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801

  徐渭喘息声清晰可见,张开发干的嘴,他低声问:“今日可提及回翰林院事?”
  钱渊茫然的点点头,“自然要提及。”
  “你主动提及。”
  “嗯。”
  “还好,还好……”徐渭长长舒了口气,一屁股坐下,“朝中皆知李时言和随园不合,更看展才不顺眼……但年初红薯、洋芋试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钱铮接口道:“如若渊儿知晓李时言起复,掌翰林院事,当不会主动提及重回翰林。”
  有点绕,钱渊把线索在脑海里按照时间点排列了一遍,才恍然大悟道:“难怪冯保那厮在门房等着!”
  徐渭苦笑道:“那时,我就在门内……还是世叔拉着,不然会使护卫前去相告。”
  “身为臣子……特别是简在帝心的臣子。”钱铮长长叹道:“最忌讳的就是内外相联。”
  把整件事全盘想通后,钱渊心里直发凉,嘉靖帝哪里是明朝历史上最难侍候的皇帝,纵观五千年,只怕都能名列前茅!
  玩心计玩到这个地步,真是少见!
  事情听起来复杂,但说起来也简单,钱渊回朝如何安置,这是随园上下一直发愁的重点,李默起复掌翰林院事,徐渭得知此事,很有可能赶回随园告诉钱渊。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李默起复这件事的身后,钱渊的身影若隐若现。
  事实上,嘉靖帝也心里明白,当年钱渊离京前将徐渭塞进西苑,所为无非有二,其一怕嘉靖帝忘了自己,其二,互通消息。
  这三年来,嘉靖帝就是通过这条线去了解东南诸事,再与兵部、吏部呈文以及锦衣卫密奏相比对,所以钱渊和徐渭之间的联系,这是嘉靖帝允许的。
  但如今形势大变,不提朝中剧变,最关键的是钱渊已然入京。
  说到底,嘉靖帝今天想看到的是,一别三年后,钱渊还是不是当年那个“坦坦荡荡”一心忠君别无他念的纯臣。
  钱渊在脑海中复盘了一遍,冯保的出现,显然是早有安排的。
  在冯保在钱宅门口拦下钱渊,并直接带去西苑的情况下,如果钱渊还是通过徐渭的某些手段得知李默起复掌翰林院这件事,那钱渊很有可能不会选择……至少不会主动提及回翰林院。
  还有黄锦……如若不是黄锦提醒,今日钱渊还差点忘了提及这件事,如果今天没提起欲入翰林院,只怕嘉靖帝心有狐疑。
  才四月天,京城正是气候舒爽的季节,钱渊从怀里掏出块毛巾,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今天可真是运气!
  一般情况下,入西苑觐见,钱渊都是要做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的,如若今天不是临时去了严府拜祭,肯定会回随园……那八成会得知李默起复掌翰林院这件事。
  “伴君如伴虎啊。”徐渭苦笑道:“日后还得熬。”
  “不仅是针对我……”钱渊幽幽道:“如若今日事有不协,文长必然不会再轮值西苑,为陛下撰写青词。”
  顿了顿,钱渊解释道:“袁炜、李春芳、严呐、郭朴……无不是纯臣,与朝中任何势力都无往来,但文长不同。”
  钱铮微微点头赞同,徐渭的身后背景复杂的很,最直接的是随园,再往后还隐隐有高拱、裕王府的影子,甚至还能牵扯到李默。
  “今日最后陛下如何安置?”
  钱渊在心里盘算,今天算是误打误撞,在嘉靖帝眼里,自己应该算是过关了,听到叔父问话,摇头道:“尚未安置,陛下言等李默赴任。”
  钱铮满怀希望的问:“可能重回翰林?”
  “绝无可能!”徐渭嗤笑道:“李时言此人……用展才的话说,人到黄河心也不死,嘴巴比煮熟的鸭子还要硬!”
  钱渊笑了笑,“此事我心里有数……李时言此人,到时候吵一架就是。”
  “吵一架?”钱铮迟疑了下,提醒道:“可不能无来由的……”
  徐渭打了个哈欠,“世叔,展才想吵架,理由多如牛毛!”
  出了门房,徐渭回了随园,孙鑨、诸大绶一干好友还在那等着接风宴,钱渊先和叔父回了后院去拜见叔母。
  走在路上,叔侄俩都默默无语,钱铮用眼角余光打量着身边三年未见的侄儿。
  这三年来,钱铮瞠目结舌的看着东南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在自己这个不满三旬的侄儿手中发生,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奋勇向前,锋锐无匹,深谋远虑,算无遗策。
  不说侄儿简在帝心,与裕王的亲近,仅仅掌控东南通商一事,在朝中的分量就相当重。
  而钱渊心里在哀叹,撞上嘉靖帝这种皇帝……只能说是前世不修啊,看来以后还需要在表演上下点功夫!
  在心里琢磨了下,钱渊觉得不能仅仅以神态、动作、言语来显示表演功底,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着手,比如要显示出自己的坦坦荡荡,但不能用太直接的方式。
  钱渊突发奇想,如果换算成足球比赛,无球跑动那也是很重要的!
  “侄儿拜见叔父,拜见叔母。”钱渊正式施礼,一旁的小七起身做了个样子立即被陆氏拉了回去。
  “好了,好了。”陆氏一脸笑容,“饿了吧?”
  “还好。”钱渊心神不宁,笑着说:“一别三年,叔母一点都没变呢。”
  “你嘴巴倒是甜。”陆氏笑吟吟道:“渊儿,真的不饿?”
  “真不饿。”钱渊在万寿殿后殿吃了两块烤红薯,还真不饿。
  陆氏拍拍手道:“那正好,你媳妇刚才吃什么吐什么,嚷嚷着要吃鸡蛋灌饼……鸡蛋灌饼是什么?”
  一旁的小七摆出一个弱不禁风的模样,苦着脸看向钱渊……不是装模作样,真的吃什么吐什么!
  钱渊无语了,从扬州到通州,做了一路的厨子,现在还得继续?
第744章
定大略(上)
  等着给钱渊接风的众人在随园里等着,等着……一直等到茶都冷了,菜都凉了,等到月光都透过窗户照进厅内,钱渊才姗姗来迟。
  钱渊一脸灰败的将手中的盘子递给冼烔,“菜都冷了,拿这个填填肚子吧。”
  “展才又研发新菜了?”孙丕扬好奇的探头过来,他在镇海两年亲眼见钱渊将一个个海外送来的物种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
  陆一鹏接过来咬了口,“里面是鸡蛋……呃,还有葱花。”
  钱渊今晚也是醉了,小七吃其他的吃不下,吃鸡蛋灌饼一口气吃了十张……最后还是陆氏不敢让她继续吃了。
  斟了杯酒,钱渊举杯道:“谢过诸位今日相迎,先干为敬。”
  众人齐齐起身举杯,孙鑨笑道:“三年了,展才终大功告成而返京,如今朝中剧变连连,还需展才定人心,择时机。”
  这句话意有所指,在座众人都听的出来,这不是指已经和随园彻底撕破脸的徐阶,而是已经和随园起隙的高拱。
  “先放一放。”钱渊的视线从在座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今日出城相迎的是以孙鑨、诸大绶为首,但徐渭在西苑,陈有年、吴兑在户部、兵部事务繁多,陶大临下昭狱,余者包括陆树德、包柽芳、潘允端都出城相迎。
  今夜在此相聚的人有增有减,大都是第一批入随园的老人,唯独多了个孙丕扬,这是钱渊之前特地交代过的。
  “高新郑此人类胡汝贞。”钱渊轻声道:“才高而量窄,只需放一放……他会明白的。”
  孙鑨看了眼徐渭,试探问:“可是因逸甫兄等?”
  钱渊微微点头,“裕王府内,高新郑一言而决,但他日朝堂,他高新郑还能一言而决吗?”
  这是高拱的致命之处,张居正深得徐阶秘传乌龟缩脑之术,但陈以勤、殷士儋、张四维、林燫,以及以后徐阶、吴山、李默肯吗?
  高拱隐忍这么多年,几乎没培养出什么势力,裕王府的同僚都得罪了个干净……这也是他为什么对张居正如此重视的原因。
  他日高拱上位,随园中如此多俊杰都是派的上用场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曾经起意将随园收入囊中的原因。
  高拱对钱渊的排斥,主要集中在裕王这个宝贝身上……说的简单的,高拱是怕钱渊争宠呢。
  “今日先定大略,再谈细事。”钱渊推开冼烔递来的鸡蛋灌饼,“朝中剧变,严东楼被驱逐出京,严党已然无回天之术,筠泉公入阁,董用均闲住,吏部天官出缺……”
  徐渭补充道:“李时言起复礼部尚书,加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
  “但这一切与我等何干!”钱渊冷笑道:“狗咬狗,一嘴毛!”
  如孙鑨、徐渭、诸大绶、吴兑等人都神色如常,自从三年前钱渊剖析,朝中诸公将东南战局视为党争棋子之后,他们对钱渊时常脱口而出的这些话都视若无睹。
  但孙丕扬脸色变了变,将内阁首辅、内阁次辅骂成狗,将两位大佬的党争视为狗咬狗……
  徐渭瞥了眼孙丕扬,低声道:“所以,如今只有一个问题。”
  “陶虞臣。”钱渊冷笑道:“华亭这等阴私手段,倒是让人小瞧了!”
  众人沉默片刻,几日前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亲入随园提人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孙鑨轻声道:“其间缘由到底如何?”
  “《亟处大奸巨恶以谢天下疏》,是虞臣为董传策定稿的。”徐渭慢腾腾的说:“但此事是去岁十月之前。”
  “也就是说……华亭捏着这事在手上。”陆一鹏啧啧道:“月前徐党弹劾科场舞弊案,一脉相承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