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1016

  李淮环顾四周,轻声道:“只要您还在,胡氏还在,虚妄的宣扬,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那些鬼祟的人,终究还是会找来的!”
  “您,您要我怎么办?”
  胡昌翼慌了:“对于天下什么的,我们并不在意,也不想认祖归宗,甚至,我子孙,都不得改姓李。”
  “李与胡,并无差别!”
  李淮轻声道:“您也莫要太慌张,陛下对并没有什么恶意,只要想要验证一下您的身份,无论真假。”
  胡昌翼恢复了心情,到底活了七十岁,他这才道:“真的能如何?假的又会如何?”
  “假的自然相安无事,就当我们没来过!”
  李淮慢慢说道,语气诚恳:“如果真的真的,那就只能去往洛阳。”
  “陛下明言,封王就藩,必然之事,宗室贵胄的血脉,总不能流落民间吧,长久下去,心怀不轨之人利用了,这就不好了。”
  见着胡昌翼依旧心惴惴不安,李淮这才说道:“放心,大唐灭了十国,那些国主们依旧好好的,对于您这样的宗室血亲,自然不会吝啬,污了名声。”
  话已至此,胡昌翼无奈,只能回到房间中,拿出了一些衣物,玉器,以及宝玩等等,都是皇帝皇后贴身的私藏之物,甚至有孩童的裹衣,也是御用的。
  就算他骗取,抢来,买来,也不会那么齐全,完整。
  老宗室看了看,仔细辨别,感觉是御用之物。
  随即,又交给院外的工匠们看看,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李淮心中波涛汹涌。
  竟然是真的。
  一下子,他就对于胡昌翼态度,恭敬了许多,无论什么,光是一个昭宗的血脉,就足以让他敬重万分。
  无他,嫡庶之别,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
  又谈了会话,李淮与一众人等,心事重重而去。
  临行前,让人安排监视起来。
  胡氏一家人颇有些不安,忙问为何。
  胡昌翼叹了口气,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赌一把了,期望,陛下能表里如一吧!”
  李淮回到老君山时,已经到了七月。
  夏税已经被征收,正源源不断地送往洛阳,长江之上的粮船,数不胜数,横行无忌,商人们连忙躲避,生怕出事。
  到了避暑山庄,皇帝正有雅兴,在山泉中,悠哉悠哉地游泳,并没女子作陪,让李淮松了口气。
  “陛下!”
  李淮轻声问候道。
  “回来了?”
  李嘉看着一脸疲惫的李淮,不由得问道:“怎么样,可属实?”
  “应当属实!”李淮轻声道:
  “无论是衣物,还是玉器,宝玩,都是珍藏,而且还是贴身之物,不大可能是盗取的。”
  “另外,我还打探清楚,胡三公,的确是婺源人,年轻时去了长安,老时归来,带着孩童。”
  “考川附近的人也言语,胡三公,面上无须,声音尖细,天复四年归来,卖售了不少的金银,而且其出葬时,有人验了身子,却是宦官。”
  “宫廷的老人,本册上,也记载,当时昭宗之近侍,乃是金紫光禄大夫胡清,也就是胡三公,当时年过花甲而归乡。”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气恼
  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在档案上,胡昌翼已经算是真真确确的昭宗太子。
  而更离谱的是,哪怕李嘉否认他,并宣城是假的,但民间依旧不信。
  或者说,依旧有小部分毫无原则地愿意相信其是真的。
  如同传奇小说一般的色彩,这是人们最乐意见到的。
  况且,越是离谱的经历,越是被别人接受。
  而,更加令李嘉难受的是,并不是他发现胡昌翼这个人的,而是他的名声传遍了歙州,甚至江宁府的许多人都耳闻,这才吸引了射声司的注意。
  说白了,就是裤裆里掉黄泥巴,不是屎也是屎。
  所以,杀了,他就会背上骂名。
  几十年积累的好名声,一朝散尽。
  不杀,就会被有心人利用,扰乱地方。
  区区一个明三太子,让满清三位皇帝,一百多年都不得安生。
  所以,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恐怕也是数代人的心病。
  在李淮的目光中,皇帝左右踱步,脸色凝重,显然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近一刻钟,皇帝这才坐下,沉下心,说道:“既然是真的,就让人把他们接到洛阳吧,记住,一家人,男女老少,哪怕是一条狗,也得移到洛阳。”
  “你不要去宣扬,秘密行事即可,宗室中也同样如此。”
  “诺——”
  李淮应下,拱手而去。
  很快,少府寺卿李安国跑了过来,恭敬地问安。
  “起来吧!”
  皇帝连忙摆了摆手,迫不及待的问道:“小琉球群岛你知道吗?”
  “小的听说过!”李安国忙说道:“去往金山岛的时候,必然是要经过那里的,一连串的小岛,没有什么人。”
  “没什么人,那就抓一些人放上去!”
  李嘉甩手说道:“再迁移一些闽南府,浙江府的百姓,凑个几千人,建个城池出来!”
  “啊?”李安国吓了一跳,忙说道:“陛下,那小岛没什么价值啊,咱们得亏了!”
  “哪里有那么多的废话?”
  李嘉冷声道,颇为厌烦:“吩咐你的事尽量去做,别问东问西的,记住,不要宣扬出去。”
  “诺!”怀揣着疑惑和心事,李安国无奈的离去。
  接下来觐见的,就是射声司指挥使吴青,他是来请罪的。
  李嘉看着下跪不起的吴青,以及他那多日来的疲倦面容,不由得说道:“今次就饶了你,削去你五百户食邑,罚俸半年,若是有下一次,绝不轻饶!”
  “微臣叩谢陛下!”
  吴青大喜,立马就磕头。
  这次射声司的确出了纰漏。
  胡昌翼在婺源生活了七十年,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大唐的统一,他是太子的传闻越来越广。
  这让朝廷以及皇帝非常的被动。
  能够那么轻的处罚,已经算是不错了。
  当然,射声司也感觉非常的冤屈。
  天下一千五百县,射声司满打满算不过万八千人,怎么可能监视过来?
  所以,这口锅必须由地方的官吏来背。
  他们放任胡氏,使得流言越传越广,才有了当今地步。
  “射声司最近严密监控胡氏一家,待到他们来到洛阳后,则更加仔细,我不希望有下一次!”
  “诺——”
  感受到皇帝言语中的冷意,吴青出了一身冷汗,立马就应下,声音十分的干脆利落。
  吴青的脚步有些踉跄,无他,跪久了,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