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801

  李春芳接任礼部左侍郎……高拱肯定是不干的;殷士儋接任……高拱也肯定是不干的……而高拱最信任的张居正还是国子监司业,不可能绕过国子监祭酒殷士儋。
  于是,高仪成为了这个幸运儿。
  高仪,嘉靖二十年进士,杭州府钱塘县人,仕途不畅,嘉靖三十八年其幼女嫁于徐渭,以此幸进,先由南京国子监司业升任祭酒,之后兼南京太常寺卿,两年内就一跃而为礼部左侍郎兼掌詹事府。
  高仪攀附随园而幸进,而钱塘高家在镇海这边自然是觉得应该有些特权的,特别是高仪升任礼部侍郎之后……
  孙铤和胡应嘉没什么话说,海瑞亲自挑了几个信得过的管事上船查验,一刻钟后拿着算盘下来,拨了几下才说:“应缴纳税银一千八百两白银左右,但通关文书的附录上只缴纳税银六百两,漏缴纳税银千余两。”
  孙铤面无表情的回身,一脚将面色灰败的小吏踢倒,“说,收了高家多少银子!”
  小吏抖似筛糠,一边磕头一边说:“小人没有收银子,没有收银子!”
  胡应嘉哈的笑了声,这话谁信啊。
  “可能真的没收银子。”孙铤走开几步,对胡应嘉和海瑞低声说:“通商事设有条例,若误事,罚银、杖责、驱逐,若收取贿赂而误事,当斩首示众,所以……”
  “文和知镇海事数年,虽未历战事,但也非柔弱之辈。”胡应嘉冷笑两声,让人将高家下人提来。
  这厮太不经事,之前嚣张,现在看那吏员软成一滩泥,也怕了起来,供道:“写了欠条,写了欠条,一百二十两银子!”
  孙铤紧紧抿着嘴看向旁处,还真成精了,不肯事先收银子,等船只通关出海之后才拿着欠条去收银子!
  胡应嘉不再问话,剩下的事都交给了推官海瑞。
  一刻钟后,事情已经清楚了,到目前为止,县衙户房吏员赵立收高家贿赂白银一百一十两白银,并欠条一百二十两白银,玉器数件,吃请数次,其间还涉及码头两名管事。
  孙铤越想越气,越想越火,狠狠一脚揣在那高家下人的胸膛上,“一船货物出海,获利颇丰,何苦来由!”
  胡应嘉冷笑道:“获利颇丰,那是高家的,他自己能有入账几何?”
  孙铤也反应过来了,这事儿和高家还真未必有关系,八成是高家下人贪财……一次能省下千余两白银,这是能进他自己腰包的。
  而吏员赵立知道高仪是徐渭的岳父,高仪又高升礼部左侍郎,成为随园明面上的官位最高者之一,自然愿意“帮一把”,既帮了对方也帮了自己……关键是一旦事情被戳穿,高仪、徐渭都是随园中坚,孙铤未必会将自己怎么样。
  这次真是丢脸……而且还是在胡应嘉面前丢脸,孙铤迟疑要不要拔出剑给这厮一个透心凉!
第974章
到任(下)
  胡应嘉瞄了眼海瑞,这个锅……自己肯定是要背的,但也要拉个人一起背。
  这位是唐荆川病逝前举荐的,虽然不算随园一党,但终究和随园有些渊源,而且听说海瑞和钱渊有旧,
  “胡某赴任宁波知府以来,向来萧规曹随。”胡应嘉扬声道:“人赃并获,口供无误,还请刚峰决断。”
  海瑞立即答道:“按前例,吏员收取贿赂而使商家减漏税银,不过百两,杖责二十驱逐,过百两,斩首示众。”
  “码头管事牵线搭桥,但未收取贿赂,当罢职驱逐。”
  “高家贿赂吏员,当禁出海十二月,另罚银数倍。”
  渐渐靠拢过来的人群原本还在议论纷纷,如今鸦雀无声,人人都在想,这次随园真是丢了大脸。
  无数道视线集中在孙铤脸上,胡应嘉看似镇定,但也惴惴不安,万一孙文和要掀桌子,自己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孙铤深深打量了胡应嘉一眼,轻声道:“此事非高家所为,只是高家下人为私利所为,不如只罚银了事?”
  胡应嘉轻描淡写道:“刚峰如何说?”
  海瑞皱眉思索时,孙铤和胡应嘉对视一眼,又立即移开了视线。
  胡应嘉琢磨孙铤原本性子跳脱,南下历练数年,心思深了,那些拐弯抹角的话也听得懂了。
  而孙铤在琢磨胡应嘉之前那番话是无意的还是刻意的……将事情都推到高家下人身上,自己至少能给高仪、徐渭一个交代。
  围拢的人群越来越多,大量海商听闻消息都赶过来看热闹……这事儿很可能成为胡应嘉能不能彻底掌控通商事的证明。
  不多时,府衙刑房吏员、捕头已经到了,在墙上贴出告示,并大声宣读,诉其罪名。
  “镇海县衙吏员赵立,收取贿赂使商家漏……真要砍了脑袋啊!?”
  “那还有假!”旁边见多识广的人嚷嚷道:“前些年龙泉公还在镇海,隔一段时日就要砍几个脑袋!”
  “毕竟是吏员,居然不报上去,直接砍了……”
  “有龙泉公当年旧例在先,谁还能说甚么。”
  “这位胡知府也是个狠人!”
  “能和钱砍头比?”
  “要知道他才来了一个月,居然拿随园开刀,你说够不够狠?”
  “这倒是,孙知县这次也被弄了个没脸。”
  “难说难说,谁不知道镇海这边是龙泉公一手打造,不信真砍了脑袋……记得赵立很早就跟了龙泉公。”
  “是啊,说不准今儿收押,明儿就……”
  “看!鬼头刀都举起来了!”
  码头处的高台上,胡应嘉扬声道:“镇海设市通商,乃本朝未有之例,当机立断,不可迟缓!”
  两个刽子手都转头看向另一侧,孙铤面色铁青,双手笼在袖中,一言不发。
  跪在地上的赵立嘴巴被塞的死死的,扭着身子拼命挣扎,一旁的高家下人已经是屎尿齐流。
  “斩!”
  海瑞一声厉喝,刽子手不再迟疑,一脚将两人踹倒,瞅准时机,鬼头刀一闪而过,两颗头颅咕噜噜的滚到台下。
  台下一片沉默,不少人目光闪烁不定,吏员赵立被斩首示众,这是自钱渊回京后第一个被杀的吏员,而与钱渊不同的是,行贿的高家下人也被砍了脑袋。
  心思敏锐的人都猜得到,这是在为钱塘高家开脱,但他们也不禁惴惴,受贿的被砍,行贿的也要被砍……这位宁波知府真够狠的!
  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受贿的总是受到更多的指责,事情败落后也会受到更多的处罚,而行贿的就松快多了……
  胡应嘉凝视下方,心里估量自己此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引起县衙乃至孙铤的敌视,这是肯定的,但对自己执掌通商事,把控府衙内部,自然是有利的。
  反正你钱展才说了要狠一点,如果有人来找麻烦……胡应嘉瞄了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游击将军张一山,心想这厮也不知道能不能帮的上忙。
  孙铤是第一个挥袖离去的,之后海瑞、宋继祖也纷纷离开,张三向胡应嘉递去一个同情的眼神后也走了,胡应嘉在台上怔怔的站了好久。
  张三在镇海时日久了,当年也跟着钱渊北上在随园呆了好久,很清楚孙铤的性情……手下户房吏员被砍了脑袋,丢了大脸的孙铤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闹出点什么事来。
  反正少爷交代过了,只要不出大乱子,自己不能明面上给予胡应嘉任何助力……张三能不同情胡应嘉嘛,这位真是被少爷坑惨了。
  胡应嘉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踱步上来的叔父胡孝行,“叔父,算是和孙文和撕破脸了。”
  “迟早的事。”胡孝行不在乎的低声说:“回头我再打探打探……”
  “罢了罢了。”胡应嘉打了个寒颤,想了想突然问:“这事儿没人怂恿叔父吧?”
  胡孝行眨眨眼,“没有……其实这事儿知晓的人不算少,只是钱塘高家是随园一党……”
  “那余姚陈家、新昌潘家、山阴诸家、会稽陶家?”
  “那几家都还算守规矩。”胡孝行悻悻道:“钱龙泉是善财童子,随园颇有财力,又不会少了他们的银子。”
  胡应嘉舔舔嘴唇,视线在叔父身上来回打转,犹豫片刻后低声说:“胡家船只出海,绝不能……”
  “那是当然!”胡孝行笑道:“绝不会给孙文和找茬的机会。”
  胡应嘉也算了解孙铤……好吧,了解随园这帮人的性子,全都不是君子,报仇是从早到晚,绝不会等三年,而且往往是哪儿痛就往哪儿戳,还会在伤口上撒一把盐。
  孙铤如若要报复,还有比胡孝行更合适的人选吗?
  打起精神继续忙碌,直到天色暗了,胡应嘉才疲惫的回了府衙后院,随意吃了点填饱肚子,歪在椅子上默默思索。
  南下之前和钱渊密议,其一是萧规曹随,尽快掌控通商事,其二是董家……如今前一条算是勉强完成了,而后一条,也要提上日程了。
  抿了口茶,胡应嘉诧异问:“居然是明前龙井,哪来的?”
  跟了胡应嘉十多年的亲随笑着说:“杭州府那边送来的,原先每年都要送入京中随园,今年……”
  “今年随园的份额不送了?”胡应嘉嘿嘿笑道:“杭州知府倒是有点胆气。”
  “魏国公的姻亲。”亲随解释道:“据说和钱龙泉没什么来往,转送宁绍台的府衙了。”
  胡应嘉又抿了口,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却在幸灾乐祸,还真以为随园失势了啊,这货也是个脑子不好使的,钱展才那厮最是睚眦必报。
  不过也是活该!
  胡应嘉挥手斥退亲随,心想那厮把自己送到火山口,没了明前龙井算得了什么……还亏自己南下之前与其密议,到任后一天到晚愁着税银会不会继续减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