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801

  高拱虽然现在和随园闹掰了,但在裕王府中的地位依旧稳固,正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攀登,踩的极为稳当。
  如果现任礼部尚书李默能迅速入阁,高拱有可能接任礼部尚书……就是资历稍微浅了点,毕竟高拱掌国子监事还不满一年,或许南京礼部尚书孙升会插一脚,高拱也有可能转礼部侍郎。
  当然了,这主要看裕王何时登基。
  而徐阶,名望大跌,至少在裕王登基之前,很难有什么实际作为了,就算熬死了严嵩,上位内阁首辅,也难以领袖内阁。
  而裕王登基之后……张居正轻轻叹了口气,他得高拱信重,同时也对高拱认知颇深,此人无容人之量,连随园都忍不了,难道能忍得了徐阶?
  如若日后岳父和高拱对立……张居正想想就觉得头痛,这是非常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但回头想想,张居正也觉得这是注定的事,如若不是自己求娶徐氏,和徐阶死死绑在一起,自己这个枯坐十年的老翰林如何能在短短两年之内一帆风顺?
  两年前,张居正还不过是个翰林修撰,丢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如今是翰林侍讲学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入裕王府为讲官,得高新郑赏识……前途一片光明。
  理了理心思,张居正准备回后院睡觉,突然又想起了钱渊,然后想起了随园,最后想起了陆树德……据说这位年轻进士和钱展才自小相熟,交情极深。
  张居正咬了咬牙,陆树声是钱展才的师傅,没想到他弟弟却是钱展才的徒弟!
  为什么想到陆树德?
  都已经半个月了,张居正还偶尔觉得后脑勺隐隐作痛,他记得很清楚,当日就是陆树德那小子操着不知道谁掉下的鞋子,给自己后脑勺狠狠来了一下。
第759章
都察院(上)
  经此一战,随园名气愈发大了,当然,不都是美名……好吧,至少一半是恶名。
  毕竟随园六七个人虽然也都受了伤,但对方十多个人有四个被抬去医馆,至于徐璠……据说徐府的家法再次换了,三年前换成藤条,这次换成了荆条。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向来文质彬彬的诸大绶,去年随园闹六科,他还在丁忧守孝,这次也没赶上。
  翰林院里有同僚斥随园残暴不仁,诸大绶火力全开,将那厮喷的面无人色,最后动起手来……从昭狱回来憋了一肚子火的的陶大临一马当先,最后虽然鼻青脸肿,但将嘴贱的那货送去太医院了。
  啧啧,从那之后,但凡随园中人所在的衙门,再没人嘴贱了。
  动手?
  随园奉陪到底!
  有本事你上书弹劾啊!
  传闻嘉靖帝对此的态度是,“胡闹”。
  现在朝中对随园的态度有点古怪,一方面颇为同情,徐阶如此阴私手段,真是不讲究啊。
  另一方面也颇为忌惮,这帮货跟钱展才学了个全,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而且和钱渊南下击倭一样……战绩辉煌!
  特别是如今钱展才归京,战力更强了。
  对此,冼烔,陆一鹏,潘允端等人都挺委屈的,去年闹六科,那是对方先对冼烔动手的好不好,这次大斗殴,也是徐璠先动手的好不好!
  钱渊更觉得委屈的,这次真的是意外,要不是徐璠失心疯踹那一脚,也不会闹的那么大……这次真的和我没关系,为毛要我来背这个黑锅?
  可惜在外界看来,其一,前一日你钱展才入京,第二日随园就大打出手,最关键的是第三日陶大临就出了昭狱,虽然你不在场,但说不是你主使的,鬼都不信啊。
  其二,三年前入京,你钱展才只出过三次手,打了两个人……徐璠和邹应龙,这次这两位是被揍得最惨的,还说不是你的意思?
  清晨时分,钱铮一切准备妥当,陪着妻子,女儿吃完早餐,准备出门去上班……从这个角度来说,嘉靖帝堪称仁厚君主,大家不用月亮高悬就起床忙着参加早朝。
  明朝的朝会基本上全都是装模作样,那么多官员,大部分连皇帝的脸都看不清楚,品级低的官员压根没资格说话。
  什么御史跳出来弹劾某位大臣……都是瞎扯淡,绝不可能发生的,弹劾都是有固定流程,奏本需要先交到通政司。
  一个早朝只允许说三到五件事,而且都是事先商议好的,内阁的阁臣或者六部尚书出列大略说说,皇帝接一句“可”或“照此办理”之类的……这有什么意思?
  还是嘉靖帝好啊,躲在西苑里修道炼丹,大家都能睡个懒觉……虽然也有些老夫子叹息今上不勤勉,但大多数人都心甘情愿。
  钱铮在心里琢磨今天送去通政司的弹劾奏章会不会比昨天更多,最近弹劾随园中人的奏章比较多……然后他就看见了精神抖擞的徐渭,以及眼角闪烁着泪花的钱渊。
  还没等钱铮发问,就听见长长的哈欠声……
  钱铮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在其位,司其职!”
  “谨遵叔父教诲。”钱渊又是一个哈欠,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章,“昨夜侄儿为此通宵不眠……”
  嗯,没毛病,都察院权利范围很大,但在京中的御史只会干一件事,喷人,回京后挂在都察院的钱渊对其很适应。
  能不适应吗?
  谁不知道他钱展才最早成名就是因为那张嘴。
  而且都察院是唯一不需要官员长时间坐衙的机构,毕竟御史们到了年底也是有考核标准的,所以需要外出寻找素材。
  比如林润上个月弹劾平江伯世子大街纵马踩踏平民,如果他一直待在衙门里,如何能抢在前面上书弹劾呢?
  一般来说,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最先递交的三本弹劾奏章才能纳入考核标准。
  钱渊真想一辈子待在都察院了,每天不论时间去点个卯,然后就能自由自在,看谁不顺眼还能上书骂人……就算骂错了也没关系,反正御史嘛,风闻奏事!
  要不是昨天钱铮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通,钱渊是准备中午再起床去点个卯……算了,都起来了,去点个卯再回来接着睡好了……别问,问就是去寻找素材了。
  这段时间算是钱渊入仕以来最为轻松的一段时光,毕竟下一步如何走要等李默入京……但所谓的轻松只是钱渊的想象,小七每天白天瞌睡的不行,晚上却精神抖擞,偏偏晚上的游戏……钱渊现在不太敢玩。
  正想着呢,那边的钱铮就说起李默了,“等展才回翰林院就没这么轻松了,李时言掌翰林院事,其人刚强,考核必严。”
  “算算时日,也该入京了。”徐渭含含糊糊的接了一句。
  钱渊都懒得开口,叔父就是不肯死了这条心,李默又不傻,不管为公为私,为人为己,都不太可能接纳钱渊重回翰林。
  当然了,钱渊这边的态度是需要摆出来的,他转头看了眼徐渭,后者微微点头示意。
  三人出了门,钱铮坐轿,徐渭上了马车,钱渊却是翻身上马,带着四个护卫驱马去了都察院。
  “哎,展才,今儿这么早!”
  “展才,中午安排下?”
  “就是,钱家酒楼也太贵了,还真吃不起!”
  钱渊原以为自己挂在都察院,会很受排斥,毕竟去年那拨事,几十个御史上书弹劾随园和钱渊,而徐阶的主要势力就在科道言官这块儿,甚至风宪之首左都御史周延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
  随园士子中,陆一鹏,孙丕扬先后入都察院为御史,平日里和同僚相处并不算融洽。
  但没想到的是,回到都察院的钱渊很受欢迎,毕竟大家没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有个平日见不着人影,但见到了就多多少少有些好处,平常大方豪爽的同僚,为毛要排斥?
  这和都察院的特点也有很大关系……什么特点?
  就算是徐阶,也无法彻底掌控都察院,百多个御史啊,背景复杂无比,别说隔了一层的徐阶了,就是左都御史周延都弄不清楚很多下属的真正背景。
  而钱渊言辞锋锐或者说尖酸刻薄的口才,以及一言不合就要怼或者说大打出手的作风,以及平日懒散的习惯,意外的很配都察院。
  就算是不少徐阶的门生对钱渊的态度也很不错,这就值得玩味了,不得不说陶大临一事给徐阶扣了太多分,无形中也给钱渊加了不少分。
  当然了,那场大斗殴中下场的几个御史自然不会来讨这个没趣,比如邹应龙,看到钱渊就退避三舍……前后算算,已经被钱渊或随园揍了三回了。
第760章
都察院(中)
  一路笑嘻嘻的打招呼,钱渊去里面点了个卯,然后找了个地方开始打瞌睡。
  还是不回去的好,一来省的晚上叔父唠叨,二来小七白日里也只是打瞌睡……昨晚拉着自己说起前世旧事说到三更天,实在是困的狠了。
  一觉睡醒,看吩咐护卫送来的饭菜已经到了,虽然只是配好的盒饭,但味道不错,钱渊让小吏分发下去,自己拎了份又带着奏章径直去了内厅。
  按规矩来说,弹劾奏章理应是都察院统一送去通政司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密或者时效性,弹劾奏章往往是御史亲自送去通政司的。
  不过钱渊今天无所谓,要不然在家门口就递给叔父了。
  当然了,这种模式也直接导致了左都御史对下属并没有非常强的管束力,很多势力都能将手伸进都察院。
  一进门,钱渊就看到个让自己不爽的人,同为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历史上弹劾至严世蕃被弃市的林润。
  “哎呦,若雨兄。”钱渊拱手笑道:“这次又谁遭殃了?”
  这两年,林润名气不小,先后弹劾两京数名高官以至于罢职,被誉为“敢严惩奸恶。”
  林润勉强笑了笑,却没吭声,只向端坐的左都御史周延行了个礼。
  “外出避避风头也好。”周延随口道:“老夫再想想吧。”
  看着林润离去的背影,钱渊不禁心中狐疑,这厮可不是个善茬……这是想外出巡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