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0/801

  但问题还是要解决的,钱渊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看到表哥谭栋……谭纶的长子,前日就到了。
  “表哥,表哥,前儿是郑先生陪你来的。”钱渊气道:“小舅借着我的名头大肆招揽名士,这次也得出点力气,都叫来帮忙!”
  “对对对。”沈家清客恍然大悟,“沈老爷也已经到了!”
  “全都拉来!”钱渊吆喝道:“还有句章兄的那个侄儿,沈一贯对吧?都拉来!”
  谭栋已经年近三旬,笑道:“渊哥儿,这会儿动静可大了。”
  “谁想折腾这么大?”钱渊两眼一翻,“小舅什么时候到?”
  “总要午后吧。”
  谭栋只是个秀才,已然不再举业,但总归上得了台面,而且还是浙江巡抚长子,也被钱渊塞到前面去帮忙了。
  今日除却姻亲,其他来贺寿的客人礼物一概不收,倒是省了不少事,但一批又一批的人过来,有的还能让郑若曾、谭栋、沈明臣等人打发,但有的需要钱渊亲自出面。
  忙的脚后跟都要砸到脚后跟,连午饭都没时间吃,直到下午略略腾出手来,钱渊这才想起,自己这个儿子还没去贺寿呢。
  今日后院也热闹的很,谭氏名义上寡居多年,按例是不好大肆操办的,也没想到上门的客人这么多,要知道入后院的女眷,那都是和钱家关系算得上深的。
  更别说绍兴府就在隔壁,随园中多少绍兴士子,不过今日最惹人注意的是坐在谭氏身边的老妇人,礼部侍郎林庭机妻子叶氏。
  一个又一个后辈被引入后院高声贺寿,谭氏笑吟吟的,只叹今日丈夫和长子不能露面。
  “来了。”
  “龙泉公来了。”
  叶氏抬眼看去,一位身材硕长的青年缓步而来,面如冠玉,鬓角似剑,淡然的眼神中蕴藏锋芒,身边是一位只低了半个头的年轻妇人,不卑不亢,并肩而行。
  丫鬟将两个蒲团放好,钱渊和小七双膝跪下,为母亲贺寿。
  “佳儿佳妇,真是好福气啊。”叶氏赞道:“龙泉公文武双全,兼有气节,其妻徐氏妙手回春,当世名医,老身远在闽地亦早有耳闻。”
  “老姐姐过誉了。”谭氏笑道,“渊儿可是打了包票,今日亲制长寿面。”
  “包在孩儿身上。”钱渊笑着出了门去了后院的小厨房。
  “为母亲身下厨,早在数年前,龙泉公未中进士,孝名已然遍传东南。”一旁的刘氏凑趣,她是鄞县张时彻的妻子。
  谭氏握着叶氏的手,“以身饲虎而救母,若论孝心,天下还有谁能与贞耀相较?”
  叶氏不禁垂泪,“老身这把年纪,死则死矣,亦盼我儿得生,若不是钱家护卫相救,死不瞑目啊。”
  谭氏叹道:“渊儿曾言,路见此事而不救,此人非人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老姐姐还要看贞耀娶妻生子复生男,五世同堂呢。”
  “失语了,今天妹妹寿诞,何以说这些。”叶氏展颜一笑,眼角余光扫了扫站在谭氏身后的女孩,端庄有礼,落落大方。
  小七忍不住抿嘴一笑……平日里可没见小姑子这般模样。
  这个妹妹虽然还在家里,但心已经被猪拱走了……小七想起前几日丈夫忍不住几次嘀咕,可不能生个女儿!
  不比前世,这个时代女儿出嫁,无事少回娘家,一年到头都见不着几回面。
  没一会儿,钱渊端着长寿面上来,啧啧,一根面啊,他前世是南方人,本就不太擅长面食,为学这手艺花了好几个晚上。
  钱渊先亲自端给母亲,又一碗碗端给客人。
  叶氏起身相谢,口称龙泉公,谭氏蹙眉道:“老姐姐,愿意就唤一声渊哥儿,要么就唤展才,小小年纪何以称公?”
  渊哥儿,这种称呼一般出现在族内,或者姻亲。
  叶氏只迟疑片刻,笑道:“那老身托大,唤一声渊哥儿。”
  钱渊行礼笑道:“老夫人是长辈,正该如此。”
  一旁几个女眷看着这一幕,都心里有数,钱家有女百家求,多少浙江世家大族都想求娶,没想到却花落闽地。
  叶氏和钱渊一问一答,小七悄悄走到谭氏身后,手肘撞了撞忍不住展颜的小姑子,凑近低声道:“要装就要装到底!”
第709章
寿诞(下)
  小妹努力收敛嘴角的笑容,再度摆出一副端庄的模样,这对于她来说……难度稍微有点大,事实上今天已经够倒霉了。
  叶氏入后院的时候,小妹正急着将乱跑的小二黑给逮起来关到屋子里去,完全看不到现在端庄的影子。
  毕竟在钱渊的纵容下,她一直是放养的,即使是钱锐,钱鸿归来也因为心有愧歉而纵容,当然了,这也少不了小七这位嫂子的言传身教。
  叶氏这把年纪了,其他的没有,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眼角余光一扫,小妹从紧张期盼到一脸喜色的变化尽收眼底。
  抿嘴一笑,叶氏低头品尝这碗长寿面,清亮的面汤里漂着几片番茄,红艳艳的颇为喜庆,面下还有个荷包蛋。
  其实叶氏更中意小妹的活泼开朗,都说闽县林氏名门望族,诗书传家,但规矩太重,林烃是叶氏老来子,最是心疼,并不想给他寻个端庄守礼的妻子。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说起来外人羡慕,但家里却没什么鲜活气味。
  这时候,外面脚步声响起,仆妇通报后,谭纶终于到了,此次他是算准了日子,一来巡视镇海,宁海两地,二来找钱渊掏讨一笔旧账。
  不过,谭纶到了,面也分完了,钱渊可没心思再去做一份长寿面。
  还好谭纶也有自知之明,寒暄几句后拉着钱渊走到角落处,“李超人呢?”
  “江西吧,要么宜黄,要么跟着戚继美在临江府。”钱渊有点纳闷,“小舅寻他有事?”
  谭纶气不打一处来,闷声道:“葛浩,张元勋都被你拐走了,李超得还回来!”
  看钱渊一脸茫然,谭纶神色狐疑,“李超来信,可能会被留在江西……升任游击!”
  钱渊这下无语了,李超是被谭纶亲手提拔起来的勇将,古田,宜黄两战均有杰出表现,去年八月初,戚继美率军入闽,从各军中抽调人手,当时在温州督战的谭纶慨然推荐李超。
  但李超名义上是浙江指挥使司下的把总,这下好了,表现太好被俞大猷,戚继美看上了。
  “这事儿交给你。”谭纶阴险一笑,“不然回京途径杭州,可能船上要多带两个人。”
  拿那事来威胁我?
  以为我真的会怕?
  还真以为小七是母老虎啊?
  钱渊不屑一笑,正色道:“放心,必然完璧归赵!”
  这时候丫鬟来报,杨文和梁生求见。
  “让他们进来。”钱渊双手负于身后,踱步到正厅中间位置,看着两人进门。
  微微点头,钱渊转身拱手道:“母亲,孩儿自嘉靖三十二年组建护卫,赴杭为父兄复仇,多赖其力。”
  “后东南倭乱,嘉定,华亭,崇德,临平山四战四捷,始传钱家护卫之名。”
  “嘉靖三十五年,孩儿两度南下,嘉兴府力挽狂澜,绍兴府先后山阴、上虞两场大捷,每战必以钱家护卫为先锋,全军锐气所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如今何人不知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
  钱渊朗声道:“虽入我门下,但钱家护卫入浙杀倭,南下于闽赣击贼,于国有功,亦于钱某有恩。”
  “钱某从不将护卫视为奴仆之流,皆为袍泽弟兄,今日,杨文,梁生愿代两百护卫为母亲贺寿。”
  屋内一时寂静,如谭氏这般身份,普通人都没贺寿的资格,这三年来,钱渊连连立功,因入仕不久难以升迁,但谭氏得以升为五品宜人。
  五品宜人,面见贺寿的人都是身份相当的,如杨文,梁生这等被外人视为奴仆之流的也想面见贺寿,在这个时代是很难被接受的。
  谭纶踱步而出,赞道:“展才真有豪气。”
  一旁的叶氏第一眼就认出了梁生,轻轻的推了一把谭氏,后者起身道:“这些年来,多赖诸位护卫襄助,渊儿每每上阵……”
  说到这,前些年在家中苦苦熬等的岁月涌上心头,谭氏一时哽咽。
  “母亲,大好日子,何故落泪?”钱渊笑着扶着谭氏坐下,“母亲安坐就是。”
  杨文,梁生上前两步,珍重其实的磕头,高声贺寿。
  钱渊左手拉起杨文,“杨文,字筠江,台州人,嘉靖三十二年相投,腹有韬略,不弱戚继美,后投军入伍,为游击将军,护卫镇海,功勋累累。”
  谭纶点头道:“嘉靖三十五年,嘉兴府,杨文亲率义乌兵布阵,方有长水镇、桐乡两场大捷,挽狂澜于既倒。”
  “不仅如此,嘉靖三十四年,钱某被倭寇所掳,杨文率军千里追击,数度败倭。”
  钱渊右手拉起梁生,“梁生,台州人,恨倭寇荼毒乡里,嘉靖三十五年来投,嘉兴府大战杀倭最著,后倭寇猛攻山阴,城几不能保,钱某与戚继美率军急行近百里,最先出战相援的就是梁生,一战大挫倭寇锐气,戚继美、杨文继之败倭,方力保山阴不失。”
  叶氏和张家的刘氏都起身相谢,前者的性命就是梁生救下的,后者的丈夫张时彻当日就在山阴城内。
  几位山阴会稽的妇人也跟着起身致谢,不论心里如何想,人家钱龙泉都做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就算做样子也要做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0/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