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801

  “那就没得谈了。”钱渊一摊手,打定主意回头找陆树德,一定要尽快劝陆树声致仕,那么大把年纪了还赖着不走!
  徐渭劝道:“这四年间,荆川公对发放通关文书很是谨慎,另一个原因在于不敢放开口子,以防桑麻代稻,若只是两浙还好,若是湖广、南直隶也如此,他日粮价飞升,怕有祸事……胡克柔也未必敢如此……”
  好吧,徐渭也是苦,以他的性情,居然做起调解人了。
  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晚上,孙鑨也来劝了好久,陆树声来给方钝助拳,而钱铮倒是没来……钱渊不敢让叔父来,陆树声不知道,但钱铮是知道东南走私实情的。
  最终,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今年十一月,镇海税银不得低于十六万两,今年平均每月税银不得低于十三万六千两。
  把方钝、陆树声送出门,孙鑨皱眉问:“平均每月不低于十三万六千两……胡克柔能行吗?”
  “管他能不能行……”知道钱渊打算的徐渭嗤笑道:“糊弄过去就行了呗,再说了,从九月份开始,税银账目要等明年三月才入京核查。”
  “文长兄此言大谬!”钱渊正色道:“宁夏地龙翻身,又要治理黄泛,开凿河道,此均国之大事,关乎黎民百姓,钱某既然作保,自然要一诺千金,不敢误事!”
  徐渭一时愕然,你咋脸皮这么厚呢?!
  孙鑨面露赞许神色,笑道:“展才光明磊落……”
  话还没说完,对钱渊秉性更熟悉的徐渭突然转头四顾,躬身行礼,“世叔来了。”
  孙鑨哑口无言的看见,脸上带着欣慰的钱铮从角落阴影处走出来。
  ……
  虽然朝局还显得混乱,甚至还有几个脑子不太好使的科道言官弹劾钱渊,但总的来说,唐荆川病逝,宁波知府出缺,税银锐减引发的朝争终于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看胡应嘉有没有力挽狂澜的手段了。
  “居然弹劾我?”钱渊没好气的一顿酒盏,骂道:“什么来头?”
  “没什么来头。”对科道言官最熟悉的冼烔幸灾乐祸的说:“就是看展才兄不顺眼呗。”
  这段时日对侄儿还算和颜悦色的钱铮哼了声,“难道弹劾有谬?”
  钱渊一时无言以对,只能闷闷喝酒。
  前些日子,太子生辰……要知道之前已经十几年东宫都是空的,要不要送礼,很多官员都有些迟疑。
  当然了,迟疑的都是文官,那些勋贵都送了重礼……文官中第一个送礼的就是钱渊,送了小黑的孙女,太子特别喜欢。
  结果第二日高拱就在公开场合斥责某些人厚颜媚上……这下好了,文官里送礼的只有钱渊和几个厚脸皮的。
  如今高拱和随园之间起隙的传闻早就满天飞,很多人都认为高拱如此,就是针对钱渊。
  原本还没什么,但前日太子在西苑山上玩耍,小小小黑到处乱窜,引得太子追逐摔了一跤……这下好了,七八个科道言官这两天逮着钱渊一顿狂喷。
  哎,钱渊也是无语,完全是膝盖无辜中箭啊,小孩子摔了一跤,皮都没破,居然引得自己被人大骂。
  说起来是趣闻,但实际上也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太子才四岁多,没有署官,离启蒙读书都还要好些年,满朝文武中,能经常见太子的只有没正经事儿做的钱渊。
  南边胡应嘉应该刚刚抵达镇海,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消息送来,也不知道能不能降得住董家,钱渊这段时日难得空闲下来,结果还碰到这种破事,不禁心里暗骂高拱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刚刚从内阁回家的高拱也在骂钱渊,给皇帝、太子送猫送狗,放在弘治、正德年间,那是八虎刘瑾、谷大用之类的近侍才会做的事!
  从根本上来说,高拱秉持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的标准,对钱渊的媚上很是不屑……哎,也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他才会被张居正和冯保背后联手一枪干掉。
  “今年是京察年……”高拱低低自语了几句,笑着问:“叔大说说看,何时行京察?”
  张居正一本正经的拱手回答:“此事当上秉圣意。”
  高拱嘿嘿的笑了又笑,他也知道,这一波的朝争,自己因为太过揽权导致多有科道言官跃跃欲试,他也知道,应该收敛一二。
  但无奈高拱不想继续等下去,在心里琢磨了下后,他眼角余光扫着张居正。
  这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心里有数的乖巧人,虽是潜邸旧臣,但从不单独入西苑觐见,但凡觐见,必事先告知……高拱知道,背弃徐阶,又和随园不合,张居正只能依靠自己。
  在心里又推算了下时间,高拱皱眉道:“记得叔大曾与胡克柔相熟,当年又出入随园……叔大以为,税银能恢复吗?”
  如果税银不能恢复,对徐阶来说是个打击,但对有意正式上位的高拱来说,也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此事错综复杂,下官实在看不清。”张居正苦笑道:“大司农前些日子都急红了眼,下官问过道含,缺额不小。”
  高拱点头道:“户部已报至内阁,治理黄泛不能停,但新开河道可以略迟,先将今年糊弄过去。”
  “户部报至内阁?”张居正诧异的重复了遍,笑着拱手道:“恭喜中玄公。”
  “罢了,也有叔大筹谋之功。”高拱也笑了,“但科道言官那边……还需再等等。”
  张居正了然的点头,从严嵩上位之后开始,科道言官始终是徐阶的自留地。
  虽然科道言官内部派系林立,而且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但也是有迹可循,徐阶如今在内阁、六部步步退让,唯独在都察院、六科没有退让。
第971章
第九百六十九张
窥破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张居正改革涉及军事、吏治、税赋、财政方方面面,最有名的自然是推行一条鞭法,但最重要的是却是“考成法”。
  为什么?
  因为在封建时代,论中央集权,没有比张居正执政时期更强的,这一切就是因为考成法。
  什么考察业绩,什么推行一条鞭法,都是虚的,都是幌子,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
  让内阁真正的操持整个天下。
  明朝惯例,科道言官是不受其他部门约束的,换句话说,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都是能绕过六部、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的。
  但在考成法推行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张居正以内阁控制六科、都察院,再以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六部控制各省抚按大员……一句话,任何事没有过内阁,那就没有任何效力。
  最有名的也是导致张居正被无数科道言官唾骂的那句话,“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
  万历皇帝在位的前十年,张居正是实实在在的权相,虽然不像高拱那样得到皇帝的全部信任,但在揽权方面更胜一筹。
  高拱、张居正都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走到现在的聪明人,太清楚了,如果手中没有实打实的权力,推行新政,就如镜中水月!
  所以,从隆庆帝登基开始,高拱、张居正做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他们如今无法控制得住都察院、六科,于是先选择了六部……除了刑部、工部之外,高拱能拿捏得住兵部、吏部、礼部,如今户部也投降了。
  高拱对张居正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面前这位才三十五岁,自己今年四十八岁,持政二十载,年近七旬而致仕,张居正接班时也不过五十五岁,还能再保新政十五年。
  最重要的是,张居正没有其他的依靠,只能靠自己……高拱捋须笑着想,徐华亭虽然眼光精准,陆续挑中了钱渊、张居正,可惜留不住人。
  啧啧,高拱鄙夷徐阶留不住人才……要让钱渊知道,得笑的满地打滚。
  又聊了几句闲话后,张居正起身告辞,出了高府,上了轿子,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揉着眉心在心里长吁短叹。
  “游七,游七!”
  外间的亲随小声说:“老爷,游管家去年就……”
  张居正身子一僵,放下帘子,“去别院。”
  “是。”
  一时心神恍惚,张居正都忘记了,去年西苑剧变后,游七就病重不起,没几日就一命呜呼……没办法,自己到底有没有将冯保密报告知随园,游七是一清二楚的,实在留不得。
  张居正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位于西城和北城交界处的别院,简单的洗漱后,他躺在床上,双目炯炯盯着漆黑一片的天花板。
  前段时日的朝争,看似徐阶意外的赢了,高拱意外的输了,但真正分出胜负……还早着呢。
  这是朝中绝大部分官员的共知,毕竟税银锐减,随园给南下的胡应嘉挖了个大坑。
  但张居正始终在疑惑一件事,他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在发现是随园放出流言蜚语之后,高拱第一时间判断是钱渊出手试图瓦解自己和徐阶的联盟。
  最终很难说钱渊得手与否,因为徐阶都心里有数,盟约是脆弱的,两人之间必有一战……而在流言蜚语出现后,目睹徐阶的沉默,高拱也已经有这样的觉悟,不然今天就不会说出何时京察的话题。
  但张居正第一时间判断,钱渊的目标一定是宁波知府,因为他知道钱渊对东南通商事的重视程度和决心。
  虽有张孟男的意外退却,但最终宁波知府落到了徐阶门生胡应嘉手中。
  最让张居正疑惑的是,钱渊捧出了陈有年,而且频频造势,甚至觐见陛下,使吏部荐宁波知府人选中列入了陈有年……但钱渊应该是心里有数的,陈有年不可能过内阁这一关。
  既然不可能,那为什么要推出陈有年?
  张居正本人就是个二五仔……虽然是被逼的,但他开始使用全新的方式去考量这些,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胡应嘉怕和随园有染。
  按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当年随园闹六科,胡应嘉先被徐渭一拳放倒,之后又被孙铤打断了鼻梁,后来南下查验红薯事,听说被钱渊气得吐血……也正是这些原因,隐隐让徐阶更信任胡应嘉。
  张居正缓缓从床上起身,将窗户推开,一阵微风吹来,让他心头的烦躁为之一清。
  胡应嘉和钱渊的交集,应该是在当年的镇海县,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虽然张居正自己都觉得有点荒谬,但他有八成把握,这是那位自己当年好友埋下的伏笔,一来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二来这次朝争,随园在沉寂半年后出手却几乎没有任何好处,这也显得不符合常理。
  抬头看着皎洁的明月,张居正突然想起,胡应嘉和钱渊还有一次交集,嘉靖三十八年,朝中使户部吏员、六科、都察院视察各地红薯、洋芋推广,当时去山西的就是胡应嘉和钱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