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801

  “抢夺商船逃窜出海,你却眼睁睁的看着!”
  王本固阴着脸训斥刚刚赶到的游击将军杨文……后者驻地在镇海县东面的出海口处,依山傍海,修筑炮台,但杨文第一时间在望远镜里看见了狼狈的汪直,果断的约束部下,使汪直得以逃脱。
  王本固心里都哔了狗了,好好的约谈,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弄得汪直逃窜出海……接下来怎么办?
  还在想着呢,后面一只手扒着王本固的肩膀一用力,满头大汗的孙铤已经扬起了右手。
  “文和,文和!”
  “同舟共济……”
  胡应嘉插到两个人之间挤开王本固,孙铤的大巴掌险险没扇在那厮的脸上。
  “同舟共济个屁!”孙铤跳脚大骂,“王子民,你个祸国殃民的王八蛋!”
  “汪五峰身为勋贵,谁给你的胆子搜捕?!”
  “若没有旨意,看我怎么收拾你!”
  孙铤很确定不会有旨意搜捕汪直,为了南北消息通畅,钱家护卫在南北运河搭建消息网,驿站再快也快不过随园。
  王本固铁青着脸往后退了几步,像是没听见孙铤的辱骂声,低头沉思片刻后招手叫来了董一元,低低吩咐了几句。
  看着董一元派出的亲兵乘船往西面去了,王本固才昂首上前,推开胡应嘉,“靖海伯复叛……”
  “放屁!”孙铤怒喝道:“靖海伯昨日还入城饮酒,今日在徽州会馆与乡人聚饮,何来复叛!”
  说着孙铤又伸手要拔剑,这一次郑若曾赶上来摁住了,“王御史的话倒是听不懂。”
  郑若曾心里是有数的,自己派人告知汪直去舟山避避,本意只是不希望汪直和王本固碰面,没想到阴错阳差弄得汪直逃窜出海,引得一片大乱。
  其间缘由复杂,郑若曾知道王本固手里是有些东西,但绝不能在这儿公布,否则坐定靖海伯汪直复叛,那就万事俱休了。
  胡应嘉也反应过来了,“子民兄,靖海伯可能是出海巡视舟山事……”
  不管怎么样,先糊弄过去再说。
  但人家王本固将前后事仔细琢磨过了,看周围有管事、县人、客商聚拢,突然放声道:“十余日前,本官巡视温州、台州两府,于台州府太平县遭倭寇围城,后败倭擒获倭寇头目,此人即谭七指。”
  周围安静下来,随即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谭七指在镇海名气不小,当年进献巨木的海商名单中,汪直居首,后面就是毛海峰、谭七指。
  也有人做恍然大悟状,毕竟谭七指曾经是徐海旧部。
  但一直沉默垂头站在一旁的杨文猛地抬起头,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是谭七指?!
  那是少爷的嫡亲舅父,那是宜黄谭氏子弟,那是前台州知府、浙江巡抚谭纶的堂兄!
  不可能,绝不可能!
  一定出了问题!
  那边王本固还在那瞎扯淡,“攻城略地非倭寇所长,东南城池被破,多为里应外合,汪直那厮常驻金鸡山,却连着几日入城,必定是为了里应外合攻破镇海县城……”
  这扯淡扯的……别说面色铁青的郑若曾、孙铤了,就连胡应嘉都面无表情。
  说这是扯淡,一点都不夸张,周围的海商都在心里嘀咕,靖海伯复叛,还要自己亲自入城为内应?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官兵搜捕汪直,后者逃窜出海,王本固公开下了这个结论,身为浙江巡按,他有这个权力,即使是浙江巡抚侯汝谅也无法干涉。
  郑若曾悄然看了眼胡应嘉,后者还是面无表情一声不吭,沉思片刻后他拉住了要上去和王本固玩命的孙铤。
  原本只是约谈,如今闹成这个地步,实在是意外,但汪直公开被官兵搜捕,逃窜出海,都不用猜……东南海商必然大为警惕,通商事必然衰弱,商路就算不至于断绝,也必然税银大减。
  这个锅,王本固不会背,更不会让同为徐阶门下的胡应嘉去背。
  于是,王本固将这个锅扔到了靖海伯汪直的头上。
  反正弹劾奏折已经入京,反正谭七指还在我手中,而你汪直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商船逃窜出海,说你复叛,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1008章
大乱(中)
  已是深夜,钱宅前院依旧灯火通明,茅坤、沈明臣还没回来,只有郑若曾、孙铤二人坐定,洪厚站在一旁。
  “密信八日后应该能入京。”洪厚小声说:“要不我去一趟?”
  “算了。”孙铤没好气的哼了声,他已经从郑若曾那知晓内情,这次事情闹得这么大,一方面在于汪直,另一方面就在于洪厚。
  “早知道会闹成这样,还不如关了城门将靖海伯留下来。”孙铤挥手让洪厚出去,才低声问:“开阳公,可不能开玩笑……”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郑若曾斜眼瞥着孙铤,“展才在信中也有暗示,只是你没看出来而已。”
  孙铤也是无语了,这几个月自己在干什么,“展才这笼络手段……胡克柔是华亭心腹,和随园可是泾渭分明的。”
  郑若曾继续分析道:“谭七指入寇台州府太平县……已经让护卫赶去查探了,就算确有其事,估摸也只是小打小闹,如果真的攻城略地,张元勋、葛浩那边不会一点消息都过不来。”
  “适才和胡克柔见了面,王子民已经言明,原本是想以谭七指之事要挟,逼迫五峰投入华亭门下……”
  “王子民倒是看得准。”孙铤阴着脸,“靖海伯复叛……当年展才亲上沥港招抚汪直,又因红薯、巨木、封爵事……已经扯不开了。”
  “一旦确认靖海伯复叛,展才必遭弹劾,通商事罢,商路断绝,就算陛下不降罪,随园也根基全无。”
  郑若曾叹了口气,“所以,老夫传话,让靖海伯去舟山避避,没想到闹成这副模样,老夫罪莫大焉。”
  “要不是董一元那厮持刀追击,也不会闹成这样。”孙铤捂着脑袋一副头疼模样,“怎么办?”
  已经想了很久了,连晚饭都没胃口,但郑若曾和孙铤除了让护卫北上入京通信,南下查验谭七指事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这时候,外间有杂乱的急促脚步声,孙铤皱眉转头看去,出现在门口的是满头大汗的张三,身后是目光闪烁的杨文。
  “靖海伯复叛?”
  “今日之前,绝无此事,但今日之后……”郑若曾干巴巴的说:“多少人亲眼目睹汪直抢夺商船,逃窜出海。”
  “都逃出去了?”
  孙铤细细打量神情紧张的张三,缓缓道:“没听说什么人落在府衙那边手里……汪直、毛海峰、王一枝、徐碧溪还有汪直几个账房幕僚都跑了。”
  “到底出什么事了?”张三大大松了口气,随手扯起衣衫用力抹着脸上层出不穷的汗珠。
  得护卫通报,张三夜间冒险趋马从定海后所狂奔而来……真怕钱锐一命呜呼或者被搜捕下狱。
  郑若曾大致说了一遍,“王本固定然上书弹劾靖海伯复叛,驿站和码头已经布置过了,但没发现什么踪迹。”
  “上一次王子民密信、奏折都被拦了……这次肯定会谨慎的多。”孙铤摇头道:“而且如若靖海伯这次被逼的……这奏折咱们如何能拦……所以,关键在于,靖海伯会不会就此离心。”
  郑若曾补充道:“还有,谭七指是不是真的入寇太平县。”
  “假的。”一直沉默的杨文突然说:“谭七指绝对不会入寇台州。”
  孙铤哼了声,“这种事你能作保?”
  “能。”
  孙铤愣住了,“谭七指此人曾是徐海旧部,你也敢作保?”
  “敢。”
  郑若曾眉头一挑,杨文是钱渊留在东南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钱家护卫头领出身,钱渊对其极为信任,而杨文为人沉稳,不会无缘无故说这等话。
  和平倭之后才南下的孙铤不同,郑若曾早年入幕胡宗宪幕府,很清楚钱渊在徐海身边埋有眼线……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谭七指了。
  郑若曾心思急转,如果如杨文所说,谭七指绝无可能入寇,那这一切应该是王本固折腾出来的……
  到底太平县出了什么事?
  王本固应该不是来逼着靖海伯起事的,否则不会亲自来镇海县。
  但如今事已至此……如何破局?
  如何破局?
  侧厅内寂静无声,郑若曾皱眉苦思,突然外间传来一阵嘈杂声,随着洪厚的高声呼和,数十人回应,有兵刃相撞的声响传来。
  杨文、张三脸色大变,抓起随身携带的长刀奔出,大门处密密麻麻的兵丁分出一条路,露出了身着软甲的浙江总兵官董一奎和浙江巡按王本固、绍兴知府胡应嘉。
  几个月前,受到孙铤、郑若曾那样的戏耍羞辱,王本固阴测测一笑,轻描淡写道:“靖海伯复叛,得钱家护卫相助,逃窜出海,此事不可不追究。”
  “狗屁!”孙铤毫不示弱,“浙江巡按王本固,嫉贤妒能,为一己私仇使东南大乱,商路断绝,必遗臭万年!”
  “董一奎,你想好了,东南大乱,别说随园,就是陛下、高新郑也绕不了你!”
  “你以为徐华亭能护得住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