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801

  那当然,钱塘县虽是个县,总面积不见得比镇海大多少,但适用面积却大得多。
  同样也在左顾右盼的郑若曾手缩在袖中,默默计数,进了海市没一会儿,已经看见至少十二人了……都是从镇海调来的管事,而且都是钱渊的旧部。
  比起沈明臣、茅坤,郑若曾对钱渊更为了解,也知晓钱渊在东南的根基有多深……不说别的,胡应嘉在杭州府钱塘县设置海市,调来这么多曾经为钱渊旧部的管事,那钱渊的影响力必然会蔓延开来。
  郑若曾不由思索,这是钱渊想看到的吗?
第980章
勾搭
  郑若曾还在心里琢磨,那边沈明臣兴致勃勃的捧着一个纸包过来,“来来来,尝尝,食园长生果……没听展才提起过啊!”
  “展才称其花生,也不知道典出何处。”茅坤剥开一个丢进嘴里,“现在但凡是番地产物,都挂了个钱家、食园的名号!”
  “汪五峰得封靖海伯,但民间还是将展才与博望侯相较。”沈明臣边吃边说:“坊间还传闻,当年展才发现辣椒……这才一心要开海禁通商……哈哈哈!”
  郑若曾也忍不住笑了,钱渊在东南有很多张脸谱,被海商视为“财神爷”,被官场视为“名将”,被倭寇视为“扫帚星”,被士卒视为“钱砍头”,但在民间被称为食园之主……用钱渊本人的话说就是“吃货”。
  吃货这个名头,再加上这些年东南民间渐渐富庶,使得钱渊的名声比前些年有了不小的变化……当年“钱砍头”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就在海市里闲逛了一个上午,直到肚子饿了,三人才起意离开,在海市门口撞见了宋继祖。
  “宋同知。”
  “鹿门公、开阳公、句章公。”满头大汗的宋继祖一边不顾体面的摇着蒲扇,一边行礼,“适才眼拙……”
  “好了,好了。”沈明臣笑道:“你先忙着吧,回头再叙。”
  宋继祖在宁波府地位不高,主要负责威远城、码头、各处商市、镇海县城扩建管理诸事,被临时遣派到杭州府来负责海市,也算胡应嘉用对了人。
  但宋继祖也被视为钱渊一党,当年他身为镇海知县,就是得钱渊举荐升任同知的,这些年勤勤勉勉,很得人心。
  迟疑了下,宋继祖走得到郑若曾身边,轻声道:“前几日回镇海,粗略算了算……五月份税银可能激增。”
  “约莫多少?”
  “至少十五万两。”宋继祖低声道:“设置海市,对海贸推动颇有益处。”
  郑若曾看似无意的点点头,寒暄几句后转身离去。
  “记得之前伯鲁兄提过,今年平均每月税银需达十三万多两,十一月份税银不低于十六万两?”沈明臣好奇问:“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内阁的意思?”
  茅坤嗤笑道:“若是陛下,如何会批红时胡克柔外放宁波知府?至于内阁……”
  “错了错了。”沈明臣失笑道:“华亭、新郑可不实指派不动展才。”
  “是和户部尚书砺庵公。”郑若曾摇头笑道:“展才在信中颇为忿忿,砺庵公去年举荐平泉公调任户部侍郎。”
  “对对对,有这事。”沈明臣哈哈笑道:“想必展才憋屈的很,被逼着应下的,说起来胡克柔还帮了忙呢。”
  “憋屈是憋屈……”郑若曾低声呢喃,但被逼着应下……就未必了。
  三日后,茅坤因为叔父过世回乡奔丧,沈明臣因侄儿沈一贯今年赴乡试暂留杭州府,只有郑若曾一人启程沿水路往东回镇海。
  站在船头,郑若曾低头盯着流淌的河水,水面上波澜起伏不定,正如他如今的内心。
  这两个月来,他和钱渊依旧保持着极高的通信次数,也常常提起胡应嘉设置海市事,看起来正常,但实则很不寻常……郑若曾考虑过要不要接下来在信中提示一二。
  你总不会忘了去年咱们在随园前院聊天的内容吧?
  那天也没喝酒,你钱展才不至于全忘了吧?
  那日胡应嘉放了钱塘高家一马还能说是初来乍到,后来对潘家、陈家的船队毫无阻碍已经有点古怪了,再到设置海市,将大量钱渊旧部召来出任管事……郑若曾开始怀疑胡应嘉和钱渊之间是不是有隐秘的联络。
  这些只是线索,最关键的是,郑若曾清晰的记得,去年自己因曾铣昭雪平反事入京,曾经在随园和钱渊讨论过东南走私复起,后者随口说出理应在苏州、杭州这些能借助南北运河的大城设置海市。
  郑若曾还记得钱渊提起一个词……货物集散中心。
  虽然没有去查证,但郑若曾能肯定,胡应嘉破局手笔是来源于钱渊。
  钱渊这些奇思妙想往往和时代惯例是不符合的,郑若曾对此也有认知,他不信那么巧,钱渊所想正好也是胡应嘉所想。
  但是,为什么?
  胡应嘉是徐阶心腹门生,而徐阶和钱家虽是姻亲,但早就势不两立。
  而胡应嘉和随园大部分士子虽是同年,但殴斗都不止一次了,鼻梁骨就是孙铤打断的,其当年南下查验红薯事,和钱渊几度发生冲突,甚至被骂得面红耳赤,传闻呕血不止。
  钱渊居然会手把手教胡应嘉如何破局?
  郑若曾绝不信这是出自于钱渊的公心。
  开玩笑,如果钱渊真那么公正无私,一心为国,何至于将宁绍台视为属地,何至于在东南扎下如此深厚的根基,何至于将通商事视为私事?
  只有一种可能,胡应嘉和钱渊私下一直有联系。
  黄昏时分,船只抵达镇海,郑若曾放眼望去,码头处停泊着数十艘船只,各式装载货物的马车、牛车络绎不绝,精神抖擞的胡应嘉正站在高台上凝神细看,时不时高声嘶吼几句。
  每个执政者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唐顺之执掌通商事更多是用人,细查关键地方,而胡应嘉却是亲身上阵,事无巨细,当然了,这和后者刚刚执掌通商事,能放心用的人不多也有关系。
  “开阳公回来了。”胡应嘉笑着看向走来的郑若曾,“听闻开阳公、鹿门公去了杭州?”
  “得益于海市旺盛,出海船只比去年大有增长,必然税银激增。”郑若曾恭维道:“府尹大人此举,不局限镇海,连通三府,如此破局,实是奇思妙想,非常人能及。”
  胡应嘉脸上略略有不自然的神色,谦逊道:“开阳公过誉了……”
  “绝非过誉!”郑若曾正色道:“在下去信京中,展才亦拍案叫绝!”
  胡应嘉一时无语,他觉得面前这老头完全在扯淡……这压根就是钱渊的主意,甚至其中不少细节都是钱家护卫通过张三辗转送信告知的。
  看看胡应嘉的神情,郑若曾差不多心里有数了,不用去查证,面前这位肯定勾搭上了钱渊……也不知道是怎么勾搭上的。
  展才啊展才,你这勾搭人的能力,真是绝了!
第981章
突变
  高台上一时沉默下来,只有号子声、风声时不时传来,胡应嘉心里狐疑不已,难道钱渊和这老头说过了?
  其他人感觉不到,但胡应嘉心里是有数的,自己从一个多月前筹谋在杭州府设海市,府衙、县衙都有不小的阻力,但面前这位在镇海有着莫大影响力的名士是帮了不小的忙的。
  为什么帮忙?
  总不能是出于公心吧?
  据说郑若曾和钱渊早在嘉靖三十二年就来往过密,这些年留在镇海,被视为钱渊代言人,最明显的例子即使,钱家护卫头领洪厚只听从郑若曾的指令。
  郑若曾心里却在想,这一个多月来自己和钱渊的每一封信都提到了海市,但钱渊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显然,这件事他还需要隐瞒。
  但需要隐瞒的应该不是自己……呃,很可能是孙铤,毕竟当年殴斗,总不能两人现在合作无间吧。
  郑若曾都有点可怜孙铤了……等他知道实情后,会不会被气得吐血?
  就在这时候,凄厉的竹哨声在江面上陡然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胡应嘉还没反应过来,但郑若曾久历战阵,声音入耳便是脸色大变,这不是爆竹声,而是鸟铳发射的声响。
  疾走几步转头看去,隐隐可见出海口处有硝烟升腾,十几艘大小船只越驶越近。
  “快!”郑若曾一把揪住胡应嘉的衣袖,“可能有倭寇来袭,立即派人整顿码头,务必不使起乱!”
  “先告知杨文……”
  “杨文必会出击。”郑若曾目光炯炯,转头向高台下的亲随喝道:“去唤文和、洪厚来!”
  瞄了眼不远处的威远城,城头上已有旗帜示警,炮口对着江面,郑若曾略微放松,“杨文乃钱家护卫队头目出身,必领军出击,洪厚如今掌南边钱家护卫,若要行举城之力,必要其……”
  “看!”胡应嘉指着远处打断道:“是杨文吗?”
  郑若曾手忙脚乱的让亲随找出望远镜,细看片刻后,喘了口粗气,在胡应嘉的搀扶下才缓缓坐下,“是杨文,看模样大获全胜……等等吧。”
  胡应嘉终于冷静下来,迟疑片刻后视线投向了对岸的金鸡山,脸色一变抢过望远镜,“汪五峰想作甚?!”
  对面的金鸡山招宝村外的码头上,人头耸动,披甲持刀,都在警惕的看着这边。
  郑若曾接过望远镜看了几眼就丢开,摇头道:“必与五峰无关。”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若是五峰起乱,必不止于此,杨文何能如此迅捷平定?”
  看胡应嘉神色还是有些慌张,郑若曾低声呵斥道:“克柔掌镇海通商事,又为宁波府尹,当镇定自若,不可示弱人前!”
  胡应嘉强行咽了口唾沫,“开阳公说的是,说的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