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801

  可惜严世蕃已经死了……徐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到现在他也猜不到到底是谁杀了严世蕃。
  但徐阶可以肯定,不管是谁,都不会站出来承认,这个黑锅只能自己来顶。
  顶这个黑锅毫无疑问是吃亏的,短期来看,自己被陛下排斥,内阁里吃了不少亏,间接促使李默起复入阁,南京唯一的重要棋子户部尚书马坤被杀。
  长期来看,这种阴蓄死士行刺的手段,必然让徐阶颇受指责,甚至会影响到徐家后人的仕途。
  但徐阶不在乎这些,反正陛下驾崩,裕王对严世蕃压根就没什么好感,如此手段虽然受人诟病,但同时也带着极强的威慑力。
  而徐家后人……徐阶也心知肚明,长子次子都是不成器的,幼子也好不到哪儿去,而老家那群……更是废物,到现在整个徐家,除了徐阶和徐涉,别说进士举人了,连个秀才都没有。
  目前来看,顶这个黑锅最大的问题在于……徐阶的视线转向了一直沉默的女婿张居正。
  自从投入徐阶门下,张居正出谋划策,后来成为东门快婿,更是为徐阶心腹,但自从今年初入裕王府,与高新郑交好,徐阶明显感觉到张居正有疏远之迹。
  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高拱、裕王代表的通天大道,另一方面,徐阶猜测可能有严世蕃之死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徐阶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僚,所以后世对其的评价远在张居正之下,他始终不知道张居正要的是什么……
第811章
意外(上)
  明朝是封建时代官员假期最少的一个王朝,但这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从弘治年间开始,各种各样的假期充斥每个月。
  如元宵、冬至一休就是三天,如重阳、端午也一般都要休一天,春节更是夸张,连着元宵能一直休息到正月二十左右,比后世的七天春节假期强多了。
  而且嘉靖一朝……这位皇帝虽然掌控朝局手段了得,但却比较懒,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每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都是施行旬休制,每五天放一天假。
  嘉靖三十八年,虽然陆续有西南土司作祟,山东大旱,赣地、粤地连续遭贼兵侵袭,但总的来说还算不错,朝中也有足够的余力去应对。
  说到底,这大部分还是通商带来的好处,镇压民乱,赈济地方,这都是需要中央财政……户部出力的,手上有银子,自然有底气。
  虽然传言……呃,已经确凿嘉靖帝病重,毕竟太医院的御医和内阁阁臣夜夜轮值西苑,朝中重臣又多有调换,京中局势复杂难言,但气氛还算不错。
  什么气氛?
  轻松的气氛。
  对御宇内近四十年的嘉靖帝的病重,其实绝大部分官员心里都是松了口气的,不仅仅是钱渊一个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位皇帝太难侍候了。
  对此,内阁中,首辅徐阶是这么想的,李默、吴山也是这么想的,吕本……他怎么想并不重要。
  六部六科都察院翰林院,谁都盼着新帝登基……听说裕王殿下宽宏有量,以后的日子应该好过了。
  呃,高拱这厮,说不定都在暗暗祈祷,早点升天好不好?!
  虽然名义上都视帝王为君父,但如海瑞那般听到皇帝驾崩嚎啕大哭甚至呕吐的臣子并不多。
  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嘉靖帝在这方面可能是明十三帝中名声最丑的一个。
  已经是十二月底了,嘉靖帝那边片刻离不开御医,内阁众人一日三惊,就连李默都没心思和徐阶对着干了。
  瞄了眼吴山递来的奏折,李默无所谓的点点头,“如今两浙无倭患之扰,丁忧守孝自是常理。”
  熬了十多年终于坐在上位的徐阶叹道:“谭子理自嘉靖三十一年入浙,先后历任多职,募兵成军,奋击倭贼,堪称文武双全……”
  一连串的赞誉,吕本昏昏欲睡,吴山面无表情,李默冷笑连连……谁不知道你和你自家的孙女婿已经翻了脸,现在大赞特赞那厮的小舅,装模作样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
  看无人凑趣,徐阶咳嗽两声道:“浙江乃东南膏华之地,又有镇海、宁海两县通商,巡抚一职不可空缺……”
  李默阴测测道:“按例,当九卿并阁臣廷推,再陛下钦点。”
  “时言兄,如今廷推暂停……”徐阶轻声慢语,嘉靖帝病重不能视事,这段时日碰到廷推都是内阁并六部尚书合议,再由徐阶票拟送去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批红。
  李默沉默片刻后又说:“庞尚鹏资历尚浅。”
  庞尚鹏是如今的浙江巡按御史,是有可能被直接提拔为浙江巡抚的,原时空中的胡宗宪,这一世的吴百朋,都是先例。
  但庞尚鹏是徐阶的门生,李默自然不会轻轻放过。
  “辽东巡抚侯汝谅可调任浙江巡抚。”徐阶轻声道:“山东布政使升任辽东巡抚。”
  李默在心里盘算了下后不吭声了,侯汝谅是徐阶的门生,同级调任浙江巡抚,山东布政使这是自己的学生,能抢个辽东巡抚也算升迁甚速。
  这两货一搭一唱商量好了,很快票拟送入司礼监,第二日黄锦批红下发内阁,此事便成定局。
  徐阶是满意的,李默虽然不满意但也是能接受的,但有些人不满意,比如随园。
  “石斋公此举实在太过轻忽!”林烃在书房里昂首直言,“两浙乃东南膏华之地……”
  “闭嘴!”林庭机训斥道:“两浙乃大明之地,一省巡抚去留是你能私下言论的吗?”
  “拦不住的。”林燫冷静的分析道:“嘉靖三十三年设浙直总督府,后胡汝贞行提编法,不仅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甚至山东诸省均推行提编法,耗尽民力,如江西南安县已然提编至嘉靖四十一年。
  如今朝中户部充盈,多赖镇海、宁海税银输京,不将浙江巡抚握于手中,内阁首辅权责必然大减。”
  林庭机微微点头赞同长子的分析,不将浙江巡抚这个位置拿下,徐阶这个内阁首辅就坐不稳位置。
  “但元辅和随园……”
  林烃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林庭机打断,“谭子理非他因去位,而是丁忧守孝。”
  林燫补充道:“尚未涉及宁波、台州两府。”
  林烃一屁股颓然坐倒,半响后才道:“听闻数年前朝中议开海禁通商,元辅不置可否?”
  “如今税银入京,元辅哪里会再厉行海禁?”林庭机摇摇头,“当年之事,复杂难言,多涉时任浙直总督的胡汝贞。”
  “当年分宜、华亭政争惨烈,后者欲攻胡汝贞,然展才在陛下面前数度力荐,更亲身南下,与胡汝贞合力剿灭倭患。”林燫轻声道:“随园也是那时起与徐府起隙,以至于分道扬镳。”
  不同于父兄,林烃是去过镇海的,他很清楚钱渊在东南,在两浙,在宁绍台三府,在海贸中的地位。
  他反复思索后苦笑道:“看来展才要回京了……”
  “嗯?”
  “嗯?”
  “展才回京当夜,随园聚饮,屡屡提及开海禁通商一事。”林烃低声道:“对随园来说,两浙乃是根基,如何能落入有隙的华亭之手?”
  不等林庭机、林燫的反驳,林烃继续道:“钱龙泉在两浙的名望非常人可及,台州、宁波两府,上至府尹、参将,中及小吏、大户,下至百姓、海商、农夫,无不俯首帖耳……侯汝谅想坐稳浙江巡抚,只怕不易。”
  “但华亭欲将镇海、宁海握于手中,只能选择将如宋仪望、荆川公、孙文和、杨文、卢斌等文武将官调走……展才如何能忍?”
  “今日石斋公一退,华亭必然进取,而展才绝不会退。”
  林烃叹道:“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812章
意外(下)
  谭纶丁忧守孝这是个意外,钱渊以及随园对此没有做过任何准备,但浙江巡抚这个位置的继任者,随园以及相关势力中,是有不少可能的接替者的。
  比如说在设市通商一事上地位仅次于钱渊,实际操作犹有过之的宁波知府唐顺之。
  比如以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的高捷,高拱的长兄。
  比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吴百朋关系极好的福建按察使汪道昆。
  李默对浙江巡抚这个位置不太重视,以至于徐阶轻轻松松的将其握在手中,显然,这是对钱渊的一大潜在威胁。
  “未必。”徐渭阴着脸低声道:“李默亦看中了镇海、宁海的税银。”
  一旁的钱铮、孙鑨还没明白,但兵部郎中吴兑、户部郎中陈有年对视一眼,他们俩是听懂了的。
  “展才南下三年,手段不凡,隐隐有割据之像。”吴兑苦笑道:“剿杀徐海,他乃首功,设市通商,他一力承之。”
  陈有年也苦笑了几声,“唐荆川、宋仪望……再到孙叔孝、孙文和,还有卢斌、杨文、侯继高,要么是展才一手扶持,要么是展才故部。”
  “内阁对此颇为不忿……”徐渭拉着脸说:“他们是想将这块肥肉……至少是想将展才一脚踢开。”
  钱铮试探问:“未必吧,再说东南通商,本就应握于朝中。”
  “咳咳咳!”孙鑨猛地咳嗽几声,这位怎么这么天真,“世叔,不论其他,徐府与随园早就撕破了脸,若侯汝谅插手镇海商事,甚至请调荆川公、文和,如之奈何?”
  “徐华亭此人,极善隐忍,手段阴诡,更兼睚眦必报。”徐渭嗤笑道:“难道指望他插手两浙,却和随园相安无事?”
  徐渭对钱渊的计划了解的最为全面,东南海贸最好能握在随园手中……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那么多口岸呢。
  随园可以容忍以高拱为首的裕王府的势力插手,可以容忍晋地官员插手,甚至可以容忍张居正的插手,但绝对不会对徐阶让步。
  钱渊当年初入京城,睚眦必报的名声就遍传全城,但如今,论睚眦必报,首推徐阶……严嵩儿子都死在他手里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