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801

  孙丕扬有点坐立难安,要知道陶大临已经被关入昭狱,他们是如何知道实情的?
  “陛下心里也有数。”钱渊毫无顾忌的说:“就为这事,今日还被陛下骂了顿……居然让人暗地里将手伸入随园。”
  孙鑨咳嗽两声,“展才,如之奈何?”
  “其实是两件事。”钱渊起身踱了几步,手中犹自端着酒盏,“其一是虞臣兄,华亭无非是想将随园拖入这摊浑水中,但此事缘由如今尚是秘闻。”
  停住脚步,钱渊冲着冼烔努努下巴,“虞臣兄对你如何?”
  冼烔愣了下起身道:“如兄如父。”
  这句话不假,冼烔是寒门士子,父亲早逝,是陶大临不忍见其弃学,一力提携,这才连连登科。
  三年前钱渊离京,怕冼烔年轻气盛闹事,就是嘱咐陶大临严加管教……这次冼烔没闹出事,反而是陶大临闹出大麻烦。
  “崇文门外,钱某说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钱渊冷笑道:“既然说了要替老友找他吴时来的麻烦……明日你就去找那厮的麻烦,把事情抖出来!”
  钱渊还记得嘉靖三十五年自己从嘉兴府的战场回京,曾经见过董传策、徐璠、张居正、吴时来汇集一堂……徐璠和张居正都是徐党的最核心人物,董传策和吴时来应该是外围。
  事实上,钱渊的猜测是正确的,历史上就在这一年,董传策、吴时来、张翀三人同一日上书弹劾严嵩父子,董传策是华亭人,张翀是徐阶的门生,吴时来曾任松江府推官……这显然是徐阶的主使谋划。
  后来三人都被贬谪出京,但也得到莫高的声望……这一世是不用想了。
  钱渊绕着桌子缓步而行,口中络绎不绝,众人侧耳细听。
  “弹劾分宜,何至于下狱?”
  “但在严东楼遭死士伏击之时弹劾严分宜,这才是下狱的缘由。”
  “所以,博茂将内情抖出,才能达到效果。”
  “陛下今日许钱某入昭狱一探虞臣兄,可见并无苛责之意。”
  孙鑨在心里盘算了下,点头道:“如此一来,便能将虞臣和董传策分开而论。”
  “华亭此计之毒就在此处!”徐渭丢下啃了一半的鸡蛋灌饼,“弹劾分宜,以此下狱,难道虞臣能否认吗?”
  众人纷纷点头,无论如何,将近十年时光,弹劾严嵩属于政治正确,可能就连严党都这么想……陶大临无论如何也不会也不能否认是自己为奏折定稿,否则名声必然败坏。
  孙鑨迟疑了下,转头看向跃跃欲试的冼烔,“博茂,不要闹得太大……”
  “不!”钱渊打断道:“闹得越大越好,子直兄、叔孝兄再补上两份弹劾奏折。”
  孙丕扬觉得自己是脱不了身了,索性苦笑道:“弹劾何事?”
  “自然是谎报军功。”陆一鹏笑道:“放心,此事我一清二楚!”
  陆一鹏就是松江人,当年董邦政率军力保上海县城,两度援手华亭,最终却是吴时来贪功上报。
  孙鑨皱眉道:“展才,闹得如此大……”
  “这就是其二了。”钱渊厉声道:“他徐华亭敢将手伸进随园,陛下以此相责……他敢伸手,钱某就敢砍!”
第745章
定大略(中)
  孙丕扬强自镇定,他入随园也有小半年了,平日里相处甚是融洽,没想到钱渊回京,一改风气,连内阁次辅的手都想剁了。
  沉默片刻后,徐渭无所谓的耸耸肩,“反正早就撕破脸了,砍就砍……现在徐华亭自顾不暇呢,谁都觉得是他下手杀了严世蕃。”
  孙丕扬倒是知道钱渊和徐阶撕破脸,毕竟兵围巡抚衙门在镇海不是什么秘密,他琢磨了下低声问:“展才适才提到,狗咬狗,不关随园的事……”
  “两个人。”钱渊竖起两根手指,“其一是吴时来,其二……此事还需……”
  众人莫名其妙的看着钱渊的视线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吴兑,他叹了口气,“展才的确不能亲自出手。”
  “谁?”冼烔瞪大了眼珠子。
  “还能有谁?”吴兑苦笑道:“三年前展才初入京城,朝野上下皆知其和徐府不合,为何?”
  徐渭拖着长长的调子,“那自然是因为展才一顿拳脚将徐璠打的鼻青脸肿。”
  厅内响起低低的笑声,当年那一顿拳脚……钱渊后来都想谢谢徐璠,没有那一出,纵使有个内应赵文华,严世蕃未必肯和和气气呢。
  想救出陶大临,首先要将陶大临和董传策做切割,想要切割,首先就要和徐阶撕破脸!
  只有和徐阶撕破脸,才能在不影响陶大临名望的前提下将人捞出来。
  不是私下撕破脸,也不是双方心知肚明的撕破脸,而是将这一切撕掰开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看的真真切切。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比徐璠更合适的选择吗?
  徐府其他几个人,徐涉已经去了南京,徐阶次子幼子还小不懂事呢,张居正背景复杂,总不能找到徐阶本人,给他来一拳吧?
  数来数去,只能是徐璠了。
  当然,钱渊是不能出手的……毕竟有辈分差别,实在说不过去,虽然钱渊挺想亲身上阵的。
  冼烔要去怼吴时来,徐渭挺合适,但他轮值西苑,常年在嘉靖帝身边,不能随随便便动手。
  剩下的人大都是文质彬彬的士子,去年随园闹六科,下手最狠的孙铤如今在镇海,另一个是陆一鹏。
  “不行。”钱渊摇摇头,“子直兄是松江人,一家老小还在乡梓之地,徐家人可不是善茬!”
  徐渭的视线落到了孙丕扬的身上,这倒是个合适的角色……曾经上过战场,有胆气,配上几个钱家护卫就行。
  孙丕扬心一提,让我去揍内阁次辅的长子……呃,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是内个首辅的长子!
  “不行!”钱渊再度摇头,“叔孝兄后面还有他事。”
  孙丕扬松了口气,苦笑道:“展才于东南行事,先如草蛇灰线,后显霹雳手段,堪称锐气无双,不意入京依旧。”
  钱渊扬声道:“随园聚众为党,不为私利,不为官位,但求俯仰无愧。”
  “说的好!”
  “展才所言极是!”
  顾盼四周的孙丕扬面有感慨之色,团团拱手道:“孙某愿将此身托付。”
  看钱渊紧锁眉头,徐渭使了个眼色过去,“具体事宜,稍后再议。”
  钱渊一怔,知道徐渭已经有了人选,只是不方便现在说出口,点头道:“找个漏处,落在明处,小惩即可。”
  “嗯,小惩即可。”陆一鹏怪笑道:“若是下手重了,怕是展才在后院要夫纲不振。”
  不去看钱渊那张黑脸,陈有年饶有兴致的说:“去年南下在镇海,展才有次说漏了嘴,回后院身上沾了脂粉味,连门都进不了!”
  “这事孙某最是清楚。”孙丕扬兴致勃勃的说:“台州大户柳家有女,慕展才风采,欲以侍妾之身侍奉,镇海县城传的沸沸扬扬……那晚展才来找我饮酒,一直入醉,回不去啊!”
  众人哄然大笑,其中冼烔笑得最大声,他年初成亲,娶潘晟侄女为妻,潘氏温柔小意,冼烔通房都有三四个了。
  这些人中可能只有徐渭能够“理解”钱渊,对他人来说,婚姻是结两姓之好,但对钱渊来说,他看中的只是人而已。
  一阵喧闹后,冼烔拉着陆一鹏、孙丕扬开始盘算怎么怼吴时来,是文攻呢,还是武斗……随园士子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类似的传言早就已经沸沸扬扬了。
  选官后一直留在京中的吴兑、孙鑨向钱渊打听东南诸事,细细问起乡梓。
  特别是吴兑,如今升任职方司员外郎,颇得赞誉,已有人将其与浙江巡抚谭纶相类比,谭纶就是从职方司员外郎升任郎中,再外放台州知府,因军功名闻东南如今升任浙江巡抚。
  “当年山阴遭倭寇如此猛攻,要不是展才率军急行数十里赶至相援,只怕……”吴兑举杯相敬,“如此大恩……”
  说的不客气点,正是因为那次山阴会稽大捷,才能让京城随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毕竟随园中多有山阴会稽人。
  钱渊举杯回敬,一饮而尽,正色道:“既负职南下,自有守土之责,君泽兄无需相谢。”
  “当日城池摇摇欲坠,倭寇登城,众人束手,府尹宛溪先生欲举剑自刎。”诸大绶叹道:“钱家护卫自山中出,列阵以对,力抗倭寇,继而进击,横扫千军。”
  略微顿了顿,诸大绶换了个话题,“展才,前日日讲,裕王殿下相询,为何迟迟不归。”
  没等钱渊开口,诸大绶笑着说:“已然向殿下说了徐氏身孕,殿下还说等你上门……”
  一旁的徐渭嘿嘿一笑,“就在昨日,张叔大寄语,高新郑要为展才设宴接风呢!”
  钱渊一听就明白了,噗嗤笑道:“看来高新郑不知钱某何许人啊!”
  说得好听点,这是高拱给出的橄榄枝,说的难听点,这是高拱以此试探钱渊听不听话。
  直接登门拜访裕王,和以高拱为中间人拜会裕王府,这两种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通过高拱,意味着钱渊认怂,意味着钱渊愿意投入高拱门下,更意味着钱渊愿意将随园拱手相让。
  钱渊和严嵩、严世蕃始终保持的是合作关系,为此一脚将差点坏了事的赵贞吉踹飞,高拱却希望将以钱渊为首的随园众人揽入怀中……
  想瞎了你高新郑的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