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1016

  这一切,都是为了安抚钱氏,也是为了保存好浙江府这个钱仓,所以李嘉不敢乱动。
  但事到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了,他已经将天下统一,具有无比伦比的威势,就算浙江府动乱,他也毫无怜惜。
  “着令,让政事堂商议一番,将浙江府的钱氏子弟,只要是为官者,全部调任他府。”
  “官吏不得本地任职,这一条,确实应该切实的施行了。”
  乱世中,那些小国,几十州,异地任职根本就无法实现,所以这条规矩废弛了多年,如今也该捡起来了。
  在封建时代,法律这个东西,就是维护皇权的绳索,有利的时候就用,阻碍时,就一脚踹开。
  所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自古以来就是个笑话。
  “萧善文,神武元年的榜眼,可惜了,科举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如今四十多,年岁还是大了,不过如果你干得出色的话,九卿,政事堂也是能闯一闯的。”
  皇帝自我嘀咕了一句,随即,脸色骤变,连忙说道:“快准备马车,朕要出宫!”
  很快,在宦官们的多年历练下,从换上衣服到出宫城,不到半个时辰,等到了城外的某个庄园时,时间不到一个时辰。
  “夫人怎么样了?”
  皇帝喘了口气,连忙问道。
  “夫人刚入睡,好着呢!”
  绿儿见到皇帝一脸急切的模样,满眼的幽怨之色,心中的委屈,简直是难以计量。
  本来以为配了一个良婿,谁知道自己只是个下酒菜,真正的主菜还在后面呢!
  而那曾经许下的诺言,早已经被男人忘到九天之外了。
  还没有生产,李嘉松了口气,直到此时他才平静下来,看着少妇模样的绿儿,不由得拉入怀中,说道:
  “等夫人产子,就由你来抱养,到时候入了皇宫,也一并带进去!”
  “嗯!”
  这些话,绿儿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她早就已经熟知在心,夫人也念叨了无数次,这或许就是她进宫的代价吧。
  “陛下——”
  绿儿趴在男人怀里,感受着其焦急的心跳,不由得情绪低落道:“那,妾身,还能为陛下诞下子嗣吗?”
  听闻到这话,李嘉就是一楞,随即恍然。
  显然,家宅府院的肮脏勾当,女人已经了解的太多,也心中时刻保持着小心,猜疑。
  如果她携带着子嗣入宫,那么,为了保护这个子女,肯定会对她的生育进行限制。
  “当然!”李嘉洒然一笑,感觉到女人凹凸有致的身体,不由得说道:“等个一年半载,朕保管你会怀孕生子的。”
  “妾身谢谢陛下!”绿儿喜极而泣,忙忙不迭地说道。
  岂不知,皇帝还给了她一惊喜:“按照宫里的规矩,你诞下了子嗣,位置是要挪一挪的,一个嫔的位置,还是有的。”
  “嗯!”绿儿的娇躯,更是难以抑制的颤抖起来,显然是激动至极。
  后宫的妃位,看上去无关紧要,无非是一些待遇问题,权力问题,但实际上,却更深一些,涉及到妃嫔的后事问题。
  皇帝的后宫中,皇后是妻,妃,嫔,就是妾,属于家人的范围,嫔以下,就是美人一类,只是丫鬟。
  一旦皇帝驾崩,妃、嫔,会得到嗣皇帝的厚待,养老送终,有人服侍,依旧是荣华富贵,继续护佑外廷的家族。
  而像美人一类的低级后宫,基本上就属于养老困难了,比如,武则天,唐太宗去世,直接被送到了尼姑庵,当了尼姑。
  劈柴,烧火,念经,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更遑论保护家族了。
  所以她才那么的心急,勾搭唐高宗。
  嫔,看上去低,但其中待遇等问题,是极为深厚的。
  绿儿常年待在严氏身边,对于这些自然是一清二楚。
  “当然!”李嘉洒然一笑,感觉到女人凹凸有致的身体,不由得说道:“等个一年半载,朕保管你会怀孕生子的。”
  “妾身谢谢陛下!”绿儿喜极而泣,忙忙不迭地说道。
  岂不知,皇帝还给了她一惊喜:“按照宫里的规矩,你诞下了子嗣,位置是要挪一挪的,一个嫔的位置,还是有的。”
  “嗯!”绿儿的娇躯,更是难以抑制的颤抖起来,显然是激动至极。
  后宫的妃位,看上去无关紧要,无非是一些待遇问题,权力问题,但实际上,却更深一些,涉及到妃嫔的后事问题。
  皇帝的后宫中,皇后是妻,妃,嫔,就是妾,属于家人的范围,嫔以下,就是美人一类,只是丫鬟。
  一旦皇帝驾崩,妃、嫔,会得到嗣皇帝的厚待,养老送终,有人服侍,依旧是荣华富贵,继续护佑外廷的家族。
  而像美人一类的低级后宫,基本上就属于养老困难了,比如,武则天,唐太宗去世,直接被送到了尼姑庵,当了尼姑。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主考
  萧善文虽然上疏皇帝,言语浙江三弊,但实际上的操作,却是十分保守的。
  在中了榜眼了,观政三载,就任县令,之后又去吏部任郎中(正五品),再一步跨越,到了知府。
  可以说,他不仅拥有地方与中央的经历,而且在三年的观政中,更是磨练了不少的见识。
  治一府,数百万百姓,可得再小心谨慎。
  所以,刚上任不久,萧善文就亲自拜见了钱王庙,对于钱镠这位吴越先王,表面上是非常的尊崇的。
  这个一下子,就让整个浙江府放宽了心,松了口气。
  随即,这位知府又闲不下来,带领的手底下的一番属吏,去往各个州县进行巡查,美名其曰勘察农耕,实际上这只是糊弄那些豪族的。
  萧善文实际上却是在各州县巡察钱氏支系,只要是势力极深,树大根深的,都被他记录在本子上,等待着未来的迁徙。
  行政之事,必须小心谨慎。
  在夏收前,他是不准备动手的,春耕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赋税征收,再小心也不为过。
  “等着吧,浙江府,将焕然一新。”
  萧善文心中下定了决心。
  ……
  对于朝廷来说,今年最重要的,就是春试了。
  三年一次的春试,戳中了万千举人的心。
  神武十一年这一次,算得上是第四次了,而对于地方的举人秀才来说,几乎是两年一次,也是四次。
  而举人的名额,是根据地方州数来的,由于神武十年,开疆扩土,幽云十六州,外加北庭都护六州,和陇右四州,外加一个凉州,所以去年秋试,录取的举人达到了四百四十七人。
  为历年来之冠。
  再加上前几年累积的举人,此次春试,报名人数,超过了两千人的大关。
  但,进士的名额,却只有六十人,
  这个是什么概念?
  几乎是四十取一,其中的几率太小了。
  以至于,当科举人数一出,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要知道这些举人,可是从秀才里面选拔出来的,本来就是精英了,如此再优中选优,实在是太过于夸张。
  一时间,京城中的进士云集,客栈人满为患,就连借住的寺庙,道观,也是一房难求。
  对于此事,皇城司一向是关注京城的,对于人才的重要性,已然知晓,忙不迭地汇报给皇帝。
  皇帝思虑片刻,就胸有成竹,决定将洛阳城中空旷的废弃房屋修整一番,免费与举子居住,其中的耗费,不到一百贯。
  不过,这般问题,只是此次春试的小问题罢了,实际上,进士名额才是最关键的。
  如首相孙钊所言:“大唐南北九千里,东西万里,所囊括的百姓,数以千万计,六十名进士,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有支持就有反对,进士名额增多了,那不就相当于注水了吗?
  东西多了,就不值钱,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所以反对者也毫无尊重地说道:“进士本就是天下精粹所在,相公所言,实在是大谬,若是增添了名额,岂不是让那些粗鄙之辈有机可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