吐谷浑人就如同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唐骑宰割。
  日出至日暮,追杀一天。
  日暮黄昏。
  乌云遮天,狂风大作。
  高侃追上了承乾,牵住了他的马,“殿下,不能再追了。”
  将士们全凭着一口气杀到现在,此时还能追的已经没多少了,许多士兵都掉队了,许多马也直接倒下了。
  承乾跨下的青海骢是波斯萨珊的良马种与青海本地马培育出的良种,耐力好爆发力强,可他中途也已经换过一次马,此时他的马也已经是疲惫不堪。
  “天马上要黑了。”
  高侃提醒承乾,现在很危险,他们一路追击,追了几十里,慕容承一路逃循,想追上很难。
  这一路追来,数十里内,到处都是吐谷浑的败兵,尤其是他们的那些家眷妻女父母等,全在大逃难,再加上那些四处奔散的牛羊牲畜,整个湟水西源头的这片山区,乱了套了。
  到处是人,到处是牲畜,唐军、吐谷浑人全混在了一起。
  眼下唐军追敌已经太过分散,天黑之后,难保不会再有什么意外。
  “殿下,吐谷浑可不只这处山谷里有人,附近百里之内,还有大小十数部,加起来仍有不下二十万众。”
  慕容承这次算是倾国来战,把能动的都带上了,这使的他们今天的大捷,并不是最终的胜利。
  “我们得趁天黑,立即收拢兵马,一边加紧休整,一面就地防御,防范吐谷浑人杀个回马枪!”
  五万唐军前军,目前只到了不到一半,依然还有三万左右在后面,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拓跋赤辞等蕃将领的蕃骑还没到,可没到就是没到。
  侯君集的五万后军步兵,也还没到。
  他们这两万骑已经疲惫至极了,必须得休整。
  承乾望着前方仍在仓惶逃循的慕容承等人,还有四面到处都是的吐谷浑人,心有不甘,可看看身后,三百旅贲都已经只剩下不到百骑了,其它的唐骑跟上来的也不多。
  现在他们是打出气势来了,就千余人硬是追着上万的吐谷浑人又跑了十多里,若是慕容承稍有些胆气,都应当回马一枪,谁胜谁负真不好说。
  “好吧!”
  承乾把自己的马槊狠狠的插在地上,“停止追击。”
  名贵的青海骢突然嘶鸣一声倒地,这匹骏马已经到了极限,一停下来反而就不行了。
  “殿下!”
  高侃惊呼。
  承乾也是又累又疲,战马突然摔倒,他反应不及,想要摘镫跳马都来不及,脑子想到了,可身体却不行。
  眼看着战马已经就要把承乾压在马下,高侃一声怒吼,飞跃下马,然后一把抱住了承乾的马脖子,大吼一声,咬紧牙关,使尽全身力气,硬生生的夹住了要倒下的马。
  承乾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迅速的把马镫甩开,他人摔落地上,战马被高侃夹着,身子半倾斜的在他上面,堪堪就要压下来了。
  顾不得地上冰雪泥泞,赶紧懒驴打滚,从雪地里滚出来。
  那边高侃也终于支持不住,连人带马一起摔在了雪泥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