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801

  必然性在于,明朝根子烂成那样了,不亡国实在是天理难容,而明朝和北方民族之间的军事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毕竟那时候小冰河时期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更何况自古无三百年的王朝,明朝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以例外呢?
  而偶然性在于,后金崛起,冒出了以努尔哈赤为首的一批堪称名将的首脑人物,没有努尔哈赤,没有皇太极,后金想入关,可能性基本为零。
  另一方面的偶然性在于,是后金取代了明朝一统天下,而不是其他的势力,满人为了统治这个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愚民封禁的措施,直接导致中国渐渐坠入深渊。
  只要不是后金,不是蒙古,只要是汉人,钱渊无所谓明朝被谁取代。
  归根到底,钱渊只希望自己起到在历史潮流中伸手一拨的作用,他并不关心明朝未来走向何处,他关心的只是,在海贸旺盛,东西方在技术、军事各方面都有交流的前提下,是不是能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避免那黑暗的近三百年岁月?
  能不能让这个国家更早的呈现东方雄狮的气势?
  能不能让炎黄子孙将自己的身份视为骄傲?
  所以,对清查天下田亩,甚至张居正心心念的遏制土地兼并,钱渊毫不关心。
  甚至于,钱渊更希望,战争能早一些来临。
  战争是丑陋的,但却是推动军事技术等等各个方面最有利的推动器,若不是欧洲打成一片花,热兵器未必会那么快出现,更新换代更不会那么快。
  历史上这个时候鸟铳早已经传入明朝,在入朝作战还曾经起到关键作用,但明末对阵八旗,官兵们仍然大都用的是落后的火门枪。
  “清查天下田亩,叔大兄可以回去问问……”钱渊似笑非笑道:“清查天下田亩的确对一条鞭法有极大助益,但却不是先决条件。”
  张居正脸色一暗,如果徐阶肯……他何至于如今隐隐投向高拱?
  张四维打圆场道:“将来事将来说吧,眼下还是要先治标,西北战事,辽东饥荒,山东旱灾,若无镇海税银,何以解决?”
  高拱微微点头,“叔大,老夫知你有大魄力,但此事不可轻动……不论其他,宗室占地,你欲何为?”
  张居正微垂眼帘,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明朝的藩王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却在占地上极为贪婪,而且是个马蜂窝,一旦捅上去,别说嘉靖帝了,就是裕王都不答应。
  “今日所言,还望诸君谨记在心,他日当一扫尘埃,立行新政。”
  随着高拱的话,张居正、张四维躬身应是,口称愿为羽翼……至少面子上要做出来。
  但钱渊依旧大大咧咧坐在那,正手举茶盏,低头抿茶。
  等张居正、张四维告辞后,高拱才抛却之前的面孔,冷笑道:“这会儿心满意足了!”
  这句话是高拱在承认自己的失败,也是高拱在说……还没完呢!
  钱渊像是没听见似的只顾着品茶,心里在琢磨北面战事日后的局面……历史上大概就是从嘉靖末期开始,因为朝中用度不足,难以支出数十万官军的米粮,以至于各级将领将仅有的米粮用在少部分兵丁身上……这就是明朝末期颇有名气的家丁制度。
  家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北面防线不至于一触即溃,但也养出了所谓的辽东将门……听调不听宣啊。
  如今,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要没有出大问题,应该能勉强维系……或者将戚继光等名将调来北面,应该使家丁制度不至于出现在这个时空。
  记得努尔哈赤那货和李成梁有些瓜葛,要不要找个时间去一趟……死了努尔哈赤,总不至于后金还能冒出个天才将领吧?
  嗯,野史中提到过,努尔哈赤的老娘和李成梁有一腿……
  也不知道李成梁这时候冒出头没有,钱渊记得这厮是世袭铁岭卫指挥使,万历年初已经是辽东总兵,和戚继光齐名。
  侧厅里好一会儿之后,钱渊终于放下停留在空中好久的茶盏,轻笑道:“世叔何至于此?”
  “陛下赞钱某有聚人之能,不料先有徐华亭,后有陆文孚,就连世叔也要伸手入随园,这让小侄何以自处?”
  “不回翰林,不入内阁,难道世叔还要视小侄为敌?”
  “世叔有经天纬地之才,欲行新政以匡扶社稷,难道不应该为友吗?”
第776章
吉祥物
  这话已经说的够赤裸裸的了……高拱脸色阴晴不定。
  高拱想在短时间内上位礼部尚书甚至入阁,钱渊是没办法提供助力的……总不能让孙鑨去劝他老子孙升尽早致仕吧。
  但等到高拱执政之后,钱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园一干俊杰都能派的上用场,也是高拱能放心……至少一定程度上能放心使用的。
  东南源源不断的税银,将极大稳固钱渊在朝中的地位……钱渊在东南的影响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影响力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脉理念,不向上而是向下,深深的扎根东南。
  说的不客气点,如果高拱日后忽略钱渊,至少在东南税银这方面……他会吃到苦头的。
  高拱虽然想不到那么深,但也知道,对方入裕王府是自己无法阻拦的,对方掺和进来对自己的计划将又极大的助益。
  还好……至少没撕破脸,高拱努力的露出个还算真诚的笑容,“展才说哪里话,明日设宴,清粥小菜可别嫌弃。”
  钱渊愣了下,缓缓道:“算了吧……世叔……呃,中玄公还是视小侄……呃,视钱某为敌的好。”
  高拱张大嘴巴不明所以。
  钱渊叹了口气,小声将内情解释了一遍,低声道:“做做样子而已……”
  “太儿戏了!”高拱咂咂嘴,还好听殿下的劝今日没闹什么幺蛾子,居然是陛下将这厮塞来打擂台的!
  “那……”钱渊拖着长长的调子,眼里颇为玩味,“假戏真做好了!”
  “反正世叔你看我一直不顺眼……回头小侄在将您老起意招揽文中兄、端甫兄的消息散出去?”
  高拱那张脸黑如锅底,好吧,都说钱展才睚眦必报,这话真不假,都这时候了还不忘回敬几句!
  这时候,裕王进来了,“高师傅,展才,谈的如何?”
  “尽弃前嫌,携手共进。”钱渊满脸笑容。
  裕王瞄了眼还黑着脸的高拱,看样子不太像啊。
  “这是小王爷吧。”钱渊倒是无所谓,蹲下来看着跟在裕王腿边的小孩,胖乎乎的,粉妆玉砌,一双黑漆漆的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看到面前的钱渊,愣了下后突然一把抱住裕王的小腿。
  “痴儿。”裕王哭笑不得的站在那,“也三岁了,再过两年该启蒙了。”
  嘉靖帝从嘉靖十三年后就信奉“二龙不得相见”这句鬼话,而裕王是嘉靖十六年才出生,生母又早早离世,以至于裕王既无父爱,也无母爱……这直接导致裕王对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极为宠爱。
  “五岁启蒙?”钱渊蹙眉道:“也太早了。”
  “不早了。”高拱瓮声瓮气道:“身为皇储,当尽早明事理,方能为一代明君。”
  钱渊懒得理会,从怀里掏出个玉制的摆件,冲着孩子招招手,“小老虎,想不想要?”
  裕王细细看去,光是玉质就极为少见,温润剔透,洁白无瑕,雕工亦是独具匠心……呃,至少裕王没见过如此可爱的老虎玉器摆件。
  哎,这是钱渊早就准备好的,裕王长子属虎,图案是小七画的……比较卡哇伊。
  啧啧,如果流传到后世,简直了!
  孩子明显被吸引住了,迟疑的松开抱着裕王小腿的双手,摇摇晃晃走过来伸手要拿。
  “咳咳!”
  两声咳嗽,孩子立即缩回手,像只小兔子一般缩到裕王身后去。
  钱渊起身偏头皱眉盯着高拱……你抢了裕王,连个小的也不给别人留?
  你吃肉,总要让别人喝口汤吧?!
  显然,高拱在裕王府的地位太特殊了,特殊到小王爷看到就怕的程度。
  “中玄公身为太常寺卿,又掌国子监事,今日非假日,还迟迟不去?”钱渊冷着脸嘲讽道:“非要在这儿,待到海枯石烂?”
  裕王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了,高拱这做派的确有这个迹象……基本上天天来,就算没事也要来转一圈,显示显示存在感。
  高拱那张黑脸已经黑里透紫了,“钱展才你身为风宪,都多少日未去都察院……”
  “陛下令钱某拜会殿下。”钱渊面无表情的说:“中玄公是要赶人吗?”
  高拱被气得一甩手,略略拱手施礼,头也不回的离去。
  裕王好笑的指着钱渊,“展才,你这张嘴……”
  “本性难移嘛,小时候县人就称钱某肖曾祖鹤滩公。”钱渊无所谓的又蹲下来,招手笑道:“再不要,回头送给……”
  小王爷嗖一下窜出来,抢过老虎摆件,笑得小小白牙都露出来了。
  “展才,此物价值不菲吧?”
  “反正也是别人送的。”钱渊嘿嘿笑道:“南下三年,通商一事真的是两袖清风,但其他方面……”
  “听闻送了不少入西苑?”
  “殿下放心。”钱渊拍着胸脯道:“日后海商进献,多有奇珍异宝……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实有的珍宝在海外算不上稀罕。”
  看小王爷玩得高兴,钱渊让彭峰搬了个箱子进来,里面都是东南各类玩具,有木马,有小巧的拼图,甚至还有民间的竹蜻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