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16

  这些也足以证明,刘钧在乱世中,还算是个合格的君主,他清楚的明白,保护江山社稷,比所谓的宗庙血脉重要太多。
  当然,也不排除是郭荣太过于典型,以致于让他下定了决心,希望自己的养子能够青出于蓝。
  孙光宪逝去,对于政事堂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多年来的政治默契,让政事堂各行其是,只不过如今政事堂的宰相名额,由从前的七位,降至六位。e
  分别是首相赵诚,五十七岁;次相孙钊,四十九岁;邓斌,四十五岁。
  王溥,四十七岁;魏仁浦,五十七岁;赵普,四十七岁。
  名次代表着政事堂中的地位。
  他们基本上都属于精力旺盛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政治黄金年龄。
  政治分工,自然无须赘述,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
  宰相越多,就代表着相权的分散,也代表着政出多门,不过赵诚担任近七年的宰相,已经拥有自己威望,调控把总。
  而六部中,曾经南人占据九成的局面,也得到了缓解。
  吏部尚书,高孔昭,岭南人。
  兵部尚书,马延年,南人。
  工部尚书,吕余庆,北人,曾任参知政事。
  户部尚书,元德昭,前吴越国宰相。
  礼部尚书,黄天佑,南人。
  刑部尚书,薛居正,北人。
  如此,朝堂上南北大臣济济一堂,聊着洛语,倒也是不曾有碍。
  三人病逝,李嘉一连辍朝九日,以悼哀伤。
  当然这值得是初一十五的常朝,有没有都无所谓。
  而就在这时,射声司传来消息,北汉国主刘钧病重,恐怕时日许多。
  “这家伙,要死都得赶趟,非要凑在一起,真是令人无语。”
  李嘉摇摇头,他想到了北汉,看着地图上表里河山的河东地区,尤其是太原,更是重中之重。
  北汉虽然有十几州,但最重要的,就是太原,只要攻占了太原,其他州县自然不战而降。
  而太原的位置还在其次,关键在于契丹人。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得在契丹人反应不及时,一举攻占,亦或者阻拦其支援。
  “朕嘱意,六月归都洛阳——”
  在小朝会上,面对六部九卿,诸位宰相,李嘉宣布一项拖延多年的工作——归都洛阳。
  这在朝廷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恩怨
  对于自己的养子刘继恩,刘钧作为一个比较合格的皇帝,自然对他的性格一清二楚。
  平庸,鲁莽,单纯——
  这些都是他性格上的劣势,但,他年长的优点,又让他占据天然的优势,也是综合国内平衡的要点。
  只要登上皇位,总归是会成熟的。
  况且,北汉的皇帝,本来也没多少权势,只要是个人坐上去,都可以的,况且,依照如今的形势,北汉危险万分。
  刘家人坐上这个位置,并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让养子坐上上吧!
  “我如今身体日差,过不了些许时日,你还得多学学啊!”
  刘钧心思急转,随即看着刘继恩,眯着眼睛,说道:“你不是对郭无为不满?”
  “儿臣不敢——”刘继恩连忙说道。
  瞧着他的模样,刘钧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如今朝政紧要,郭无为虽然权势大些,也无所谓要紧的,禁军在你堂弟刘继钦手中,外军又有刘继业,冯进坷等人手里,他们忠勇有力,只要好好对待,不愁大权旁落。”
  “儿臣知晓了——”刘继恩点头,眼眸中颇为不甘。
  郭无为作为宰相,权倾朝野,刘继恩对其权势,也看在眼里,有些不满,而,在刘钧筛选继承人时,这位宰相竟然对他的陋迹,毫无保留地呈上御案。
  差点中断了他继承人的位置。
  于是,刘继恩对于郭无为越发的不满,两人也相互交恶,虽然没有爆发什么冲突,但彼此也是心知肚明。
  郭无为离开皇宫,刚回到府邸,就闻听到了皇帝父子的对话,这让他颇为恼怒,直接厉声道:
  “刘继恩,鼠辈也,鲁莽无脑,小肚鸡肠,若不是居一个长字,他岂能位居储君?”
  想着,他心中除了恼怒外,还有些许的畏惧,说到底,刘氏统治河东,如果加上刘知远的话,差不多有三四十年,数代人的经营,让其位置稳固如山。
  军队是,以刘继业为首,皆是忠心不二,外加契丹人的支持,可以预料,一旦刘继恩继位,短时间还有些忌惮,一旦稳定,定然会对他下手。
  即使他权倾朝野,但怎能抵得过军权在手的皇帝?
  “来人,去请刘太保过来——”
  郭无为思量再三,决定不能坐以待毙,索性直接决定请刘继恩的弟弟,刘继元前来会晤。
  刘继元,乃是刘继恩同母异父的弟弟,本姓何,后来被皇帝收为养子,其一向温柔尔雅,仪表堂堂,崇尚禅学,与继颙法师交情甚好。
  在与刘继恩相比中,他更喜欢刘继元一些,朝野也是这般认为。
  既然刘继恩不仁,就休怪他不义了。
  而,刘继元收到宰相所请,大吃一惊,随即又是窃喜,他勉强维持住自己的笑意,施施然地来到宰相府,进行会面。
  对于刘继元的到来,郭无为一改往常拿捏的架势,反而亲近许多,在院中相迎,两人交谈起了佛道之间的学问。
  一时间,两人心照不宣地讨论起来,直到加了两次水,郭无为这才轻声道:“未知都点检学问如此高深,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在下浅薄,哪里及得上相公——”
  刘继元心头一动,对于郭无为对他的称谓,仔细揣摩起来。
  此时,他的身份有许多,最重要的有三样,太保,右金吾卫大将军,大内都检点,其中,大内都检点的掌控着些许实权。
  这老狐狸,对于宫内有想法?
  “哎!”
  郭无为叹了口气,看着刘继元的脸色,不由得说道:“前些时日,陛下还私下与我言语,太原尹(刘继恩)太过于庸碌,非有治世之才,无外乎纯孝罢了。”
  “况且,乱世以长君,其居一个长字,不得不为也。”
  听到这,刘继元哪里听不出,这老小子对自己兄长有想法啊,联想起这段时间两者之间的恩怨,他心头明亮。
  虽然心中欢喜,但刘继元早非平常人,乃是养在帝王家,心思深沉太多,他不动声色地说道:
  “兄长以仁孝治国,对于乱世中的大汉来说,反而是莫大的福气——”
  “的确——”听到这番话,郭无为就明了,刘继元对于皇帝的位置也是有想法的,说是仁孝,但却扯上乱世,这不就是反对吗?
  显然,打心底里,刘继元也不认可自己兄长的才能。
  但是,刘继元却并不怎么急切,因为他的兄长刘继恩并没有子嗣,他是朝堂公认的皇太弟,皇位终究是还是他的。
  “可惜,仁孝只适合太平无事之时,如今唐国磨刀霍霍,大汉危如累卵,一个仁孝之君,是救不了大汉的。”
  郭无为看着刘继元的眼睛,直言不讳地说道:“在某看来,大内都检点,才算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于此言,刘继元不置可否,皇位终究是他的,郭无为的支持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对此,郭无为也心知肚明,他见其不为所动,也急切了些,迫不及待地说道:“太原尹年岁虽长,但却体魄强健,以之治国,长久看来,大汉的江山社稷,怕是难保了。”
  “怕是用不了几年了,您是走不上那个位置了……”
  刘继元眉头一皱,这话,让他颇为不爽,又有些惶恐,对于如今的大汉局势,他心知肚明,皇兄的能力,怕是真的驾驭不了朝廷。
  而,自己,也终身难企皇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